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混合反馈控制的分数阶混沌系统多延时完全同步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睿 张广军 +1 位作者 姚宏 朱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9-243,352,共5页
为提高保密通信的安全性,本文首次将完全同步和延时投影同步的思想相结合提出了多延时完全同步。针对Lorenz、金融分数阶两个不同的混沌系统,基于分数阶稳定性理论以及混合反馈控制方法,通过设计能够自动调节反馈增益系数的混合反馈控制... 为提高保密通信的安全性,本文首次将完全同步和延时投影同步的思想相结合提出了多延时完全同步。针对Lorenz、金融分数阶两个不同的混沌系统,基于分数阶稳定性理论以及混合反馈控制方法,通过设计能够自动调节反馈增益系数的混合反馈控制器,实现了分数阶多延时完全同步。根据前人提出的修正的预估校正算法对混沌系统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由驱动系统与响应系统构建的多延时完全同步误差系统将最终稳定于零点,从而验证了混合反馈控制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系统 混沌 混合反馈控制 多延时完全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延时线性中立型系统的稳定性的代数判据
2
作者 徐明跃 胡广大 赵岩斌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3659-3661,共3页
近年来多延时线性中立型微分系统的稳定性被广泛研究,大量的充分条件被得到,这些条件互为补充,使得很多这类系统的稳定性通过这些充分条件得以判定(参见文献[1-4]),我们借助于矩阵理论得到了依赖于延时的稳定性代数判据;进而给出了独立... 近年来多延时线性中立型微分系统的稳定性被广泛研究,大量的充分条件被得到,这些条件互为补充,使得很多这类系统的稳定性通过这些充分条件得以判定(参见文献[1-4]),我们借助于矩阵理论得到了依赖于延时的稳定性代数判据;进而给出了独立于延时的稳定性代数判据,最后给出例子来说明所给判据是对文献[1-4]所给判据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赖于的稳定性判据 独立于的稳定性判据 中立型系统 多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多延时和不确定性的网络控制系统的滑模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黄曼 王向东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4年第5期539-542,共4页
针对一类具有多状态延时和不确定性的单输入线性网络控制系统提出一种滑模控制SMC(SlidingModeControl)的设计方案.通过假定一个虚拟状态,并把SMC和LQR(LinearQuadraticRegulator)结合起来.设计出的控制器能够保证整个闭环网络控制系统... 针对一类具有多状态延时和不确定性的单输入线性网络控制系统提出一种滑模控制SMC(SlidingModeControl)的设计方案.通过假定一个虚拟状态,并把SMC和LQR(LinearQuadraticRegulator)结合起来.设计出的控制器能够保证整个闭环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 多延时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延时输入下压电驱动器迟滞建模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柳 石树先 李东洁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01-1508,共8页
压电陶瓷驱动器(PEAs)是一种多用于在精密仪器仪表中实现高速、高精度定位的智能驱动器。然而,其自身存在迟滞、蠕变等非线性,尤其是迟滞特性严重影响了压电驱动器的的控制精度。针对迟滞建模中的不对称和速率相关问题,提出一种多延时输... 压电陶瓷驱动器(PEAs)是一种多用于在精密仪器仪表中实现高速、高精度定位的智能驱动器。然而,其自身存在迟滞、蠕变等非线性,尤其是迟滞特性严重影响了压电驱动器的的控制精度。针对迟滞建模中的不对称和速率相关问题,提出一种多延时输入Prandtl-Ishlinskii(MDPI)模型,基于传统PI模型引入了一组延时输入来描述迟滞的率相关特性,随后加入了偏移系数用于改善模型的非对称性。最后,在压电微运动平台上采集了1~100 Hz的1 V正弦信号实验数据,并与率相关PI模型和动态延迟PI模型进行了模型精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另外两个动态PI模型,该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PEAs的动态特性和迟滞特性。在50 Hz和100 Hz下,MDPI模型最大绝对误差(MAE)分别为0.0815μm和0.1429μm,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095μm,0.0119μm。相较二者该模型均方根误差精度分别平均提高了72.46%和64.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驱动器 多延时输入 Prandtl-Ishlinskii 动态迟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负放大函数与多延时的Cohen-Grossberg神经网络的鲁棒稳定性
5
作者 金英秀 王占山 冯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9-312,共4页
在Cohen-Grossberg神经网络设计及实现过程中,非负放大函数条件是很实用的.在网络参数存在摄动的情况下,研究了具有非负放大函数的一类多延时Cohen-Grossberg神经网络的鲁棒渐近稳定性问题.首先通过证明一个有用的引理,建立了渐近稳定... 在Cohen-Grossberg神经网络设计及实现过程中,非负放大函数条件是很实用的.在网络参数存在摄动的情况下,研究了具有非负放大函数的一类多延时Cohen-Grossberg神经网络的鲁棒渐近稳定性问题.首先通过证明一个有用的引理,建立了渐近稳定性和鲁棒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其次,在不要求激励函数满足严格单调增加和有界性的情况下,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泛函,针对所研究的神经网络模型,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建立了平衡点鲁棒稳定的一个充分判据.仿真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所得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HEN-GROSSBERG神经网络 非负放大函数 鲁棒稳定 渐近稳定 多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