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并联支路型可控电抗器的支撑导通法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禾 陈维贤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68,共3页
鉴于双向晶闸管串接控制的可控电抗器采用多并联电感支路方式可抑制谐波电流而毋需安设滤波装置,研究了两种新的触发动作系列,其一为简单支撑导通法,适用于各支路并联电感相等的电抗器,此时所需均匀调节的只是第一电感支路,其它各支路... 鉴于双向晶闸管串接控制的可控电抗器采用多并联电感支路方式可抑制谐波电流而毋需安设滤波装置,研究了两种新的触发动作系列,其一为简单支撑导通法,适用于各支路并联电感相等的电抗器,此时所需均匀调节的只是第一电感支路,其它各支路只起第一支路电流的转移支撑作用,从而可显著简化触发系统;其二为复式支撑导通法,此时各支路的电感值依次递减,而后面各级在支撑前一级的传导电流后逐步调节到全导通状态,此法可进一步抑制谐波电流或减少并联支路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并联支路可控电抗器 谐波电流 简单支撑导通法 复式支撑导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并联支路型可控电抗器短路电抗对支路电抗和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田铭兴 杨秀川 原东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37-243,共7页
短路电抗对支路电抗和电流的影响是造成多并联支路型可控电抗器(Controllable Reactor of Multi-parallel Branch Type,CRMB)支路电抗和电流额定值的选取困难、以及设备利用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根据CRMB各支路晶闸管依次导通和关断的工... 短路电抗对支路电抗和电流的影响是造成多并联支路型可控电抗器(Controllable Reactor of Multi-parallel Branch Type,CRMB)支路电抗和电流额定值的选取困难、以及设备利用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根据CRMB各支路晶闸管依次导通和关断的工作特点,采用递推算法求得了CRMB支路电抗和电流的计算公式。对这些计算公式的函数分析和算例分析后指出,支路电抗随着短路电抗的增大而减小;支路电流额定值随着短路阻抗的增大而增大,而其支路电流额定值利用率最小值随着短路电抗的增大而减小;为了提高CRMB设备利用率,CRMB短路电抗应小于一个由电流额定值利用率的最小值、CRMB支路容量递增系数和支路数决定的最大值,由此可以选取短路电抗、支路电抗和电流的设计额定值。研究结论可为CRMB的工程设计和变压器式可控电抗器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并联支路可控电抗器 短路电抗 支路电抗 支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并联支路型可控电抗器支路参数计算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铭兴 励庆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19,共4页
支路电抗、电流和功率等参数的计算是多并联支路型可控电抗器分析设计的关键。文章详细阐述了顺次单支路工作模式,并给出了在已知最大谐波系数要求的条件下,支路个数和各支路容量的计算公式。根据顺次单支路工作模式各支路依次短路的特... 支路电抗、电流和功率等参数的计算是多并联支路型可控电抗器分析设计的关键。文章详细阐述了顺次单支路工作模式,并给出了在已知最大谐波系数要求的条件下,支路个数和各支路容量的计算公式。根据顺次单支路工作模式各支路依次短路的特点,应用递推算法求解得到了支路电抗值的计算方法,由此得到了支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公式,并指出为了简化设计和提高效率,应该使降压变压器的主绕组和控制绕组之间的短路阻抗尽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电抗器 多并联支路 参数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并联支路型可控电抗器工作模式 被引量:8
4
作者 田铭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25,共5页
研究多并联支路型可控电抗器的工作模式是设计制造多并联支路型可控电抗器的基础。本文以二进制编码方式清晰地表示出了顺次单支路、转移单支路和固定单支路三种工作模式下各个晶闸管的全导通、全截止和触发角调节三种状态之间的转换规... 研究多并联支路型可控电抗器的工作模式是设计制造多并联支路型可控电抗器的基础。本文以二进制编码方式清晰地表示出了顺次单支路、转移单支路和固定单支路三种工作模式下各个晶闸管的全导通、全截止和触发角调节三种状态之间的转换规律,详细分析了上述三种工作模式下并联支路数、各支路额定电流、各支路谐波电流和谐波系数的计算方法和公式,举例给出了典型工况的仿真计算结果。结论表明这三种工作模式简单有效,各有特点,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电抗器 多并联支路 工作模式 谐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磁控式并联电抗器仿真建模方法 被引量:47
5
作者 邓占锋 王轩 +3 位作者 周飞 雷晰 于坤山 邱宇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08-113,共6页
从系统角度分析了可控电抗器在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中的多种作用和应用前景;结合江陵换流站500kV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示范工程,分析了其磁路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磁控式可控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杂磁路建模新... 从系统角度分析了可控电抗器在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中的多种作用和应用前景;结合江陵换流站500kV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示范工程,分析了其磁路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磁控式可控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杂磁路建模新方法——磁路分解法,并建立了磁控式并联电抗器(magnetically controlled shunt reactor,MCSR)仿真模型。文章给出了10kVMCSR原理样机的试验结果,并与软件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文中提出的磁路分解仿真建模法具有原理清晰、建模简便、模型精确、工程适用的特点,适用于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计算,为超/特高压MCSR的分析提供了必要的仿真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并联电抗器 可控并联电抗器 仿真模型 磁路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特高压可控并联电抗器 被引量:35
6
作者 陈维贤 陈禾 +1 位作者 鲁铁成 周文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6-27,共2页
扼要介绍了高漏抗变压器型、磁阀型和多并联电抗支路型3种电抗器,列出了它们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线路侧的可控电抗器必须具有瞬间(线路操作和发生故障时)恢复全容量补偿的高速响应能力,而中性点小电抗的参数亦应根据全容量补... 扼要介绍了高漏抗变压器型、磁阀型和多并联电抗支路型3种电抗器,列出了它们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线路侧的可控电抗器必须具有瞬间(线路操作和发生故障时)恢复全容量补偿的高速响应能力,而中性点小电抗的参数亦应根据全容量补偿的条件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电抗器 高漏抗变压器型 磁阀型 多并联电抗支路 高速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稳态特性 被引量:33
7
作者 王轩 邓占锋 +2 位作者 于坤山 武守远 邱宇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04-109,共6页
介绍了500kV磁控式并联电抗器(magnetically controlled shunt reactor,MCSR)的结构特点;阐述了MCSR的工作机理和稳态特性,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理论与试验表明,MCSR具有分段的伏安特性:在一定励磁条件下且电压较低时,MCSR电压、电流呈线... 介绍了500kV磁控式并联电抗器(magnetically controlled shunt reactor,MCSR)的结构特点;阐述了MCSR的工作机理和稳态特性,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理论与试验表明,MCSR具有分段的伏安特性:在一定励磁条件下且电压较低时,MCSR电压、电流呈线性关系,随着电压的升高,电抗器电流增加的速度趋缓,MCSR进入恒流区;MCSR网侧绕组内几乎不含3k次谐波电流成分,各容量下各次谐波电流有效值不大于额定基波电流的3%;MCSR基波容量随着直流励磁电流的增加而单调增加,呈现略带饱和的线性关系,具有优越的控制特性。MCSR具有容量大范围连续可调、谐波含量小、稳态控制特性好的性能特点,可有效协调超高压、特高压电网限制过电压与无功补偿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并联电抗器 可控并联电抗器 工作机理 伏安特性 谐波特性 稳态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特高压高漏抗变压器式分级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动态模拟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仲青 周泽昕 +3 位作者 杜丁香 周春霞 詹智华 李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为提升对新型电力设备的仿真能力,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动态模拟仿真试验室开展了超/特高压高漏抗变压器式分级可控并联电抗器模拟技术的研究工作。分析了应用于超高压输电线路中的高漏抗变压器式分级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原理和技术特点;结合... 为提升对新型电力设备的仿真能力,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动态模拟仿真试验室开展了超/特高压高漏抗变压器式分级可控并联电抗器模拟技术的研究工作。分析了应用于超高压输电线路中的高漏抗变压器式分级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原理和技术特点;结合试验室电力系统动态模拟仿真系统的特点,提出了超/特高压变压器式分级可控并联电抗器模拟装置的参数选取和结构设计方法;介绍了该模拟装置的控制功能,并将模拟装置接入动态模拟仿真系统,对其控制功能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超/特高压变压器式分级可控并联电抗器模拟装置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可用于动态模拟仿真试验及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特高压 分级 可控并联电抗器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可控并联电抗器补偿度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杜斌祥 张友鹏 +2 位作者 田铭兴 董海燕 赵宇坤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8,11,共5页
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中,高速响应可控电抗器通过实现容量大范围内快速平滑可调和限制过电压等重要作用,很好地提高了输电电量和质量。笔者以线路分布参数和均匀传输线方程为基础,采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得到适用于各种负载类型的可... 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中,高速响应可控电抗器通过实现容量大范围内快速平滑可调和限制过电压等重要作用,很好地提高了输电电量和质量。笔者以线路分布参数和均匀传输线方程为基础,采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得到适用于各种负载类型的可控电抗器补偿度公式。分析了可控电抗器的补偿度与线路电压、传输功率之间的关系。为特高压可控电抗器的设计和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安装可控电抗器的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可控并联电抗器 负载 补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可控型高压并联电抗器控制绕组的匝间保护 被引量:12
10
作者 莫品豪 文继锋 +3 位作者 鲍斌 张晓宇 吕航 顾乔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05-109,共5页
传统的分级可控型高压并联电抗器(以下简称分级可控高抗)保护装置,通过基于磁平衡的差动保护和控制绕组自产零序过流保护反映其控制绕组的匝间短路故障,存在着灵敏性低、速动性差和定值整定困难等不足。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专用于分级... 传统的分级可控型高压并联电抗器(以下简称分级可控高抗)保护装置,通过基于磁平衡的差动保护和控制绕组自产零序过流保护反映其控制绕组的匝间短路故障,存在着灵敏性低、速动性差和定值整定困难等不足。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专用于分级可控高抗控制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保护新方法。它综合利用分级可控高抗的电压、网侧绕组电流和控制绕组电流等电气量,由差动保护检测元件、零序过流检测元件和区外异常检测元件共同构成,既能提高控制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时保护的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又能简化保护定值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匝间保护 分级可控 高压并联电抗器 制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的研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屠黎明 苏毅 +4 位作者 于坤山 邹东霞 邹卫华 岳雷 刘建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94-98,I0008,共6页
对于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为减少损耗、平衡无功、控制电压,长远看有必要采用可根据输电负荷自动调节容量的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介绍了高阻抗原理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的研制过程、保护配置和主保护原理,及其与普通高压并联电抗器... 对于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为减少损耗、平衡无功、控制电压,长远看有必要采用可根据输电负荷自动调节容量的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介绍了高阻抗原理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的研制过程、保护配置和主保护原理,及其与普通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的区别。该保护装置已应用于忻州开关站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科研试验示范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 微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式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控制部分短路判别新原理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健 周启文 +2 位作者 杨帆 文继锋 方太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102,146,共7页
介绍了分级式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原理结构,分析了控制部分短路故障对各控制支路的电流的影响,得出短路点所在控制支路及下级控制支路电流发生显著变化的结论,并提出如下保护方案:通过实时采集电流计算流过各辅助电抗器的电流值,分析... 介绍了分级式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原理结构,分析了控制部分短路故障对各控制支路的电流的影响,得出短路点所在控制支路及下级控制支路电流发生显著变化的结论,并提出如下保护方案:通过实时采集电流计算流过各辅助电抗器的电流值,分析以辅助电抗器的理论电流值作为基础的故障电流定值制定方案,两者比较构成故障电流判据,实现对故障进行判断并判别故障位置的作用。RTDS试验结果反映了此保护具有以下特点:不仅能对控制部分的短路故障进行快速判断,而且能对短路故障发生的位置进行区分,故障判据灵敏、短路故障覆盖范围广且定值易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 制部分 短路故障 故障位置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阀式可控并联电抗器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志强 李众祥 张喜乐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8-71,共4页
介绍了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制作了磁阀式可控电抗器模型,并对模型的空载损耗、伏安特性、谐波特性、控制特性、响应时间等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试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采用模型试验技术对50 Mvar/500 kV... 介绍了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制作了磁阀式可控电抗器模型,并对模型的空载损耗、伏安特性、谐波特性、控制特性、响应时间等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试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采用模型试验技术对50 Mvar/500 kV磁阀式可控并联电抗器的特性进行研究,为确定50 Mvar/500 kV电抗器原型结构和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试验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磁阀式可控电抗器模型具有谐波小、损耗低及良好的动态性能;同时表明模型试验技术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特性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电抗器 磁阀 并联电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饱和式和变压器式可控并联电抗器 被引量:34
14
作者 田铭兴 励庆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6-27,53,共3页
分析对比磁饱和式(MCSR)和变压器式可控并联电抗器(TCSR)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工作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前景。指出MCSR和TCSR具有无功功率连续可调和制造成本低、运行费用少的显著优点,而TCSR较MCSR又有较小的谐波电流、响应... 分析对比磁饱和式(MCSR)和变压器式可控并联电抗器(TCSR)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工作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前景。指出MCSR和TCSR具有无功功率连续可调和制造成本低、运行费用少的显著优点,而TCSR较MCSR又有较小的谐波电流、响应时间和功率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饱和式 变压器式 可控并联电抗器 谐波电流 响应时间 功率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电抗器的可控调节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维贤 陈禾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1-13,共3页
计算表明 ,在远距离输电线路中 ,常规并联电抗器显著地限制传输功率 ,而应采用高速响应可控电抗器 ,为此推导的计算公式可用于确定其自动调节方式 ,以保证在传输自然功率范围内沿线电压不超过容许数值。针对末端负载中可能存在感性无功... 计算表明 ,在远距离输电线路中 ,常规并联电抗器显著地限制传输功率 ,而应采用高速响应可控电抗器 ,为此推导的计算公式可用于确定其自动调节方式 ,以保证在传输自然功率范围内沿线电压不超过容许数值。针对末端负载中可能存在感性无功的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抗器 可控调节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磁阀三相六柱式磁阀式可控电抗器磁损特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谢鹏康 陈恒林 陈国柱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18-2424,共7页
分析磁阀式可控电抗器(MCR)的主要工作原理,介绍三相六柱三维式MCR的铁心结构和MCR铁心损耗的主要来源.从磁通密度的角度出发,将三维式铁心结构和传统平面式铁心结构进行对比,分析铁心中的磁路分布,介绍三维结构铁心减少损耗的主要机理... 分析磁阀式可控电抗器(MCR)的主要工作原理,介绍三相六柱三维式MCR的铁心结构和MCR铁心损耗的主要来源.从磁通密度的角度出发,将三维式铁心结构和传统平面式铁心结构进行对比,分析铁心中的磁路分布,介绍三维结构铁心减少损耗的主要机理.三相三维铁心结构的MCR采用并联式磁阀,利用磁阻材料和硅钢片混合堆叠,可以缓解由于磁阀处铁心饱和而产生的边缘效应,降低磁阀处的漏磁,进而减小磁阀边缘处的涡流损耗.使用Ansoft电磁场仿真软件对平面和三维2种类型的MCR进行磁场分析,研究铁心磁轭和磁阀中的磁通密度曲线,对比并联磁阀和传统磁阀表面位置的磁通密度分布.仿真结果表明:三相六柱和并联磁阀结构可以使磁通分布得到优化,进而有效减小MCR的铁心损耗.所采用的磁损特性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可控电抗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磁阀式可控电抗器(MCR) 三维结构 磁通密度 并联磁阀 铁心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联电容补偿的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可控并联电抗器补偿度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顾生杰 田铭兴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58-1863,共6页
为了研究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中考虑串联电容补偿时的可控并联电抗器补偿度,以均匀分布条件下并联电抗与串联电容补偿度的分析为基础,利用两端布置可控并联电抗器的输电线路π型等效电路,分析了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分布特点及功率传... 为了研究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中考虑串联电容补偿时的可控并联电抗器补偿度,以均匀分布条件下并联电抗与串联电容补偿度的分析为基础,利用两端布置可控并联电抗器的输电线路π型等效电路,分析了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分布特点及功率传输特点。通过对分段布置的可控并联电抗器补偿度的分析,深入研究了串联电容补偿对可控并联电抗器补偿度的影响,推导出均匀串联电容补偿条件下可控并联电抗器补偿度的数学表达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增加串联电容补偿后,可控并联电抗器补偿对应的传输功率变化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且串联电容补偿影响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布置间距,随着串联电容补偿度的增加,在满足电压控制的前提下,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分段布置间距可以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特高压 π型等效电路 可控并联电抗器 串联电容补偿 电压分布 补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型可控并联电抗器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9
18
作者 雷晰 邓占锋 +3 位作者 徐桂芝 张振环 宗波 康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25-231,共7页
磁控型可控并联电抗器(magnetically controlled shunt reactor,MCSR)作为一种典型的铁磁饱和控制类电力电子设备,在工业和配电网动态无功补偿、柔性交流输电领域的应用发展迅速,2007年和2013年分别投运了世界首套550和800 k V的MCSR。... 磁控型可控并联电抗器(magnetically controlled shunt reactor,MCSR)作为一种典型的铁磁饱和控制类电力电子设备,在工业和配电网动态无功补偿、柔性交流输电领域的应用发展迅速,2007年和2013年分别投运了世界首套550和800 k V的MCSR。该文在多年的MCSR研究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系统开展MCSR研究,分别对理论分析、仿真计算、模型试验、产品试验和评价几个方面的重点、特性方法及工具进行探索,并将研究延续到投运之后的计划性运行数据观测和收集,完成研究评价。吸收其它行业的先进评价方法和经验,提出建立MCSR仿真和试验的科学评价体系,为MCSR系统性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并联电抗器 仿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电抗器支路电阻的可控串补(TCSC)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邹振宇 马洪涛 +1 位作者 赵建国 程时杰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23,57,共4页
针对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用的可控串联补偿 (TCSC)实验样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电抗器支路电流波形与传统分析方法所得到的波形不一致的问题进行研究 ,发现波形的不一致是由于电抗器支路所具有的电阻所引起的。论文采用拓扑建模法 ,建... 针对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用的可控串联补偿 (TCSC)实验样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电抗器支路电流波形与传统分析方法所得到的波形不一致的问题进行研究 ,发现波形的不一致是由于电抗器支路所具有的电阻所引起的。论文采用拓扑建模法 ,建立了包含电抗器支路电阻的TCSC数学模型 ,并推导出TCSC中电容支路两端的电压和电感支路中电流的时域计算公式。论文并结合数字仿真波形和动模样机实验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 电抗器支路电阻 特性分析 无功功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绕组电流基频分量的磁控式并联电抗器匝间保护新原理 被引量:9
20
作者 郑涛 刘校销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016-3024,共9页
基于实际工程介绍了一种超/特高压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本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了预励磁合闸时控制绕组三相电流之和(简称总控电流)的基频分量产生机理,结合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以及动模实验结果,说明预励磁合闸可能会导致基于总... 基于实际工程介绍了一种超/特高压磁控式并联电抗器的本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了预励磁合闸时控制绕组三相电流之和(简称总控电流)的基频分量产生机理,结合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以及动模实验结果,说明预励磁合闸可能会导致基于总控电流基频分量的控制绕组保护方案误动。深入分析发现,总控电流基频分量的产生并不是控制绕组发生匝间故障时的特有现象,内部故障时总控电流基频分量主要来源于相应的故障相控制绕组;预励磁合闸时,总控电流基频分量来源于三相控制绕组电流分相电流基频分量之和,且各相占比与合闸角有关。基于此,提出以分相控制绕组电流基频分量与总控电流基频分量比值为判据的MCSR保护改进方案,该方案不受预励磁合闸影响,在控制绕组轻微匝间故障时仍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新原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抗器 电流 谐波分析 匝间故障 基频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