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进步增产的“多年平均产量移动模型”的验证
1
作者 黄治平 郑宏艳 +7 位作者 刘书田 米长虹 李敬亚 侯彦林 王农 蔡彦明 王铄今 侯显达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应用全国、31个省、6个典型地区和16个典型县的数据对科技进步增产的"多年平均产量移动模型"进行了系统性的验证和讨论。研究结果如下:(1)定义了用相邻10年平均单产之差表示科技进步对单产的贡献及其趋势,结论是科技进步是单... 应用全国、31个省、6个典型地区和16个典型县的数据对科技进步增产的"多年平均产量移动模型"进行了系统性的验证和讨论。研究结果如下:(1)定义了用相邻10年平均单产之差表示科技进步对单产的贡献及其趋势,结论是科技进步是单产增加的主要驱动力;(2)分别定义了用每年单产与5、10、20年平均单产对比关系的概率作为短、中、长期单产稳定性的指标;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级大于省级、省级大于地区级、地区级大于县级,不同省、不同地区、不同县之间稳定性差别比较大,这与境内气候的互补性和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关;(3)就全国而言,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科技进步增产加速的时间越早;发达地区单产存在增加-下降-回升阶段,下降原因是经济快速发展初期高产农田被大量占用和(或)蔬菜、水果面积大量增加,回升原因是科技进步持续作用于中、低产田而使其单产得到稳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进步 粮食增产 多年平均产量移动模型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模型对我国粮食产量预测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林绍森 唐永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9-40,共2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是农业的关键。人们在千方百计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希望提前知道未来一段时间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以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此,很多学者根据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不同的预测模型,比较常见有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是农业的关键。人们在千方百计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希望提前知道未来一段时间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以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此,很多学者根据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不同的预测模型,比较常见有单指数平滑、自回归移动平均和灰色预测模型等。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这三种模型的特点和预测效果,探索这些模型的适用范围,为人们根据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模型 粮食产量 预测效果 国民经济 粮食生产 科学决策 指数平滑 移动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山东省水果产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亓雪龙 孙洪雁 陈进展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16-19,共4页
运用移动平均数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了1995至2008年山东省水果产量变化趋势,建立了山东省水果产量预测的灰模型,随后利用该模型对2009年和2010年山东省水果产量进行预测,获得了这两个年度全省水果产量的预测值。
关键词 移动平均数法 灰色系统理论 水果产量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RIMA模型预测中国煤炭生产 被引量:3
4
作者 魏晓平 史历仙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14,共3页
根据我国2001-2005年60个月的煤炭生产数据,利用时间序列的有关理论,经过多次拟合,找出适合我国煤炭生产的单整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利用AIC准则确定模型参数,并根据模型对我国2006年的月度煤炭生产量进行预测。
关键词 单整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煤炭产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预测方法(一)
5
作者 杨荫洲 《统计研究》 1986年第3期44-56,共13页
一、统计预测的一般问题 (一)统计预测的意义与特点 统计预测是依据统计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对事件未来的发展趋势、规模、水平所进行的预计和推断。从这个意义上说,统计预测是针对具体事件所作的实质性预测,从另一个意义上说,统计预测也... 一、统计预测的一般问题 (一)统计预测的意义与特点 统计预测是依据统计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对事件未来的发展趋势、规模、水平所进行的预计和推断。从这个意义上说,统计预测是针对具体事件所作的实质性预测,从另一个意义上说,统计预测也可以理解为研究统计预测技术的方法论。 统计预测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具体预测事件未来的数量关系作出科学的描述,估计和判断,为社会发展、经济管理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预测方法 水泥产量 参数求解 加权移动平均 最小平方法 直线趋势模型 预测值 平均 二次抛物线 外推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