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对心肌纵向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朱天刚 阎小娣 +2 位作者 杨松娜 周惠清 潘咏梅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3期159-162,共4页
目的 :联合使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与组织速度成像对局部纵向心肌的收缩功能进行定量分析 ,为临床诊断冠心病和评估存活心肌提供可靠的超声定量方法。方法 :对 1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或轻度病变和 61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 目的 :联合使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与组织速度成像对局部纵向心肌的收缩功能进行定量分析 ,为临床诊断冠心病和评估存活心肌提供可靠的超声定量方法。方法 :对 1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或轻度病变和 61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对正常组和冠心病心肌梗死组基础状态 ,5、10和 2 0 μg/ (kg·min)所测的心肌收缩期峰速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冠脉造影正常组基础状态下 ,各室壁基底部收缩期峰值速度大于心尖部 ,而且呈现一定的规律 ,即基底部大于中部 ,中部又大于心尖部的速度梯度变化 ;侧壁 ,后壁和下壁收缩期峰值速度大于后间隔、前间隔和前壁。其中下、后壁心肌的峰值速度大于其它节段。多巴酚丁胺药物负荷时 ,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随着多巴酚丁胺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2 0 μg/ (kg·min)收缩期峰值速度达最大值 ;40 μg/ (kg·min)时 ,收缩期峰值速度反而降低。在多巴酚丁胺药物负荷的不同阶段 ,仍然保持基础状态下的速度梯度规律和侧壁 ,后壁和下壁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大于后间隔、前间隔和前壁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的规律。 5 μg/ (kg·min)时 ,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各节段心肌运动无变化 ,但定量负荷显示其心肌收缩峰值速度已明显增加 ,且与基础状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 心肌功能 组织多谱勒 负荷超声心动图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室壁动力技术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检测冬眠心肌与病理学检查对比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王良玉 张志华 +4 位作者 柯斌 谢明星 王新房 蔡志雄 蓝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室壁动力技术(CK)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CK DSE)检测冬眠心肌(HM)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 2只犬结扎冠状动脉造成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动物模型。应用CK DSE检测动物模型的心肌梗塞区心内膜运动幅度/非梗塞区... 目的:探讨彩色室壁动力技术(CK)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CK DSE)检测冬眠心肌(HM)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 2只犬结扎冠状动脉造成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动物模型。应用CK DSE检测动物模型的心肌梗塞区心内膜运动幅度/非梗塞区心内膜运动幅度比值(AMI/ANMI) ,与病理组织切片显示冬眠心肌面积/梗塞区总面积的比值(ATAM/ATI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实验成功地建立1 1只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动物模型,CK DSE检测冬眠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 %、80 %和83%。CK DSE检测AMI/ANMI比值,与ATAM/ATIM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r=0 .75)。结论:CK DSE能准确地检出心肌梗死后存活的冬眠心肌,是定量检测梗塞区内冬眠心肌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室壁动力技术 冬眠心肌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 小剂量 多巴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实验研究 CK-DSE 病理学 心肌缺血损伤 查对 动物模型 病理组织切片 运动幅度 冠状动脉造 梗塞区 对比分析 相关关系 定量检测 实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与左心室造影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存活心肌检测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李莉 赵碧琼 +1 位作者 田美荣 邓晓蕴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6期432-434,共3页
目的 探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左心室造影术 (L DDV)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存活心肌检测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 5 2例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史 ,心功能在 - 级间 ,超声心动图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在... 目的 探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左心室造影术 (L DDV)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存活心肌检测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 5 2例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史 ,心功能在 - 级间 ,超声心动图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在 35 %~ 4 0 %的患者 ,分别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 (L DDE)及低剂量多巴酚丁胺左心室造影 (L DDV)技术评价存活心肌后进行血运重建术 (PCI或 CABG)。于术后半年复查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 ,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存活心肌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L DDE技术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为6 7.1% ,特异性为 76 % ,准确性为 6 8%。 L DDV技术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为 6 8% ,特异性为 76 % ,准确性为7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L DDV技术识别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心功能不全者存活心肌与L DDE技术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多巴丁胺超声负荷试验 低剂量多巴丁胺左心室造影术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功能不全 存活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诊断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峻松 徐勇 +4 位作者 王晶 张波 刘博罕 吕文青 智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47-953,共7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DSE)评估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左室心肌形变,探讨其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 49例初诊NSTE-ACS的患者行DSE和冠脉造影。多巴酚丁胺初始剂量5μg·kg-1...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DSE)评估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左室心肌形变,探讨其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 49例初诊NSTE-ACS的患者行DSE和冠脉造影。多巴酚丁胺初始剂量5μg·kg-1·min-1,间隔3 min剂量加倍,峰值剂量20μg·kg-1·min-1。应用3D-STE对静息和峰值负荷时实时三维图像进行分析,获取左室收缩期心内膜下心肌整体长轴应变(GLS),整体环向应变(GCS),灌注区长轴应变(TLS),灌注区环向应变(TCS)等参数。比较分析DSE前后常规超声、3D-STE参数及其变化,应用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对NSTE-ACS的诊断价值。结果患者均完成负荷试验,3D-STE参数具有满意重复性。静息状态下,NSTE-ACS患者与非NSTE-ACS患者相比,左室心肌形变功能明显减低,以环向功能减低更为显著(P<0.05),各参数ROC曲线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峰值负荷时,两组间左室形变功能的差异进一步增大(P值均小于0.01),峰值负荷参数诊断价值明显增加。各参数ROC曲线比较中,峰值负荷TLS和TCS诊断NSTEACS价值最高。结论 3D-STE结合小剂量DSE是安全有效的NSTE-ACS无创检查和诊断方法,DSE明显增加3D-STE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 应变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沈洪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2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 :研究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DSE)对冠心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多巴酚丁胺初始剂量为 5 μg·kg-1·min-1,每 3min递增 5 μg/kg ,最大剂量为 30 μg·kg-1·min-1,达不到预测心率者 ,加用阿托品 ... 目的 :研究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DSE)对冠心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多巴酚丁胺初始剂量为 5 μg·kg-1·min-1,每 3min递增 5 μg/kg ,最大剂量为 30 μg·kg-1·min-1,达不到预测心率者 ,加用阿托品 1mg静脉注射。结果 :DSE和平板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 (TET ECG)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性是93 3% ,71 7% (P <0 0 5 ) ;特异性是 5 5 6 % ,83 3% (P >0 0 5 ) ;准确度是 84 6 % ,77 4% (P <0 0 5 )。结论 :DSE对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 ,安全性也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多巴丁胺 超声心动描记术 冠状动脉疾病 平板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与心肌造影判断心肌梗死后患者存活心肌的可行性 被引量:6
6
作者 林转娣 宋明才 +5 位作者 麦子杰 汤庆 陈毓菁 李建辉 郑隆权 覃丽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994-995,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LDDSE)与心肌造影(MCE)检测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2例有心肌梗死病史,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MCE前后及不同剂量LDDSE下室壁动力与灌注变化以及心肌存活性的情况。...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LDDSE)与心肌造影(MCE)检测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2例有心肌梗死病史,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MCE前后及不同剂量LDDSE下室壁动力与灌注变化以及心肌存活性的情况。结果:MCE检出存活心肌的节段数稍高于LDDSE,LDDSE/MCE评价节段性心肌存活性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8%(23/26)、89%(16/18)、87%(39/44)。结论:MCE和LDDSE均可以评价心肌存活,两者联合应用将提供简便、安全、可行的新途径,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肌造影 多巴丁胺超声负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试验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不同下降幅度患者左室收缩及储备功能的评价
7
作者 徐琳 吴雅峰 +3 位作者 胡大一 边红 吴江 朱天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21-22,85,共3页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抬高ST段不同下降幅度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储备功能。材料和方法 :接受直接PTCA的AMI患者共 42例 ,于入院后第 7± 2天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以PTCA前及后 1小时 12导联心电图抬高ST段...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抬高ST段不同下降幅度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储备功能。材料和方法 :接受直接PTCA的AMI患者共 42例 ,于入院后第 7± 2天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以PTCA前及后 1小时 12导联心电图抬高ST段的下降幅度分为两组 ,A组 :ST段下降≥ 5 0 %共 2 3例 ,B组 :ST段下降 <5 0 %共 19例。结果 :基础状态 ,左室射血分数A组明显高于B组 (6 2 98% ,5 7 2 1% )。主动脉峰值流速、峰值加速度、血流速度积分、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A组与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用药 10ug/kg·min-1后主动脉峰值加速度、每搏输出量及每搏指数A组明显高于B组 (3 6 2vs 2 45 ;12 7 30vs 10 2 75 ;77 87vs6 0 2 9)。结论 :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 5 0 %组的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储备功能明显好于ST段下降幅度 <5 0 %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成形 心电图 多巴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及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检测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
8
作者 李天亮 康春松 +2 位作者 王健 刘望彭 汪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4期304-304,F003,共2页
目的 评价仰卧位踏车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 (SBEE)及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DSE)检测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 1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单支病变患者 ,在同一天进行负荷检查 ,先行 SBEE,待完全恢复至静息状态时再行 DSE... 目的 评价仰卧位踏车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 (SBEE)及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DSE)检测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 1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单支病变患者 ,在同一天进行负荷检查 ,先行 SBEE,待完全恢复至静息状态时再行 DSE检查。重点观察室壁运动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SBEE及 DSE检测单支冠脉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 75 .0 %和 6 6 .7%(P<0 .0 5 )。峰值负荷时 ,SBEE的心率、收缩压、率压乘积、室壁运动得分及室壁运动得分指数明显高于 DSE。结论  SBEE检测单支冠脉病变的敏感性高于 DSE,且诱发心肌缺血的程度较重 ,临床上 ,检测心肌缺血时宜首选 SB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卧位踏车运动负荷试验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 超声心动图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低心排低跨瓣压差重度主动脉瓣狭窄1例
9
作者 任萍安 贺艳红 +3 位作者 陈静静 周召锋 戴真煜 董志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7-1379,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3岁。因“反复胸闷气喘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10余年,2型糖尿病9年,脑梗死7年,无后遗症。患者半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时有胸痛,渐出现活动耐量减退,1个月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双下肢水肿,...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3岁。因“反复胸闷气喘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10余年,2型糖尿病9年,脑梗死7年,无后遗症。患者半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时有胸痛,渐出现活动耐量减退,1个月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双下肢水肿,症状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低心排低跨瓣压差 多巴丁胺负荷超声试验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存活的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庆华 王磊明 +6 位作者 纪广玉 田建明 赵宝珍 朱浩 徐激斌 杨立信 王晓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6期689-691,共3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检测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存活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应用TDI检测节段性室壁运动失常冠心病患者的左室前后壁心内膜运动速度 (Vendo)、速度跨壁梯度 (MVGm)及心肌中部心动周期中最大运动速度 (TVC) ,并... 目的 进一步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 (TDI)检测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存活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应用TDI检测节段性室壁运动失常冠心病患者的左室前后壁心内膜运动速度 (Vendo)、速度跨壁梯度 (MVGm)及心肌中部心动周期中最大运动速度 (TVC) ,并配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判断心肌活性。结果 梗塞部位Vendo、TVC及收缩期MVGm均较非梗塞部位显著降低 ,有收缩储备部位Vendo、TVC及收缩期MVGm均较无收缩储备部位显著增高。结论TDI对判断心肌缺血及预测再血管化后左室功能恢复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肌缺血 组织多普勒成像 梗塞部位 收缩期 存活 再血管化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 TDI 储备 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评价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肌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倪唤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580-2583,共4页
目的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心肌血流检测加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估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 10例冠心病患者,在原有基础药物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d,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应用PET技术做静息时及多巴酚丁... 目的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心肌血流检测加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评估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 10例冠心病患者,在原有基础药物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d,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应用PET技术做静息时及多巴酚丁胺最大耐受剂量负荷时心肌灌注显像,以半定量法分析所得图像,测定被分析心肌节段相对冠脉血流储备分数和相对血流密度分数,比较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患者心肌相对血流储备分数的变化和负荷-静息时心肌血流再分布状况的变化。结果在所分析的180个心肌节段中,总体上,心肌相对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无显著变化,但静息时相对血流密度分数在70%以下的节段,则可见麝香保心丸治疗后可显著提高相对血流储备分数值,由(1.019±0.173)升高至(1.073±0.169)(P=0.014),而且,这种趋势在相对血流密度分数<60%、<50%的心肌节段中表现得愈加明显;负荷-静息时心肌相对血流密度分数变化情况治疗前后总体上无显著差异,但负荷时血流密度分数较静息时明显下降的节段数治疗后呈减少趋势,但未达统计学差异。结论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有可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麝香保心丸 冠心病 心肌灌注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后左室功能变化与存活心肌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姜春玉 杨钰 王艳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967-2968,共2页
目的:探讨SDDSE检测存活心肌的可行性,CTO病变行PCI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43例经CAG证实为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并拟行PCI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于PCI术前及PCI术后6个月分别行UCG检查测定左室容积及心功能参数,及应... 目的:探讨SDDSE检测存活心肌的可行性,CTO病变行PCI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43例经CAG证实为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并拟行PCI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于PCI术前及PCI术后6个月分别行UCG检查测定左室容积及心功能参数,及应用SDDSE检测存活心肌节段数,分析上述指标术前及术后的变化。结果:CTO病变行PCI治疗后患者LVESV降低,LVEDV、LVEF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UCG检出337个运动异常节段心肌,经SDDSE检测存活心肌节段228个节段,非存活心肌109个节段,PCI术后6个月证实存活心肌269个节段,非存活心肌68个节段。SDDSE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80.67%,特异性83.82%,阳性检出率95.18%,阴性检出率52.29%。结论:CTO病变行PCI治疗后明显改善了心功能,并挽救了许多存活心肌。SDDSE能有效有检测出存活心肌细胞,对PCI治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多巴丁胺超声负荷试验 存活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