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链穿梭聚合制备烯烃多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然荻 高榕 +3 位作者 苟清强 郑刚 赖菁菁 王莹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2-1361,共10页
通过链穿梭聚合技术可制备烯烃多嵌段共聚物(OBC),极大地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效率。OBC的链结构可以集每一个链段的各自优势于一体,表现出区别于均聚物、无规共聚物或共混物的独特性质。通过调控催化剂和链穿梭剂的结构、配比及反应条件... 通过链穿梭聚合技术可制备烯烃多嵌段共聚物(OBC),极大地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效率。OBC的链结构可以集每一个链段的各自优势于一体,表现出区别于均聚物、无规共聚物或共混物的独特性质。通过调控催化剂和链穿梭剂的结构、配比及反应条件,可以调控OBC的链结构和性能。介绍了链穿梭聚合的原理,综述了链穿梭聚合用于制备OBC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不同单体的共聚、新型链穿梭剂的开发、OBC结构与性能的表征研究,提出了目前链穿梭聚合的问题与挑战,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穿梭聚合 烯烃多嵌段共聚 催化剂 聚合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二氧环己酮和聚乳酸的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斌 杨科珂 +4 位作者 唐松平 朱小兰 周艳 邱志成 宫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6,50,共4页
以HDI为偶联扩链剂合成了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PPDO-PLA多嵌段共聚物。扩链产物的特性粘数比预聚物有了明显的提高。对PPDO-PLA多嵌段共聚物拉伸性能测试结果显示:随PLA含量的增加,共聚产物拉伸强度有所提高;所有共聚产物的断裂伸长率与PL... 以HDI为偶联扩链剂合成了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PPDO-PLA多嵌段共聚物。扩链产物的特性粘数比预聚物有了明显的提高。对PPDO-PLA多嵌段共聚物拉伸性能测试结果显示:随PLA含量的增加,共聚产物拉伸强度有所提高;所有共聚产物的断裂伸长率与PLA均聚物相比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最高可达97%,但是共聚组成对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氧环己酮 聚乳酸 多嵌段共聚 扩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环氧树脂多嵌段共聚体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进 陈枫 +1 位作者 李瑞霞 吴大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8-29,32,共3页
以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为催化剂 ,将聚乙二醇 10 0 0 0 (数均分子量 1 2 7× 10 4 )、邻苯二甲酸酐和环氧树脂E 4 4 (平均分子量 4 54 5)进行共缩聚 ,制得聚乙二醇 环氧树脂多嵌段共聚体 ,其数均分子量为 5 4 7× 10 4 ,共聚体的... 以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为催化剂 ,将聚乙二醇 10 0 0 0 (数均分子量 1 2 7× 10 4 )、邻苯二甲酸酐和环氧树脂E 4 4 (平均分子量 4 54 5)进行共缩聚 ,制得聚乙二醇 环氧树脂多嵌段共聚体 ,其数均分子量为 5 4 7× 10 4 ,共聚体的平均嵌段数目约为3- 4。这种共聚体具有水溶性。用滴体积法测定了该多嵌段共聚体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结果表明 :2 5℃时 ,浓度范围为0 0 0 5~ 0 0 1g/mL的多嵌段共聚体水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值约为 52mN/m ,其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仅略高于PEG10 0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嵌段共聚 聚乙二醇 环氧树脂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形状记忆环氧乙烷-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多嵌段共聚物 被引量:4
4
作者 罗筱烈 张晓云 +3 位作者 王命泰 马德柱 徐懋 李凤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不同软链段长度和不同硬链段含量的环氧乙烷-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被合成.分别测试了它们的拉伸样条的热致形变恢复.S形热致形变恢复曲线用最大形变恢复率(Rf),形变恢复温度(Tr)和形变恢复速度(Vr)表征.这些量的数值结果... 不同软链段长度和不同硬链段含量的环氧乙烷-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被合成.分别测试了它们的拉伸样条的热致形变恢复.S形热致形变恢复曲线用最大形变恢复率(Rf),形变恢复温度(Tr)和形变恢复速度(Vr)表征.这些量的数值结果表明软链段的结晶状况决定热致形变恢复温度,最大形变恢复和形变恢复速度既依赖于硬链段所形成的物理交联点的稳定性,也受软链段长度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嵌段共聚 环氧乙烷 对苯二甲酸二酯 D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多嵌段共聚物反应挤出过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烟伟 高世双 +1 位作者 郑安呐 刘洪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0-283,共4页
在SHL-Φ35型紧密啮合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反应器中,以丁基锂为引发剂,丁二烯和苯乙烯混合进料,合成了丁苯多嵌段共聚物。采用静态实验法对物料在两组螺杆结构中的填充度分布和螺杆径向粘均分子量分布进行计算,同时对螺杆几何结构与材料... 在SHL-Φ35型紧密啮合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反应器中,以丁基锂为引发剂,丁二烯和苯乙烯混合进料,合成了丁苯多嵌段共聚物。采用静态实验法对物料在两组螺杆结构中的填充度分布和螺杆径向粘均分子量分布进行计算,同时对螺杆几何结构与材料性能的关系以及单体在挤出反应器中的聚合过程进行了考察,提出了以丁基锂为引发剂、反应挤出合成丁苯多嵌段共聚物两段聚合过程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多嵌段共聚 反应挤出 分子量分布 双螺杆挤出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环氧乙烷多嵌段共聚物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晓云 罗筱烈 马德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6-99,共4页
用两步法合成了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环氧乙烷 (EOET)多嵌段共聚物 ,并研究了软硬链段的结晶特性。 DSC研究表明软链段 PEO分子量不低于 4 0 0 0 ,在室温下方可结晶 ,并且软链段的结晶特性受硬链段含量和硬链段结晶度的影响 ;偏光显微镜... 用两步法合成了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环氧乙烷 (EOET)多嵌段共聚物 ,并研究了软硬链段的结晶特性。 DSC研究表明软链段 PEO分子量不低于 4 0 0 0 ,在室温下方可结晶 ,并且软链段的结晶特性受硬链段含量和硬链段结晶度的影响 ;偏光显微镜观察硬链段易形成微晶 ,在软链段熔融温度以上起到物理交联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环氧乙烷 多嵌段共聚 结晶行为 软链 硬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机硅三元多嵌段共聚物的研究──Ⅱ.(PSF-PDMS-PHS)_n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史林启 郑国栋 冯之榴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16-424,共9页
以双酚A聚砜(PSF)为硬段、聚对羟基苯乙烯(PHS)为半硬段、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软段合成了三元多嵌段共聚物,并对其动态力学性能和抗张性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该三元多嵌段共聚物为多相结构;在引入半... 以双酚A聚砜(PSF)为硬段、聚对羟基苯乙烯(PHS)为半硬段、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软段合成了三元多嵌段共聚物,并对其动态力学性能和抗张性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该三元多嵌段共聚物为多相结构;在引入半硬段PHS后两相间的界面相增宽,粘接力增大,其强度和模量高且稳定,使含有机硅高分子材料强度低的弱点得以改善。扭辩分析(TBA)结果显示,这种三元多嵌段共聚物具有多重转变,且在-20℃至50℃间有两个较大的几乎重叠的吸收峰;这表明这种三元多嵌段共聚物的相分离结构较为复杂,并有良好的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多嵌段共聚 力学性能 PD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酮酮(PEKK)/4,4′-二苯氧基二苯砜(DPODPS)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黎苇 蔡明中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69-672,共4页
采用溶液缩聚法由酰氯端基聚醚酮酮 (PEKK)齐聚物和 4 ,4′ 二苯氧基二苯砜 (DPODPS)制备了PEKK/DPODPS多嵌段共聚物 ,用DSC、TGA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随着共聚物中DPODPS含量的增加 ,共聚物的熔融温度逐渐降... 采用溶液缩聚法由酰氯端基聚醚酮酮 (PEKK)齐聚物和 4 ,4′ 二苯氧基二苯砜 (DPODPS)制备了PEKK/DPODPS多嵌段共聚物 ,用DSC、TGA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随着共聚物中DPODPS含量的增加 ,共聚物的熔融温度逐渐降低 ,而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则逐渐升高。当DPODPS质量分数在 32 6 3%~ 4 0 73%范围内时 ,所得共聚物的Tg为 185~ 193℃ ,比纯PEKK的Tg 高出 2 0~ 2 8℃ ;其Tm为 32 2~ 346℃ ,比纯PEKK的Tm 降低 35~ 5 9℃ ,这既保持了纯PEKK的耐热性 ,又改善了熔融加工性能。该组成范围内的共聚物的拉伸强度 (σt)为 86 6~ 84 2MPa ,拉伸模量 (M)为 3 1~ 3 4GPa ,断裂伸长率(ε)为 18 5 %~ 2 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酮酮 二苯氧基二苯砜 多嵌段共聚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烯烃的多嵌段共聚物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艳君 师奇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140,共9页
聚烯烃是世界上产量和消费量最高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用途广泛,其多嵌段共聚物更具有特殊的性能。基于聚烯烃的多嵌段共聚物近年来所受到广泛关注,文中将从合成方法角度出发,系统综述基于聚烯烃的多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采用活... 聚烯烃是世界上产量和消费量最高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用途广泛,其多嵌段共聚物更具有特殊的性能。基于聚烯烃的多嵌段共聚物近年来所受到广泛关注,文中将从合成方法角度出发,系统综述基于聚烯烃的多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采用活性配位聚合、链穿梭聚合、烯烃复分解反应以及基于链行走机理的烯烃配位聚合合成嵌段数目大于3的聚烯烃基多嵌段共聚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 多嵌段共聚 配位活性聚合 链穿梭聚合 烯烃复分解反应 基于链行走机理的烯烃配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嵌段共聚物PGMA-PBMA-PDMS-PBMA-PGMA的ATRP合成与表征
10
作者 周元林 潘昱 +4 位作者 李迎军 何方方 张严金 罗世凯 雷卫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2-36,共5页
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分子(Br-PDMS-Br)为引发剂,CuCl为催化剂,2,2’-联吡啶(bpy)为配体,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含有反应性环氧基的多嵌段共聚物PGMA-PBMA-PDMS-PB... 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分子(Br-PDMS-Br)为引发剂,CuCl为催化剂,2,2’-联吡啶(bpy)为配体,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含有反应性环氧基的多嵌段共聚物PGMA-PBMA-PDMS-PBMA-PGMA。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热重分析(TG)方法对其分子量、分子结构、相形态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多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可控,多分散性低(PDI=1.14~1.40);在微观相上形成有序纳米结构,粒径大小100 nm~2μm;多嵌段聚合物低分解温度为270℃,高分解温度为48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由于引入反应性基团环氧基,大大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嵌段共聚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亲环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b-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多嵌段共聚物内部贯通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
11
作者 张爱英 冯增国 +2 位作者 张勇 王连才 邱荣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721-1723,共3页
以天然或合成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制备细胞外基质支架是组织工程所涉及到的关键问题之一.
关键词 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b-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多嵌段共聚 多孔支架 制备方法 内部贯通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多嵌段共聚物分子链结构的统计表征
12
作者 李民 张春山 +1 位作者 陈欣方 唐敖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1036-1041,共6页
本文根据三元多嵌段共聚反应的一般模型,运用母函数方法,严格推导出了型三元多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及平均分子量的解析表达式.对几种具有特殊分布的预聚体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多嵌段共聚 母函数 平均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自组装 被引量:3
13
作者 成澄 杨瑞 +5 位作者 郑毅 杨昌跃 周天楠 丁明明 谭鸿 傅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3-48,54,共7页
合成了聚乙二醇-聚ε-己内酯多嵌段共聚物,通过分子设计调控共聚物的亲疏水比例,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证实聚合物的结构。通过热失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X射线衍... 合成了聚乙二醇-聚ε-己内酯多嵌段共聚物,通过分子设计调控共聚物的亲疏水比例,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证实聚合物的结构。通过热失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征了聚合物的热降解与结晶性能,发现随着组分中亲水嵌段的增加,热降解温度略有升高,且亲疏水嵌段中含量较少的一种嵌段的结晶行为会受到抑制。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聚合物自组装体的粒径和形貌,发现共聚物中疏水嵌段比例增加使自组装体由胶束转变为囊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测试和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亲水嵌段的增加有利于药物载体的提高胞内释放速率及抗肿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嵌段共聚 自组装 形貌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氧化乙烯嵌段的二元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和性能
14
作者 周爱军 刘长生 《湖北化工》 2002年第2期15-17,共3页
用遥爪羟基聚苯乙烯与聚乙二醇和二氯甲烷在氢氧化钾存在下合成了氧亚甲基连接的聚氧乙烯 -聚苯乙烯多嵌段共聚物 ,采用FT -IR、1HNMR、分子量测定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征共聚物的结构 ,研究了共聚物的乳化性能和相转移催化性能。结果表... 用遥爪羟基聚苯乙烯与聚乙二醇和二氯甲烷在氢氧化钾存在下合成了氧亚甲基连接的聚氧乙烯 -聚苯乙烯多嵌段共聚物 ,采用FT -IR、1HNMR、分子量测定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征共聚物的结构 ,研究了共聚物的乳化性能和相转移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聚氧化乙烯 二元多嵌段共聚 合成 性能 两性共聚 乳液性能 相转移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嵌段共聚物的ATRP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严金 周元林 +4 位作者 王超 何方方 祝红 罗世凯 雷卫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20,24,共5页
采用末端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分子(Br-PDMS-Br)为引发剂,CuCl为催化剂,2,2′-联吡啶(bpy)为配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出结构明确的多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聚苯乙烯... 采用末端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分子(Br-PDMS-Br)为引发剂,CuCl为催化剂,2,2′-联吡啶(bpy)为配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出结构明确的多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苯乙烯。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热重分析(TG)方法对其结构、热稳定性及相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多嵌段共聚物,其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PDI=1.18~1.46),且在微观相上形成有序纳米结构,粒径大小60 nm~100 nm,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低分解温度达360℃,高分解温度达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嵌段共聚 大分子引发剂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有序纳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多嵌段共聚物P(LLA-mb-BSA)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小青 吴林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2-696,共5页
本文以直接缩聚制得的聚乳酸(PLLA)和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SA)预聚物为原料,以1,4-苯基二噁唑啉(PBO)及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双扩链/偶联剂,采用扩链/偶联法制备可生物降解多嵌段共聚物P(LLA-mb-BSA)。重点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扩... 本文以直接缩聚制得的聚乳酸(PLLA)和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SA)预聚物为原料,以1,4-苯基二噁唑啉(PBO)及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双扩链/偶联剂,采用扩链/偶联法制备可生物降解多嵌段共聚物P(LLA-mb-BSA)。重点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扩链/偶联反应的影响,并对共聚物的链结构、热转变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该法简便高效,可制得高分子量的多嵌段共聚物。P(LLA-mb-BSA)多嵌段共聚物的软、硬段不相容,PLLA硬段保持较好的结晶性,而软段当分子量较低时接近无定型结构,其力学性能可由组成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聚合物 多嵌段共聚 聚乳酸 扩链反应 增韧塑料 热塑性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子杂化多级结构的光学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振飞 许占文 林嘉平 《功能高分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9-258,共10页
结合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和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A(BC)_n多嵌段共聚物和纳米粒子共混体系的自组装行为及其光学性能,分析了纳米粒子体积分数和嵌段间相互作用强度对自组装形貌及其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C)_n多嵌段共聚物/纳米... 结合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和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A(BC)_n多嵌段共聚物和纳米粒子共混体系的自组装行为及其光学性能,分析了纳米粒子体积分数和嵌段间相互作用强度对自组装形貌及其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C)_n多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子共混体系可形成有机/无机杂化的多级结构,改变纳米粒子的体积分数和嵌段间相互作用强度可以调控纳米粒子的分布及其相应的多级结构。不同尺度的结构对不同频率光的反射作用有明显区别,而纳米粒子的加入显著增大了反射峰的强度和宽度。改变纳米粒子的分布可调控反射峰的强度和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结构 多嵌段共聚 纳米粒子 自组装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丙二醇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梓琰 陈支泽 杨一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5-207,共3页
以乳酸为原料,通过缩合聚合合成了齐聚乳酸(OLA);以1,6-己二异氰酸酯为扩链剂,扩链OLA和聚丙二醇(PPG)得到多嵌段共聚物(OLA-b-PPG)。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嵌段共聚物的结构;由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 以乳酸为原料,通过缩合聚合合成了齐聚乳酸(OLA);以1,6-己二异氰酸酯为扩链剂,扩链OLA和聚丙二醇(PPG)得到多嵌段共聚物(OLA-b-PPG)。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嵌段共聚物的结构;由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采用热重分析法(TGA)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聚合物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拉伸实验测试了聚合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OLA和PPG能够通过1,6-己二异氰酸酯扩链制得多嵌段共聚物OLA-b-PPG。OLA-b-PPG的重均分子量为33463g/mol,分子量分布为1.93。与OLA相比,OLA-b-PPG熔点降低,为126℃。OLA-b-PPG的断裂强度为12.2±0.3MPa,断裂延伸率为(3.5±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聚乳酸 聚丙二醇 多嵌段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聚(酯—酰胺—醚)多嵌段共聚物及其制法和用途
19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聚(酯-酰胺-醚) 多嵌段共聚 制法 用途 增强 增韧 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溶性聚氨酯酰亚胺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瑾 李真 孟宪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72-1176,共5页
经4步反应合成了新型含羧基结构的聚酯型可溶性聚氨酯酰亚胺嵌段共聚物。运用三羟甲基丙烷(TMP)与邻苯二甲酸酐按摩尔比1∶1通过高压溶剂热反应生成新型邻苯二甲酸单三羟甲基丙烷酯,再与1,6-己二酸按摩尔比6∶5反应生成双羟基封端、数... 经4步反应合成了新型含羧基结构的聚酯型可溶性聚氨酯酰亚胺嵌段共聚物。运用三羟甲基丙烷(TMP)与邻苯二甲酸酐按摩尔比1∶1通过高压溶剂热反应生成新型邻苯二甲酸单三羟甲基丙烷酯,再与1,6-己二酸按摩尔比6∶5反应生成双羟基封端、数均分子量为2192的聚酯二元醇。将此聚酯二元醇分别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按摩尔比1∶2进行异氰酸酯(NCO)封端,制得NCO封端的PU预聚体,该预聚体与均苯四甲酸酐(PMDA)按摩尔比1∶1,在60℃下经48h扩链和亚胺化反应,产物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及1HNMR表征和溶解性测试,表明成功制得2种可溶性聚氨酯酰亚胺嵌段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酰亚胺 多嵌段共聚 合成 可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