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多岛弧盆系构造模式:认识大陆地质的关键
被引量:83
- 1
-
-
作者
潘桂棠
王立全
李荣社
尹福光
朱弟成
-
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
-
出处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20,共20页
-
基金
国家973项目"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编号:2009CB421000)下属课题"特提斯演化过程中的VMS型Cu-Pb-Zn成矿作用"(编号:2009CB421003)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重大关键地质问题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212011121200)联合资助
-
文摘
本文在对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东特提斯30多年来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实践基础上,通过与现今西南太平洋区域弧盆构造体系的对比研究,提出了适合于板块构造登陆的现实主义替代模型-多岛弧盆系构造模式。大洋岩石圈与大陆岩石圈之间的多岛弧盆系构造模式是板块构造登陆的入门向导,是认识大陆地质演化的关键。基于该模式研究认为,特提斯大洋最初开始于Rodinia超大陆解体的晚前寒武纪晚期,比太平洋体系更老。青藏高原形成受控于不同时期大陆边缘多岛弧盆系构造演化,一系列弧后或弧间盆地消亡、弧-弧或弧-陆碰撞的岛弧造山作用实现大陆边缘增生。该现实主义模式即可成功地解释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过程,亦可为现在和将来特提斯构造域与亚洲大陆的地质工作所检验。多岛弧盆系构造的识别与深入研究不仅在造山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全面解剖造山带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与演化历史,而且对于分析前寒武纪大陆克拉通基底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启示。
-
关键词
洋陆转换
多岛弧盆系构造
大陆地质
特提斯
青藏高原
-
Keywords
oceanic-continental transition
archipelagic arc-basin system
continental geology
Tethys
Qinghai- Xizang Plateau
-
分类号
P542.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研究回顾、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5
- 2
-
-
作者
潘桂棠
王立全
尹福光
耿全如
李光明
朱弟成
-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应用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75,共25页
-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西南地区区域基础地质调查》(编号:DD202216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项目《特提斯构造域地质构造编图及区域对比研究》(项目编号:92055314)。
-
文摘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涵盖了前身的东特提斯地质构造演化、新生代地质构造演化和高原隆升对气候环境演变的制约,它不仅包含有关全球构造的空间格局、运动状态的历史记录,而且也留下了青藏特提斯洋陆转换、盆山转换构造体制的时空结构、运动形式和发展变化的地质遗迹。所以青藏高原是研究全球构造的窗口,被自然科学工作者誉为解决地球动力学的一把钥匙。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1979年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青藏高原地质构造演化、系列编图及综合集成等研究工作。本文以认识现今青藏高原地质历史各阶段重大地质构造事件的结构组成和演化为主线,回顾了40年来历次重大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过程,系统总结了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过程、碰撞构造效应,以及东特提斯地质调查研究中一系列重要新发现、新进展、新成果,并对相关研究成果和新发现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梳理。在此基础上,就青藏高原形成演化模式、科学理论与学术争论观念层次上的问题,以及关键的基础地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新生代地质构造
碰撞构造效应
多岛弧盆系构造
特提斯演化
-
Keywords
Qinghai-Tibetan Plateau
Cenozoic geological structure
collisional effects
multi island arc-basin structure
Tethys evolution
-
分类号
P548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东特提斯地质调查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29
- 3
-
-
作者
王立全
王保弟
李光明
王冬兵
彭智敏
-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
出处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296,共1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特提斯构造域地质构造编图及区域对比研究”(批准号:92055314)
中国地质调查局“东特提斯成矿带大型资源基地调查工程”。
-
文摘
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东特提斯构造演化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研究中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为了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青藏高原及东特提斯构造域的形成演化历史,本文在综述前人有关特提斯构造域时空演变和演化阶段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近年来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昌宁-澜沧构造带原-古特提斯连续演化、南冈底斯构造带古-新特提斯连续演化新认识,构建了青藏高原及东特提斯构造域大陆边缘多岛弧盆系时空格局和原、古、新三阶段构造演化模式。
-
关键词
蛇绿岩
增生杂岩
高压变质岩
多岛弧盆系构造
特提斯构造演化
-
Keywords
ophiolite
accretionary complex
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
archipelagic arc-basin structur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ethys
-
分类号
P548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