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径向基多属性融合在滩坝砂体刻画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斌 梁宇 +2 位作者 赵虎 杨宏伟 魏国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7,共11页
针对局限湖盆滨浅湖滩坝相砂体薄、相变快、储层非均质性强,现有地震分辨率难以有效刻画的问题,以大芦湖油田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为例,在区域等时界面T7约束下利用年代地层切片提取了地震振幅属性,明确了滩坝相在地震振幅属性上的响应特... 针对局限湖盆滨浅湖滩坝相砂体薄、相变快、储层非均质性强,现有地震分辨率难以有效刻画的问题,以大芦湖油田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为例,在区域等时界面T7约束下利用年代地层切片提取了地震振幅属性,明确了滩坝相在地震振幅属性上的响应特征,采用地震沉积学技术探索滩坝微相的刻画。沙四上亚段滩坝相发育5种地震反射特征,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识别了滩坝微相的分布范围,探索径向基多属性融合方法进行砂体厚度预测。结果表明,在原始地震属性中产生干扰的西北部砂体不发育,以半深湖相泥岩为主,研究结果与真实地质认识吻合程度高,消除了单个地震属性具多解性的问题。研究综合上述成果精细刻画了研究区滩坝微相的分布,显示出研究区内坝砂微相发育且分布范围较广,呈现多列砂坝面向半深湖区平行排列的特征,油气显示较好,是下一步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滩坝砂体 聚类分析 多属性融合 砂体展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多道同步挤压广义S变换的多属性融合储层预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2
作者 赵慧言 高欢 +2 位作者 严海滔 文冉 宋修艳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4,共8页
时频域地震精细解释建立在高分辨率时频分析算法的基础上。为适应高精度勘探开发的要求,在多道同步挤压广义S变换(MSGST)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阶多道同步挤压广义S变换(HMSGST),进一步聚焦时频分辨率,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准性。通过理论信号... 时频域地震精细解释建立在高分辨率时频分析算法的基础上。为适应高精度勘探开发的要求,在多道同步挤压广义S变换(MSGST)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阶多道同步挤压广义S变换(HMSGST),进一步聚焦时频分辨率,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准性。通过理论信号、理论加噪信号对比6种时频算法的计算结果,验证了HMSGST具有高时频分辨率,对复杂信号具有更好的刻画能力。以某三维工区海相砂岩为例,基于HMSGST在时频域沿主要油气储层(T2层)提取时间切片,开展频率衰减梯度、分频相干等属性分析以增强对短轴河道、次级断裂等目标的识别能力和烃类检测能力,进一步结合曲率属性开展RGB多属性融合精细雕刻。对于不同工区、不同地质条件的地震数据,需要进行HMSGST的参数分析,适合的参数是达到更为准确的计算结果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分析 高阶多道同步挤压广义S变换 时频分辨率 多属性融合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多属性融合与水平井导向技术在致密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胡荣强 扈玖战 +3 位作者 李永义 何艳庆 吴杰 张婉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54-159,232,共7页
随着致密油勘探逐步深入,储层“甜点”预测精度较低及水平井轨迹在时间剖面上标定误差大的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勘探开发效果。文中以松辽盆地白垩系泉头组扶余油层为例,依托GeoEast系统共享平台,在精细构造解释基础上,采用小时窗提取地震属... 随着致密油勘探逐步深入,储层“甜点”预测精度较低及水平井轨迹在时间剖面上标定误差大的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勘探开发效果。文中以松辽盆地白垩系泉头组扶余油层为例,依托GeoEast系统共享平台,在精细构造解释基础上,采用小时窗提取地震属性,优选能够反映局部砂体分布的属性,开展地震多属性融合,大幅度地(10%以上)提高了砂体预测符合率;同时,建立空变速度场,开展深度域水平井随钻导向研究,避免了在时间剖面上水平井轨迹标定畸变现象,从而提高了水平井地震导向精度和砂岩钻遇率,为致密油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多属性融合 储层预测 水平井导向 深度域剖面 致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影像学的砂砾岩体多属性融合裂缝预测——以济阳坳陷车西地区北部陡坡带沙三段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束宁凯 汪新文 +1 位作者 宋亮 苏朝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61,共5页
济阳坳陷车西地区北部陡坡带沙三段砂砾岩体高效勘探开发的关键是预测裂缝发育区。由于单一的相干、曲率等地震属性多解性强,不能准确、精细地反映裂缝发育情况,尝试采用基于地震影像学的多属性融合技术对研究区沙三段砂砾岩体进行裂缝... 济阳坳陷车西地区北部陡坡带沙三段砂砾岩体高效勘探开发的关键是预测裂缝发育区。由于单一的相干、曲率等地震属性多解性强,不能准确、精细地反映裂缝发育情况,尝试采用基于地震影像学的多属性融合技术对研究区沙三段砂砾岩体进行裂缝精细预测。结果表明,相似性、最大正曲率和倾角曲率属性对车西地区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的裂缝发育较为敏感。采用RGB-IHS变换的多属性融合体在剖面和平面上能够清晰地展示裂缝的发育位置和展布形态。预测结果显示,在车71—车57井区受构造活动和异常高压的影响发育构造缝和超压缝交织的网状缝,在车古25井区受异常高压影响形成了沿多个方向展布的超压缝。基于地震影像学的多属性融合技术在砂砾岩体裂缝预测中的成功应用,进一步拓展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对其他类型油藏的裂缝预测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影像学 RGB-IHS变换 多属性融合 裂缝 砂砾岩体 车西地区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限学习机驱动的地震多属性融合识别曲流带单一点坝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宪国 吴啸啸 +1 位作者 黄德榕 林承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0-1350,I0006,I0007,共13页
识别高弯度曲流河内部单一点坝对于研究曲流河演化特征、指导油气藏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孤东油田馆陶组曲流河为例,综合地震属性聚类分析与优选、极限学习机算法属性融合和地震正演模拟等,构建一种利用极限学习机算法驱动的地... 识别高弯度曲流河内部单一点坝对于研究曲流河演化特征、指导油气藏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孤东油田馆陶组曲流河为例,综合地震属性聚类分析与优选、极限学习机算法属性融合和地震正演模拟等,构建一种利用极限学习机算法驱动的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识别复杂曲流带内部单一点坝。钻井和开发动态检验表明:(1)该方法在实例区的砂岩厚度预测单井吻合率达到93.3%,优于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方法;(2)研究区曲流带内部发育三种点坝叠加模式,即相向迁移点坝叠置、同向迁移废弃河道残留和同向迁移废弃河道无残留,三者地震相在反射连续性和振幅强度方面存在差异;(3)研究区曲流带内部发育有5个单一点坝,点坝间残留的废弃河道形成渗流屏障影响剩余油开发。该方法研究成果可为油藏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多属性融合 极限学习机 点坝 曲流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甜点”多属性融合预测技术 被引量:25
6
作者 韩飞鹏 宋光建 +2 位作者 吴振坤 沈玺琳 韩飞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4-99,共6页
新疆准噶尔盆地J凹陷致密油储层存在"甜点"预测不准、单井产量差异大的问题,影响油田规模效益开发。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区钻井与地震等大量基础数据,确定了影响"甜点"预测的5个关键属性,并对属性进行分类和RGB颜色融... 新疆准噶尔盆地J凹陷致密油储层存在"甜点"预测不准、单井产量差异大的问题,影响油田规模效益开发。通过系统分析研究区钻井与地震等大量基础数据,确定了影响"甜点"预测的5个关键属性,并对属性进行分类和RGB颜色融合分析,得到"地质甜点"和"工程甜点"预测结果,进一步融合得到综合"甜点"区,并由此形成了致密油"甜点"多属性融合预测技术。研究区勘探评价井压裂后的生产效果表明,勘探开发评价井压裂效果和综合"甜点"区预测结果吻合程度较高。在此基础上,2017年,在Ⅰ类综合"甜点"区部署2口水平井,压裂改造后效果良好,进一步验证了"甜点"多属性融合预测技术的可靠性。该"甜点"预测技术准确可靠,对致密油后期开发评价及产能建设井位部署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甜点”预测 多属性融合 RGB颜色融合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的产品情报知识元多属性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琳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10期65-72,77,共9页
[目的/意义]产品情报的有效获取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及竞争态势,并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对产品情报及其知识需求呈现跨领域、跨行业、多主体的综合性及深度挖掘商业价值的迫切性。[方法/过程]构建细粒度的产品情报知识元模型... [目的/意义]产品情报的有效获取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及竞争态势,并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对产品情报及其知识需求呈现跨领域、跨行业、多主体的综合性及深度挖掘商业价值的迫切性。[方法/过程]构建细粒度的产品情报知识元模型,通过基于证据理论的多属性融合过程,实现产品情报知识元属性集与关系集描述空间的扩展以及知识元属性关系网络的生成。[结果/结论]实例研究从业务和竞争力两个视角,实现产品情报知识元属性集的融合与深加工,为产品情报的隐性关联知识发现提供相对完备的知识基础。证明了基于证据理论的多属性融合方法对产品情报知识元融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情报 多属性融合 知识元 证据理论 属性关系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地震多属性融合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谢成芳 彭真明 +2 位作者 周晶晶 张萍 张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9-744,5-6,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地震多属性融合方法。首先,通过对多种地震属性进行Contourlet变换,使各属性的多分辨率、多方向性、局部化特性及各向异性得到有效表示。其次,对分解后的属性低频子带采用拉普拉斯能量和(SML)融合规则...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地震多属性融合方法。首先,通过对多种地震属性进行Contourlet变换,使各属性的多分辨率、多方向性、局部化特性及各向异性得到有效表示。其次,对分解后的属性低频子带采用拉普拉斯能量和(SML)融合规则,高频子带利用各尺度系数间的相关性获取加权系数进行加权融合,不仅强化了各属性的边缘特征和细节信息,并且消除了噪声对融合结果的影响。实际资料应用效果表明,文中方法优于传统小波变换及其他常规融合方法,能消除多属性间的冗余,充分利用不同属性间的有效互补信息,可以提高油气储层预测及流体识别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OURLET变换 拉普拉斯能量和 多尺度积 地震多属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熵的LP-PCNN多属性融合裂缝预测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薄昕 徐旺林 +4 位作者 陈小宏 李景叶 汤韦 郭康康 赵伟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1-829,共9页
地震属性分析方法在储层裂缝预测方面是常见且有效的方法,但地震属性与裂缝之间往往是多元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单属性分析的结果存在不稳定和多解性问题。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预测储层裂缝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普拉斯金字塔算法(LP)和... 地震属性分析方法在储层裂缝预测方面是常见且有效的方法,但地震属性与裂缝之间往往是多元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单属性分析的结果存在不稳定和多解性问题。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预测储层裂缝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普拉斯金字塔算法(LP)和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多属性融合分析方法。通过属性分析提取并优选对裂缝敏感的多个单属性,引入拉普拉斯金字塔算法,在保护高频细节信息的前提下将各单属性分解为多尺度空间频带;利用PCNN模型强大的非线性处理功能对分解数据进行聚类特征分析;引入表征统计特性的局部熵(LE)对拉普拉斯金字塔的各个分解尺度进行融合。利用拉普拉斯金字塔重构算法得到最终多属性融合结果。实际地震资料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整合裂缝信息,更加全面地预测裂缝展布特征,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单属性中存在的冗余或错误信息,提高信噪比,对裂缝边界的刻画更加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预测 拉普拉斯金字塔算法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多属性融合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属性融合在陵水凹陷烃源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仕友 徐冲 +2 位作者 孙万元 邢军辉 徐晓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27,共5页
针对深水区钻井资料少,中深层地震资料品质差,常规手段无法有效进行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TOC)预测的问题,运用ΔlogR法求取测井TOC曲线,运用相关性分析进行地震属性优选,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概率类神经网络2种方法进行多属性融合预测TOC,... 针对深水区钻井资料少,中深层地震资料品质差,常规手段无法有效进行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TOC)预测的问题,运用ΔlogR法求取测井TOC曲线,运用相关性分析进行地震属性优选,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概率类神经网络2种方法进行多属性融合预测TOC,以陵水凹陷为例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深水区少井条件下的多属性融合预测烃源岩TOC的技术流程。研究结果体现了概率类神经网络融合预测TOC的优越性,该研究对深水区少井条件下的烃源岩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总有机碳含量 多属性融合 概率类神经网络 陵水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的煤层巷道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彭凡 杜文凤 刘洪栓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5-241,共7页
常规地震属性解释方法利用单一属性,或多种属性单独解释、相互印证的方式来识别地下异常地质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勘探要求,但客观存在准确性不高的问题。为了准确查明地下煤层巷道的展布情况和边界范围,提出了基于地震多属性... 常规地震属性解释方法利用单一属性,或多种属性单独解释、相互印证的方式来识别地下异常地质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勘探要求,但客观存在准确性不高的问题。为了准确查明地下煤层巷道的展布情况和边界范围,提出了基于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的煤层巷道探测识别方法。设计了地质模型,利用正演模拟研究了巷道的地震响应特征。巷道是一种处于煤层之中且与煤层有着共同顶底板岩层的特殊地质空腔体,一般充水或空气。由于与顶底围岩间存在的较大波阻抗差异而形成的强反射界面,会导致巷道处反射波能量出现局部变强的现象。从正演结果中提取多种煤层地震属性表明,相对波阻抗和振幅类属性可以很好的描述这种异常。沿目的煤层从实际地震数据中提取了相对波阻抗、瞬时振幅和平均振幅3种不同地震属性,将这3种地震属性视为R、G、B颜色分量,利用RGB色彩融合技术对这3种地震属性进行融合。利用含有3种地震属性信息融合后的属性,成功查明了煤层巷道的平面位置及其边界范围,说明利用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来识别巷道是行之有效的。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地震属性,地震多属性融合后的属性可以展现出更丰富的地质信息,巷道及边界更为清晰和连续,提高了解释精度,为探测识别煤矿巷道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识别 地震属性 多属性融合 RGB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在导水裂隙带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袁峰 申涛 +2 位作者 谢晓深 马丽 汶小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234-3244,共11页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是“保水采煤”的基础参数,准确揭示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有助于实现保水开采。三维地震技术具有数据横向连续、纵向分辨率较高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钻孔资料的不足。为了研究陕北某煤矿不同开采阶段导水裂隙带...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是“保水采煤”的基础参数,准确揭示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有助于实现保水开采。三维地震技术具有数据横向连续、纵向分辨率较高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钻孔资料的不足。为了研究陕北某煤矿不同开采阶段导水裂隙带发育范围及其演化规律,以该矿30101,301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以漏失量为监督数据的深度前馈神经网络方法融合多种地震属性对研究区分层开采全垮落式采动损害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进行探测。首先,在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优选地震属性,并进行有监督的深度学习;然后,融合多种属性信息建立裂隙模型,利用裂隙模型分析确定采动覆岩结构破坏和导水裂隙带的三维空间范围、形态特征、垂向岩石破坏程度及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最后,通过分析2个工作面的开采时间差异,揭示导水裂隙的发育、闭合规律。研究表明30101工作面断裂带发育最大高度为120 m,30102工作面断裂带发育最大高度为133 m,以高角度裂隙为主,主要沿垂直、平行工作面方向发育。导水裂隙带的裂隙发育是先增大后降低,断裂带上部裂隙闭合较好,断裂带下部和工作面边缘裂隙闭合较差,采动后18个月裂隙比采动后4个月减少了21%,离层裂隙减少了50%。通过本次研究认为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震属性融合技术对煤层采动引起的岩层破坏规律探测具有针对性,其精度能满足生产需要,费用低,是一种有效探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多属性融合技术 导水裂隙带 三维地震技术 保水采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属性融合的电力设备红外热特征数字化方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天成 罗吕 +3 位作者 杨代勇 刘赫 袁刚 许志浩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97-1103,共7页
本文针对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诊断中热故障特征提取和数字化表达难题,提出一种多属性融合的电力设备红外热特征数字化方法。通过对电力设备热故障特性和相关诊断文件研究分析,在对图像预处理的基础上,提取图像中关键发热区域的热点温度、... 本文针对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诊断中热故障特征提取和数字化表达难题,提出一种多属性融合的电力设备红外热特征数字化方法。通过对电力设备热故障特性和相关诊断文件研究分析,在对图像预处理的基础上,提取图像中关键发热区域的热点温度、热点温差、发热面积、位置信息以及热点群聚现象等热属性值,构建多属性信息融合的过热性故障特征值向量,实现热故障特征数字化描述。以断路器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典型红外故障图谱具有良好的描述能力,可用于后续大量复杂故障样本情况下的设备热故障智能分类与诊断应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融合 特征提取 特征向量 数字化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震属性融合技术研究洪浩尔舒特凹陷下白垩统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28
14
作者 姚威 吴冲龙 +1 位作者 史原鹏 降栓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4-642,676+505,共9页
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的基础是多谱成像原理。文中利用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探讨了洪浩尔舒特凹陷阿尔善组和腾一段的沉积特征及其地震反射特征,分别选取均方根振幅、能量加权瞬时频率及相似性三种相互独立的属性对腾一段下部地层切片进行... 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的基础是多谱成像原理。文中利用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探讨了洪浩尔舒特凹陷阿尔善组和腾一段的沉积特征及其地震反射特征,分别选取均方根振幅、能量加权瞬时频率及相似性三种相互独立的属性对腾一段下部地层切片进行属性融合,属性融合后所蕴含的地质信息更全面,其中具有相同颜色的平面单元称为"同相块",代表具有相近的均方根振幅、能量加权瞬时频率及相似性的组合。相对于传统的单一地震属性解释技术,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沉积体的地震信息,对同相块的追踪可以准确地确定沉积相的平面展布范围,从而准确描述了洪浩尔舒特凹陷腾一段下部地层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分析表明:在腾一段下部地层沉积时期,在凹陷陡坡侧主要发育滑塌堆积扇相、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缓坡侧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及滨浅湖—半深湖相;洼槽区主要发育滨浅湖—半深湖相、湖底扇相、水下扇相;滑塌堆积扇为腾一段下部地层的有利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地震反射特征 地震多属性融合 地层切片 洪浩尔舒特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预测和常规地震属性融合的产能“甜点”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同奎 黄旭日 +3 位作者 熊威 徐明华 王琳 黄鑫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2-1153,共12页
致密砂岩的产能预测是国内油气勘探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鄂尔多斯盆地的伊陕斜坡西南部构造复杂、直井数量少,单一的传统预测方法对砂岩的产能“甜点”预测难度大、预测结果多解性强。为此,提出了智能预测和常规地震属性融合的产能“甜... 致密砂岩的产能预测是国内油气勘探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鄂尔多斯盆地的伊陕斜坡西南部构造复杂、直井数量少,单一的传统预测方法对砂岩的产能“甜点”预测难度大、预测结果多解性强。为此,提出了智能预测和常规地震属性融合的产能“甜点”预测方法。首先结合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刻画研究区砂质碎屑流沉积微相,得出优势相带的分布范围,然后考虑研究区微幅构造对产能的控制,融合曲率属性与砂质碎屑流微相,最终获得产能“甜点”的三维空间展布。利用该方法提取并优选地震数据中产能敏感的属性,同时,利用深度学习预测方法对地震数据进行储层物性参数和沉积相预测,最后融合产能敏感属性和预测得到的沉积微相,得出产能“甜点”分布范围。该方法在研究区的应用结果表明,融合得到的产能“甜点”分布与试油数据拟合效果明显提高,且“甜点”区域在已钻水平井上与细砂岩和粉砂岩分布吻合,预测结果为后期的高产井位部署和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卷积神经网络 曲率体 多属性融合 产能“甜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蔽性微小断裂智能识别技术在准噶尔盆地MH1井区的应用
16
作者 巴忠臣 秦军 +3 位作者 华美瑞 张宗斌 秦赛赛 张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2-626,共15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MH1井先导示范区(MH1井区)二叠系、三叠系发育不同尺度的断裂,形成机理复杂,后期改造频繁,存在形式多样,严重制约了水平井的开发进程。本文立足于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通过方位角叠加方案优选、连续小波变换...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MH1井先导示范区(MH1井区)二叠系、三叠系发育不同尺度的断裂,形成机理复杂,后期改造频繁,存在形式多样,严重制约了水平井的开发进程。本文立足于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通过方位角叠加方案优选、连续小波变换地震资料提频、矩阵奇异值分解去噪、构造导向滤波迭代处理、有效频带优化、断裂增强滤波、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断裂识别以及多属性融合断裂识别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建立小尺度隐蔽性断裂识别流程与模式,进一步引导水平井钻井。结果表明:本文通过多种地球物理方法与AI技术相结合,建立了适用于MH1井区的小尺度隐蔽性断裂识别流程与模式,显著提高了断裂识别精度,优化了MH1井区水平井的钻井轨迹,成功避开了高风险断裂带,井漏事件发生率降低约20%,压窜干扰问题减少约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裂缝预测 地震属性 多属性融合 AI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物理模型的叠后裂缝敏感地震属性优选与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玲玲 魏建新 +3 位作者 黄平 狄帮让 帅达 张福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7-136,I0005,I0006,共12页
在更关注中小尺度裂缝构造的现阶段,大尺度裂缝研究不可或缺。预测大尺度裂缝的常用方法是地震属性分析,因此寻找并选用对(不同尺度)裂缝敏感的地震属性成为关键。基于多裂缝参数地震物理模型,开展叠后属性分析,研究地震属性对裂缝参数... 在更关注中小尺度裂缝构造的现阶段,大尺度裂缝研究不可或缺。预测大尺度裂缝的常用方法是地震属性分析,因此寻找并选用对(不同尺度)裂缝敏感的地震属性成为关键。基于多裂缝参数地震物理模型,开展叠后属性分析,研究地震属性对裂缝参数的敏感性,然后优选敏感属性进行多属性融合。结果表明:在单一属性裂缝预测中,倾角约束分频相干属性具有明显优势,但难以识别三维空间某一方向尺度小于λ/4的裂缝带;频率衰减梯度属性对裂缝带尺度敏感,谱分解相位调谐体属性对裂缝密度敏感,振幅属性对裂缝方位和缝面倾角敏感;曲率等几何属性、相干属性和物理属性的融合不仅能突出大断裂,还能降低多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带 裂缝参数 物理模型 属性分析 多属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Q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地震属性预测 被引量:13
18
作者 曹鉴华 张学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45,136-137,共4页
YQ地区奥陶系地层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储集类型以岩溶孔洞、裂缝型为主。由于储层非均质性极强,横向变化快,加之溶洞受填隙物及填充程度的影响,使得储层预测的难度很大。从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出发,形成1套以地震属性优... YQ地区奥陶系地层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储集类型以岩溶孔洞、裂缝型为主。由于储层非均质性极强,横向变化快,加之溶洞受填隙物及填充程度的影响,使得储层预测的难度很大。从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出发,形成1套以地震属性优选、多属性融合、三维像素属性雕刻等为主的地震预测技术流程。利用这些技术手段对奥陶系岩溶孔洞类储层、风化壳顶面储层进行了预测,对这2类储层在平面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定性描述和分析,其结果与实钻情况吻合,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岩溶储层 三维地震属性 地震多属性融合 三维像素体雕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属性的煤层裂隙发育带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冬 师素珍 《矿业科学学报》 2017年第5期425-431,共7页
为了实现煤层气的安全、有效开采,以地震属性为基础进行了煤层裂隙发育带的综合预测。首先,从理论出发研究了适合于裂隙识别的方差体、曲率、倾角和蚂蚁体属性的预测机理,同时结合LE区块实际三维地震数据对目标煤层分别提取了属性切片,... 为了实现煤层气的安全、有效开采,以地震属性为基础进行了煤层裂隙发育带的综合预测。首先,从理论出发研究了适合于裂隙识别的方差体、曲率、倾角和蚂蚁体属性的预测机理,同时结合LE区块实际三维地震数据对目标煤层分别提取了属性切片,并依据各个属性初步预测了裂隙发育带。其次,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将上述属性进行了融合,得到了多属性融合之后的煤层裂隙发育带预测结果。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单属性与多属性预测结果,圈定了目标煤层裂隙发育区域。对比分析发现,该预测结果与成像测井及研究区地质资料吻合度高。因此,基于地震属性的煤层裂隙发育带识别方法能够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可靠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裂隙 属性分析 蚂蚁追踪 多属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扇三角洲地震沉积学表征——以辽河油田HH19断块沙二段油藏为例
20
作者 张朝辉 闵忠顺 +5 位作者 刘洁 李滨 郭泽萍 谢俊 王金凯 张文轩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8,共11页
辽河坳陷兴隆台背斜南部沙二段油藏断裂发育,构造复杂,井网控制程度差异大,常规研究技术在储层精细表征方面效果不佳,制约了油藏采收率的提高。本研究以区内HH19油藏为例,开展了基于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的复杂断块沉积微相表征研究,实现... 辽河坳陷兴隆台背斜南部沙二段油藏断裂发育,构造复杂,井网控制程度差异大,常规研究技术在储层精细表征方面效果不佳,制约了油藏采收率的提高。本研究以区内HH19油藏为例,开展了基于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的复杂断块沉积微相表征研究,实现了储层砂体的精细刻画及其展布规律的高精度预测。首先,结合岩心观察、单井相表征及测井相结果,认为研究区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相,并划分4种沉积微相类型;然后,基于90°相位转换、分频处理、地层切片对比等技术,明确了不同沉积微相的地震属性响应特征,借助属性聚类分析方法,提取多种能够反映扇三角洲沉积规律的地震相属性,并进行融合分析,精确刻画沙二段的沉积微相展布规律;最后,综合沉积相及地震相研究成果,预测沙二段储层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为同类型复杂断块油藏的精细地质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沙二段 多属性融合 聚类分析 扇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