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拟三维多属性反演的优质烃源岩分布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姚军 乐幸福 +2 位作者 陈娟 苏旺 张永峰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8-257,共10页
四川盆地川西—川中过渡带须家河组是典型的“三明治”结构,源储叠置发育。因此,有效预测优质烃源岩分布成为该层系致密气勘探的决定因素之一。笔者首先以岩心TOC实测值为参照、以常规测井曲线为基础、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计算单井TOC... 四川盆地川西—川中过渡带须家河组是典型的“三明治”结构,源储叠置发育。因此,有效预测优质烃源岩分布成为该层系致密气勘探的决定因素之一。笔者首先以岩心TOC实测值为参照、以常规测井曲线为基础、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计算单井TOC曲线,然后利用二维地震数据建立拟三维地震测网,基于此再进行多属性反演及数据筛选完成了须家河组一、三、五段优质烃源岩分布预测。该方法提高了二维地震资料的利用率,增强了优质烃源岩分布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多属性反演的计算效率。运用拟三维多属性反演对优质烃源岩分布进行有效预测为致密气在二维地震部署区域的进一步勘探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烃源岩 总有机碳含量 拟三维 多属性反演 须家河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属性反演技术在储层预测研究中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陆丰A区中新统珠江组储层为例
2
作者 吴其林 方中于 +4 位作者 许自强 史文英 陈利 侯志平 刘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5-424,共10页
珠江口盆地陆丰A区中新统珠江组中-下段2370层是该地区主力油层之一,但储层厚度差异大、分布不清,严重制约了区域勘探部署。本文综合地震、测井和地质资料,分析得出纵波阻抗和yp/ys为研究区识别岩性的敏感参数,并通过叠前同步反演... 珠江口盆地陆丰A区中新统珠江组中-下段2370层是该地区主力油层之一,但储层厚度差异大、分布不清,严重制约了区域勘探部署。本文综合地震、测井和地质资料,分析得出纵波阻抗和yp/ys为研究区识别岩性的敏感参数,并通过叠前同步反演技术刻画出研究区2370层砂岩分布特征,整体呈北厚南薄的展布。以地震振幅、分频属性及叠前反演属性为基础,利用多属性反演技术分析统计了各属性与孔隙度之间的关系,优选出密度、Vp/Vs、地震导数、LR、vp、25~30Hz地震分频6种属性为储层物性识别参数,综合预测研究区2370层储层滨岸砂坝砂体孔隙度发育特征。多属性反演结果表明,在研究区东北部、西部,厚层的滩坝储集砂体的孔隙度发育,普遍在18%以上;而在中部和东部,受滩间、坝间泥岩与滩坝砂的叠合区影响呈条带状分布,孔隙度为10%-18%。预测结果与同期钻井的钻后结果基本一致,预测成功率在75%以上。多属性反演技术在研究区的储层预测中表现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对类似地区的储层预测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反演 储层预测 珠江组 陆丰地区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烃源岩识别及其多属性反演技术定量评价——以渤海海域辽东南洼陷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蔡冬梅 赵弟江 +3 位作者 彭靖松 付立 曾金昌 程耀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0-338,共9页
以渤海海域辽东南洼陷为例,综合利用地球化学、测井与地震资料,建立了优质烃源岩常规地球化学参数、测井参数与地震反射三级识别标志:常规地化特征主要为总有机碳含量(TOC)大于2%,生烃潜力(S_1+S_2)大于10mg/g,镜质体反射率(R0)大于0.5%... 以渤海海域辽东南洼陷为例,综合利用地球化学、测井与地震资料,建立了优质烃源岩常规地球化学参数、测井参数与地震反射三级识别标志:常规地化特征主要为总有机碳含量(TOC)大于2%,生烃潜力(S_1+S_2)大于10mg/g,镜质体反射率(R0)大于0.5%;测井曲线具有高伽马、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高中子孔隙度、低密度的特点;地震上具有低频、强振幅、连续、平行反射的特征。利用测井数据,对比交会分析、多元回归法与ΔlgR法,建立单井TOC曲线。再利用地震资料,提取地震属性,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属性优化训练,优选与TOC相关性较高的属性组合,反演得到TOC数据体。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层段的优质烃源岩整体展布范围广,厚度较大。洼陷北部优质烃源岩明显比南部厚,是该区生烃中心,南部则主要沿走滑断层呈串珠状分布,明显受到走滑断层控制。辽东南洼烃源岩发育层系较多、规模较大、生烃潜力大,是渤海海域极具勘探潜力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烃源岩 识别特征 定量评价 辽东南洼陷 多属性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扇储层物性多属性反演方法研究——基于“步聪法”进行敏感地震属性组合优选 被引量:3
4
作者 董建华 范廷恩 高云峰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5-88,共4页
深水扇储层砂泥岩纵波阻抗的动态值域范围常常相互重叠,采用常规纵波阻抗反演方法无法进行精确的储层物性描述。为解决此类问题,在探讨"步聪法"优选敏感地震属性组合的基础上,利用概率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储层物性参数与敏感地... 深水扇储层砂泥岩纵波阻抗的动态值域范围常常相互重叠,采用常规纵波阻抗反演方法无法进行精确的储层物性描述。为解决此类问题,在探讨"步聪法"优选敏感地震属性组合的基础上,利用概率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储层物性参数与敏感地震属性组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实现了储层物性参数的直接反演。该方法在A油田应用取得了好的效果,成功解决了深水扇储层砂泥岩纵波阻抗动态值域范围相互重叠情况下的岩性识别及储层物性描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扇 储层描述 多属性反演 敏感地震属性组合优选 “步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吸收分析的多属性反演技术及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显文 范廷恩 +2 位作者 胡光义 王宗俊 周建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8-12,共5页
为了满足油藏开发阶段砂体内部油水识别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地层吸收分析的多属性反演流体识别技术。算法实现分三步:1利用基于广义S变换的瞬时子波吸收分析(GST_WEA)油气预测技术计算地震记录的高、低频吸收因子;2结合吸收因子和其它与... 为了满足油藏开发阶段砂体内部油水识别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地层吸收分析的多属性反演流体识别技术。算法实现分三步:1利用基于广义S变换的瞬时子波吸收分析(GST_WEA)油气预测技术计算地震记录的高、低频吸收因子;2结合吸收因子和其它与流体相关的地震属性,以电阻率曲线为目标函数构建多元线性反演,利用多元逐步回归算法对包括吸收因子在内的多种地震属性进行流体敏感性排序;3进一步利用概率神经网络算法对优选的以吸收因子为主的地震属性进行多属性电阻率反演。通过模型分析验证了GST_WEA油气预测技术的抗噪性。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吸收因子较其他地震属性具有更高的流体敏感性,通过多属性反演有效预测了砂体内部的含油优势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分析 多属性反演 油田开发 流体识别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多属性孔隙因子参数反演及其在伊拉克M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显文 曹树春 +3 位作者 聂妍 赵卫平 段晓梦 杨喜彦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6-763,共8页
储层孔隙结构刻画是预测有利储层的关键。伊拉克M油田发育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受成岩作用影响,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具有相同孔隙度的储层渗透率存在明显差异。核磁共振测井及取心井岩心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深、浅侧向电阻率差异与储层的孔隙... 储层孔隙结构刻画是预测有利储层的关键。伊拉克M油田发育礁滩相碳酸盐岩储层,受成岩作用影响,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具有相同孔隙度的储层渗透率存在明显差异。核磁共振测井及取心井岩心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深、浅侧向电阻率差异与储层的孔隙结构具有相关性,基于电阻率与孔隙度参数构建了储层孔隙因子,提出了地震多属性孔隙因子参数反演方法,其算法实现分三步:(1)利用波阻抗反演识别储层与基质;(2)应用专家优选与自动优化组合方法进行孔隙因子参数敏感地震属性优选;(3)利用概率神经网络算法对优选的地震属性进行地震多属性孔隙因子参数反演。实际应用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有利储层预测结果为油田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储层预测 孔隙因子 多属性反演 油田开发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属性储层参数反演方法在M油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晶玉 范廷恩 +1 位作者 王宗俊 袁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1期8-14,共7页
针对油田开发阶段对储层表征的精细程度需求,通过充分利用已钻井获取的储层参数信息,优选对储层反演目标参数具有较好反映的多个地震属性,通过线性和非线性方法建立地震属性与反演参数之间的对应函数关系,同时对井震标定、外部属性输入... 针对油田开发阶段对储层表征的精细程度需求,通过充分利用已钻井获取的储层参数信息,优选对储层反演目标参数具有较好反映的多个地震属性,通过线性和非线性方法建立地震属性与反演参数之间的对应函数关系,同时对井震标定、外部属性输入和井震资料匹配三个关键环节进行优化和质控,实现了高分辨率的储层反演。该技术在M油田的应用效果表明,反演结果的纵向和横向分辨能力明显提高,反演结果可以精确刻画储层厚度及内部结构特征,与钻井结果有较高的吻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多属性反演 高分辨率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联合地震反演在辉绿岩蚀变带识别中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姚军 李双文 +1 位作者 刘化清 倪长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2,共6页
黄骅拗陷地处渤海湾盆地,构造活动强度大且频繁,致使该区火成岩非常发育。其中辉绿岩在该地区多有分布,受辉绿岩烘烤形成的蚀变带储集层为寻找新的油气藏类型提供了方向。以大港油田R区钻遇辉绿岩蚀变带己知井的测井资料为出发点,总结... 黄骅拗陷地处渤海湾盆地,构造活动强度大且频繁,致使该区火成岩非常发育。其中辉绿岩在该地区多有分布,受辉绿岩烘烤形成的蚀变带储集层为寻找新的油气藏类型提供了方向。以大港油田R区钻遇辉绿岩蚀变带己知井的测井资料为出发点,总结了其测井响应及波阻抗特征;结合地震反演所得出的波阻抗反演数据体和多属性反演自然伽马数据体,对辉绿岩蚀变带的分布和厚度进行了预测。所得出的辉绿岩厚度与己知井统计吻合良好,为该区域辉绿岩蚀变带储层的下一步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带 波阻抗反演 多属性反演 地震属性 自然伽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石坝地区泥页岩有机碳含量预测技术及对比 被引量:8
9
作者 陈超 刘韵 +1 位作者 王明飞 周卓铸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8,共9页
探讨泥页岩的残余有机碳含量的地球物理预测方法,为页岩气勘探选区及开发提供关键依据。以川东南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为例,在岩心样品测试及测井资料交互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属性反演、叠前密度反演及拟声波反演技术,进行... 探讨泥页岩的残余有机碳含量的地球物理预测方法,为页岩气勘探选区及开发提供关键依据。以川东南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为例,在岩心样品测试及测井资料交互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属性反演、叠前密度反演及拟声波反演技术,进行有机碳含量的平面预测。结果表明3种反演技术均能较好地进行有机碳含量展布特征及评价研究。对比3种有机碳含量预测的技术方法,叠前密度反演对基础数据要求较高,其反演精度也最高;多属性反演及拟声波反演技术适用性较强,尤其是拟声波反演技术可在二维地震工区进行大范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含量 多属性反演 叠前密度反演 拟声波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步法定量预测烃源岩技术在珠江口盆地L区块的应用
10
作者 崔维 李欣 +3 位作者 叶云飞 王志红 牛聪 凌云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4-1202,共9页
珠江口盆地L区块勘探程度相对较低,而周缘已钻井证实文昌组发育半深—深湖相烃源岩,此套烃源岩的发育规模是L区块资源潜力评价的关键。为了准确预测总有机碳(TOC)含量,以研究区地化取心数据、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为基础,利用Δlog R法预... 珠江口盆地L区块勘探程度相对较低,而周缘已钻井证实文昌组发育半深—深湖相烃源岩,此套烃源岩的发育规模是L区块资源潜力评价的关键。为了准确预测总有机碳(TOC)含量,以研究区地化取心数据、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为基础,利用Δlog R法预测TOC曲线,并建立TOC曲线与敏感弹性参数间的关系,联合应用多属性约束的地震反演技术,以提高少井区反演结果的可靠性,最终将对地化参数TOC的预测转变为对弹性参数的预测。依次从点、线、面、体四方面逐步实现烃源岩的剖面预测到空间展布特征的雕刻,并通过计算优质烃源岩的体积,实现对烃源岩的定量刻画。该技术被称为“点线面体”四步法定量预测烃源岩技术或四步法定量预测烃源岩技术。L区块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四步法定量预测烃源岩技术预测的TOC含量与已钻井处的TOC值吻合度高,并且有效预测了文昌组优质烃源岩及中等烃源岩的发育规模及体积,为L区块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多属性约束地震反演 “点线面体”四步法 空间展布 定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井位部署技术开发茨631块薄层岩性油藏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树贺 杨阳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62,共3页
介绍了水平井技术及水平井井位部署技术的优越性,综合分析了茨631块薄层油藏的地层、构造、储层、油层分布特征,流体性质,隔夹层特征及临井生产数据,应用多属性反演技术进行综合研究,据此部署了茨631-H1水平井,开发了茨631块薄层岩性油... 介绍了水平井技术及水平井井位部署技术的优越性,综合分析了茨631块薄层油藏的地层、构造、储层、油层分布特征,流体性质,隔夹层特征及临井生产数据,应用多属性反演技术进行综合研究,据此部署了茨631-H1水平井,开发了茨631块薄层岩性油藏,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截至2008年10月,累计产油量5644t,累计产气量224.5×104m3。首次使辽河油田水平井油层厚度极限由5m降为2m,使茨榆坨构造带中段的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技术 薄层油藏 多属性反演技术 薄层岩性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拗陷辉绿岩蚀变带储层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军 刘化清 +2 位作者 曾建宏 李双文 倪长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7-482,359+518,共6页
黄骅拗陷辉绿岩蚀变带储层裂缝非常发育,但蚀变带厚度较小,这为蚀变带储层预测增大了难度。为此,本文以黄骅拗陷R区的测井资料为出发点,分析了蚀变带的测井响应特征,认为蚀变带的补偿密度值、补偿中子值及自然伽马值与围岩和辉绿岩的界... 黄骅拗陷辉绿岩蚀变带储层裂缝非常发育,但蚀变带厚度较小,这为蚀变带储层预测增大了难度。为此,本文以黄骅拗陷R区的测井资料为出发点,分析了蚀变带的测井响应特征,认为蚀变带的补偿密度值、补偿中子值及自然伽马值与围岩和辉绿岩的界限较为明显;进而选择了波阻抗反演与多属性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对辉绿岩蚀变带的分布范围和厚度进行了预测;利用"综合概率法"对多种测井响应进行计算,得到表征裂缝发育程度的裂缝发育指数曲线,并再次通过多属性反演,预测了蚀变带裂缝的分布范围和发育程度。通过实际钻井资料验证,预测结果准确度高,为该区辉绿岩蚀变带储层预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拗陷 辉绿岩蚀变带 裂缝 测井响应 波阻抗反演 多属性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礁滩相储层中泥灰岩识别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涵鹏 贺振华 +1 位作者 李瑞 黄德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5-169,共5页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和飞仙关组地层广泛发育生物礁滩储层。长兴组顶部普遍发育一套厚度不等的潮坪白云岩;飞仙关组一段底部发育一套泥灰岩沉积,泥灰岩沉积厚度与长兴组潮坪白云岩厚度有密切关系,具有厚度薄、低波阻抗的特征。为了防止...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和飞仙关组地层广泛发育生物礁滩储层。长兴组顶部普遍发育一套厚度不等的潮坪白云岩;飞仙关组一段底部发育一套泥灰岩沉积,泥灰岩沉积厚度与长兴组潮坪白云岩厚度有密切关系,具有厚度薄、低波阻抗的特征。为了防止在储层预测中将泥灰岩作为储层,系统分析了泥灰岩的测井响应和地震响应特征;根据测井分析结果并考虑泥灰岩沉积环境,提出基于多属性的高分辨率非线性参数反演、地震波阻抗反演、交会图技术、沉积相和地震相分析相结合来识别礁滩相储层中泥灰岩的思路。通过实际资料的分析与应用,证实了该思路对识别具有储层特征的泥灰岩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滩相储层 泥灰岩 多属性反演 波阻抗反演 地震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预测的地球物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秦建强 付德亮 +2 位作者 钱亚芳 杨甫 田涛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3-812,共10页
为了认识不同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适用条件及限制因素,探索未来发展趋势,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之上,总结了ΔlogR法、地层体积密度测井法、自然伽马测井法、多元线性回归法以及地震多属性反演法等方法的优缺点,深入分析... 为了认识不同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适用条件及限制因素,探索未来发展趋势,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之上,总结了ΔlogR法、地层体积密度测井法、自然伽马测井法、多元线性回归法以及地震多属性反演法等方法的优缺点,深入分析了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技术现状,并得出以下认识:(1)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已形成以地球化学实测控点、以单井地球物理测井评价控线、以多井或三维地震控面的逐步深入的评价步骤和模式,该模式的建立为油气地质勘探开发提供了极具经济性的基础评价方法;(2)我国地质情况复杂,目前尚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地质条件,故应在同一研究区内根据实际地质背景优选适用方法并横向对比拟合结果,从而确定最优方法;(3)未来在开展区域性地质资料对比研究时,同时针对性地建立特定岩性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地球物理评价方法,是提高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工作效率和准确度的关键;(4)仍需要深入研究不同地球物理参数与有机质特征的相关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丰度 烃源岩 Δlog R 体积密度测井 自然伽马测井 多元线性回归 地震多属性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民屯凹陷元古界分布与储层预测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彦民 李晓光 +1 位作者 顾国忠 张瑞斌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7-31,共5页
大民屯凹陷元古界白云岩、石英岩为古潜山最佳储集岩性,因而元古界分布研究在古潜山勘探中占有重要地位。元古界为海相沉积,现今分布主要受印支运动褶曲、抬升、剥蚀作用和燕山运动压扭性左旋断裂活动的影响,是多期构造活动及后期多次... 大民屯凹陷元古界白云岩、石英岩为古潜山最佳储集岩性,因而元古界分布研究在古潜山勘探中占有重要地位。元古界为海相沉积,现今分布主要受印支运动褶曲、抬升、剥蚀作用和燕山运动压扭性左旋断裂活动的影响,是多期构造活动及后期多次改造后残留的地层,主要分布于大民屯凹陷西北部。通过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综合对比,结合岩心资料开展大民屯元古界内幕结构研究表明,大民屯凹陷主要发育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的18个小层,宏观上为近东西向的紧密向斜结构。元古界岩性识别主要通过放射性测井系列交会的方法,进而通过深浅侧向电阻率和三孔隙度交会及成像测井系列判别有效储层和裂缝发育段;以储层特征重构为基础,通过地质统计、多属性变换和神经网络方法,分别开展伽马和深、浅侧向电阻率多属性测井模拟反演,能够有效地预测元古界的岩性和裂缝发育段的宏观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民屯凹陷 元古界 古潜山 岩性 裂缝 储层重构 测井多属性模拟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辽东南洼陷优质烃源岩定量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弟江 韦阿娟 +3 位作者 郭永华 付立 吴庆勋 曾金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6-441,498,共7页
辽东南洼陷埋藏较浅,构造演化复杂,勘探程度低,资源潜力认识不清,对其开展烃源岩评价极为必要。运用地球化学、古生物等分析手段,确定了辽东南洼陷主要生烃层系,认为渐新统沙河街组沙一—沙二段与沙三段有机质丰度高,类型较好,成熟度较... 辽东南洼陷埋藏较浅,构造演化复杂,勘探程度低,资源潜力认识不清,对其开展烃源岩评价极为必要。运用地球化学、古生物等分析手段,确定了辽东南洼陷主要生烃层系,认为渐新统沙河街组沙一—沙二段与沙三段有机质丰度高,类型较好,成熟度较高,是研究区主力烃源岩;沙四段—孔店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稍差,但成熟度较高,且发育规模较大,是辽东南洼陷非常有潜力的烃源岩;渐新统东营组东三段烃源岩成熟度较低,生烃贡献较小。根据测井资料与地震多属性反演技术,对各套烃源岩发育规模进行定量评价后发现,辽东南洼陷烃源岩发育层系较多,分布范围较广,生烃潜力较大,极具油气勘探潜力。辽东南洼陷北部优质烃源岩厚度明显比南部大,是研究区生烃中心,南部烃源岩主要沿走滑断层呈串珠状分布,明显受到走滑断层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辽东南洼陷 优质烃源岩 古生物 测井响应 多属性反演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民屯凹陷西斜坡砂砾岩体储层预测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旭红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0年第5期54-57,共4页
大民屯凹陷古近纪可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分别对应于沙四段—沙三段(SQ1)、沙一段(SQ2)、东营组(SQ3),其中沉积层序SQ1生、储、盖层配置关系好,具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西斜坡沉积层序SQ1的低位体系域砂砾岩体是近年来岩性油藏勘探的重... 大民屯凹陷古近纪可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分别对应于沙四段—沙三段(SQ1)、沙一段(SQ2)、东营组(SQ3),其中沉积层序SQ1生、储、盖层配置关系好,具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西斜坡沉积层序SQ1的低位体系域砂砾岩体是近年来岩性油藏勘探的重点目标。在等时地层格架约束下,运用具有预测意义的地震属性提取技术进行沉积相研究,运用多属性岩性地震反演技术对大套砂砾岩体中的薄储层进行识别和刻画,在勘探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砂砾岩体 地震属性提取 多属性岩性地震反演 大民屯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