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栓塞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包娜 翟仁友 +3 位作者 王辰 蒋涛 郑娟 金文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1-815,共5页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量化评价肺栓塞再灌注损伤,探讨肺栓塞再灌注损伤形成机制。方法选择14只健康杂种犬为实验对象。利用SwanGanz导管模拟肺膈叶动脉栓塞再灌注。栓塞前、栓塞24h和再通4h要分别进行肺动脉压测定、CT灌注成像和血清...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量化评价肺栓塞再灌注损伤,探讨肺栓塞再灌注损伤形成机制。方法选择14只健康杂种犬为实验对象。利用SwanGanz导管模拟肺膈叶动脉栓塞再灌注。栓塞前、栓塞24h和再通4h要分别进行肺动脉压测定、CT灌注成像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结果再灌注肺损伤主要表现为急性渗透性肺水肿。再灌注损伤肺的BF[(325.69±134.00)ml·min-1·100g-1)]和MTT[(1.98±0.44)s]与栓塞前正常基线值[(409.58±88.42)ml·min-1·100g-1)和(1.87±0.48)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再灌注4h的肺动脉压[(25.79±6.25)mmHg]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平均值[(388.79±25.07)U/ml]与栓塞前正常基线值[(22.31±3.77)mmHg和(404.38±23.81)U/ml]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和P<0.05)。再灌注损伤侧肺的湿/干重比率(6.29±1.23)显著大于对侧肺(4.54±1.19),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再灌注水肿增加了肺组织的含水量。结论CT灌注成像有效反映肺栓塞再灌注损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氧自由基对肺栓塞再灌注损伤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灌注损伤 多层ct灌注成像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CYFRA21-1、CEA、NSE对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8
2
作者 盛俊卿 李卫星 +1 位作者 贾祯 刘红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2-54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9例疑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9例疑似周围型NSCLC患者,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周围型NSCLC组65例、肺良性结节组44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受试者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MSCT灌注成像参数及血清CYFRA21-1、CEA、NSE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S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CYFRA21-1、CEA、NSE对周围型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周围型NSCLC组的血容量(BV)大于肺良性结节组、对照组[(10.76±1.26)ml/100 mg vs.(4.01±0.59)ml/100 mg、(2.32±0.42)ml/100 mg],表面通透性(PS)高于肺良性结节组、对照组[(42.56±5.60)ml/(100 mg·min)vs.(16.13±1.88)ml/(100 mg·min)、(8.49±0.91)ml/(100 mg·min)],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大于肺良性结节组、对照组[(20.14±3.67)s vs.(12.85±1.49)s、(7.21±0.95)s],肺良性结节组的上述指标均大于对照组(P<0.05);周围型NSCLC组的血清CYFRA21-1水平高于肺良性结节组、对照组[(8.94±1.67)ng/ml vs.(4.73±0.51)ng/ml、(1.93±0.26)ng/ml],CEA水平高于肺良性结节组、对照组[(27.91±3.25)ng/ml vs.(7.88±0.92)ng/ml、(2.06±0.47)ng/ml],NSE水平高于肺良性结节组、对照组[(19.53±2.16)ng/ml vs.(15.02±1.74)ng/ml、(11.96±1.22)ng/ml],肺良性结节组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结果显示,MSCT灌注成像,血清CYFRA21-1、CEA、NSE单独及联合诊断周围型NSCLC的AUC分别为0.802、0.794、0.698、0.712、0.841,四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检测。结论MS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CYFRA21-1、CEA、NSE对周围型NSCLC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 癌胚抗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全身肿瘤性病变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智勇 伍建林 +4 位作者 宁殿秀 王克礼 韩睿 刘晓风 郎志谨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 :初步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肿瘤灌注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 0例肿瘤患者行MSCT灌注成像 ,先用常规CT平扫确定肿瘤中心部位 ,然后进行肿瘤灌注扫描 ,采用电影扫描技术 (1r/s) ,层厚 1 0mm/2i;注药流率 3 .5~ 4 .0ml... 目的 :初步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肿瘤灌注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 0例肿瘤患者行MSCT灌注成像 ,先用常规CT平扫确定肿瘤中心部位 ,然后进行肿瘤灌注扫描 ,采用电影扫描技术 (1r/s) ,层厚 1 0mm/2i;注药流率 3 .5~ 4 .0ml/s,剂量 45~ 50ml,延迟时间 5s,扫描总时间 45s。扫描图像经ADW 3 .1工作站处理 ,计算并分析灌注图像和灌注参数 ,包括血流量 (BF)、血容量 (BV)、平均通过时间 (MTT)和表面通透性 (PS)。结果 :所有肿瘤的灌注图像均可以清晰直观的显示出肿瘤大小和轮廓 ,并可定量检测肿瘤内部的组织灌注状态 ,在脑肿瘤中清晰区分肿瘤区与水肿区。所有肿瘤灌注参数均明显增高。体部肿瘤灌注成像受呼吸运动影响较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诊断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征锦 姜岸秋 +6 位作者 吴志远 傅剑雄 凌俊 陈娟 施斌斌 张萍 宋元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 ,MSCT)脑肿瘤灌注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 7例脑肿瘤先用常规CT平扫确定肿瘤中心实质部位,然后进行MSCT灌注扫描。扫描图像经ADW4 .0工作站PerfusionⅡ软件进行计算,得出灌...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 ,MSCT)脑肿瘤灌注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 7例脑肿瘤先用常规CT平扫确定肿瘤中心实质部位,然后进行MSCT灌注扫描。扫描图像经ADW4 .0工作站PerfusionⅡ软件进行计算,得出灌注图像及参数,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肿瘤微血管表面通透性(PS)。结果:2 7例中,脑胶质瘤7例、脑膜瘤8例、脑转移瘤8例、颅咽管瘤2例,淋巴瘤、血管母细胞瘤各1例。2 7例灌注图像均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轮廓,清晰地区分肿瘤和水肿;不同类型肿瘤的CBF、CBV、MTT及PS值不尽相同,灌注伪彩图表现不同;PS图能清晰显示脑肿瘤的实质部分及微血管通透性。结论:MSCT灌注成像对脑肿瘤血流灌注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对了解脑肿瘤内部血流状态及微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脑肿瘤诊断 临床研究 MSct灌注成像 微血管通透性 spiral 临床应用价值 ct灌注扫描 平均通过时间 血管母细胞瘤 成像方法 肿瘤中心 ct平扫 扫描图像 脑血流量 脑血容量 血管表面 脑胶质瘤 脑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标志物与中医证型及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峰 张荣坤 刘桂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34-137,223,共5页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标志物与中医证型及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参数的关系。方法以2016年1月—2021年1月9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肝纤维化程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S0组、S1~S2组及S3~S4组。比较不同纤维化程度患者...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标志物与中医证型及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参数的关系。方法以2016年1月—2021年1月9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肝纤维化程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S0组、S1~S2组及S3~S4组。比较不同纤维化程度患者肝纤维标志物水平及MSCT灌注成像参数,分析其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价值及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并分析中医证型与肝纤维标志物水平的关系。结果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随着肝纤维化分级的升高而升高(P<0.05);HA、PCⅢ、CⅣ水平联合检测评估CHB患者肝脏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瘀血阻络证患者HA、PCⅢ、CⅣ水平高于其他证型,肝郁脾虚证患者HA、PCⅢ、CⅣ水平低于其他证型(P<0.05);肝动脉灌注量(HAP)、灌注指数(HPI)值随着肝脏纤维化分级的升高而增大,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HBF)值随着肝脏纤维化分级的升高而而减少(P<0.05);HA、PCⅢ、CⅣ水平与PVP值呈正相关,与THBF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CHB患者肝纤维标志物水平存在差异,且患者肝纤维标志物对肝脏纤维化程度具有评估价值,并与MSCT灌注成像参数具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标志物 中医证型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肿瘤术前分级中的价值
6
作者 张建华 漆剑频 +4 位作者 黄文华 张进华 宋金梅 肖明 吴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肿瘤共24例,行常规CT及MSCT灌注成像检查。原始图像经ADW4.0工作站Perfusion2软件处理,构建分析脑血容量(CBV)及表面通透性(PS)图像,...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肿瘤共24例,行常规CT及MSCT灌注成像检查。原始图像经ADW4.0工作站Perfusion2软件处理,构建分析脑血容量(CBV)及表面通透性(PS)图像,计算平均CBV及PS值。结果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组及胶质母细胞瘤组最大CBV值分别为2.733±0.8274,4.755±0.4367,6.654±0.529;三组的PS值分别为16.668±0.5237,27.3524±0.8975,38.7452±0.328。三组间的CBF及PS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S与CBF有明显正相关(r=0.832,P<0.01)。结论MSCT灌注成像技术及灌注成像参数PS与CBV在术前评价星形细胞肿瘤的病理级别上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肿瘤 灌注 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脑星形细胞肿瘤 实用价值 术前评价 MSct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