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峰值加速度和最大层间位移角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以成都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
1
作者 昌毅 杨仁镪 +1 位作者 杨子健 李革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9043-9051,共9页
以往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般是针对结构自身特性进行分析,很少结合研究区域的工程场地的差异性,忽略了城市内不同工程场地的位置差异性,因此,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以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提出基于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 以往的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般是针对结构自身特性进行分析,很少结合研究区域的工程场地的差异性,忽略了城市内不同工程场地的位置差异性,因此,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以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提出基于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和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θ_(max)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针对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方法利用层间剪切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求得各地震响应下的θ_(max),再对θ_(max)及其相对应的地震动进行对数线性拟合得到两者的关系式;针对成都市区域,该方法以成都市历史地震动资料为数据基础,结合PGA计算公式,得到成都市各个工程场地位置的PGA。进而,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结构损伤指标,以PGA为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结构在充分运行、基本运行、生命安全和接近倒塌4个不同性能水准下的结构失效概率最高分别为94.1%、89.1%、74.7%和40.8%,且结构各性能水准的结构失效概率的总体变化趋势都是由西部向东部递减,因此可以适当加强西部地区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适当放宽东部地区的结构的抗震构造要求,以便节约经济成本。所提出的方法对降低地震灾害损失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值加速度 最大间位移角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结构失效概率 网格化 地震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恺泽 李兰欣 +1 位作者 邢国华 陈韵如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154,共9页
为实现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reinforced concrete,BRB-RC)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引入韧性水平量化指标,建立建筑抗震韧性等级的分级,提出利用功能损失控制韧性指标的计算假定,并建立建筑多层级功能... 为实现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 reinforced concrete,BRB-RC)框架结构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引入韧性水平量化指标,建立建筑抗震韧性等级的分级,提出利用功能损失控制韧性指标的计算假定,并建立建筑多层级功能损失量化关系,提出根据建筑功能损失控制构件损伤及工程需求参数的方法。依据BRB-RC框架结构的受力机制,提出其基于韧性的抗震设计方法并建立设计流程。将设计方法应用于一幢5层的BRB-RC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并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分布均满足设计要求,所提出的方法能实现预期的抗震韧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抗震韧性 防屈曲支撑(BRB) 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 抗震设计 功能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新方法
3
作者 吕西林 卜凡夫 +1 位作者 姜淳 蒋欢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485,F0002,共12页
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变形能力强、震后残余变形和损伤小的特点,结构在震后往往无需修复或稍加修复即可恢复其使用功能.本文针对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立了“小震完好、中震基本完好、大震可修、巨震不倒”的四水准抗震... 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变形能力强、震后残余变形和损伤小的特点,结构在震后往往无需修复或稍加修复即可恢复其使用功能.本文针对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立了“小震完好、中震基本完好、大震可修、巨震不倒”的四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并提出一种性能化抗震设计新方法,即第一水准地震作用下基于力进行弹性设计,第三水准地震作用下基于位移进行弹塑性设计.然后,应用该方法设计了一幢5层自复位框架结构,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对结构进行了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角钢 四水准抗震设防 抗震设计方法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方案评选模型研究
4
作者 李倩 胡洪波 +2 位作者 张荣强 李霞 王欣然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29,共9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阶段转入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建设并存的新阶段。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既有存量建筑的改造加固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界的热点问题。既有建筑改造加固方法并不唯一,现阶段缺少对...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国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阶段转入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建设并存的新阶段。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既有存量建筑的改造加固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界的热点问题。既有建筑改造加固方法并不唯一,现阶段缺少对加固方案从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可实施性强等多维度系统科学评选的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加固方案评选方法为研究内容,提出了一种加固方案评选模型。首先,分析了各种常用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及特点;其次,从施工可行性、技术性和经济性三个维度构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方案评选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选指标权重,之后通过理想点法(TOPSIS)对加固方案进行打分,从而评选出综合效益最优的方案;最后,本文以改造加固工程项目为例,验证了评选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加固方法 方案评选模型 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掉层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佑发 黄振宇 陈铵旭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9,118,共10页
研究目的:山地结构受力及变形特点与常规结构有显著差别。本文针对一种典型的螺栓-钢板连接的干式连接装配式节点,基于静力非线性分析和动力非线性分析的拆除构件法对装配式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和规律展开研究。研究结论:... 研究目的:山地结构受力及变形特点与常规结构有显著差别。本文针对一种典型的螺栓-钢板连接的干式连接装配式节点,基于静力非线性分析和动力非线性分析的拆除构件法对装配式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和规律展开研究。研究结论:(1)提出了梁荷载系数、各层梁端轴力、各层梁端弯矩随失效节点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和柱底轴力、弯矩变化的影响范围,揭示了装配式掉层框架和现浇掉层框架在抗连续倒塌中的抗力机制差异;(2)采用动力非线性分析逼近两种结构的倒塌极限状态,得到了两种掉层框架在倒塌破坏模式上的差异;(3)装配式掉层框架的抗连续倒塌性能不如现浇掉层框架,并且由于节点受力性能的差异,装配式掉层框架在抗连续倒塌过程中的悬链线机制与现浇掉层框架不同,装配式掉层框架和现浇掉层框架在柱失效后产生主要抗倒塌承载力的楼层位置不同;(4)本研究成果可为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装配式 抗连续倒塌性能 拆除构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及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潘毅 季晨龙 +1 位作者 王超 秦楠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2-127,133,共7页
针对白河市、须贺川市、仙台市、郡山市、福岛市等地震灾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震害资料,分别从结构的整体破坏、梁柱构件的破坏、填充墙的破坏以及相邻建筑物碰撞等方面介绍了日本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典型的震害现象,震害... 针对白河市、须贺川市、仙台市、郡山市、福岛市等地震灾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震害资料,分别从结构的整体破坏、梁柱构件的破坏、填充墙的破坏以及相邻建筑物碰撞等方面介绍了日本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典型的震害现象,震害现象表明,破坏主要集中于非结构构件的破坏。根据此次地震的震害特点,从柱铰机制、刚度突变等方面初步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条改善框架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建议,以便减轻框架结构的震害,为今后框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地震 震害分析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抗震构造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层刚度比限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唐曹明 徐培福 +3 位作者 徐自国 肖从真 杨韬 田春雨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8-134,共7页
限制楼层刚度比是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关键控制指标之一。通过3个首层层高不同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楼层刚度突变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软弱层的形成和结构破坏倒塌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限制上、下... 限制楼层刚度比是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关键控制指标之一。通过3个首层层高不同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楼层刚度突变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软弱层的形成和结构破坏倒塌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限制上、下楼层侧向刚度比对于防止结构发生软弱层的破坏、倒塌是十分必要的;控制楼层侧向刚度不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不小于其上相邻3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采用楼层剪力与层间位移比的方法来计算楼层侧向刚度比,并以此方法判定结构的软弱楼层比较合理;对于刚度比不满足限制条件的楼层,地震剪力取1.15的放大系数,但其数值偏小,宜适当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刚度比 软弱 模型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与构件变形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蒋欢军 吕西林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6-72,共7页
层间位移角已作为检验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而被广泛应用。为实现该指标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了层间位移角与构件变形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对部分子结构的弹性理论分析得到了弹性阶段梁变形... 层间位移角已作为检验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而被广泛应用。为实现该指标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了层间位移角与构件变形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对部分子结构的弹性理论分析得到了弹性阶段梁变形对层间位移角贡献比例的计算公式。接着,采用对1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整体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计算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在塑性阶段梁变形对层间位移角的贡献比例回归计算公式。所建立的计算公式反映了梁与柱的相对刚度和强度比例、层间塑性变形程度的影响。最后,应用该方法进行了一算例分析,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比较一致。利用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以方便地把对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需求转变为对梁、柱构件的变形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钢筋混凝土框架 间位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建筑物的爆破拆除 被引量:3
9
作者 段宝福 毕卫国 +2 位作者 高文乐 陈士海 张金泉 《爆破器材》 CAS 2007年第4期20-23,共4页
通过试爆选择合理的炸药单耗,为不同尺寸的立柱确定了相应的爆破参数。在不影响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对有可能影响楼房倒塌的剪力墙做了必要的预处理。对爆破切口层的主次梁、楼梯梁以及梁柱交接处布置松动孔,随楼层起爆,有利于楼房倒塌过... 通过试爆选择合理的炸药单耗,为不同尺寸的立柱确定了相应的爆破参数。在不影响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对有可能影响楼房倒塌的剪力墙做了必要的预处理。对爆破切口层的主次梁、楼梯梁以及梁柱交接处布置松动孔,随楼层起爆,有利于楼房倒塌过程中结构的解体。爆破中设计了非电交叉复式起爆网路,并利用爆破水幕方法降尘,实践中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拆除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交叉复式网路 非电起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除底层关键柱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倒塌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亮 刘伯权 邢国华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0-180,共11页
目前国内外学者将地震倒塌和连续倒塌作为两个独立的领域进行研究,实际上框架结构的倒塌破坏系由二种机理耦合作用所致。针对此问题,采用拆除构件设计法,应用有限元程序ANSYS/LS-DYNA完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拆除底层关键柱后在地震作... 目前国内外学者将地震倒塌和连续倒塌作为两个独立的领域进行研究,实际上框架结构的倒塌破坏系由二种机理耦合作用所致。针对此问题,采用拆除构件设计法,应用有限元程序ANSYS/LS-DYNA完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拆除底层关键柱后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仿真分析,重点研究了层高、跨度、层数和关键柱位置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倒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平面框架模型,由底层柱脚及梁柱节点区柱端失效破坏引起的柱铰破坏机制,是导致结构倒塌的主要原因。底层中柱失效后,底层迅速转化为柱铰机制,结构在重力作用下失稳坍塌,适当增加层高,减小跨度,增加层数对框架结构在底层关键柱失效后的抗地震倒塌性能有益;对于三维空间框架模型,分析表明,空间框架结构在拆除角柱后框架倒塌破坏最为严重,结构的破坏过程可以概括为3个阶段:(1)弹性阶段;(2)重力作用影响占主导地位的塑性阶段;(3)地震作用占主导地位的塑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倒塌 地震 关键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楼层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雅捷 梁兴文 王应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在不考虑结构整体扭转的前提下,假定异形柱框架结构中的异形柱为单向偏心受压且为弯曲型破坏,给出了异形柱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异形柱框架结构楼层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方法简便实用,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异形柱框架结构 受剪承载力 塑性铰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钢加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反应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科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2-85,共4页
利用SAP2000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一采用轻钢材料加层的框架结构建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基于数值模型,对加层后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比较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加层后结构的固有频率、层间剪力、相对层间位移和层间位移都有显著改变... 利用SAP2000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一采用轻钢材料加层的框架结构建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基于数值模型,对加层后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比较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加层后结构的固有频率、层间剪力、相对层间位移和层间位移都有显著改变。总体上来说,加层后结构的安全性可以满足现行国家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钢加 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原理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弹塑性位移求解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建华 沈蒲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5期1-4,共4页
本文按照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了三个层数分别为4、7和10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利用能量法对各框架结构按等效单自由度体系计算了其滞回输入能;利用pushover方法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层间能量分布规律,通过与非线... 本文按照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了三个层数分别为4、7和10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利用能量法对各框架结构按等效单自由度体系计算了其滞回输入能;利用pushover方法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层间能量分布规律,通过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证明该法是可行的;利用文献[1]中楼层弹塑性变形耗能与弹塑性层间位移的关系求出各框架结构的层间弹塑性位移,并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简化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 滞回输入能 PUSHOVER分析 间能量分布 间弹塑性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重灾区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现象 被引量:35
14
作者 温增平 徐超 +6 位作者 陆鸣 杜修力 李鸿晶 熊立红 刘爱文 李小军 周正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3-760,共8页
介绍了5·12四川汶川地震近震源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现象,从房屋整体跨塌、房屋整体严重歪斜、房屋部分集中垮塌、房屋部分楼层垮塌、房屋底层侧移过大等方面总结了震害现象,从剪切、剪压、压屈、压弯、塑性铰等破坏方面分... 介绍了5·12四川汶川地震近震源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现象,从房屋整体跨塌、房屋整体严重歪斜、房屋部分集中垮塌、房屋部分楼层垮塌、房屋底层侧移过大等方面总结了震害现象,从剪切、剪压、压屈、压弯、塑性铰等破坏方面分析了梁柱震害现象.从结构平立面布置、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等方面初步分析了钢筋混土框架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震害 倒塌 抗震构造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反应的试验研究与数值仿真 被引量:32
15
作者 顾祥林 黄庆华 +2 位作者 汪小林 林峰 彭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6-45,共10页
制作一个1/4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结构,进行模拟地震作用下结构倒塌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现浇楼板的加强作用结构呈弱柱型的倒塌模式,倒塌过程中构件间的碰撞作用非常明显。基于离散单元方法,将结构离散为板单元和柱单元组成的... 制作一个1/4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结构,进行模拟地震作用下结构倒塌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现浇楼板的加强作用结构呈弱柱型的倒塌模式,倒塌过程中构件间的碰撞作用非常明显。基于离散单元方法,将结构离散为板单元和柱单元组成的板-柱体系或由梁单元、节点单元和柱单元组成的梁-柱-节点体系。在单元连接界面处构建由混凝土弹簧和钢筋弹簧组成的能反映构件空间受力性能的三维拉压弹簧组,引入任意加载路径下混凝土弹簧和钢筋弹簧单轴本构关系。采用动态松弛法求解结构的反应。借助于C++语言、MFC类库和OpenGL三维图形库,开发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空间倒塌反应数值仿真系统。用素混凝土柱的变形分析及结构模型试验结果验证数值仿真系统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振动台试验 离散单元法 倒塌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山7.0级强烈地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震害 被引量:26
16
作者 闫培雷 孙柏涛 张昊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4-28,共5页
对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中108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的现场震害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典型工程震害现象进行总结。分析表明,随着烈度的增加,框架结构教学楼的震害越重;汶川地震之前建造的框架结构教学楼的... 对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中108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的现场震害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典型工程震害现象进行总结。分析表明,随着烈度的增加,框架结构教学楼的震害越重;汶川地震之前建造的框架结构教学楼的震害重于汶川地震之后建造的框架结构教学楼;框架结构教学楼的震害程度随着结构层数的增加而加重;采用单跨外廊式承重体系的框架结构教学楼的破坏多以底层承重构件的破坏为主,采用双跨外廊式和多跨内廊式承重体系的框架结构教学楼的破坏多以填充墙破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教学楼 工程震害 破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置多重复合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 被引量:11
17
作者 邢国华 杨成雨 +4 位作者 高志宏 黄永安 常召群 张贵海 吴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6,共9页
设计并制作了3根配置多重复合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基于Mander模型和修正Kent-Park模型建立了框架柱在不同约束条件下混凝土的本构模型,采用OpenSees对混凝土柱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与混凝土框架柱的试验结... 设计并制作了3根配置多重复合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基于Mander模型和修正Kent-Park模型建立了框架柱在不同约束条件下混凝土的本构模型,采用OpenSees对混凝土柱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与混凝土框架柱的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多重复合箍筋约束的混凝土本构关系和框架柱建模的合理性,进一步建立了配置多重复合箍筋的钢筋混凝土复杂框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了时程反应分析。结果表明:3根多重复合箍筋约束混凝土柱的滞回曲线均呈较为饱满的弓形,表现出良好的塑性变形性能和耗能能力;有限元模拟结果中的峰值荷载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滞回曲线形状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较准确地分析该类复合配筋柱的受力性能;复杂框架结构的顶点位移在天津波作用下最大,在X,Y方向分别为341 mm和500 mm,结构整体位移角分别为1/120和1/82;最大层间位移角出现在框架结构第3层,在X方向和Y方向分别为1/66和1/57,均能够满足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要求;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屈服顺序为梁端先于柱端发生屈服,实现了预期的"强柱弱梁"地震破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箍筋 本构关系 OPENSEES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破坏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高超 宗周红 伍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20,共12页
进行3层RC框架结构模型在不同炸点位置、不同距离、不同爆炸当量等条件下的爆炸荷载试验,研究爆炸荷载下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失效模式和连续倒塌破坏机理;进一步地,进行爆炸荷载下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分析。结果表明:... 进行3层RC框架结构模型在不同炸点位置、不同距离、不同爆炸当量等条件下的爆炸荷载试验,研究爆炸荷载下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失效模式和连续倒塌破坏机理;进一步地,进行爆炸荷载下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分析。结果表明:①内爆炸引起的破坏效要远大于外源爆炸,外源爆炸以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破坏为主,内源爆炸除梁柱构件破坏以外,梁柱节点的破坏也十分严重;②框架角部开间发生内爆炸后,若角柱和与之相邻的边柱同时失效,结构发生连续倒塌的风险大大增强;③框架内部爆炸后,爆炸区域底层发生严重破坏;由于框架结构内部传力路径较多,可进行内力重分布,局部倒塌的发生不至于引起框架结构的连续倒塌破坏;④数值模拟基本反映角部爆炸荷载作用下RC框架结构的动力灾变过程,可为今后的参数影响分析和爆炸荷载作用下RC框架连续倒塌破坏模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荷载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连续倒塌 试验研究 非线性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强震破坏模式的控制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英民 罗文文 韩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92,共8页
强烈地震下结构的合理破坏模式是保证结构抗震能力和实现抗震设防目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然而汶川地震中规范倡导的框架结构的"强柱弱梁"破坏模式几乎未能实现。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在基于震害及相关研... 强烈地震下结构的合理破坏模式是保证结构抗震能力和实现抗震设防目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然而汶川地震中规范倡导的框架结构的"强柱弱梁"破坏模式几乎未能实现。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在基于震害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强柱弱梁"系数等破坏模式控制措施进行了调整。从汶川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破坏现象出发分析了未出现预期破坏模式的原因,并对新版抗震规范采用的改进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考察,探讨了结构合理破坏模式的评价标准及控制设计方法,可供结构抗震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汶川地震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梯震害分析与设计建议 被引量:29
20
作者 蒋欢军 王斌 吕西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8,共7页
针对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失去应急疏散安全通道作用,不能满足预期抗震设防要求的楼梯间,进行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考虑和不考虑楼梯作用两种情况下,多遇地震作用的计算分析对比,考察楼梯对结构受力影响,并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探讨楼梯... 针对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失去应急疏散安全通道作用,不能满足预期抗震设防要求的楼梯间,进行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考虑和不考虑楼梯作用两种情况下,多遇地震作用的计算分析对比,考察楼梯对结构受力影响,并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探讨楼梯对框架结构屈服破坏机制的影响,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楼梯和预制楼梯破坏原因,并结合计算分析结果及楼梯设计方法,提出楼梯的改进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现浇楼梯 预制楼梯 抗震性能 屈服破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