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人肝动脉解剖及变异:160例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龙江 杨亚英 +2 位作者 杨桂芬 包颜明 宋光义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 :探讨国人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分型及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MSCTA )显示肝动脉解剖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分析 160例国人肝动脉的CT血管造影 ,并与DSA( 2 4例 )或手术 ( 12例 )结果进行对照 ,所有病例均在MX 80 0 0型 4层螺旋CT机上进... 目的 :探讨国人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分型及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MSCTA )显示肝动脉解剖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分析 160例国人肝动脉的CT血管造影 ,并与DSA( 2 4例 )或手术 ( 12例 )结果进行对照 ,所有病例均在MX 80 0 0型 4层螺旋CT机上进行。动脉期层厚为 3 .2mm ,重建间隔为 1.6mm ,螺距为 1.2 5 ,延迟时间 2 5s ,对比剂用量以 1.5ml/kg计算。评价 160例CT血管造影中肝动脉的显示分支的级别以及起源部位 ,并根据Michels分型进行分类。结果 :正常肝动脉解剖占 67.5 %,肝动脉解剖变异占 3 2 .5 %。 3 6例有DSA或手术结果者 ,MSCTA显示肝动脉解剖的诊断符合率为97.2 %。结论 :CT血管造影在显示肝动脉解剖及变异方面具有较高的符合率 ,有望应用于介入、手术以及肝移植术前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解剖 变异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MSc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假性动脉瘤的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凌华威 丁蓓 +3 位作者 董海鹏 杨燕萍 李磊 陈克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99-100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假性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临床拟诊假性动脉瘤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获得三维容积数据在图像工作站上以多平面重建(MPVR)、最大强度投影(M IP)和容积再现(VR)等技术进... 目的探讨分析假性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临床拟诊假性动脉瘤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获得三维容积数据在图像工作站上以多平面重建(MPVR)、最大强度投影(M IP)和容积再现(VR)等技术进行血管图像重建。结果16例假性动脉瘤MSCTA诊断均被手术(9例)或血管介入治疗(7例)证实。假性动脉瘤发生部位包括颈动脉2例,胸主动脉2例,腹腔脏器动脉5例,髂动脉2例,股动脉5例。16例中9例瘤颈得到清晰显示(56.3%),3例形成动静脉瘘(18.8%),6例对周围组织结构造成压迫推移(37.5%)。结论MSCTA是一项简便、微创而有效的影像检查技术,能够有效显示假性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附3例报告) 被引量:9
3
作者 包颜明 张龙江 +3 位作者 普萍 宋光义 杨亚英 王克超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1期789-790,共2页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影像学诊断 图像后处理 无创性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被引量:5
4
作者 包颜明 张龙江 +1 位作者 杨亚英 宋光义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4期298-301,共4页
关键词 血管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扫描参数 图像后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烟雾病血管重建术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罗艺 季学兵 +1 位作者 夏成雨 周婷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1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烟雾病血管重建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21例行单侧血管重建术的烟雾病患者的多层螺旋CT的CTA图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烟雾病血管重建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21例行单侧血管重建术的烟雾病患者的多层螺旋CT的CTA图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图像,分别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对患者的CTA及DSA图像显示的重建血管质量及通畅性进行评分,测量重建血管的吻合部血管管径,所有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CTA图像均可清晰显示重建动脉走行的周围结构解剖关系。CTA与DSA对重建血管的图像评分及重建血管管径测量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排螺旋CTA检查对重建血管的显示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可将CTA作为烟雾病血管重建术后随访评估重建血管情况的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肺癌血供研究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彭辽河 肖湘生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2期218-220,共3页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血供研究 肺癌 血管成像技术 MSctA 非侵入性 病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包颜明 张龙江 +1 位作者 沈进 宋光义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2期137-141,共5页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MSct 扫描技术 技术参数 临床应用 血管 颈动脉 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微血管密度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相关性
8
作者 许志伟 陆勇 +3 位作者 林晓珠 凌华威 韩天权 陈克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88-990,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胰腺癌的微血管密度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间的相关性,探讨CTA在反应胰腺癌微循环方面的可能性。方法36例胰腺癌患者经MSCTA进行血管侵犯Loyer分级;应用CD34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测定手术标本的微血管密度。结果36例... 目的通过研究胰腺癌的微血管密度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间的相关性,探讨CTA在反应胰腺癌微循环方面的可能性。方法36例胰腺癌患者经MSCTA进行血管侵犯Loyer分级;应用CD34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测定手术标本的微血管密度。结果36例胰腺癌患者根据Loyer标准进行血管侵犯分级,A^B级11例,C^D级18例,E^F级7例。其标本的微血管密度分别为31.35±9.36、45.05±8.33和59.35±3.47。微血管密度随胰腺癌血管侵犯的CT分级升高而升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s=0.920)。结论提示胰腺癌血管侵犯程度与胰腺癌微循环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血管密度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肿瘤手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路遥 佟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321-4322,共2页
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损伤性血管成像技术.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遍应用.其快速容积扫描、造影剂团注技术与先进的计算机后处理软件相结合.使CT血管重建技术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更加可靠,其在脑血管疾... 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损伤性血管成像技术.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遍应用.其快速容积扫描、造影剂团注技术与先进的计算机后处理软件相结合.使CT血管重建技术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更加可靠,其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更是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它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血管显像技术。而对于脑肿瘤来说,术前明确肿瘤的血供、肿瘤与血管的解剖关系、血管受侵袭程度有利于术中早起切断肿瘤供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手术前评估 脑肿瘤 快速容积扫描 血管成像技术 血管重建技术 计算机后处理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狭窄扩张和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妍焱 吴国庚 +7 位作者 刘加春 翟乐乐 李大军 张征 杨重庆 谭晔 周诚 韦嘉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95-201,共7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颈部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在血管腔内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术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05例症状性颈部动脉硬化狭窄患者进行MSCTA检查,其中24例于MSCTA检查前后2周内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颈部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在血管腔内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术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05例症状性颈部动脉硬化狭窄患者进行MSCTA检查,其中24例于MSCTA检查前后2周内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49例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CFDS)检查。MSCTA扫描横断面轴位图像应用三维重建技术作图像后处理,每段病变动脉的狭窄程度和成分比例由GEAW4.3工作站AVA软件自动测量。其中狭窄程度与DSA相比较,评价MSCTA自动测量血管诊断颈部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粥样硬化斑块密度分析与CFDS相比较,评价MSCTA彩色编码技术分析成分比例的准确性。结果:以DSA为金标准,MSCTA影像判断颈部动脉硬化狭窄患者病变动脉≥70%狭窄的敏感性为96.4%,特异性为91.0%,阴性预测率为97.6%,阳性预测率为86.9%,准确性为93.1%。MSCTA检出的粥样硬化斑块图密度分析与CFDS的符合率为80.3%,其中诊断钙化斑块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98.2%,准确性为96.7%,阴性预测率为98.2%,阳性预测率为83.3%。结论:MSCTA影像判断颈部动脉硬化狭窄患者病变动脉≥70%狭窄以及诊断钙化斑块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制订手术方案,选择介入材料及对术中病变部位栓子脱落危险性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粥样硬化斑块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血管成形术 气囊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髂及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绍宏 郭伟 +2 位作者 刘小平 聂永康 蔡祖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44-347,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髂及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85例怀疑髂总动脉及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其中大动脉炎6例,外伤4例和动脉粥样硬化175例。采用16层螺旋CT,层厚1.25mm,重建间隔1mm...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髂及下肢血管闭塞性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85例怀疑髂总动脉及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其中大动脉炎6例,外伤4例和动脉粥样硬化175例。采用16层螺旋CT,层厚1.25mm,重建间隔1mm。100mL非离子造影剂(300mgI/mL)以4mL/s的速度经手背静脉或肘静脉注入,注射开始后25-30S进行扫描。在工作站获得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图像,并应用血管分析软件测量血管狭窄程度。结果:128例CTA可显示髂及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有7例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治疗;26例行人工血管架桥或大隐静脉植入手术,31例患者同时进行了MSCTA和DSA检查。MSCTA对腘动脉以上和腘动脉以下狭窄和闭塞显示与DSA一致性好。结论:多层面螺旋CT是下肢血管病变的术前评价和术后复查非常有用的影像手段,可以替代有创的诊断性血管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16螺旋ct 下肢 髂部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孙明华 艾松涛 余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458-461,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4例腹主动脉瘤病人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其中17例经DSA证实,7例经手术证实,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和曲面重建(CPR)对原始数据进...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4例腹主动脉瘤病人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其中17例经DSA证实,7例经手术证实,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和曲面重建(CPR)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结果:所有行CT血管造影的病人,都能清晰显示瘤体,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和附壁血栓,能准确测量动脉瘤的相应数据,其中Ⅰ型5例(20.8%),ⅡA型7例(29.2%),ⅡB型2例(8.3%),ⅡC型5例(20.8%),Ⅲ型5例(20.8%)。7例腹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复查能清晰显示支架的位置、范围和管腔通畅情况,4例手术后复查均清晰显示桥血管。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一种无创、快速的检查方法,作为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已可取代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脉高压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靳勇 瞿晴 +2 位作者 王蕾 吴云林 陈克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3-415,共3页
目的用多层螺旋CT进行门静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了解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周围侧支血管及胃左肾静脉分流道的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32例怀疑有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进行门脉CTA检查,分别行动脉期和门脉期双期C... 目的用多层螺旋CT进行门静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了解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周围侧支血管及胃左肾静脉分流道的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32例怀疑有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进行门脉CTA检查,分别行动脉期和门脉期双期CT扫描和重建。结果32例患者中有27例存在门脉高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其中4例为胰腺炎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的原因是胰腺炎所致脾静脉中断,造成胃底静脉曲张出血;3例为肝内门脉海绵样变性;9例为门脉高压伴胃底-左肾静脉分流道;11例为单纯肝硬化、门脉高压。结论门脉CTA是门脉高压、食道和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重要检查手段,可以明确发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范围、程度及变异,并可发现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ct血管造影 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超 闫世鑫 +1 位作者 崔世民 靳松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88-90,共3页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以其极高的空间分辨力,一直作为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但此项技术存在侵袭性,检查费用高且时间长,以及1%的并发症发生率等缺陷。近年来,随着16层螺旋CT检查技术的发展。使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以其极高的空间分辨力,一直作为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但此项技术存在侵袭性,检查费用高且时间长,以及1%的并发症发生率等缺陷。近年来,随着16层螺旋CT检查技术的发展。使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的影像质量明显提高,可以通过多平面重建(mutiple plane reconstruc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透视(volume rendering,VR)和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等重建方法提供二维和三维图像,从而清晰地显示动脉瘤自身的形态及其周围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颅内动脉瘤 血管造影诊断 临床价值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ENDOSCOPY 螺旋ct血管造影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假性动脉瘤的诊断、治疗及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付启 李亚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例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MSCTA检查,将获得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MPVR),最大强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后处理重建。结果:2例假性...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例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MSCTA检查,将获得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MPVR),最大强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后处理重建。结果:2例假性动脉瘤位于腹主动脉,1例位于肾动脉,1例位于小腿动脉。瘤体直径2.5~6cm。肿瘤呈类圆形,边缘毛糙。1例肿瘤边缘血栓形成。1例瘤体完全血栓机化。3例用MPVR技术良好显示母血管开口大小。结论:MSCTA是一种简便、经济、准确的检查方法,能有效的显示假性动脉瘤的形态特征和动脉受损部位以及母血管开口大小,对临床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法,以及治疗后的效果随访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龙江 包颜明 +1 位作者 杨桂芬 宋光义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3期204-207,共4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影像学诊断 肿瘤供血动脉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弓离断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喜红 黄国英 +3 位作者 帕米尔 李国平 吴琳 崇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231-232,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弓离断 血管造影诊断 多层螺旋ct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AORTIC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证实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血管源性并发症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
18
作者 缪小芬 周建军 +2 位作者 陆健 孙春锋 石甜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提高对肝移植术后血管源性并发症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行MSCTA检查的39例的CT表现。结果:肝移植术后血管源性并发症18例,其中表现肝动脉狭窄7例、肝动脉血栓1例、门静脉血栓3... 目的:提高对肝移植术后血管源性并发症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行MSCTA检查的39例的CT表现。结果:肝移植术后血管源性并发症18例,其中表现肝动脉狭窄7例、肝动脉血栓1例、门静脉血栓3例、门静脉狭窄2例、下腔静脉狭窄1例、脾动脉盗血综合征3例以及肝段缺血或梗死3例。结论:肝移植术后血管源性并发症MSCTA表现明确,MSCTA诊断具有安全、无创、准确的特点,同时可发现因血管源性并发症而引起的继发改变,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血管源性并发症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的16排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常规三维成像方案:与DSA对比研究
19
作者 LeeJH CholCG +2 位作者 ChaJ 王娟 周义成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5期312-312,共1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螺旋ct 血管造影 三维成像 DSA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晓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566-156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PSPH)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胰源性区域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检测其门静脉系统解剖显像和血流量,与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CDUS)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SCTA显示PV、SV及SMV...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PSPH)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胰源性区域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检测其门静脉系统解剖显像和血流量,与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CDUS)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SCTA显示PV、SV及SMV的优良率分别为90%、86%、84%,CDUS显示PV、SV及SMV的优良率分别为70%、70%、70%,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A、CDUS显示血流动力学参数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正向相关性,且PV、SV及SMV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SCTA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从不同方位显示PSPH侧支循环血管,优于CDUS,能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 彩色多谱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