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气管或支气管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葛英辉 郭潆 +3 位作者 程天明 孙晓平 朱绍成 谢瑞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气管或支气管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0例气管或支气管瘘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和X线下经气管或食管瘘道造影,其中19例作了支架封堵术。分析不同成像方式对气管或支气管瘘的显示。结果:横轴位加MPR能满意...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气管或支气管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0例气管或支气管瘘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和X线下经气管或食管瘘道造影,其中19例作了支架封堵术。分析不同成像方式对气管或支气管瘘的显示。结果:横轴位加MPR能满意显示瘘口的位置和大小(90%),并适用于支架制作前的测量。MinIP、SSD、VR技术显示气管或支气管瘘的结果类似(75%)。VB能显示较大瘘口(5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气管或支气管瘘具有明确诊断和定位测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 支气管瘘 诊断价值 瘘道造影 成像方式 定位测量 显示 经气管 封堵术 MPR Min SSD 支架 瘘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岩心裂缝观测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军 孟英峰 +2 位作者 李皋 李永杰 杨从武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3期52-54,共3页
储层裂缝研究是裂隙性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一个难点。图像重建是多层螺旋CT技术的主要优势功能之一,它集显微技术、高速激光螺旋分层扫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为一体,在现代临床医学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近年来CT技术在石油地质及开发研究... 储层裂缝研究是裂隙性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一个难点。图像重建是多层螺旋CT技术的主要优势功能之一,它集显微技术、高速激光螺旋分层扫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为一体,在现代临床医学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近年来CT技术在石油地质及开发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增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含裂缝岩心,利用多层螺旋CT机对岩心裂缝进行扫描,把获得的储层含裂缝岩心的图像容积数据导入CT-3D工作站,利用设备附带的图像分析处理软件,对导入数据进行三维立体成像,来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储层岩心裂缝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实验结果表明,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能够实现对储层裂缝形态的定性观察和定量测量,具有原位、快捷、准确、无损岩样等特点,是观测、描述、评价储层岩心裂缝形态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技术 三维成像 图像处理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门静脉癌栓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 被引量:7
3
作者 俞同福 王德杭 +1 位作者 冯阳 张廉良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5期357-358,共2页
目的 :探讨门静脉癌栓多层螺旋CT(MSCT) 3D成像的诊断意义。方法 :搜集 57例门静脉 3D成像资料 ,包括 6例正常 ,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 ,42例肝癌门静脉癌栓 ,4例肝门部淋巴结肿大 ,所有病例来源于肝脏常规双期扫描。对比剂按 1 .5~ 2 .0ml... 目的 :探讨门静脉癌栓多层螺旋CT(MSCT) 3D成像的诊断意义。方法 :搜集 57例门静脉 3D成像资料 ,包括 6例正常 ,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 ,42例肝癌门静脉癌栓 ,4例肝门部淋巴结肿大 ,所有病例来源于肝脏常规双期扫描。对比剂按 1 .5~ 2 .0ml/kg ,注射流率 2 .5~ 3 .0ml/s,门脉期延迟时间 60~ 70s。对肝癌形成的 42例门静脉癌栓进行轴位和 3D成像观察 ,并行两组对照。结果 :根据癌栓不同部位分为门脉左支 (1 3例 )、右支 (2 0例 )、主干 (9例 ) 3种类型。 3D成像与轴位对显示门静脉癌栓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但 3D对显示主干栓塞形成的侧支循环优于轴位。结论 :门静脉癌栓MSCT 3D成像可较好地多方位显示癌栓部位及类型 ,CT 3D成像和轴位结合可更好地对门静脉癌栓做出判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门静脉癌栓 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颌面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包颜明 张龙江 +4 位作者 宋光义 杨亚英 王克超 陆琳 杨彦荣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4期296-297,共2页
颌面部病变是口腔外科的常见病,CT的横断面图像避开了组织的重叠,可以较好的显示出颌面部骨折及肿瘤性病变.但颌面部骨折时,仅用CT的横断面图像以难以直观立体地反应出骨折的整体情况.螺旋CT三维重建(three dimensionCT,3DCT)的应用是... 颌面部病变是口腔外科的常见病,CT的横断面图像避开了组织的重叠,可以较好的显示出颌面部骨折及肿瘤性病变.但颌面部骨折时,仅用CT的横断面图像以难以直观立体地反应出骨折的整体情况.螺旋CT三维重建(three dimensionCT,3DCT)的应用是对CT的横断面图像一种很好的补充,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一定优势[1,2].本文主要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三维成像在颌面部病变中的优劣势及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成像 颌面部病变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樊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9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有血尿史且高度怀疑为膀胱癌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与纤维膀胱镜检查并取组织标本活检,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对膀胱癌的检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有血尿史且高度怀疑为膀胱癌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与纤维膀胱镜检查并取组织标本活检,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对膀胱癌的检出情况及对膀胱癌不同病灶的发现情况,并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膀胱癌诊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结果 60例患者中行纤维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后共54例确诊为膀胱癌,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检出膀胱癌患者50例,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与纤维膀胱镜对三角区、右侧壁及左侧壁膀胱癌病灶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膀胱癌诊断的灵敏度为90.7%,特异度为83.3%,阳性预测值为98.0%,阴性预测值为50.0%,正确指数为74.0%。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膀胱癌的检出率较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膀胱癌 膀胱镜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输尿管三维成像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1
6
作者 游瑞雄 李银官 +2 位作者 曹代荣 江飞 郑义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6期909-911,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输尿管三维重建技术 (MSCT IV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84例疑有输尿管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  84例中结石 3 0例 ,先天变异及畸形 2 4例 ,癌肿 7例 ,结核 5例 ,炎性狭窄 6例 ...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输尿管三维重建技术 (MSCT IV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84例疑有输尿管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  84例中结石 3 0例 ,先天变异及畸形 2 4例 ,癌肿 7例 ,结核 5例 ,炎性狭窄 6例 ,邻近器官恶性肿瘤累及输尿管 8例 ,其他 4例。MSCT IVU不仅能清晰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改变、梗阻部位及原因 ,还可以同时显示管壁及腔外情况。诊断准确率为 98.81% ( 83 /84)。结论 MSCT IVU是诊断输尿管病变极好的影像检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后处理技术 输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颞骨三维成像与解剖学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吕春雷 李兆基 +1 位作者 吴皓 孙广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5-256,共2页
为了验证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的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选取 10 %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 12具 ( 2 4侧 ) ,进行颞骨部位的扫描 ,并应用表面遮盖显示、容积显示技术对颞骨的三维成像 ,对几处明显的结构进行测量 ,然后 ,再解剖测量、对比。结... 为了验证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的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选取 10 %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 12具 ( 2 4侧 ) ,进行颞骨部位的扫描 ,并应用表面遮盖显示、容积显示技术对颞骨的三维成像 ,对几处明显的结构进行测量 ,然后 ,再解剖测量、对比。结果显示 ,多层螺旋CT立体图像清晰 ,各种表面结构清楚。多层螺旋CT成像的测量数据与解剖测量的数据一致 ,无统计学的差异。研究表明 ,多层螺旋CT成像测量的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颞骨 三维成像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面螺旋CT和CT三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挽时 徐家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357-359,共3页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临床应用 ct三维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的16排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常规三维成像方案:与DSA对比研究
9
作者 LeeJH CholCG +2 位作者 ChaJ 王娟 周义成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5期312-312,共1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螺旋ct 血管造影 三维成像 DSA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骨病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建宇 梁碧玲 +3 位作者 刘庆余 胡辉军 曾伟科 李洁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20,i0009,共6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在颌面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颌面骨病变,其中颌面骨骨折34例,肿瘤和肿瘤样病变10例,颌面骨先天畸形16例,术前均行MSCT扫描和三维重建,扫描层厚2mm,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法(MPR)、表面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在颌面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颌面骨病变,其中颌面骨骨折34例,肿瘤和肿瘤样病变10例,颌面骨先天畸形16例,术前均行MSCT扫描和三维重建,扫描层厚2mm,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法(MPR)、表面阴影显示法(SSD)和容积再现法(VR),术后将二维和三维图像与手术所见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和验证。结果34例颌面骨骨折,其中上、下颌骨骨折,颧骨骨折和鼻骨骨折螺旋CT二维和三维图像均能全部显示,但三维图像在显示骨折线行程和骨折块移位上优于二维图像。筛骨、蝶骨和腭骨骨折在二维横断位图像全部显示,而三维图像部分不能显示,效果明显不如二维图像。10例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二维横断位图像能提供病灶详细的病理影像学特征,而在显示病变骨的形态学改变和邻近结构的空间关系上三维图像优于二维图像。16例上、下颌骨先天发育畸形,三维SSD和VR重建图像显示效果明显优于二维图像。结论二维图像仍是诊断颌面骨病变最基本的手段,三维重建图像的优势在于显示颌面骨病变的空间解剖关系,对指导手术设计和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1
作者 雷子乔 韩萍 +2 位作者 余建明 田志梁 陈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9期1400-1402,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6例 (正常肾 10例 ,正常输尿管7例 ,泌尿系疾病 2 9例 )泌尿系病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后均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对横断面图像进行重建。结果 根据疾病和诊断目的的不...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6例 (正常肾 10例 ,正常输尿管7例 ,泌尿系疾病 2 9例 )泌尿系病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后均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对横断面图像进行重建。结果 根据疾病和诊断目的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重建方法进行重建。MIP图像对肾动脉狭窄及全尿路显示有很好效果 ,MPR图像可用于显示各种占位病变的位置、大小、范围等 ,SSD和VRT图像适用于显示肾脏畸形、肾脏肿块、肾结石和输尿管变异等。结论 对于不同的泌尿系疾病 ,采用不同的三维重建方法对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泌尿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隐匿型冠心病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22
12
作者 冯少仁 邹卫兵 +3 位作者 肖琼 付海洪 王水珠 刘国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3435-3438,共4页
目的通过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探讨隐匿型冠心病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南昌大学附属新余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行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核素扫描提示心肌缺血而无临床症状的隐匿型冠心病患者80例。患者均... 目的通过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探讨隐匿型冠心病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南昌大学附属新余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行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核素扫描提示心肌缺血而无临床症状的隐匿型冠心病患者80例。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同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血压、体质指数(BMI),检测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和脂蛋白α(LP-α)水平。对所有观察指标进行量化,分析隐匿型冠心病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80例隐匿型冠心病患者中轻度狭窄59例,中度狭窄21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空腹血糖、TC、TG、LDL-C水平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糖〔OR=3.148,95%CI(1.457,6.712),P=0.003〕、TC≥6.45 mmol/L〔OR=2.368,95%CI(1.322,4.273),P=0.004〕、高血压〔OR=2.256,95%CI(1.173,4.337),P=0.014〕、年龄≥60岁〔OR=1.064,95%CI(1.027,1.110),P=0.000〕是隐匿型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清晰显示隐匿型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且血糖、TC、高血压、年龄是隐匿型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对早期诊断、防治隐匿型冠心病,减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隐匿型冠心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后逐层显示解剖结构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3
作者 胡罢生 张雪林 +4 位作者 周锋 昌仁民 林昂如 陈斌 谭欢庆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后三维重建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对8例下肢、1例颈部扫描病人进行三维重建,CT机为GE公司LightSpeed16螺旋CT,重建采用GE公司三维重建软件。重建后调整CT值域值逐层显示病人解剖结构。结果:...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后三维重建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对8例下肢、1例颈部扫描病人进行三维重建,CT机为GE公司LightSpeed16螺旋CT,重建采用GE公司三维重建软件。重建后调整CT值域值逐层显示病人解剖结构。结果:9例病人在去除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均能清晰显示肌肉组织,增强扫描还能清晰显示肌肉与知名大血管的毗邻关系,在去除肌肉后能清晰显示骨骼结构,并能多方位观察,增强扫描能清晰观察血管与骨骼的解剖关系。结论:采用本技术可逐层显示人体各层解剖结构,如增强扫描还能显示血管与周围组织关系;可正确指导手术设计,防止术中大出血,减少对术区健康组织的损伤,还可进行手术模拟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小肾癌NSS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4
作者 宋殿宾 于满 +2 位作者 迟强 王胜林 张晶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25-182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在小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小肾癌患者67例,随机分为MSCTA组37例,非MSCTA组30例。均行NSS,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拔除肾周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在小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小肾癌患者67例,随机分为MSCTA组37例,非MSCTA组30例。均行NSS,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拔除肾周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肾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MSCTA组显示,37例患者出现的各种肾血管异常与术中所见一致。MSCTA组和非MSCTA组手术平均时间分别为104 min和125 min,术中热缺血平均时间分别18 min和2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分别为85 mL和130 mL,拔出肾周引流管平均时间分别为2.1 d和3.5 d,术后住院平均时间分别为9.1 d和10.5 d,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A组术前、术后患肾GFR分别为(52.1±8.7)mL/min和(50.1±7.7)mL/min(P>0.05),非MSCTA组术前、术后患肾GFR分别为(53.1±7.6)mL/min和(40.1±6.7)mL/min(P<0.05)。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术前、术后对比因为受对侧肾功能的影响不能反映对分肾功能的影响。结论:MSCTA能够提供较多的血管异常情况,缩短术中热缺血时间,有利于术后患肾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NSS 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舒健 张小明 +3 位作者 黄小华 董国礼 翟昭华 赵建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CT血管成像不同后处理技术显示肠系膜上动脉(SMA)分支的能力。材料和方法:正常上腹部20例用16层CT动脉期追踪扫描,进行图像后处理,得到多平面重建(MPR)、血管外型观察(VS)、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评价三种方法对SMA的显... 目的:探讨多层CT血管成像不同后处理技术显示肠系膜上动脉(SMA)分支的能力。材料和方法:正常上腹部20例用16层CT动脉期追踪扫描,进行图像后处理,得到多平面重建(MPR)、血管外型观察(VS)、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评价三种方法对SMA的显示情况。结果:中结肠动脉各级分支,显示情况MPR优于MIP或VS。空、回肠动脉1、2、3级分支三种方法显示情况相似,4级分支的显示率MPR>MIP>VS,显示程度均差。SMA4级以上分支MPR显示率超过50%。结论:多层CT血管成像可获得良好的SMA图像。MPR结合VS或MIP能很好地显示SMA的细小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M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多期扫描成像质量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敏杰 王培军 +4 位作者 左长京 李晓兵 萧毅 邵成伟 薛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5期417-418,共2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多期扫描成像质量 ,找出影响该图像质量的因素及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完成的 2 45 6例肝脏增强多期扫描图像 ,分别对肝动脉期、门脉期进行成像质量评价。结果 当注射速度为3 .0ml/s、剂量为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多期扫描成像质量 ,找出影响该图像质量的因素及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完成的 2 45 6例肝脏增强多期扫描图像 ,分别对肝动脉期、门脉期进行成像质量评价。结果 当注射速度为3 .0ml/s、剂量为 1.5ml/kg时 ,大部分 (>70 % )病人能在注射开始后 2 3s与 45s获得满意的动脉期和门脉期图像。 结论 当以上述注射速度和剂量从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 (3 0 0mgI/ml)时 ,超过 70 %的病人肝动脉和门静脉对比剂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 2 6~ 2 8s和 48~ 5 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肝脏增强多期扫描成像 质量分析 肝脏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像参数对多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志伟 罗天友 +4 位作者 欧阳羽 曾勇明 胡志华 李信友 陆云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7-1101,共5页
目的:探讨成像参数对多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制(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ATCM)技术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 ATCM技术扫描辐射等效仿真人体模。变换定位像采集参数:球管角度,管电流和管电压;变换螺旋... 目的:探讨成像参数对多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制(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ATCM)技术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 ATCM技术扫描辐射等效仿真人体模。变换定位像采集参数:球管角度,管电流和管电压;变换螺旋扫描采集参数: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螺距,探测器准直方式和管电压。比较不同成像参数下的管电流、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和图像噪声。结果:90°侧位定位像比0°正位定位像的CTDIvol高28.45%。随着定位像的管电流和管电压的增加,CTDIvol有一定的降低。图像噪声随NI的增加而增大,CTDIvol随着NI的增加而减小。螺距、探测器准直和管电压变化时图像噪声基本保持不变。螺距=0.938时CTDIvol最大,当螺距从0.562增大到0.938时CTDIvol增加约6.44%;当螺距从0.938增大到1.375和1.750时,CTDIvol分别减少11.67%和23.05%。宽且厚的探测器准直方式,X线剂量利用效率高和辐射剂量低。随着管电压的升高,CTDIvol逐渐减小。结论:定位像参数必须标准化才能保证ATCM技术发挥其功效;合理选择成像参数才能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仿真人体模 成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直、结肠充气成像及多种重建技术直、结肠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18
作者 许彪 陈刚 +2 位作者 刘剔生 韦璐 阮天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直、结肠充气成像及多种重建技术对直、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06例临床可疑直、结肠癌患者经肛管注入气体1000~1500ml后,行全腹快速容积扫描。扫描条件:电压120kV,电流100mA,螺距1.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直、结肠充气成像及多种重建技术对直、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06例临床可疑直、结肠癌患者经肛管注入气体1000~1500ml后,行全腹快速容积扫描。扫描条件:电压120kV,电流100mA,螺距1.5,准直器宽度0.75mm,层厚1mm,横轴位数据传送至同机Volume Wizard工作站分别行MPR、SSD、Ray-sum、MIP及CTVE成像。结果:手术病理证实直、结肠癌192例,MSCT诊断189例,MSCT对直、结肠癌诊断的敏感度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8.4%、92.8%及98.1%,对肿瘤的大体分型符合率为98.4%,MSCT定性诊断结、直肠癌的能力高于与超声、肠镜、癌胚抗原测定三种检查方法。结论:多层螺旋CT直、结肠充气成像及多种重建技术对直、结肠癌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为外科手术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结肠癌 结肠充气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邝晓 李智 +2 位作者 赵建农 罗银灯 方正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0例行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在检查前进行正确呼吸护理干预、准确的静脉穿刺;对因紧张、恐惧等因素导致不同程度心率增快含服倍他乐克25至50mg使...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0例行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在检查前进行正确呼吸护理干预、准确的静脉穿刺;对因紧张、恐惧等因素导致不同程度心率增快含服倍他乐克25至50mg使心率降至≤75次/分钟,对呼吸节律异常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检查完成后观察30分钟有无对比剂不良反应。结果:1例不能配合屏气,图像达不到诊断要求;1例对比剂渗漏,冠状动脉不显影;其余病例都成功完成检查。结论在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护理干预起到关键的作用,正确的呼吸配合、准确的静脉穿刺、适当的心率护理干预和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关系到整个检查能否成功,心率护理干预还可以减少患者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血管成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内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0
作者 明韦迪 李晓光 +1 位作者 薛华丹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在内脏动脉瘤(VA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ACS工作站上,经腹部普通增强CT及MSCTA诊断的123例VAA患者的影像资料,以综合诊断为参照标准,以血管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在内脏动脉瘤(VA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PACS工作站上,经腹部普通增强CT及MSCTA诊断的123例VAA患者的影像资料,以综合诊断为参照标准,以血管为分析单位,评价后处理图像检出VAA的诊断敏感性。结果综合诊断出123例共172枚VAA,脾动脉瘤91例,肾动脉瘤16例,多支内脏动脉瘤8例,胃周动脉瘤、肠系膜上动脉瘤各2例,腹腔干、胃十二指肠、胰十二指肠动脉瘤及肝右动脉瘤各1例,VAA行MSCT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结论 MSCTA不同重建方法可准确、清晰地显示瘤体位置、形态、范围、瘤壁、载瘤动脉和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内脏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