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4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多层螺旋CT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黄雪莹 党佩 +2 位作者 杨瑞 田博 王晓东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 探究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WB-DWI)联合多层螺旋CT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检测方式将其分为WB-DWI组(n=25)、多层螺旋CT组(n=25)、联合组(n=... 目的 探究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WB-DWI)联合多层螺旋CT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检测方式将其分为WB-DWI组(n=25)、多层螺旋CT组(n=25)、联合组(n=30)。分析WB-DWI、多层螺旋CT单一及联合对患者累及部位的检出率,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单一及联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检出情况,通过ROC曲线分析WB-DWI、多层螺旋CT联合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结果 检测结果主要与Durie-Salmon分期、国际骨髓瘤分期相关(P<0.05)。与WB-DWI、多层螺旋CT单一检测对比,联合检测患者累及部位的检出率较高(P<0.05)。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WB-DWI、多层螺旋CT联合检测高于单一检测(P<0.05)。与WB-DWI、多层螺旋CT单项诊断对比,两项联合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均较高(P<0.05)。结论 相较于WB-DWI、多层螺旋CT单项检测,联合检测可有效提升患者病理检出情况,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多层螺旋ct 国际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的MPR及VR重建技术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敖平 张玉霖 +4 位作者 朱丽 罗艺 陈聪 俞梅美 修志刚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技术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收治的90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的MSCT图像,根据轴位薄层图像分别结合MPR、VR重建图像进...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技术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收治的90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的MSCT图像,根据轴位薄层图像分别结合MPR、VR重建图像进行诊断,比较两种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90例患者共371处肋骨骨折,其中错位骨折254处,MPR及VR的诊断敏感度率分别为98.03%(249/254)、96.85%(246/254),误诊率分别为0.40%(1/250)、0.40%(1/247),MPR及VR对肋骨错位骨折诊断的敏感度及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R及VR对117处无错位骨折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8.03%(103/117)、74.36%(87/117),误诊率分别为2.83%(3/106)、5.43%(5/92);MPR及VR对总的肋骨骨折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4.88%(352/371)、89.76(333/371),误诊率分别为1.12%(4/356)、1.77%(6/339);MPR对无错位骨折及总的肋骨骨折诊断敏感度高于V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误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平均诊断时间(174.59±21.64)s短于MPR平均诊断时间(211.66±27.70)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R诊断用时短,MPR对无错位骨折敏感度更高,合理利用两种重建技术能提高肋骨骨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肋骨骨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盲肠憩室炎和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奕 曾令红 +4 位作者 胡荣兵 叶芸 狄雯婷 王晶甄 廖鸿纯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21-726,共6页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盲肠憩室炎和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于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湘市人民医院和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临床疑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均进...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盲肠憩室炎和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于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湘市人民医院和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临床疑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均进行CT平扫和三维重建图像处理。以术后的病理结果或出院诊断为金标准,深度探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盲肠憩室炎和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两者的鉴别要点。结果 128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或出院治疗结果证实急性阑尾炎49例,盲肠憩室炎41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盲肠憩室炎21例,正常人17例。术前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盲肠憩室炎的准确度为96%;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度为98.25%;诊断急性阑尾炎合并盲肠憩室炎的准确度为100%。CT征象:急性阑尾炎患者的阑尾增粗的比例高于盲肠憩室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9.80%的阑尾炎患者阑尾周围有渗出而盲肠周围无渗出,82.93%的盲肠憩室炎患者盲肠周围有渗出而阑尾周围无渗出。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急性阑尾炎和盲肠憩室炎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效能,并且能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盲肠憩室炎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联合多层螺旋CT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诊断价值探究
4
作者 李有强 王海蛟 +3 位作者 朱步奇 王亮 钱宏 王长垠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探索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应用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hree-dimensional fast spin echo,3D-SPACE)联合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潜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120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男78例,... 目的:探索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应用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hree-dimensional fast spin echo,3D-SPACE)联合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潜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120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男78例,女42例,年龄21~68(41.52±4.13)岁,依次采用单独MSCT扫描仪扫描、单独3D-SPACE序列扫描及3D-SPACE序列联合MSCT扫描。比较3种诊断方式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分级情况,观察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前内侧束及后外侧束的长度及其与水平面的夹角,判断3种诊断方式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单独3D-SPACE序列扫描与单独MSCT检测在总诊断率和分级总诊断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SPACE序列扫描联合MSCT检测总诊断率和分级总诊断率显著高于单独3D-SPACE序列扫描或MSCT检测(P<0.05);单独3D-SPACE序列扫描与单独MSCT检测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相关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SPACE序列扫描联合MSCT检测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测量值明显高于单独3D-SPACE序列扫描或MSCT检测(P<0.05);3D-SPACE序列扫描联合MSCT评估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960,明显高于3D-SPACE序列扫描与MSCT单独评估ROC曲线下面积0.756和0.795;单独3D-SPACE序列扫描与3D-SPACE序列扫描联合MSCT分析预测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6,P<0.05),单独MSCT与3D-SPACE序列扫描联合MSCT分析预测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53,P<0.05)。结论: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应用3D-SPACE序列联合MSCT扫描,可以提升临床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诊断率,可以作为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快速自旋回波 多层螺旋ct 膝关节 交叉韧带 韧带损伤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婴儿脐疝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姚亮凤 游阿华 +2 位作者 欧阳鑫 张婧 崔运能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婴儿脐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23年8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在临床诊断为脐疝且行MSCT检查的10例脐疝婴儿资料,男6例,女4例,年龄0~7月,中位年龄2月,在CT图像上观察脐疝的影像学表现,测量疝...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婴儿脐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23年8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在临床诊断为脐疝且行MSCT检查的10例脐疝婴儿资料,男6例,女4例,年龄0~7月,中位年龄2月,在CT图像上观察脐疝的影像学表现,测量疝环宽度及疝颈比,并追踪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0例患儿均表现为脐部不同程度向前突起,腹壁肌肉中断,其疝出物为充气肠管或脂肪,或两者混合的软组织影;疝环大小为3.1~33.2 mm,中位值14.9 mm,疝颈比为0.18~2.06,中位值1.49。疝环/疝颈比最大的1例患儿行脐疝修补术,其余9例患儿采用保守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MSCT可为评估婴儿脐疝提供客观的影像学证据,在脐疝的诊断和治疗选择中具有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疝 多层螺旋ct 婴儿 诊断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和醋酸-靛胭脂染色联合多层螺旋CT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杨亮 冯志华 +4 位作者 马为灵 马伟凤 陈帅 张立霞 吴吉海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2期9-16,共8页
目的 分析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和醋酸-靛胭脂染色联合多层螺旋CT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202例疑似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E-NB... 目的 分析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和醋酸-靛胭脂染色联合多层螺旋CT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202例疑似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E-NBI、醋酸-靛胭脂染色和多层螺旋CT检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以胃癌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四格表,分析ME-NBI、醋酸-靛胭脂染色联合多层螺旋CT和三者联合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ME-NBI和醋酸-靛胭脂染色两者联合检查的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各自单独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特征中的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E-NBI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准确度为85.64%,敏感度为88.37%,特异度为83.62%,醋酸-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AUC为0.814,准确度为81.68%,敏感度为83.72%,特异度为80.17%,多层螺旋CT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AUC为0.804,准确度为80.69%,敏感度为82.56%,特异度为79.31%,三者联合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AUC为0.893,准确度为89.60%,敏感度为93.02%,特异度为87.07%。结论 ME-NBI和醋酸-靛胭脂染色联合多层螺旋CT,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 醋酸-靛胭脂染色 多层螺旋ct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联合超声造影对中晚期胃癌化疗疗效评估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田松林 郑珂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84-86,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超声造影对中晚期胃癌化疗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75中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化疗及多层螺旋CT、超声造影检查。评估化疗疗效,对比化疗前后多层螺旋CT、超声造影参数,比较不同疗效患...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超声造影对中晚期胃癌化疗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75中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化疗及多层螺旋CT、超声造影检查。评估化疗疗效,对比化疗前后多层螺旋CT、超声造影参数,比较不同疗效患者一般资料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分析多层螺旋CT联合超声造影参数评估化疗的疗效价值。结果 化疗3个疗程后,化疗有效40例、化疗无效35例;化疗后始增时间(RT)、达峰时间(TTP)高于化疗前,肿瘤体积、肿瘤最长径、峰值强度(PI)低于化疗前(P<0.05);有效组患者年龄、PI低于无效组,肿瘤体积减少率、肿瘤最长径减少率高于无效组(P<0.05);肿瘤体积减少率、肿瘤最长径减少率、PI是影响中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的危险因素,同时上述参数单项及联合评估化疗疗效的AUC为0.961、0.886、0.753、0.965,联合评估的敏感度、特异度高于PI评估(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联合超声造影可准确评估中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中晚期 多层螺旋ct 超声造影 化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对心脏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孙大勇 魏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3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心脏血管狭窄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冠脉)造影(MSCT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50例疑似心脏血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MS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A对心脏血管狭窄的诊... 目的分析心脏血管狭窄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冠脉)造影(MSCT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50例疑似心脏血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MS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A对心脏血管狭窄的诊断效能及对心脏血管狭窄位置、狭窄程度的检出情况。结果以DSA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确诊阳性(心脏血管狭窄)119例、阴性(其他疾病)31例。MSCTA诊断结果为阳性116例,阴性34例;MSCTA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48%(116/119)、100.00%(31/31)、98.00%(147/150)。DSA检出双侧狭窄36例,右侧狭窄42例,左侧狭窄41例。MSCTA对双侧狭窄、右侧狭窄、左侧狭窄的检出符合率分别为100.00%、97.62%、95.12%。DSA检出轻微狭窄12例,轻度狭窄29例,中度狭窄56例,重度狭窄22例。MSCTA对轻微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检出符合率分别为75.00%、100.00%、100.00%、100.00%。结论采用MSCTA诊断心脏血管狭窄的诊断效能显著,对心脏血管狭窄位置及狭窄程度检出率均较高,其检查结果可作为治疗方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血管狭窄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关建强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1期118-120,共3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1月江门市新会区司前人民医院接收的77例疑似肋骨骨折(R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经DR(Digital Radiography)、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扫描检查...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1月江门市新会区司前人民医院接收的77例疑似肋骨骨折(R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经DR(Digital Radiography)、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扫描检查,其中有69例已证实确诊为RF患者,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及效能表现情况。结果:在77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中,确诊为肋骨骨折患者有69例,而DR检出率为70.12%(54/77),但经多层螺旋CT扫描肋骨骨折患者的检出率为88.31%(6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2,P<0.05)。经确诊69例患者共计92处骨折,其中完全骨折有58处,占比63.04%,而不完全骨折有34处,占比36.95%。DR对完全骨折诊断检出率为94.82%(55/58),多层螺旋CT为100.0%(58/58),两种检查对于完全骨折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0,P>0.05)。DR在不完全骨折中检出率为67.64%(23/34),而多层螺旋CT对于不完全骨折的检出率为94.11%(32/34)。由此可见,多层螺旋CT对于不完全骨折的检出率高于DR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03,P<0.05)。经比较,多层螺旋CT对于疑似肋骨骨折患者的诊断效能相比DR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能够明显提高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率,可以根据患者骨骼结构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应用价值 诊断效能 检出率 肋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轴位与两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性分析
10
作者 谢宇飞 赵宏伟 +1 位作者 刘志春 徐来成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11-112,共2页
目的 分析层螺旋CT轴位与两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我院入住且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肋骨骨折患者8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组别设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使... 目的 分析层螺旋CT轴位与两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我院入住且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肋骨骨折患者8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组别设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使用多层螺旋CT轴位检查,观察组在多层螺旋CT轴位检查的基础上加入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比两组检验准确率以及检验各项指标。结果 以手术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观察组检验准确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P<0.05;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观察组骨折不同部位诊断准确率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合并其他损伤检出率为87.50%,较对照组检出率55.56%得到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检查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诊断图像处理时间、诊断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肋骨骨折诊断的过程中使用多层螺旋CT轴位检查具有较高的检验准确率,可以对骨折类型进行判断,但是对于隐匿性骨折检验的准确率不足,因此加入两种图像后处理技术,通过VR、SSD三维重建,对图像进行更加科学的处理,提升诊断质量,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轴位扫描 图像后处理技术 肋骨骨折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龙荣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8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对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80例高度怀疑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与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对照,分析对比两种检...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对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80例高度怀疑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与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对照,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检测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与诊断符合率。结果:多层螺旋CT与超声检查检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96.15%vs.76.92%)、特异性(96.30%vs.85.19%)和诊断符合率(96.25%vs.82.50%)相比,多层螺旋CT灵敏度、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显著(P<0.05)。但两种方法检测不同癌症分期和病理分型的诊断符合率差异不显著(P>0.05)。ROC曲线显示,多层螺旋C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59(95%CI:0.7993~0.9125),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多层螺旋CT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检测中有较高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多层螺旋ct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CT参数分析
12
作者 房龙祥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8期93-95,共3页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CT参数。方法:回顾性选择2023年1月—2024年2月就诊的120例乳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乳腺癌,n=39)和良性组(n=81)。所有患者均接受CTP扫描,对比良恶性...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CT参数。方法:回顾性选择2023年1月—2024年2月就诊的120例乳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乳腺癌,n=39)和良性组(n=81)。所有患者均接受CTP扫描,对比良恶性组的CTP参数,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P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对比差异较小(P>0.05);恶性组灌注值(PF)、强化峰值(PEI)、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PS)均高于良性组(P<0.05)。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可知CTP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2.31%、95.06%、94.17%,其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57。结论:CTP应用于乳腺癌早期筛查及诊断中效能较高,可准确鉴别乳腺结节性质,为临床疾病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ct参数 乳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13
作者 李智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0期106-108,共3页
目的:对比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胰腺囊性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入院后,均行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 目的:对比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胰腺囊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胰腺囊性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入院后,均行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应用核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囊性病变的准确性。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有胰腺假性囊肿、胰腺真性囊肿、胰腺囊性肿瘤患者分别35例、46例、19例。其中,19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中,浆液性囊性肿瘤、黏液性囊性肿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实性假乳头肿瘤患者分别5例、7例、3例、4例。相较于病理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胰腺假性囊肿、胰腺真性囊肿、胰腺囊性肿瘤准确率分别为91.43%、89.13%、89.47%,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胰腺假性囊肿、胰腺真性囊肿、胰腺囊性肿瘤准确率分别为94.29%、95.65%、100%,二者相比,核磁共振检查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浆液性囊性肿瘤、黏液性囊性肿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实性假乳头肿瘤准确率分别为100%、85.71%、66.67%、100%,核磁共振检查诊断浆液性囊性肿瘤、黏液性囊性肿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实性假乳头肿瘤准确率均为100%,二者相比,核磁共振检查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相较于将多层螺旋CT应用于胰腺囊性病变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胰腺囊性病变的准确率更高,具有理想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多层螺旋ct 胰腺囊性病变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精准价值
14
作者 刘洁 徐胜男 索方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104-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MS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疑似肋骨骨折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行MSCT、MRI、DR检查患者肋骨骨折情况。分析MS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精准价值。结果166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MS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疑似肋骨骨折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行MSCT、MRI、DR检查患者肋骨骨折情况。分析MS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精准价值。结果166例患者中,临床诊断结果为肋骨骨折患者为150例。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标准,DR诊断肋骨骨折的灵敏度为78.00%(117/150),特异度为37.50%(6/16);MRI诊断肋骨骨折的灵敏度为88.00%(132/150),特异度为56.25%(9/16);MSCT诊断肋骨骨折的灵敏度为97.33%(146/150),特异度为81.25%(13/16)。DR诊断肋骨骨折与临床诊断结果相比,Kappa值为0.094,P=0.212,两者一致性较差;MRI诊断肋骨骨折与临床诊断结果相比,Kappa值为0.339,P<0.001,两者一致性较差;MSCT诊断肋骨骨折与临床诊断结果相比,Kappa值为0.764,P<0.001,两者一致性较好。MSCT诊断肋骨骨折与临床诊断结果Kappa值高于DR、MRI(P<0.05)。MSCT的检出符合率(95.78%),漏检率(2.41%),误诊率(1.81%)均优于DR符合率(84.94%),漏检率(10.84%),误诊率(4.22%),MRI符合率(74.10%),漏检率(19.88%),误诊率(6.02%)。结论MS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精准价值,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肋骨骨折 诊断 精准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蒋剑斌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6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7月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肠梗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腹部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诊断肠...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7月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肠梗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腹部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诊断肠梗阻的效能,以及对肠梗阻类型、肠梗阻病因的诊断符合率,并分析受试者对不同检查的认可度。结果:10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肠梗阻70例。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肠梗阻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灵敏度、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肠梗阻类型(机械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肠梗阻病因(肠粘连、肠肿瘤、肠套叠)的诊断符合率高于腹部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对多层螺旋CT检查的总认可度高于腹部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肠梗阻的效能较高,利于医生明确肠梗阻类型、肠梗阻病因,且获得较多受试者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多层螺旋ct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6
作者 胡志高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石门县中医医院收治的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胸部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石门县中医医院收治的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胸部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效能,不同病理类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征象。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6例受试者确诊周围型肺癌57例,其中腺癌26例,鳞癌24例,腺鳞癌7例。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胸部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患者多层螺旋CT征象多为空泡征、磨玻璃征、深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鳞癌多层螺旋CT征象多为毛刺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胸部X线检查,能清晰地显示病灶的特征,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多层螺旋ct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在心脏血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张瑞 聂银银 范倩倩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CTA)在心脏血管狭窄中的诊断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进行CTA、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的患者86例,以DSA检查为金标准,统计CTA检查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经CTA技术检查后,灵敏度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CTA)在心脏血管狭窄中的诊断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进行CTA、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的患者86例,以DSA检查为金标准,统计CTA检查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经CTA技术检查后,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81.82%、阳性预测值为97.18%、阴性预测值为60.00%、准确度为90.70%。结论CTA在心脏血管狭窄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血管狭窄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扫描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8
作者 张雨 钱伟军 +1 位作者 赵文 谷一冰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P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临床对该病诊断率。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5月-2023年5月经穿刺活检或手术证实的19例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资料及MSCT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T特征。结...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P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临床对该病诊断率。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5月-2023年5月经穿刺活检或手术证实的19例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资料及MSCT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T特征。结果本研究组19例病灶均为单发,位于右侧11例,左侧8例。病灶最大径为1.2~17.5cm,平均(8.5±6.4)cm,8例病灶直径<5.0cm,11例病灶>10.0cm,7例类圆形,边缘光滑,12例形态不规则,边缘浅分叶。19例患者均行MSCT平扫+增强检查,5例CT平扫呈稍低密度,7例呈等密度,7例呈混杂密度(单纯坏死3例,钙化和坏死混合存在者4例)。增强扫描:8例病灶强化均匀,11例病灶强化不均匀;7例动脉期不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中度-明显均匀强化;11例动脉期病灶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静脉及延迟期:病灶呈持续渐进性强化;1例动脉期病灶斑片状明显强化,与动脉期比较静脉及延迟期病灶强化程度较前降低。结论MSCT检查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应用三维技术能清晰的显示膜孤立性纤维瘤的来源、形态、大小及周围组织关系,并根据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特征对术前诊断及治疗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 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影像特征及效能分析
19
作者 张楠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98-101,共4页
目的针对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影像特征及效能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8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 目的针对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影像特征及效能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8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与整理所有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及手术病理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CT征象(多边形形态、密度均匀、边缘模糊、深分叶、支气管充气征、弓形凹陷征、空洞、纵隔淋巴结肿大、液化坏死);比较两组患者增强前后CT增加值(平扫CT值、动脉期CT增加值、静脉期CT增加值、总CT增加值);对典型病例图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多边形形态、边缘模糊、支气管充气征、弓形凹陷征、液化坏死占比均低于对照组,深分叶、纵隔淋巴结肿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密度均匀、空洞占比略低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动脉期CT增加值、静脉期CT增加值、总CT增加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扫CT值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可准确显示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征象特点,并可测定增强前后CT值,存在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可准确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进行鉴别诊断,可为后续临床诊治方案的制定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多层螺旋ct 影像特征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检查在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
作者 杨志炯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26-228,共3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检查(Multi-slice spiral CT urography,MSCTU)在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6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Pyelog...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检查(Multi-slice spiral CT urography,MSCTU)在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6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m,IVP)及MSCTU检查。记录并对比两种检查结石数量、大小、肾积水诊断准确率、结石位置诊断准确率和两种检查诊断价值。结果:MSCTU在结石数量、大小及肾积水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IVP(P<0.05)。MSCTU位置诊断总准确率明显高于IVP诊断总准确率(P<0.05)。MSCTU诊断输尿管结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IVP检查(P<0.05)。结论:MSCTU在对结石数量、大小、位置以及肾积水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IVP,可为临床提高更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 静脉尿路造影 输尿管结石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