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多层生存在当代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王志文
夏秦
李增智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网络研究所
出处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6-289,共4页
基金
华为科研基金赞助
文摘
网络生存是指网络在遭受故障仍能维持可接受的业务质量的能力 ,而当代网络的高速度、大容量以及多层次特性决定了其网络生存的地位更加重要 .单层生存因为处理能力的限制而难以满足当代网络的生存要求 ,而多层生存能够根据不同层次的生存需求方便、灵活并实时地组合多个生存实体 ,从而让当代网络实现以最小的开销获取最优的生存性能成为可能 .文章在最后以多层生存应用在光传输网络上的实例来说明它的正确性。
关键词
多层生存
生存 实体
光传输网络
INTERNET
计算机网络
Keywords
network
multi layered survivability
survival entity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分类号
TP393.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题名 智能光网络中基于DRS的多层生存性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巨盆
赵季红
曲桦
机构
西安邮电学院通信工程系
出处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4-6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0572134)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No.2007AA01Z254)
文摘
近年来,基于区分生存性业务(DRS)的多层生存性问题在智能光网络生存性技术的研究中愈发受到关注。本文在分析现有多层生存性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DRS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DRS的多层生存性策略,并对层间协调机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该策略不仅考虑了业务的可靠性需求差异,而且平衡了网络资源分配,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区分生存 性业务
多层生存 性
智能光网络
光网络保护
Keywords
differentiated resilience service, multi-layer survivability, intelligent optical network, optical network protection
分类号
TN91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TN915.6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题名 高强度电磁脉冲下IP光网络生存性协调机制
3
作者
程忠庆
姜海波
刘克俭
殷锴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后勤指挥与工程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2-114,128,共4页
基金
国家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30290003)
南京大学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0310)
文摘
讨论了在电磁战中大量网络设备遭到物理破坏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多层生存性协调机制来提供网络的生存性。并针对对等模型的IP-over-Optical多层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GMPLS的集成生存性协调策略――MCBL,以实现多层网络生存性机制之间的迅速协调,其性能与其他多层生存性协调策略相比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
电磁脉冲
生存 性
多协议标签交换
协调机制
多层生存 性协调机制
Keywords
EMP
Survivability
GMPLS
Coordinated mechanism
MCBL
分类号
TP393.0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题名 高强度电磁脉冲影响下基于GMPLS的网络生存性
4
作者
程忠庆
姜海波
刘克俭
殷锴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天津校区)海军节能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1,共4页
基金
国家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30290003)
文摘
讨论了在电磁战中大量网络设备遭到物理破坏的情况下,如何利用GMPLS机制来提供网络的生存性。并对GMPLS机制提供的生存性能力与现有生存性机制进行了比较,最后介绍了适合电磁战应用的几种多层生存性协调策略并提出了一种动态生存性LSP的算法设计思路。
关键词
电磁脉冲
多层 网络生存 性
GMPLS
LSP
协调
Keywords
survivability of multi-layer networks
GMPLS
LSP
coordination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题名 婚姻挤压对初婚年龄的影响
5
作者
陈卫
欧阳柏慧
刘金菊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学部
出处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8,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22AZD08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的婚育转变、人口新形态与积极应对策略(20231JY005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人口迁移转变趋势与特征研究(22BRK09)。
文摘
在异性婚姻中,当两性婚龄人口数量出现较大差异时,就可能导致某种性别的人口在婚姻市场上难以找到配偶,表现为婚姻挤压。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呈现长时间且较为严重的失衡状态,而这些出生人群于2010年前后陆续开始步入婚姻。与此同时,中国初婚年龄推迟的速度显著加快。近10多年来初婚年龄的加速推迟与高出生性别比队列人口进入婚姻市场的时间基本一致。探讨高出生性别比队列人口进入婚姻市场导致的婚姻挤压在当今中国初婚推迟中所起到的作用,为解释中国初婚年龄加速推迟提供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和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使用多层生存分析方法匹配宏微观数据,探讨婚姻挤压对个体初婚推迟的影响。将省份作为婚姻市场的单元,检验省级层面婚姻挤压程度对个体初婚年龄的影响。婚姻挤压使用考虑了夫妻年龄差的婚配性别比进行测量。研究发现省级婚姻挤压程度对个体初婚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省级婚姻挤压程度越大,个体初婚风险越小、初婚年龄就越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婚配性别比每上升0.1,个体初婚风险降低38.43%。对婚姻市场整体而言,随着婚配性别比提高,男女双方供需失衡加剧,婚姻失配导致婚姻挤压程度提高,婚姻的可获得性降低,从而使人们进入初婚的时间推迟。婚姻市场性别结构失衡是导致个体初婚推迟的重要因素。基于婚姻挤压对初婚年龄推迟具有显著影响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认为近10多年来中国两性初婚年龄出现加速推迟也受到了婚姻挤压的影响。中国20世纪90年代性别比失衡不断加剧,21世纪初性别比失衡处于高位态势,因此近10多年来的婚姻挤压也在不断加剧,对初婚年龄的加速推迟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回归模型中包含的诸多个人和省级层面的经济社会变量检验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因素对初婚年龄推迟的作用。
关键词
婚姻挤压
婚配性别比
初婚风险
初婚年龄
多层生存 分析
Keywords
Marriage Squeeze
Matching Sex Ratio
Risk of First Marriage
Age at First Marriage
Multi⁃level Survival Analysis
分类号
C924.24
[社会学—人口学]
题名 基于GMPLS集成动态多层网络故障恢复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苏建
赵继军
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2-25,共4页
文摘
基于IP/GMPLS over WDM的网络架构下研究多层网络生存性的协调机制,针对基于GMPLS控制平面的生存性协调方案作了详细的论述。主要从故障检测、故障通知和协调控制等几个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研究,该方案能减少恢复故障所需的总时间和,以及可对各层生存性技术进行有效的协调控制。
关键词
IP/GMPLS
OVER
WDM
多层 网络生存 性
层 间协调机制
Keywords
IP/GMPLS over WDM
survivability of multi-layer network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of inter-layer
分类号
TN915.1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