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特征融合的PCANet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飞玥 朱玉莲 陈晓红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7-133,共7页
主成分分析网络(PCANet)是一种简单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在图像识别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本文在PCANet的基础上,通过对PCANet结构进行分析,构造了一种基于多层特征融合的PCANet(PCANet_dense)网络模型.与单纯地只将前一层网络输出作... 主成分分析网络(PCANet)是一种简单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在图像识别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本文在PCANet的基础上,通过对PCANet结构进行分析,构造了一种基于多层特征融合的PCANet(PCANet_dense)网络模型.与单纯地只将前一层网络输出作为后一层网络输入的PCANet不同,PCANet_dense利用了不同层的特征信息.在2层网络结构中,它首先将原始图像特征和第1层网络的输出进行级联,然后将级联后的结果作为第2层网络的输入.而在3层网络结构中,它则将第1层和第2层网络的输出级联起来,作为第3层网络的输入.由于PCANet_dense在训练每一层(除了第1层)时使用了更多信息,因此能够获得比原PCANet更好的效果.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使用CMU PIE数据集构建网络模型,并在ORL、AR和Extended Yale B 3个公开人脸数据集上对所提出方法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PCANet_dense获得了比PCANet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主成分分析网络 密集网络 特征融合 多层特征融合的pca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特征融合与增强的对比图聚类
2
作者 李志明 魏贺萍 +1 位作者 张广康 尤殿龙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49-1754,共6页
现有大多数对比图聚类算法存在以下问题:生成节点表示时忽略了浅层网络提取的底层特征和底层结构信息;未充分利用高阶邻居节点信息;未结合置信度信息与拓扑结构信息来构建正样本对。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层特征融合与增强的对比... 现有大多数对比图聚类算法存在以下问题:生成节点表示时忽略了浅层网络提取的底层特征和底层结构信息;未充分利用高阶邻居节点信息;未结合置信度信息与拓扑结构信息来构建正样本对。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层特征融合与增强的对比图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融合不同层次网络提取的节点特征,以补充节点的底层结构信息;其次,通过节点间的局部拓扑相关性和全局语义相似度聚合节点信息,以增强节点表示的上下文约束一致性;最后,联合置信度信息和拓扑结构信息构建更多高质量正样本对,提高簇内表示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CGCMFFE在四种广泛使用的聚类评价指标上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验证了CGCMFFE中节点底层特征、高阶邻居节点信息、置信度和拓扑结构信息的关键作用,证明了CGCMFFE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特征融合 对比图聚类 无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浅层特征融合的孪生网络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子康 姚文进 +1 位作者 薛尚捷 司婷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3-984,共12页
深度学习相关的目标跟踪算法在利用深浅层特征融合时,未考虑分类分支与回归分支的差异性,两分支均使用同一融合特征,不能同时满足各自分支的不同任务要求。依据分类分支与回归分支的不同任务要求与深浅层特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 深度学习相关的目标跟踪算法在利用深浅层特征融合时,未考虑分类分支与回归分支的差异性,两分支均使用同一融合特征,不能同时满足各自分支的不同任务要求。依据分类分支与回归分支的不同任务要求与深浅层特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特征融合方式用于视觉目标跟踪。将骨干网络中不同特征层的通道数按比例进行微调,分别形成适合分类分支与回归分支的融合特征。为验证所提特征融合方式的有效性,在基于SiamCAR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变特征提取与融合方式,在UAV123、GOT-10K、LaSOT数据集上提高了2%~3%的精度。实验结果证明:所提特征融合方式是有效的,同时框架整体以75帧/s的实时运行速率实现了良好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孪生网络 分类 回归 深浅特征融合 分类与IoU联合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特征融合及可解释的中医四诊相似度计算方法
4
作者 程春雷 蓝勇 +3 位作者 叶青 邹静 张素华 杨瑞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47,共7页
计算中医四诊文本之间的相似度,推荐与患者四诊表现相似的既有医案,可以有效辅助临床决策与专业学习。中医四诊文本缺乏临床术语标准,普遍存在措词组句的灵活性和个性化。为了在规模有限的中医语料上得到四诊有效表征,结合四诊文本特点... 计算中医四诊文本之间的相似度,推荐与患者四诊表现相似的既有医案,可以有效辅助临床决策与专业学习。中医四诊文本缺乏临床术语标准,普遍存在措词组句的灵活性和个性化。为了在规模有限的中医语料上得到四诊有效表征,结合四诊文本特点从考虑词汇序列和弱化词汇序列两个层面对文本进行表征,使用稀疏注意力机制关注关键特征,增强模型的可解释性,后引入梯度提升树(GBDT)捕捉多种有区分性的四诊特征组合以精确预测二者相似度。在中医四诊文本数据集上进行验证,该方法均方误差和Pearsonr系数达到了82.06和0.89。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四诊文本的语义表示并消除一些无关特征的影响,以及增强对两段四诊文本组合特征的捕获,从而提升四诊文本之间相似度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四诊相似度 多层特征融合 稀疏注意力 可解释性 孪生网络 GBD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化多尺度特征融合的金属缺陷分类模型
5
作者 李季桐 刘杰 +1 位作者 杨娜 王子宁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6-218,共13页
金属缺陷检测作为工业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其检测精度直接影响制造业智能化进程。针对现有特征融合模块存在特征信息丢失、跨尺度信息交互不足以及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化多尺度特征融合的分类模型。该模型通过融合Swin ... 金属缺陷检测作为工业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其检测精度直接影响制造业智能化进程。针对现有特征融合模块存在特征信息丢失、跨尺度信息交互不足以及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化多尺度特征融合的分类模型。该模型通过融合Swin Transformer与ConvNeXt两种网络架构的互补优势,构建了具有层次化感知能力的特征学习网络。其中,Swin Transformer采用移位窗口机制和多级自注意力机制有效捕获全局特征,ConvNeXt通过深度可分离卷积和高效卷积操作精准提取局部特征。为实现全局与局部的高效融合,创新性地设计自适应层次特征融合层,该层采用通道注意力机制、空间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融合策略,实现全局与局部特征在多层次上的有效融合,同时在该层中增加多层倒残差融合模块,通过动态调整提取特征信息,以确保特征融合的精准性与可靠性。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公开NEU-DET和GC10-DET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准确率分别达到99.6%和96.9%。为验证模型的泛化性,在自建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准确率达到99.8%,与目前主流算法ConvNeXt、Swin transformer、VGG16、ResNet34模型相比,准确率分别提升3.4%、2.3%、4.3%、2.7%。实验结果表明,HMFF模型在金属缺陷检测领域具有更显著的分类准确性和鲁棒性,为工业场景下的高精度缺陷检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n Transformer ConvNeXt 缺陷分类 多尺度特征提取 自适应特征融合 多层倒残差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跨层特征融合的抛洒风险车辆检测方法
6
作者 何永福 谢世维 +1 位作者 于佳禄 陈思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9,共10页
面对货运车辆抛洒风险检测的难题,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抛洒风险关键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特征跨层融合不充分的问题,提出面向货运车辆的抛洒风险检测方法(SRVDNet).骨干网络引入大核可选择性感受野机制,增强网络对货运车辆抛洒风险特征的... 面对货运车辆抛洒风险检测的难题,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抛洒风险关键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特征跨层融合不充分的问题,提出面向货运车辆的抛洒风险检测方法(SRVDNet).骨干网络引入大核可选择性感受野机制,增强网络对货运车辆抛洒风险特征的学习能力.颈部网络引入聚集-分发特征融合机制,实现特征跨层融合,为检测头提供丰富的车厢类型、篷布边缘细节纹理、货物轮廓形状等信息.采用真实的高速公路货运车辆数据集,验证所提方法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SRVDNet表现出更优的性能,检测精度达到81.5%,与YOLOv5、 YOLOv6、YOLOv8、RT-DETR、PP-YOLOE、YOLOv9等车辆检测SOTA方法相比,mAP@0.5分别提升了3.70%、3.09%、2.86%、1.37%、1.41%、2.00%,且模型参数量相对较小,检测速度较高,有效提升了在货物装载不规则、少量货物和满载货物等场景下的抛洒风险识别能力,有助于抛洒物的源头治理,增强高速公路安全风险的识别预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抛洒风险检测 目标检测 车辆检测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层融合的PCA聚类分析法在烟叶近红外光谱中的相似度分析
7
作者 张延琛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2期57-60,65,共5页
为提高近红外光谱在分辨烟叶相似度应用中的准确性,将人脸识别技术、主元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层融合的PCA聚类分析在烟叶近红外光谱相似度的分析方法。首先,对近红外光谱进行标准化与一阶、二阶导数预处理选择要分析... 为提高近红外光谱在分辨烟叶相似度应用中的准确性,将人脸识别技术、主元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层融合的PCA聚类分析在烟叶近红外光谱相似度的分析方法。首先,对近红外光谱进行标准化与一阶、二阶导数预处理选择要分析得波数区间段,然后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分别对一阶、二阶导数的曲线进行图像分割,分别进行PCA求取特征向量,在特征层进行数据融合,再对融合的数据进行第二次PCA分析,通过设置的阈值选择特征向量与特征空间;最后对特征向量进行聚类分析及烟叶相似度的分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对烟草相似度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预处理 PCA 欧式距离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多区域特征和特征融合的微表情识别
8
作者 曹春萍 张迪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86-1992,共7页
微表情运动微弱、短暂和局部化的特点,使得难以从微表情视频序列中相关的局部区域中提取有效特征,进而导致准确识别微表情变得十分困难.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残差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提出一种结合多区域特征提取模块(Multi-region Featur... 微表情运动微弱、短暂和局部化的特点,使得难以从微表情视频序列中相关的局部区域中提取有效特征,进而导致准确识别微表情变得十分困难.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残差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提出一种结合多区域特征提取模块(Multi-region Feature Extraction Module,MFEM)和多层特征融合模块(Multi-level Feature Fusion Module,MFFM)的微表情识别方法.首先,对微表情视频序列采用欧拉视频放大算法实现运动增强得到灰度序列,并结合TV-L1光流法的光流序列作为输入.有效特征提取阶段中,利用MFEM模块提取多个相关的局部区域中的显著特征,增强网络提取有效特征的能力;通过MFFM模块减少信息丢失,产生更综合的特征,提高模型学习微表情特征的能力;然后进行时序建模并分类.在casme2和samm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准确率分别达到84.959%、74.265%,UF1分别为0.855和0.604,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表情识别 残差网络 多区域特征提取 多层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SSDLite的光伏组件缺陷检测
9
作者 项新建 汤卉 +3 位作者 肖家乐 王世乾 张颖超 王磊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9-675,共7页
为了应对光伏组件缺陷检测中人工检测速度缓慢以及使用YOLO等深度学习模型时速度较慢且硬件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SDLite的多层特征融合轻量化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MobileNetV2作为SSDLite模型的骨干网络,并从中提取3个不同层... 为了应对光伏组件缺陷检测中人工检测速度缓慢以及使用YOLO等深度学习模型时速度较慢且硬件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SDLite的多层特征融合轻量化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MobileNetV2作为SSDLite模型的骨干网络,并从中提取3个不同层次的特征层进行特征融合。针对不同缺陷的尺寸特点,对模型中的先验框的大小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在MobileNetV2的瓶颈结构中引入CBAM注意力机制,以提高模型的检测精度。相比传统的SSDLite模型,该文模型平均精度从65.8%提高至72.4%,虽然速度略微下降,但已基本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SSDLite 多层特征融合 MobileNet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尺度特征的航拍目标检测算法
10
作者 杨路 裴俊莹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86-1498,共13页
为解决无人机航拍图像中小目标样本居多,但可提取特征信息少,不利于提升航拍目标检测精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s改进的航拍小目标检测算法。将可变形卷积应用于主干网络特征提取模块,自适应感受目标在不同位置和尺度上的细节信息;提... 为解决无人机航拍图像中小目标样本居多,但可提取特征信息少,不利于提升航拍目标检测精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s改进的航拍小目标检测算法。将可变形卷积应用于主干网络特征提取模块,自适应感受目标在不同位置和尺度上的细节信息;提出包含特征收集模块和信息融合模块的多层次信息融合功能块,通过多层次信息融合功能块中的特征收集模块对主干网络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和增强,获取精细的全局特征,利用信息融合模块将上下文丰富的语义信息注入到小目标检测层,实现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的融合,并将融合后的特征输入到检测网络中,得到检测结果。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识别平均准确率和召回率相较于基线模型提升了6%和4.3%;相比于主流的检测算法,改进目标检测算法的小目标检测平均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拍图像 可变形卷积 小目标检测 多尺度特征融合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和模板更新的孪生网络跟踪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国瑞 王峰 李杰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7,85,共8页
针对现有孪生网络跟踪算法仅使用主干网络最后一层的特征进行相似度匹配,以及缺少有效模板更新策略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和自适应模板更新的孪生网络跟踪算法。首先,结合深度过参数化卷积设计非填充单元,提取更深层的前景特征... 针对现有孪生网络跟踪算法仅使用主干网络最后一层的特征进行相似度匹配,以及缺少有效模板更新策略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和自适应模板更新的孪生网络跟踪算法。首先,结合深度过参数化卷积设计非填充单元,提取更深层的前景特征和语义背景;然后,设计新的全局-局部特征融合模块,充分聚合浅、中层特征的全局和局部信息,捕获丰富的浅层外观特征和中层过渡特征;最后,采用自适应模板更新机制在线更新模板。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公开数据集上对所提算法进行详尽评估,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在OTB2015和VOT2018数据集上的精确度分别达到0.878和0.588,GOT10K数据集上平均重叠率达到0.526,优于其他主流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孪生网络 计算机应用 多层特征融合 模板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软融合与正负样本对比的弱监督目标定位
12
作者 阮皓皓 李冰锋 +1 位作者 李新伟 冀得魁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9-66,共8页
针对弱监督目标定位任务中,使用硬融合方式来融合深浅层特征导致网络过度关注区分性强区域或误将背景识别为目标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浅层特征软融合和正负样本对比的弱监督目标定位方法。首先,提出的深浅层特征软融合策略通过... 针对弱监督目标定位任务中,使用硬融合方式来融合深浅层特征导致网络过度关注区分性强区域或误将背景识别为目标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浅层特征软融合和正负样本对比的弱监督目标定位方法。首先,提出的深浅层特征软融合策略通过设计前景生成器,分别从浅层特征和深层特征中生成前景预测图,然后采取反向监督操作,引导网络逐步学习多层细粒度特征,实现深浅层特征之间的相互优化。其次,本文基于对比学习思想提出了正负样本对比损失函数,通过构造正负样本,以引导网络在训练过程中更专注于前景区域,抑制背景噪声的干扰。本文在CUB-200-2011和ILSVRC-2012数据集上以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在两个数据集上的定位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5.77%和72.90%。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弱监督目标定位任务场景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监督目标定位 深浅特征融合 正负样本对比 前景生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感知和跨层特征融合的航拍小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雷帮军 余翱 +1 位作者 吴正平 余快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23,共12页
针对航拍图像目标尺度小、背景复杂、漏检和误检严重,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感知和跨层特征融合的航拍小目标检测算法DC-YOLOv8s。DC-YOLOv8s新增小目标检测层,增强对小目标尺度的敏感性,提高检测精度。为了减少特征信息的丢失,设计了跨层... 针对航拍图像目标尺度小、背景复杂、漏检和误检严重,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感知和跨层特征融合的航拍小目标检测算法DC-YOLOv8s。DC-YOLOv8s新增小目标检测层,增强对小目标尺度的敏感性,提高检测精度。为了减少特征信息的丢失,设计了跨层特征融合模块,充分融合小目标浅层语义信息和深层语义信息,丰富特征表示。改进C 2f结构,结合可变性卷积设计了基于位置感知融入残差的感受野注意力模块,适应航拍小目标形状的变化,快速提取感受野特征,降低漏检和误检率。最后使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动态检测头在尺度感知、空间感知、任务感知方面提高复杂场景下小目标的定位性能。实验表明,在VisDrone2019数据集上,DC-YOLOv8s在P、R、mAP上相较于YOLOv8s分别提高了7.2%、7.5%、9.1%,显著提高了小目标检测的性能,FPS为71帧,满足实时性要求。在VOC2007+2012上进行模型泛化性实验验证,效果优于其他经典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特征融合 位置感知 感受野 动态检测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多层感知机交互融合方法
14
作者 孙婧 王志社 +1 位作者 杨帆 余朝发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9-627,共9页
现有的Transformer融合方法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建立图像上下文的全局依赖关系,从而产生优越的融合性能。然而由于与注意力机制相关的模型高复杂度,导致训练效率较低,限制了图像融合的实际应用。为此,本文提出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多层感知... 现有的Transformer融合方法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建立图像上下文的全局依赖关系,从而产生优越的融合性能。然而由于与注意力机制相关的模型高复杂度,导致训练效率较低,限制了图像融合的实际应用。为此,本文提出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多层感知机交互融合方法。首先,构建轻量化多层感知机网络架构,利用全连接层建立全局依赖关系,在获得较高的计算效率时,具有较强的特征表征能力。其次,设计了级联空间通道交互模型,实现不同空间位置和独立通道之间的特征交互,从而聚焦源图像各自的内在特征,增强模态间特征的互补性。与其他7种典型的融合方法相比,TNO、MSRS数据集以及目标检测任务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主观视觉描述和客观指标评价都优于其他融合方法。本方法利用多层感知机建立图像的长距离依赖关系,构建了级联空间通道交互模型,从空间和通道维度提取图像全局特征,比其他典型融合方法具有更优越的融合性能和更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多层感知机 特征交互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频带前端模型和反向特征融合的说话人确认方法
15
作者 王萌威 杨哲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4-221,共8页
现有说话人确认方法中用于提取帧级特征的时延神经网络(TDNN)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缺少对局部频率特征的建模能力,二是多层特征融合方式无法对高层和低层特征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有效建模。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前端模型以及一种新的多层特征... 现有说话人确认方法中用于提取帧级特征的时延神经网络(TDNN)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缺少对局部频率特征的建模能力,二是多层特征融合方式无法对高层和低层特征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有效建模。因此,提出一种新的前端模型以及一种新的多层特征融合方式。在前端模型中,通过将输入特征图划分为多个子频带,并逐层扩大子频带的频率范围,使TDNN可以渐进地对局部频率特征进行建模。同时,在主干模型中新增一条由高层向低层传递的反向路径,对相邻两层输出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并将反向路径中每层的输出拼接后作为融合后的特征。此外,在主干模型中使用逆瓶颈层的设计,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性能。在VoxCeleb1测试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目前的TDNN方法相比,等错误率和最小代价检测函数分别降低了9%和14%,而参数量仅为目前方法的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纹识别 说话人确认 时延神经网络 子频带特征提取 多层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特征融合与混合注意力的物体位姿估计
16
作者 白一凡 党选举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6,41,共6页
在工业机器人抓取过程中,针对物体无纹理、存在遮挡、场景杂乱的情况下的6D位姿精确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多层特征融合与混合空间通道注意力的物体6D位姿估计算法。设计了一种垂直连接的双向特征融合金字塔网络,实现多层特征融合,提升对目... 在工业机器人抓取过程中,针对物体无纹理、存在遮挡、场景杂乱的情况下的6D位姿精确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多层特征融合与混合空间通道注意力的物体6D位姿估计算法。设计了一种垂直连接的双向特征融合金字塔网络,实现多层特征融合,提升对目标关键点的检测性能。嵌入混合空间通道注意力机制,聚焦空间和通道两个维度上的特征信息,增强模型的局部表征能力。在LineMod数据集及Occlusion LineMod遮挡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的优越性及有效性,且能够有效处理背景杂乱及遮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遮挡物体 多层特征融合 混合注意力 位姿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卷积的自适应特征融合MRI脑肿瘤分割方法
17
作者 张野 张睦卿 +1 位作者 袁学刚 牛大田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5-404,共10页
针对U-Net模型在MRI脑肿瘤分割上存在的全局信息捕获不足和深层语义信息融合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图卷积的自适应特征融合网络(adaptive spatial and graph-convolutional U-Net, ASGU-Net)。以三维U-Net为基础,通过构建图卷... 针对U-Net模型在MRI脑肿瘤分割上存在的全局信息捕获不足和深层语义信息融合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图卷积的自适应特征融合网络(adaptive spatial and graph-convolutional U-Net, ASGU-Net)。以三维U-Net为基础,通过构建图卷积推理模块,捕获额外的远程上下文特征;在编解码器中引入动态蛇形卷积(dynamic snake convolution, DSConv)能更精准地契合肿瘤形态各异的特点,提高边缘特征提取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分割精度;在解码器中引入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adaptive spatial feature fusion, ASFF)模块,通过整合多个编码器块捕获的语义信息提升特征融合效果。在公开的BraTS 2019—2021数据集上的评估表明,整个肿瘤、肿瘤核心和增强肿瘤的Dice值分别为90.70%/90.70%/91.00%、84.90%/84.00%/88.80%和77.30%/77.40%/82.50%,证明了ASGU-Net在脑肿瘤分割任务中的有效性。ASGU-Net可有效解决全局信息捕获不足和特征融合不充分的问题,为脑肿瘤高精度自动化分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神经网络 脑肿瘤分割 三维U-Net 图卷积推理瓶颈 动态蛇形卷积 自适应空间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融合振动数据分析的GIS设备机械缺陷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英 李旭 +2 位作者 钟尧 郝建 武建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797-5809,I0031,共14页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switchgear,GIS)机械缺陷是导致设备故障的重要因素,针对单测点、单证据机械缺陷诊断模型信息缺失和精度不足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多层融合振动数据分析的GIS设备机械缺陷诊断方法...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switchgear,GIS)机械缺陷是导致设备故障的重要因素,针对单测点、单证据机械缺陷诊断模型信息缺失和精度不足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多层融合振动数据分析的GIS设备机械缺陷诊断方法。首先,基于真型GIS设备振动模拟平台试验研究测点位置与缺陷类型对振动行为的影响特性;然后,联合统计分析、模态分解、尺度变换方法提出机械振动信号整体与局部信息关注的复合参数分析方法,引入主成分分析开展多测点振动信息的特征层融合降维;最后,提出改进放缩权重的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和Bagging投票机制的强/弱基学习器决策层融合机制,联合构建多层融合振动数据分析的GIS设备机械缺陷诊断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机械缺陷信号的响应幅值、特征频点和畸变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复合特征参量大小及分散程度各不相同;同时,测点位置对缺陷信号的复合振动特征参量的表现形式及分布区间也具有一定影响;基于多层融合数据分析的诊断模型实现缺陷有效识别,辨识准确率为98.66%,相比单一分类器诊断效果提升5.83%。该文可为GIS设备机械缺陷诊断方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IS)设备 机械缺陷 复合特征 多层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S证据理论的雷达工作模式特征层融合识别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星 王志鹏 +3 位作者 呙鹏程 周东青 杜文红 王超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40,共6页
日趋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对雷达工作模式识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单平台工作模式识别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在多平台协同背景下基于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雷达工作模式特征层融合识别算法。该算法运用隶属度函数获得基... 日趋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对雷达工作模式识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单平台工作模式识别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在多平台协同背景下基于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雷达工作模式特征层融合识别算法。该算法运用隶属度函数获得基本信任赋值,根据Dempster合成规则,首先对多平台侦收的同一参数数据进行多平台参数内融合,然后进行参数间融合获得合成信任度,最后依据工作模式判定规则识别雷达工作模式。通过仿真实验,多平台融合识别算法的识别率较单平台识别方法平均提高了27%,实验结果说明融合识别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工作模式识别 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电路多源特征层融合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3
20
作者 罗慧 王友仁 +1 位作者 崔江 赵鹏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96,共5页
设计了一种多源信息特征层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应用在电力电子电路的诊断过程中。选择待测电路的节点电压和重要支路电流作为融合对象,利用小波变换和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采用间隔交叉的方式将电压特征矢量和电流特... 设计了一种多源信息特征层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应用在电力电子电路的诊断过程中。选择待测电路的节点电压和重要支路电流作为融合对象,利用小波变换和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采用间隔交叉的方式将电压特征矢量和电流特征矢量联合形成特征矢量,通过神经网络对联合特征矢量进行推理分类,得到故障诊断结果。以Buck-Boost电路为诊断实例,对比分析了选择不同特征融合对象对故障诊断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电路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电路 故障诊断 多源信息 特征融合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