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家崖煤矿重复采动巷道变形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杰 张宁波 刘海兵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51,共8页
针对重复采动巷道围岩变形严重、无法复用,重复采动巷道在服务期内具有明显的叠加演化特征的问题,以关家崖煤矿13092巷道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重复采动巷道变形的叠加扩展特征和控制对策进行了研究。... 针对重复采动巷道围岩变形严重、无法复用,重复采动巷道在服务期内具有明显的叠加演化特征的问题,以关家崖煤矿13092巷道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重复采动巷道变形的叠加扩展特征和控制对策进行了研究。重复采动巷道变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一次回采扰动下,重复采动巷道变形呈现分区和非对称破坏特征,可划分为快速变形区、强烈变形区和缓慢变形区;裂纹破坏主要在煤壁帮和煤柱帮,而顶底板较少,表现为巷道两帮显著片帮和内移;煤壁帮与顶板、煤柱帮与底板交汇处变形严重。②二次采动巷道在一次破坏基础上叠加扩展,使得非对称破坏更加显著,形成巷道围岩蝶形叠加塑性破坏区。③重复采动巷道围岩控制的重点时间为一次回采阶段,重点区域为强烈变形区和缓慢变形区的巷道煤柱帮一侧。通过分析采动巷道蝶形变形特征和破坏分区规律,提出了重复采动巷道多层次耦合控制技术,采用浅低压−深高压注浆提高煤柱支撑力,采用锚索补强提高支护体支撑力,实现耦合控制。通过加固前后变形量对比分析验证了多层次耦合控制满足巷道复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采动巷道 变形特征 塑性破坏 叠加扩展特征 多层次耦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潮流下考虑储能系统状态耦合特性的配电网电压协调管理策略
2
作者 黄莘杰 方斯顿 +3 位作者 罗颖冰 陈冠宏 牛涛 廖瑞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577-5588,I0021,共13页
针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引起“输-配网双向潮流”带来配电网电压管理难题,该文提出一种应对双向潮流的配电网电压管理策略。首先,挖掘变压器模型对配电网电压控制特性的影响机理,量化双向潮流下变压器高/低压母线电压控制特性。其次,... 针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引起“输-配网双向潮流”带来配电网电压管理难题,该文提出一种应对双向潮流的配电网电压管理策略。首先,挖掘变压器模型对配电网电压控制特性的影响机理,量化双向潮流下变压器高/低压母线电压控制特性。其次,为保证储能电池运行安全,基于电池实验数据,构建包含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荷电状态及功率状态耦合关系的储能系统调节可行域,并采用分段线性化方式建立实用控制域模型,实现不同SoH下对储能充放电能力的实时约束。最后,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渗透水平差异,提出多层次协调电压控制策略,减少双向潮流下配电网电压越限。通过改进IEEE 33系统算例验证所提方法在不同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场景下提供有效电压管控措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双向潮流 储能状态耦合特性 电压管理 多层次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载扰动下深部大断面硐室围岩“帮-顶”联动失稳机理 被引量:7
3
作者 杨书浩 王俊 +2 位作者 宁建国 沈圳 李壮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33,共11页
动载扰动下深部大断面硐室围岩结构性破坏与失稳是大型现代化煤矿面临的突出问题。以新巨龙煤矿井下典型煤矸分选大断面硐室为背景,基于FLAC3D模拟软件研究了动载扰动与高静载应力叠加下典型大断面硐室围岩变形破坏演化过程,揭示了典型... 动载扰动下深部大断面硐室围岩结构性破坏与失稳是大型现代化煤矿面临的突出问题。以新巨龙煤矿井下典型煤矸分选大断面硐室为背景,基于FLAC3D模拟软件研究了动载扰动与高静载应力叠加下典型大断面硐室围岩变形破坏演化过程,揭示了典型动载扰动下深部大断面硐室“帮-顶”联动失稳机理,提出了多层次控制技术。研究表明:①动载扰动过程中,深部大断面硐室从帮部极限平衡区“板裂结构”率先破坏,联动诱发顶板锚固岩层的垮冒,最终表现为整个硐室围岩的失稳;②动载扰动是深部大断面硐室围岩失稳的诱发因素,而帮部极限平衡区应力是基础力源;③动载扰动下深部大断面硐室围岩失稳防控应从弱化动载应力和均衡强化锚固承载能力2方面入手,即采用深部消波吸能-浅部全断面锚固均撑支护-巷表柔性防护多层次控制技术。模拟表明,该技术控制了大断面硐室失稳,围岩塑性区体积下降了18.46%,变形量降幅高达31.78%,帮部与顶板整体性得到了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硐室 动载扰动 板裂 联动失稳 多层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体系结构的民航收费管理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学利 刘雨刚 王红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1-362,共2页
针对我国民航收费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基于C/S体系结构模式的中国民航收费管理系统。该系统以民航结算中心为基础,机场和航空公司为辅,能及时准确地进行各种航空费用的结算。对系统目标、系统功能以及网络体系结构进行了具体的讨论。... 针对我国民航收费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基于C/S体系结构模式的中国民航收费管理系统。该系统以民航结算中心为基础,机场和航空公司为辅,能及时准确地进行各种航空费用的结算。对系统目标、系统功能以及网络体系结构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同时,对民航收费管理系统的关键性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对促进我国民航收费管理系统的发展大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体系结构 多层次安全控制 项目管理 中国 民航收费管理系统 民航结算 航空公司 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