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多层接地框架土-结构共同作用分析
被引量:9
- 1
-
-
作者
王一功
杨佑发
-
机构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8-93,共6页
-
基金
重庆市科委资助(7549)
-
文摘
多层接地框架是山地、丘陵地区多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但以往对其抗震性能研究不是很多。利用二次开发后的ANSYS对多层接地框架抗震性能进行了上下部共同作用分析,发现多层接地框架的抗震性能受到地基情况的明显影响。
-
关键词
多层接地框架
ANSYS
上下部共同作用
多次透射边界
-
Keywords
multistory frame located at hillside sites with different slopes
ANSYS
SSI
muli-transmitting boundary
-
分类号
TU43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
-
题名山区多层接地隔震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杨佑发
刘泳伶
凌玲
-
机构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1-16,共6页
-
基金
重庆市建设科技计划(2011-2-8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106112014CDJZR200006)
-
文摘
筛选来自台湾集集地震同一场地类别上的三个台站的地震波,包括两条近断层地震波TCU054与TCU068和一条远场波ILA007,引入多次透射边界以模拟场地的无限性,利用二次开发后的ANSYS建立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山区多层接地基础隔震与层间隔震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针对近断层地震动与远场地震动作用下山区隔震框架结构的位移、加速度、层间剪力与层间位移角等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远场地震动作用下三种结构中位于陡坎上部楼层的层间剪力的相对关系均为非隔震>层间隔震>基础隔震,而两种隔震结构中位于陡坎下部楼层的层间剪力值很接近,与非隔震结构的相对关系与土体的刚度有关。多层接地框架的两种隔震形式均放大了掉层部分的层间剪力,但远场地震动作用下的放大效应比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的放大效应要低。两种隔震结构中位于陡坎上部的楼层在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均大于远场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
-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多层接地框架
多次透射边界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
基础隔震
层间隔震
-
Keywords
near-fault ground motions
the frame connected with ground by not only the first floor
muli-transmitting boundary
soil-structure interraction(SSI)
base isolation
story isolation
-
分类号
TU352.1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