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学习的快速遗传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韩明红 李凡 邓家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1-34,共4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学习的快速遗传算法 ,论述了其算法的进化过程并对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权值进行了优化 ,对权值的初始化范围以及输入层节点进行了优化选择。仿真试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收敛速度快 ,网络逼近精度高 ,克服了B... 提出了一种用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学习的快速遗传算法 ,论述了其算法的进化过程并对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权值进行了优化 ,对权值的初始化范围以及输入层节点进行了优化选择。仿真试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收敛速度快 ,网络逼近精度高 ,克服了BP算法易于陷入局部极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遗传算法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学习 收敛速度 网络逼近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多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冬奥会场区滑坡易发性评价
2
作者 胡文杰 李峰 +1 位作者 张梅东 刘文龙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9-958,共10页
开展冬奥会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对于冬奥会场馆的运维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冬奥会6个区县为研究对象,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人类活动和土壤植被5个方面构建冬奥会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易发性因子权重需反复多... 开展冬奥会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对于冬奥会场馆的运维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冬奥会6个区县为研究对象,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人类活动和土壤植被5个方面构建冬奥会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易发性因子权重需反复多次调整的繁琐过程、过多的池化层造成特征信息大量丢失等问题,提出影响因子权重自适应学习、扩张卷积层替换池化层的加权多层卷积神经网络(Weighted Multi-CNN,WM-CNN)用于滑坡易发性预测。运用加权多层卷积神经网络、一维卷积神经网络(CNN-1D)、卷积神经网络(CNN)、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模型(RF)分别构建该区域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对冬奥会地区进行滑坡易发性区划,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表明,WM-CNN模型预测效果最好,高于CNN-1D模型的0.835、CNN模型的0.877、SVM模型的0.819、RF模型的0.884。此外,研究区域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集中在北京的延庆区,大多分布在道路两侧和山谷地带。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延庆奥运村位于中等易发区,滑坡风险较大,因此需要重点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奥会区域 加权多层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滑坡易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浅层人工神经网络的可移植执行恶意软件静态检测模型
3
作者 花天辰 马晓宁 智慧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11-1921,共11页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可移植执行(PE)恶意软件检测方法中,数据集存在的不平衡或不完整问题,以及神经网络结构过深或特征集庞大而导致的模型计算资源开销和耗时增加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浅层人工神经网络(SANN)的PE恶意软件静态检测模型。首先...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可移植执行(PE)恶意软件检测方法中,数据集存在的不平衡或不完整问题,以及神经网络结构过深或特征集庞大而导致的模型计算资源开销和耗时增加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浅层人工神经网络(SANN)的PE恶意软件静态检测模型。首先,利用LIEF(Library to Instrument Executable Formats)库创建PE特征提取器从EMBER数据集中提取PE文件样本,并提出一种特征组合,该特征集具备更少的PE文件特征,从而在减小特征空间和模型参数量的同时能够提高深度学习模型的性能;其次,生成特征向量,通过数据清洗去除未标记的样本;再次,对特征集内的不同特征值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将特征向量输入SANN中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SANN可达到95.64%的召回率和95.24%的准确率,相较于MalConv模型和LightGBM模型,SANN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19和1.57个百分点。SANN的总工作耗时约为用时最少的对比模型LightGBM的1/2。此外,SANN在面对未知攻击时具备较好的弹性,且仍能够保持较高的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软件 静态检测 深度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 可移植执行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注意力层的神经网络弹道落点预测方法
4
作者 马月红 曹彦敏 +5 位作者 李超旺 赵辰 周辉 赵慧亮 王晓成 李乾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1,共9页
针对现有的弹道落点预测方法误差大和气象变化适应不足的问题,建立了包含气象条件的弹道数据集,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层的CNN-BiLSTM-BiGRU弹道落点预测方法。在所构建的组合模型中引入自注意力层和残差连接,加强模型在处理输入序... 针对现有的弹道落点预测方法误差大和气象变化适应不足的问题,建立了包含气象条件的弹道数据集,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层的CNN-BiLSTM-BiGRU弹道落点预测方法。在所构建的组合模型中引入自注意力层和残差连接,加强模型在处理输入序列时动态关注不同时刻信息的能力,缓解网络中的梯度爆炸问题。采用多维时间序列数据的输入表示方法,结合历史弹道轨迹数据和目标特征等信息,减小弹道落点预测误差。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注意力层的CNN-BiLSTM-BiGRU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其他模型,射程预测的最大误差占真实值的0.156%,横偏预测的最大误差占真实值的5.904%。文中研究为弹道落点预测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落点预测 深度学习 弹道模型 自注意力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门控循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跳跃连接神经网络的无监督弱光图像增强算法
5
作者 刘洋 刘思瑞 +1 位作者 徐晓淼 王竹筠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8-216,共9页
针对Zero-DCE网络存在细节丢失和不同亮度区域处理结果出现差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增强深度曲线估计网络(EnDCE-Net)的无监督弱光图像增强算法。通过探索弱光图像与未配对的正常光照图像之间的潜在映射关系,实现了对低光照场景下图... 针对Zero-DCE网络存在细节丢失和不同亮度区域处理结果出现差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增强深度曲线估计网络(EnDCE-Net)的无监督弱光图像增强算法。通过探索弱光图像与未配对的正常光照图像之间的潜在映射关系,实现了对低光照场景下图像质量的显著改善。首先,提出新的特征提取网络,该网络整合了多个跳跃连接与卷积层,实现低层与高层特征的有效融合,从而学习到弱光图像中的关键特征,增强网络对弱光图像的学习能力。其次,设计一组联合的无参考损失函数,强调优化过程中与亮度相关的特性,从而更有利于图像增强模型的参数更新,提高图像增强的质量和效果。为了验证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在5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对比实验,与次优算法Zero-DCE相比,有参考数据集SICE上的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分别提升了9.4%、21%。无参考数据集LIME、DICM、MEF、NPE上NIQE分别达到了4.04、3.04、3.35、3.83。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表现出色,增强后的图像色彩自然,亮度均衡且细节清晰。无论是主观视觉评价还是客观定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对比算法,充分体现了在图像增强效果上的卓越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光图像增强 深度曲线估计 无参考损失函数 多层卷积神经网络 无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学习和综合算法 被引量:33
6
作者 张铃 吴福朝 +1 位作者 张钹 韩玫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40-448,共9页
本文提出多层前馈网络的一种新的学习和综合算法──FP算法,并证明由此算法得到的网络作为通用联想记忆器时,具有如下优点:(1)每个样本都是吸引中心;(2)每个样本的吸引半径达到最大值;(3)网络没有假吸引中心;(4)网... 本文提出多层前馈网络的一种新的学习和综合算法──FP算法,并证明由此算法得到的网络作为通用联想记忆器时,具有如下优点:(1)每个样本都是吸引中心;(2)每个样本的吸引半径达到最大值;(3)网络没有假吸引中心;(4)网络具有最少的元件个数;(5)学习的复杂性达到最优(就其复杂性的阶而言).故此网络在性能、结构、计算复杂性等方面均达到很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多层前馈网络 F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神经网络隐层结点设计的一个学习算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叶东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26-128,共3页
考虑三层前馈神经网络隐结点学习问题.在分析同类与不同类训练样本在隐层输出上体现的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权值学习过程中动态地用除网络隐结点数的学习算法.数值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前馈神经网络 结点数 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前馈神经网络的单斜辉石温压计分析火山的岩浆通道系统
8
作者 夏群科(编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3,共1页
对火山的岩浆通道系统的深入了解,对理解岩浆如何储存和迁移,以及评估与火山活动伴生的地质灾害等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单斜辉石(Cpx)温压计是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在此之前,使用Cpx温压计的前提是准确评估天然样品中所选的Cpx是否... 对火山的岩浆通道系统的深入了解,对理解岩浆如何储存和迁移,以及评估与火山活动伴生的地质灾害等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单斜辉石(Cpx)温压计是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在此之前,使用Cpx温压计的前提是准确评估天然样品中所选的Cpx是否与共存熔体平衡。然而,无论是使用Cpx-熔体Fe-Mg交换系数,或是判断Cpx组分是否与模拟计算结果一致,均不足以准确判断Cpx的平衡状态。此外,由于无法准确获得Cpx中Fe^(3+)/ΣFe而将所有Fe视为Fe^(2+)的处理将导致高估Cpx中的硬玉端元(jadeite,NaAlSi_(2)O_(6)),并忽略霓石端元(aegirine,NaFe^(3+)Si_(2)O_(6)),进而高估了温压计算结果。另外,电子探针在评估矿物和熔融物中的水含量方面存在不足,这进一步影响了温压计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斜辉石 温压计 火山活动 地质灾害 前馈神经网络 电子探针 深度学习 端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架构神经网络的煤系气合采产能预测与模型性能对比研究
9
作者 李映洁 杨永国 +2 位作者 李耿 尚福华 张连昆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2-524,共13页
煤系气具有储量丰富、热值高、清洁环保等优点,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能源。科学合理的产能预测是提升煤系气合采开发效益的关键环节,有助于优化生产计划、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深度学习以其在处理复杂数据模式方面的能力而著称,其中长... 煤系气具有储量丰富、热值高、清洁环保等优点,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能源。科学合理的产能预测是提升煤系气合采开发效益的关键环节,有助于优化生产计划、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深度学习以其在处理复杂数据模式方面的能力而著称,其中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因其在捕捉时间序列中的长期依赖关系方面的优势而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本研究通过对煤系气合采方案的深入分析,设计并比较了单层与多层LSTM、单向与双向LSTM以及LSTM与多层感知器(MLP)组合模型的性能。通过对比不同隐藏层节点数量和学习率设置下的LSTM模型性能,得到单层LSTM在适当的节点数量和学习率下呈现出较小的预测误差和较高的稳定性。此外,本研究对不同结构的LSTM、MLP、卷积神经网络(CNN)还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煤系气合采井日产量预测中,单层LSTM模型在预测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其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气 产能预测 神经网络 隐藏节点数量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神经网络的半监督层位追踪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沐阳 高建虎 +1 位作者 雍学善 常德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8-947,共10页
层位追踪是地震资料解释的关键步骤,通常由解释人员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效率较低。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构建地震数据和训练标签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从而完成层位追踪,由于人工解释结果获取困难,仅由少量标签训练的模型泛化能力较差。为此,提... 层位追踪是地震资料解释的关键步骤,通常由解释人员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效率较低。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构建地震数据和训练标签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从而完成层位追踪,由于人工解释结果获取困难,仅由少量标签训练的模型泛化能力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半监督层位追踪方法,将层位追踪转化为层位断层间区域的图像分割。首先使用自编码器对无标签数据进行训练,之后将部分参数迁移至有监督学习网络后使用少量标签数据进行有监督学习,最后对整个工区的地震数据进行预测,提取分割结果边缘作为层位追踪结果。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的测试结果均表明,相较于有监督学习层位追踪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少的错误分割,由分割边界提取的层位与人工层位解释结果的误差较小,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追踪 地震资料解释 卷积神经网络 半监督学习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属性和深度前馈神经网络的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预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大江 陈玺 +2 位作者 路允乾 顾元 文鹏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23-2736,共14页
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是评价资源量的重要参数,常规的地震反演储层预测方法存在精度低、效率不高的问题,且无法解决地震数据与储层参数之间的非线性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相关技术已经应用于地震勘探领域,其中人工神经网... 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是评价资源量的重要参数,常规的地震反演储层预测方法存在精度低、效率不高的问题,且无法解决地震数据与储层参数之间的非线性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相关技术已经应用于地震勘探领域,其中人工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可以通过从大量的样本数据中不断学习,进而拟合复杂非线性函数来实现地下储层特征反演,有着很强的非线性映射和泛化能力。因此,本文在分析了常规线性公式以及岩石物理建模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震属性和深度前馈神经网络预测水合物饱和度的方法。首先,基于测井和地震数据,通过筛选出不同类型与水合物饱和度相关性高的地震属性体,多维度构建样本标签数据;然后采用地震反演与端到端(地震数据-储层物性数据)反演相结合的策略,对全连接神经网络的隐藏层数、神经元数量、迭代次数等参数进行测试训练,最后将训练结果应用于地震数据体获得水合物饱和度预测结果。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地震属性和深度前馈神经网络预测的饱和度结果精度高、多解性低,与测井数据吻合好,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同时,预测的水合物空间分布特征表明研究区水合物成藏为平面游离气-水合物过渡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深度学习 饱和度 地震属性 深度前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神经网络的逐层优化学习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春雨 盛昭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3-48,共6页
提出了求解前馈神经网络的逐层优化学习算法,首先对输出层权值进行优化,然后再对隐层权值进行优化,如此交替迭代直至求出最优解.在分层优化过程中,对节点激励函数进行了线性化,同时为防止由于线性化造成较大的误差,在目标函数中... 提出了求解前馈神经网络的逐层优化学习算法,首先对输出层权值进行优化,然后再对隐层权值进行优化,如此交替迭代直至求出最优解.在分层优化过程中,对节点激励函数进行了线性化,同时为防止由于线性化造成较大的误差,在目标函数中加入了惩罚项.该算法每次迭代的最优权值矩阵可以用显式表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优化 前馈神经网络 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神经网络在预测连续泄漏系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娟霞 黄丽文 +1 位作者 蒋文豪 段青山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79-2189,共11页
受泄漏孔几何参数、液位、液体物理特性及流动状态等因素影响,储罐连续泄漏系数难以直接采用流体力学建模求解。通过常压立式储罐连续泄漏试验获取数据样本,利用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FNN)算法构建连续泄漏系数(Cs... 受泄漏孔几何参数、液位、液体物理特性及流动状态等因素影响,储罐连续泄漏系数难以直接采用流体力学建模求解。通过常压立式储罐连续泄漏试验获取数据样本,利用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FNN)算法构建连续泄漏系数(Cs)与输入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算法的Cs预测模型。模型性能评估结果表明,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EMA)、解释方差分(SEV)及决定系数(R2)分别为0.015 4、0.949 2及0.948 2,表明模型预测性能良好。与相应连续泄漏试验值比较,预测Cs的总平均绝对偏差范围为5.28%~7.34%,质量流率平均偏差为4.60%~6.51%,连续泄漏量的平均偏差为0.84%~2.03%,模型预测结果优于采用泄漏经验常数的计算结果,证明该模型可有效预测连续泄漏期间Cs值及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储罐连续泄漏 泄漏系数 深度学习 前馈神经网络(FNN)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CFN:基于图神经网络多层网络社团检测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龙 张振宇 +1 位作者 李晓明 白宏鹏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26-2931,共6页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多层网络社团检测方法面临以下两个挑战。一是如何有效利用多层网络的节点内容信息,二是如何有效利用多层网络的层间关系。因此,提出多层网络社团检测模型AGCFN(autoencoder-enhanced graph convolutional fusion netwo...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多层网络社团检测方法面临以下两个挑战。一是如何有效利用多层网络的节点内容信息,二是如何有效利用多层网络的层间关系。因此,提出多层网络社团检测模型AGCFN(autoencoder-enhanced graph convolutional fusion network)。首先通过自编码器独立提取每个网络层的节点内容信息,通过传递算子将提取到的节点内容信息传递给图自编码器进行当前网络层节点内容信息与拓扑结构信息的融合,从而得到当前网络层每个节点的表示,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网络的节点内容信息与拓扑结构信息。对于得到的节点表示,通过模块度最大化模块和图解码器对其进行优化。其次,通过多层信息融合模块将每个网络层提取到的节点表示进行融合,得到每个节点的综合表示。最后,通过自训练机制训练模型并得到社团检测结果。与6个模型在三个数据集上进行对比,ACC与NMI评价指标有所提升,验证了AGCFN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网络 社团检测 神经网络 自编码器 自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被引量:68
15
作者 洪炳熔 金飞虎 高庆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23-825,共3页
反向传播算法是神经网络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但算法有求解精度低、搜索速度慢、易于陷入极小的缺点。蚁群算法是一种新型的模拟进化算法,有正反馈、分布式计算、启发性收敛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得解题过程加快,易于实... 反向传播算法是神经网络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但算法有求解精度低、搜索速度慢、易于陷入极小的缺点。蚁群算法是一种新型的模拟进化算法,有正反馈、分布式计算、启发性收敛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得解题过程加快,易于实现分布式计算。将蚁群算法和神经网络相结合起来,实现了非线性模型的辨识问题及倒立摆的控制。仿真实验表明:用蚁群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可兼有神经网络广泛映射能力和蚁群算法快速全局收敛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反向传播算法 非线性系统 倒立摆 收敛性 映射能力 网络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前馈人工神经网络结构研究 被引量:33
16
作者 刘耦耕 李圣清 肖强晖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30,共5页
研究表明,由多层FNN的BP算法误差函数构成的非线性方程组的独立方程个数和FNN的待求未知变量的个数应该相等,该方程组才能有唯一组解.由此导出网络结构方程式,进而导出隐层层数判别式和每层神经元个数判别式.依据Kolmogorov定理,由该判... 研究表明,由多层FNN的BP算法误差函数构成的非线性方程组的独立方程个数和FNN的待求未知变量的个数应该相等,该方程组才能有唯一组解.由此导出网络结构方程式,进而导出隐层层数判别式和每层神经元个数判别式.依据Kolmogorov定理,由该判别式得出求解FNN隐层层数和每个隐层神经元个数的具体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人工神经网络 多层人工神经网络 网络结构 神经元个数 非线性方程组 Kolmogorov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前馈多层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17
作者 韩智刚 张安邦 杨士中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6期100-103,共4页
利用矩阵MoorePenrose逆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前馈多层神经网络学习算法———MBP(MatrixBP)算法。该算法采用了群体搜索的策略,打破了BP算法一次一点的搜索方式,一次可搜索权空间中一个超平面。仿... 利用矩阵MoorePenrose逆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前馈多层神经网络学习算法———MBP(MatrixBP)算法。该算法采用了群体搜索的策略,打破了BP算法一次一点的搜索方式,一次可搜索权空间中一个超平面。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提高收敛速度和避免陷入局部极小点方面都有一定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MBP算法 前馈神经网络 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前馈神经网络BP学习算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显德 崔浩然 +1 位作者 李盼池 许少华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4,共4页
针对前馈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问题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P算法———变惯性因数和构造响应函数相结合的算法 .该算法在每一次校正连接权和阈值时 ,均按一定比例加上前一次学习时的校正量 ,同时构造出新响应函数 ,以提高网... 针对前馈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问题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P算法———变惯性因数和构造响应函数相结合的算法 .该算法在每一次校正连接权和阈值时 ,均按一定比例加上前一次学习时的校正量 ,同时构造出新响应函数 ,以提高网络收敛速度 .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 前馈神经网络 BP学习算法 变惯性因数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多层神经网络在水滑石电缆阻燃剂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任庆利 罗强 +1 位作者 吴洪才 陈寿田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9,共3页
本文将前馈多层神经网络用于水滑石电缆阻燃剂制备的研究。从获得的试验数据中 ,通过训练建立了原料添加量与最终制备得的水滑石纯度的非线性映射模型。神经网络采用 BP算法 ,网络结构采用 3- 2 - 1形式。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前馈多层神经网络 水滑石 电缆阻燃剂 制备 绝缘材料 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卷积神经网络与多层感知机的渐进式多阶段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薛金强 吴秦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253,共11页
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去噪方法中,在网络架构层面存在单阶段网络特征表达能力不足而难以在复杂场景下重构清晰图像,以及多阶段网络内部特征连接不紧密而容易丢失原始图像细节的问题。在基础构建块层面,存在卷积层难以处理较大噪声级... 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去噪方法中,在网络架构层面存在单阶段网络特征表达能力不足而难以在复杂场景下重构清晰图像,以及多阶段网络内部特征连接不紧密而容易丢失原始图像细节的问题。在基础构建块层面,存在卷积层难以处理较大噪声级别下的跨层次特征,以及全连接层难以捕获图像邻域空间细节的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从两方面提出解决方法:一方面,在架构层面提出新颖的跨阶段门控特征融合,从而更好地连接一阶段网络的浅层特征与二阶段的深层特征,促进信息流的交互并使得去噪网络内部关联更为紧密,同时避免丢失原始像素细节;另一方面,在基础构建块层面提出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和多层感知机特性的双轴特征偏移块,作用于低分辨率多通道数的特征图,从而缓解卷积网络在复杂噪声场景下难以捕获跨层次特征依赖关系的问题,对于高分辨率、少通道数的特征图,使用卷积网络以充分提取噪声图像的空间邻域依赖关系。大量定量与定性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在真实世界图像去噪和高斯噪声去除任务中,都以较小的参数量和计算代价取得了最佳的PSNR和SS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去噪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多层感知机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