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多层次一致性和半监督深度网络的轴承域适应故障诊断方法
1
作者 沈建军 于树源 +1 位作者 贾峰 蒋昭宇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6,共10页
在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中,深度学习智能故障诊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充足的标记数据;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收集大量标记数据常常面临困难和高昂成本,而大量未标记的数据则未被有效利用。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次一致性半监督... 在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中,深度学习智能故障诊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充足的标记数据;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收集大量标记数据常常面临困难和高昂成本,而大量未标记的数据则未被有效利用。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次一致性半监督深度网络(MLC-SDN)的滚动轴承智能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轴承原始信号经过数据预处理转为二维时频图,建立了特征提取器模块,利用深度卷积网络将轴承样本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然后,在域间层面,采用基于样本的最优传输方法,利用目标样本不同视图的优缺点,稳健准确地对齐源域和目标域;在样本层面上,将弱增强视图的预测设置为强增强视图的伪标签,以保证一致性,同时,将非目标类的预测分布纳入优化目标,避免其与目标类的竞争,从而提高了伪标签生成的预测置信度;最后,为了验证MLC-SDN的有效性,利用三种轴承数据集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数据集上均取得了预测精度超过95%的结果。MLC-SDN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有限标记数据,同时在处理未标记数据和实现高精度故障诊断方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智能故障诊断 多层次一致性 半监督深度网络 领域自适应 伪标签 一致性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自适应残差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
2
作者 朱海龙 董绍江 +1 位作者 赵兴新 黄翔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9-193,200,共6页
针对轴承故障诊断过程中传统模型在高噪声背景下依赖单一高维特征预测的局限性及其特征学习能力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自适应混合残差神经网络结构(MSCNN-FFDRSN)深度学习模型,该方法首先通过应用多尺度混合空洞卷积模块,增加模... 针对轴承故障诊断过程中传统模型在高噪声背景下依赖单一高维特征预测的局限性及其特征学习能力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自适应混合残差神经网络结构(MSCNN-FFDRSN)深度学习模型,该方法首先通过应用多尺度混合空洞卷积模块,增加模型的感受野和特征融合能力,减少参数量,实现高噪声背景下提升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其次,对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模块,通过引入可变核卷积,根据输入数据的变化自主进行动态改变卷积核大小,引入concat连接,使深层特征和浅层特征进一步融合,利用注意力模块和软阈值对逐通道特征赋不同阈值并降噪。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XJTU-SY公开轴承数据集上平均准确率表现为98.70%,并在某公司自制的轴承故障数据集(CME)上也表现出了极高的准确率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空洞卷积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 可变核卷积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深度展开网络的布里渊增益谱降噪技术研究
3
作者 郑欢 徐诺 +2 位作者 舒涵 许科 彭银生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0-1041,共12页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系统中的布里渊增益谱(BGS)可能存在噪声,造成布里渊频移等重要信息难以提取的问题,故需对BGS降噪。现有BGS降噪方法分为基于模型的方法(如BM3D)和基于学习方法(如Dn CNN)两大类,分别存在降噪速度慢和可解释性...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系统中的布里渊增益谱(BGS)可能存在噪声,造成布里渊频移等重要信息难以提取的问题,故需对BGS降噪。现有BGS降噪方法分为基于模型的方法(如BM3D)和基于学习方法(如Dn CNN)两大类,分别存在降噪速度慢和可解释性差的问题。对此提出基于多尺度深度展开网络(MSDUN)的BGS降噪方法,具有降噪效果好、降噪速度快、可解释性好的优点。MSDUN通过将输入图像经过一系列参数可学习的降噪模块实现降噪,卷积神经网络是隐含在每个降噪模块中的,因此MSDUN结构层次清楚,具有明晰的可解释性。由于在单个降噪模块中使用了卷积神经网络,因此降噪速度相比BM3D这类基于模型的方法更快。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MSDUN可以将三维BGS灰度图信噪比增强8.14 d B,降噪效果上优于BM3D的3.92 d B和Dn CNN的2.23 d B;降噪速度上,MSDUN只需4.8 s,比BM3D快了近30倍;相比Dn CNN,MSDUN算法层次结构更加清晰,可解释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布里渊增益谱 降噪 多尺度深度展开网络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复合多元多尺度散布熵和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的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
4
作者 储焰 常远 汤何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147,共6页
为了克服单传感器振动信息不能全面表达柱塞泵故障特征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方法,将精细复合多元多尺度散布熵(RCMMDE)嵌入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RSN)框架中,更精确地提取轴向柱塞泵非线性故障特征。通过RCMMDE全面... 为了克服单传感器振动信息不能全面表达柱塞泵故障特征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方法,将精细复合多元多尺度散布熵(RCMMDE)嵌入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RSN)框架中,更精确地提取轴向柱塞泵非线性故障特征。通过RCMMDE全面表征轴向柱塞泵故障信息,构建故障特征集;利用DRSN对轴向柱塞泵的故障进行分类;最后,通过轴向柱塞泵故障模拟实验,获取典型故障信号特征,并与其他智能诊断算法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泛化能力,实现柱塞泵故障特征的精准识别。结果表明:随着尺度因子的增大,RCMMDE可实现轴向柱塞泵微弱故障特征的有效分离;DRSN模型提高了对高噪声振动信号的特征学习能力,故障诊断精度达到96.21%,明显优于其他分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故障诊断 精细复合多元多尺度散布熵(RCMMDE)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DR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预处理与深度稀疏网络的并行磁共振成像重建
5
作者 薛磊 段继忠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2-1095,共14页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医学诊断中具有关键作用,但过长的扫描时间可能会导致患者不适或产生运动伪影。并行成像技术和压缩感知理论表明,可通过对k空间数据进行欠采样从而提高扫描速度,其中并行MRI是一种通过利...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医学诊断中具有关键作用,但过长的扫描时间可能会导致患者不适或产生运动伪影。并行成像技术和压缩感知理论表明,可通过对k空间数据进行欠采样从而提高扫描速度,其中并行MRI是一种通过利用多个接收线圈同时采集多个数据通道来加速成像过程的技术。深度学习凭借其强大的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能力,在欠采样MRI重建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如需要自动校准信号、重建不稳定等),提出了一种创新的重建方法,旨在从欠采样的k空间数据中高效、准确地重建高质量的并行磁共振图像。该方法的核心骨架为深度稀疏网络,该网络通过将求解稀疏模型的迭代收缩阈值算法的迭代过程展开,转化为深度神经网络框架内的一系列可训练层。另外,还引入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自适应预处理模块,通过融合普通卷积与异型卷积核,进一步提升网络的稀疏表示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先进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均表现出更优的重建性能,包括更高的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指数,以及更低的高频误差范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磁共振成像重建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稀疏网络 多尺度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改进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的滚动轴承寿命状态识别
6
作者 陈仁祥 张雁峰 +3 位作者 杨黎霞 梁栋 李嘉琳 闫凯波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7-224,共8页
针对背景噪声和不同工况下单一尺度模型特征提取能力有限,引起滚动轴承寿命状态识别率下降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尺度改进深度残差收缩网络(multi scale-improved 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MS-IDRSN)的滚动轴承寿命状态识别方法。首... 针对背景噪声和不同工况下单一尺度模型特征提取能力有限,引起滚动轴承寿命状态识别率下降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尺度改进深度残差收缩网络(multi scale-improved 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MS-IDRSN)的滚动轴承寿命状态识别方法。首先,在深度残差收缩单元中引入改进的阈值函数提升网络的抗噪性能,并减小降噪过程中的寿命状态信息丢失;然后,采用不同卷积核尺寸的深度残差收缩单元构建特征提取器,避免单一尺度感受野引起在不同工况下的特征提取能力下降。最后,利用最大均值差异损失适配源域与目标域特征的特征分布,通过Softmax分类器实现在不同工况的轴承寿命状态识别。在PRONOSTIA数据集和自测轴承数据集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和泛化性能,在考虑背景噪声和不同工况条件下相比对比方法的寿命状态识别率提升7.6%~4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寿命状态识别 阈值函数 多尺度特征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多层次信息自适应融合的逆半色调方法
7
作者 李梅 孔维轩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5-204,共10页
目的逆半色调方法是实现数字化文件管理和高精度图像识别的关键技术,通过现有的逆半色调方法恢复得到的图像存在图像内容缺失、图像细节再现模糊等问题。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多尺度多层次信息自适应融合的逆半色调方法。方法首先,... 目的逆半色调方法是实现数字化文件管理和高精度图像识别的关键技术,通过现有的逆半色调方法恢复得到的图像存在图像内容缺失、图像细节再现模糊等问题。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多尺度多层次信息自适应融合的逆半色调方法。方法首先,提出多尺度自适应深度网络,实现多尺度信息的提取;然后,采用稠密残差块与注意力机制相结合的形式实现图像细节信息的有效提取;最后,构建多信息自适应融合网络,将不同阶段恢复得到的图像内容信息与细节信息有效融合,从而得到高质量的逆半色调图像。实验在Set14、Urban100、Microsoft COCO等3个数据集上与最新的5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在客观评价方面,其峰值信噪比平均值提高了0.05∼5.51 dB,结构相似度平均值提高了0∼0.1;在主观评价方面,运用此方法得到的逆半色调图像去除半色调噪点更为彻底,恢复出的图像细节更好,在视觉上与原始图像更为相近。同时,对于处理256像素×256像素的图像,所提出的网络在GPU上的平均运行时间为0.13 s。结论所提出的多尺度多层次信息自适应融合模型可以得到更高质量的逆半色调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半色调方法 多尺度自适应深度网络 多信息自适应融合深度网络 半色调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称融合多尺度双域网络的图像压缩感知重建方法
8
作者 林乐平 廖心竹 欧阳宁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05-1911,共7页
针对图像在细节丰富和结构复杂区域重建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对称融合多尺度双域网络(SFMD-Net),通过融合频域和空间域信息,提高图像重建质量。在频域增强支路,利用二维离散余弦变换获取频域信息,通过双残差注意模块深化频域关键特... 针对图像在细节丰富和结构复杂区域重建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对称融合多尺度双域网络(SFMD-Net),通过融合频域和空间域信息,提高图像重建质量。在频域增强支路,利用二维离散余弦变换获取频域信息,通过双残差注意模块深化频域关键特征的学习。在空域多尺度重建支路,设计多尺度深度细化模块,加强对空间域内不同层次和尺度特征的提取与增强。引入对称融合策略确保频域与空间域特征的有效融合,提高重建图像的细节表现和整体视觉质量。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主流压缩感知重建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性能和效果上均有改进,尤其是在重建边缘明显和纹理丰富的图像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多尺度特征 离散余弦变换 图像重建 对称融合 深度学习 双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多尺度自适应选择卷积神经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玺君 尚继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5,共9页
针对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中传统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对不同尺度的特征只是简单拼接,而未考虑不同尺度的特征差异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自适应选择卷积神经网络轴承故障诊断模型(MSASCNN)。通过不同大小的宽卷积筛选原始轴承振动信号中的特征... 针对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中传统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对不同尺度的特征只是简单拼接,而未考虑不同尺度的特征差异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自适应选择卷积神经网络轴承故障诊断模型(MSASCNN)。通过不同大小的宽卷积筛选原始轴承振动信号中的特征,合并为初始特征;构建多尺度自适应选择卷积块,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利用改进的注意力机制自适应调整不同尺度的特征权重,加入残差连接,防止模型退化;通过分类器完成轴承故障诊断。在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数据集和XJTU-SY轴承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模型改进实验中,与没有改进注意力机制的模型相比,所提模型的轴承故障诊断准确率提升了1.98%;在不同信噪比的噪声干扰环境中,所提模型的轴承故障诊断准确率均高于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故障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 自适应融合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泡沫低照度图像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及多尺度增强
10
作者 孙磊 唐倩 +3 位作者 廖一鹏 廖玉华 董则希 何建军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09-1626,共18页
浮选现场环境恶劣、光照条件复杂多变,针对现场采集的浮选图像易出现曝光不足、颜色失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低照度图像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及多尺度增强方法。首先,将低照度图像从RGB转换至HSV空间,针对明度(V)分量,采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 浮选现场环境恶劣、光照条件复杂多变,针对现场采集的浮选图像易出现曝光不足、颜色失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低照度图像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及多尺度增强方法。首先,将低照度图像从RGB转换至HSV空间,针对明度(V)分量,采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进行多尺度分解;其次,提出基于全局空间模块的色彩编解码网络,通过挤压提取、色彩编码、色彩解码、颜色校正构建颜色深度编解码校正网络模型,对色度(H)、饱和度(S)分量进行颜色校正;然后,采用自适应模糊集增强V分量的低频子带图像,利用尺度相关系数有效滤除V分量中各高频子带的噪声成分,同时使用非线性增益函数对高频边缘系数进行显著增强处理;最后,对增强后的V分量各子带图像作NSST反变换重构,并将重构后的V分量与校正后的H分量、S分量融合转换回RGB空间。通过实验验证,与当前的主流方法相比,本文方法CIEDE平均降低14.8358,PSNR平均提高8.48 dB,结构相似度平均提高31.32%,连续边缘像素比保持在91%以上。本文方法显著改善了图像的亮度,提升了对比度、清晰度和信息熵,使图像颜色更接近真实色彩,保留了更多纹理细节,并在有效抑制噪声的同时,实现了边缘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泡沫 低照度图像 颜色校正 颜色深度编解码网络 多尺度增强与去噪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模糊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融合神经网络的同频同调制单通道盲源分离算法
11
作者 付卫红 张鑫钰 刘乃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1-649,共9页
针对单通道条件下同频同调制混合信号分离时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分离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卷积的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recursiv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CNN),采用编码、分离、解码结构实现单通道盲源分离。... 针对单通道条件下同频同调制混合信号分离时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分离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卷积的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recursiv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CNN),采用编码、分离、解码结构实现单通道盲源分离。首先,编码模块提取出混合通信信号的编码特征;然后,分离模块采用不同尺度大小的卷积块以进一步提取信号的特征信息,再利用1×1卷积块捕获信号的局部和全局信息,估计出每个源信号的掩码;最后,解码模块利用掩码与混合信号的编码特征恢复源信号波形。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多尺度融合RCNN不仅可以分离出仅有少量参数区别的混合通信信号,而且相较于U型网络(U-Net)降低了约62%的参数量和41%的计算量,同时网络也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可以高效面对复杂通信环境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盲源分离 深度学习 同频同调制信号分离 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 通信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时序采样的多任务感知网络
12
作者 吴绍斌 褚云峰 +2 位作者 李奕萱 姜皓舰 黄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9-797,共9页
针对时序特征融合不充分,遮挡及远距离目标难以可靠感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时序多尺度鸟瞰视角特征的多任务感知网络.首先,通过对深度预测概率建模,设计具备遮挡适应性的显式深度估计模块,将图像特征映射为鸟瞰视角特征,并利用深度... 针对时序特征融合不充分,遮挡及远距离目标难以可靠感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时序多尺度鸟瞰视角特征的多任务感知网络.首先,通过对深度预测概率建模,设计具备遮挡适应性的显式深度估计模块,将图像特征映射为鸟瞰视角特征,并利用深度图辅助监督;然后,为提升远距离障碍物检测效果,基于可变形注意力机制设计时序鸟瞰视角采样模块,实现时序上多尺度鸟瞰视角特征加权融合;最后,将数据增强策略拓展至多任务,并分别通过检测和分割任务头,实现三维目标检测和车道线分割. nuScenes数据集和实车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案在遮挡区域和远距离目标检测方面取得了精度提升,且推理速度可以满足实车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瞰图 深度估计 多尺度时序采样 多任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割与深度学习网络的复杂电气图纸元件识别
13
作者 沈小军 王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3-822,共10页
针对复杂电气图纸的像素稀疏性、尺寸差异性、数量差异性导致的元件漏检、误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割与深度学习网络的元件识别方法。首先,构建图纸分割算法以减小图纸与元件的尺寸差异。其次,基于YOLOv5网络提出一种四尺度检测机制,... 针对复杂电气图纸的像素稀疏性、尺寸差异性、数量差异性导致的元件漏检、误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割与深度学习网络的元件识别方法。首先,构建图纸分割算法以减小图纸与元件的尺寸差异。其次,基于YOLOv5网络提出一种四尺度检测机制,增加两条特征传输路径,获取表征元件细节的极浅层特征图。同时,改进初始锚框选取方式,以重叠面积、距离、角度、宽高度4个因素表征定位损失,改善网络定位效果,提高网络收敛速度。在包含17种典型元件的数据集上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均值精度可达96.7%,比原始网络提高了21.5%,网络训练速度也明显优于其他算法,具有较好的综合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元件识别 深度学习网络 尺度检测 图纸分割 复杂电气图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自适应网络的ECT图像重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立峰 常恩健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9-1146,共8页
为求解电容层析成像(ECT)中的非线性病态反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自适应网络(MSANet)模型,该模型实现了更精细维度上多尺度特征的融合,且模型参数量相对较小。通过在单个残差块内构建树状结构组成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MSANet实现了更好... 为求解电容层析成像(ECT)中的非线性病态反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自适应网络(MSANet)模型,该模型实现了更精细维度上多尺度特征的融合,且模型参数量相对较小。通过在单个残差块内构建树状结构组成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MSANet实现了更好的鲁棒性和更低的计算参数量;采用加入自适应空间阈值模块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图像的重建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线性反投影(LBP)算法、Landweber迭代算法及常用深度学习方法相比,该方法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且平均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181及0.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测量 机器视觉 电容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深度学习 多尺度 自适应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ODA自适应深度信念网络的复杂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巩彬 安爱民 +1 位作者 石耀科 杜先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7-344,共18页
针对传统DBN在无监督训练过程中预训练耗时久、诊断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多目标蜻蜓优化自适应深度信念网络(IMODA-ADBN)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根据参数更新方向的异同提出了自适应学习率,提高网络收敛速度;其次,传... 针对传统DBN在无监督训练过程中预训练耗时久、诊断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多目标蜻蜓优化自适应深度信念网络(IMODA-ADBN)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根据参数更新方向的异同提出了自适应学习率,提高网络收敛速度;其次,传统DBN在有监督调优过程利用BP算法,然而BP算法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为了改善该问题,利用改进的MODA算法取代BP算法提高网络分类精度。在IMODA算法中,添加Logistic混沌印射和基于对立跳跃以获得帕累托最优解,增加算法的多样性,提高算法的性能。在7个多目标数学基准问题上测试该算法,并与3种元启发式优化算法(MODA、MOPSO和NSGA-II)进行比较,证明了IMODA-ADBN网络模型具有稳定性。最后将IMODAADBN运用到二级四运放双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诊断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收敛速度快的基础上保证了分类精度,诊断率更高,能够实现高难故障的分类与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电路 MODA算法 自适应学习率 深度信念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自适应采样与全局感知的图像深度估计算法
16
作者 王国相 李昌隆 +2 位作者 宋俊锋 叶振 金恒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1-268,共8页
深度估计旨在通过少量稀疏深度样本点预测场景的稠密深度图,现有方法通常直接从稀疏深度样本生成最终的深度预测图,没有充分挖掘稀疏深度图包含的几何信息,导致深度估计算法的预测精度不够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自适应采样与全... 深度估计旨在通过少量稀疏深度样本点预测场景的稠密深度图,现有方法通常直接从稀疏深度样本生成最终的深度预测图,没有充分挖掘稀疏深度图包含的几何信息,导致深度估计算法的预测精度不够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自适应采样与全局感知的图像深度估计算法,由粗粒度到细粒度逐步预测深度图。通过引入预训练的深度补全网络预测粗粒度的稠密深度图,获取丰富的场景结构信息和语义信息。设计自适应深度采样方法,引导算法模型对远处的区域施加更多关注,缓解深度数据的长尾分布问题。同时通过新设计的全局感知模块,捕获并融合多尺度特征,从而获取更多的场景上下文信息。在NYU-Depth-v2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整体性能上超越了其他方法;消融实验的结果验证了提出的各个模块的有效性;Zero-shot实验的结果表明算法有较好的泛化性能,其中在ScanNet数据集上的阈值精度指标δ<1.25相比P3D方法提升了42个百分点,相比S2D方法则提升了3.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估计 深度补全 稠密深度 多尺度特征融合 自适应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生成对抗网络地震数据重建算法
17
作者 李跃 罗倩 段中钰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2-493,共12页
针对现有地震数据重建技术存在的空间连续性不足和重建细节偏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多维对抗的生成对抗网络(MSF-GAN)地震数据重建算法。首先,设计了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生成器,确保模型完整地提取地震数据特征并实现多... 针对现有地震数据重建技术存在的空间连续性不足和重建细节偏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多维对抗的生成对抗网络(MSF-GAN)地震数据重建算法。首先,设计了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生成器,确保模型完整地提取地震数据特征并实现多个尺度特征融合,在生成器部分设计了特征拼接模块,自适应地为地震数据添加掩膜,提高模型计算效率。然后,在算法的判别器部分,设计了多维对抗的判别器,分别从时间维度和测线维度对生成数据进行判别以提高重建精度。最后,使用Smooth L1损失函数作为重建损失,与对抗损失共同构成损失函数以更新生成器,提高地震数据重建精度。利用公开数据集和实测数据,验证了MSF-GAN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对不同数据缺失情况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凸集投影算法和频谱归一化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相比,MSF-GAN算法重建结果的结构相似性(SSIM)和峰值信噪比(PSNR)更高,能够更有效地恢复缺失数据,并且在地震数据随机缺失、连续缺失和规则缺失的情况下,MSF-GAN算法重建结果的细节信息更为完整,空间连续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重建 生成对抗网络 多尺度特征融合 特征拼接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局部与全局特征提取的时间序列预测网络
18
作者 王静 王济昂 +1 位作者 丁建立 李永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34-1741,共8页
为有效提取序列数据中的局部与全局变化,并对多尺度特征进行建模,提高时间序列预测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局部与全局特征提取的时间序列预测网络。多尺度特征捕获模块使用多个不同大小的卷积提取序列中多周期的特征;关注对周期性序... 为有效提取序列数据中的局部与全局变化,并对多尺度特征进行建模,提高时间序列预测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局部与全局特征提取的时间序列预测网络。多尺度特征捕获模块使用多个不同大小的卷积提取序列中多周期的特征;关注对周期性序列的建模,利用多尺度时序分离模块,使用平均池化分离得到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和趋势性部分;局部与全局特征模块对序列中的局部变化和全局趋势进行建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4个数据集上的预测效果均优于相关基线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时间序列预测 局部与全局特征 多尺度 卷积神经网络 时序分解 特征提取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图注意力网络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
19
作者 傅太国屹 杜友田 +2 位作者 吕昊 李宗翰 刘俊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0,共11页
已有基于图深度学习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考虑了电网的拓扑结构特征,但对电网拓扑结构图中多尺度子图间的信息传递特性没有进行有效建模,导致判稳模型对电网局部与全局动态耦合关系的捕捉不足,降低了模型在复杂扰动下的判稳精度。因此,提... 已有基于图深度学习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考虑了电网的拓扑结构特征,但对电网拓扑结构图中多尺度子图间的信息传递特性没有进行有效建模,导致判稳模型对电网局部与全局动态耦合关系的捕捉不足,降低了模型在复杂扰动下的判稳精度。因此,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尺度子图信息传递过程的功角暂态稳定评估方法。首先,提出并构建了一种k阶图注意力网络,以不同尺度的电网拓扑子图作为图深度学习中特征提取的基本单元。然后,通过注意力机制为特征聚合分配自适应权重,以挖掘实际电网中不同细粒度区域之间的特性。最后,通过CEPRI-TAS-173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评估 深度学习 多尺度子图 特征提取 图注意力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注意力Transformer网络的自适应网格划分
20
作者 韩婷 叶佳 +1 位作者 闫连山 甘宗鑫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共12页
针对有限元分析中自适应网格划分面临的计算精度与效率协同优化难题,本研究提出基于注意力融合机制的GTF-Net框架。该模型创新融合图注意力网络与Transformer架构,通过多头交叉注意力模块实现局部几何特征与全局物理场的动态耦合,增强... 针对有限元分析中自适应网格划分面临的计算精度与效率协同优化难题,本研究提出基于注意力融合机制的GTF-Net框架。该模型创新融合图注意力网络与Transformer架构,通过多头交叉注意力模块实现局部几何特征与全局物理场的动态耦合,增强对奇异场及复杂边界的表征能力。经光波导传输和贝塞尔函数双案例验证,相较传统Scikit-FEM(skFem)方法,GTF-Net在保持计算效率优势的同时,梯度误差标准差分别降低85.9%和23.8%。结果表明,该框架通过非线性特征映射显著提升网格分布与物理场变化的匹配度,为解决工程计算中的自适应网格优化问题提供深度学习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网格细化 GATv2-Transformer融合网络 有限元分析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