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轻量化多尺度神经网络的ZPW-2000移频信号检测方法
1
作者 武晓春 刘欣然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7-197,共11页
针对ZPW-2000移频信号在不平衡牵引电流干扰时低频信号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基于卷积注意力模块的轻量化多尺度神经网络的移频信号低频信息检测方法。首先,根据ZPW-2000移频信号的载频范围,使用不同卷积核大小的多尺度层提取相应载频调... 针对ZPW-2000移频信号在不平衡牵引电流干扰时低频信号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基于卷积注意力模块的轻量化多尺度神经网络的移频信号低频信息检测方法。首先,根据ZPW-2000移频信号的载频范围,使用不同卷积核大小的多尺度层提取相应载频调制下的移频信号特征;其次,建立线性倒残差模块实现网络轻量化,在保证网络检测准确率的同时减少网络参数,缩短网络检测时长;最后,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标定通道和空间特征权重,提升网络性能,通过全连接层进行分类,输出18种低频信号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将含有工频谐波干扰等5类噪声的移频信号输入低频检测模型中进行检测,平均准确率可达99.22%,召回率达到99.21%,综合评价指标值为0.992,检测时间不超过0.249 s。该方法检测效果更优,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可为带内噪声干扰条件下检测ZPW-2000移频信号的低频信息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 谐波干扰 多尺度神经网络 信号检测 ZPW-2000移频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熵融合和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2
作者 张天瑞 周连弘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9-438,共10页
针对风电机组轴承在运行过程中收集到的故障信号较弱、状态特征难以有效表征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熵融合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对原始信号进行处理,分解出多个模态分量。随后,通过计算这些模态分量... 针对风电机组轴承在运行过程中收集到的故障信号较弱、状态特征难以有效表征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熵融合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对原始信号进行处理,分解出多个模态分量。随后,通过计算这些模态分量的多种熵值,构造出多熵融合矩阵,以充分表征信号的复杂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在卷积神经网络中集成不同尺寸的并行卷积核,设计一种结合多熵融合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方法具有较好的诊断与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故障诊断 轴承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熵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融合神经网络的同频同调制单通道盲源分离算法
3
作者 付卫红 张鑫钰 刘乃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1-649,共9页
针对单通道条件下同频同调制混合信号分离时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分离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卷积的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recursiv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CNN),采用编码、分离、解码结构实现单通道盲源分离。... 针对单通道条件下同频同调制混合信号分离时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分离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卷积的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recursiv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CNN),采用编码、分离、解码结构实现单通道盲源分离。首先,编码模块提取出混合通信信号的编码特征;然后,分离模块采用不同尺度大小的卷积块以进一步提取信号的特征信息,再利用1×1卷积块捕获信号的局部和全局信息,估计出每个源信号的掩码;最后,解码模块利用掩码与混合信号的编码特征恢复源信号波形。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多尺度融合RCNN不仅可以分离出仅有少量参数区别的混合通信信号,而且相较于U型网络(U-Net)降低了约62%的参数量和41%的计算量,同时网络也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可以高效面对复杂通信环境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盲源分离 深度学习 同频同调制信号分离 多尺度融合递归卷积神经网络 通信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的离心泵叶轮故障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陶付东 智一凡 +4 位作者 李怀瑞 柳应倩 郝达 秦浩洋 付强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5-893,共9页
采用传统的诊断方法难以准确识别离心泵的关键水力部件叶轮在离心力、流体动力等综合作用情况下产生的机械故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相结合的离心泵叶轮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在卷积神... 采用传统的诊断方法难以准确识别离心泵的关键水力部件叶轮在离心力、流体动力等综合作用情况下产生的机械故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相结合的离心泵叶轮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在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引入了循环神经网络,建立了特征提取和故障分类模块,可以自动地对原始输入信号进行空间和时间特征提取并识别关键故障模式;然后,搭建了立式离心泵叶轮故障仿真实验台架,对叶轮不同故障下的泵体振动信号进行了采集,用于训练所提MCNN-GRU诊断模型;最后,利用MCNN和GRU搭建了的诊断模型和其他模型,对叶轮不同故障情况下的振动信号故障识别情况进行了对比,并对抗噪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噪声情况下的单通道诊断准确率超过97.59%,在强噪声条件下多通道诊断准确率达99.13%,优于传统方法,表现出良好的抗噪性能;此外,通过三通道振动数据的融合,诊断准确率达100%,可验证多通道数据融合的优势。该研究结果可为离心泵叶轮故障诊断提供可靠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特征提取 多通道信息融合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空洞卷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识别方法
5
作者 汪小虎 赵荣珍 +1 位作者 邓林峰 郑玉巧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3,共9页
针对现有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偏多导致滚动轴承智能诊断效率低和识别准确率受限于训练样本数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空洞卷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模型的输入层采用大尺寸的空洞卷积核和标准卷积核提取一维... 针对现有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偏多导致滚动轴承智能诊断效率低和识别准确率受限于训练样本数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空洞卷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模型的输入层采用大尺寸的空洞卷积核和标准卷积核提取一维振动信号的多尺度敏感特征,然后使用尺寸为1×1和3×1的小卷积核以及2×1的最大池化操作对输入层所提取敏感特征进一步提取深层抽象特征,最后用全局平均池化层代替传统卷积神经网络的全连接层.同时,分别采用西储大学轴承故障数据和实验室轴承故障数据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泛化性能良好,并且能够在训练样本较少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故障识别任务,即使在一定噪声干扰下也能够对轴承微弱故障准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空洞卷积神经网络 滚动轴承 故障识别 小样本 微弱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尺度注意力神经网络的港口起重装备故障时序数据预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雷鹏 谢敬玲 +4 位作者 许洪祖 焦锋 魏立明 张忠岩 吕成兴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6,共10页
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在轴承时序预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提升港口起重装备滚动轴承时序模型预测的准确度,以青岛港门机为例对港口起重装备关键部位的滚动轴承时序预测进行了建模,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变分模态分解的多尺度注... 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在轴承时序预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提升港口起重装备滚动轴承时序模型预测的准确度,以青岛港门机为例对港口起重装备关键部位的滚动轴承时序预测进行了建模,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变分模态分解的多尺度注意力机制港口装备故障时序数据预测方法。首先,采用了融合非线性策略与混沌映射的改进灰狼优化算法(IGWO),自适应地确定了变分模态分解(VMD)的模态数与惩罚因子;然后,将变分模态分解得到的本征模态函数进一步作为融合多尺度注意力神经网络(FMANN)模型的时序输入,进行了多尺度通道特征融合;最后,对各个本征模态函数的预测结果进行了融合,得到了最终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FMANN模型在回转机构数据集上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001 12,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6.396 3%,决定系数为0.999 8;相比于其他预测模型,FMANN预测效果更加拟合实际数据。FMANN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设备轴承的时序振动,有望为未来实际工业生产提供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变分模态分解 注意力机制 灰狼优化算法 融合多尺度注意力神经网络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NN-GRU神经网络补全测井曲线和可解释性的智能岩性识别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婷婷 王振豪 +2 位作者 赵万春 蔡萌 史晓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传统岩性识别方法在处理测井曲线缺失、准确性以及模型可解释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MSCNN-GRU神经网络补全测井曲线和Optuna超参数优化的XGBoost模型的可解释性的岩性识别方法。首先,针对测井曲线在特定层段丢失或失真的问... 针对传统岩性识别方法在处理测井曲线缺失、准确性以及模型可解释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MSCNN-GRU神经网络补全测井曲线和Optuna超参数优化的XGBoost模型的可解释性的岩性识别方法。首先,针对测井曲线在特定层段丢失或失真的问题,引入了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SCNN)与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曲线重构方法,为后续的岩性识别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基础;其次,利用小波包自适应阈值方法对数据进行去噪和归一化处理,以减少噪声对岩性识别的影响;然后,采用Optuna框架确定XGBoost算法的超参数,建立了高效的岩性识别模型;最后,利用SHAP可解释性方法对XGBoost模型进行归因分析,揭示了不同特征对于岩性识别的贡献度,提升了模型的可解释性。结果表明,Optuna-XGBoost模型综合岩性识别准确率为79.91%,分别高于支持向量机(SVM)、朴素贝叶斯、随机森林三种神经网络模型24.89%、12.45%、6.33%。基于Optuna-XGBoost模型的SHAP可解释性的岩性识别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识别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 XGBoost 超参数优化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多尺度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董绍江 黄翔 +1 位作者 夏宗佑 邹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4-105,共12页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提取特征不丰富,容易丢失故障敏感信息,且在单一尺度处理方法限制实际复杂工况下故障特性的深度挖掘问题,提出了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提取特征不丰富,容易丢失故障敏感信息,且在单一尺度处理方法限制实际复杂工况下故障特性的深度挖掘问题,提出了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网络融合的迁移学习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应用不同尺寸池化层和卷积核捕获振动信号的多尺度特征;然后引入多头自注意力机制自动地给予特征序列中的不同部分不同的权重,进一步加强特征表示的能力;其次利用BiLSTM结构引入双向性质提取特征前后之间的内部关系实现信息的逐层传递;最后利用多核最大均值差异减小源域和目标域在预训练模型中各层上的概率分布差异并利用少量标记的目标域数据再对模型进行训练。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江南大学(JNU)、德国帕德博恩大学(PU)公开轴承数据集上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8.43%和97.66%,该方法在重庆长江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自制的轴承故障数据集上也表现出了极高的准确率和较快的收敛速度,为有效诊断振动旋转部件故障提供了实际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 多头自注意力 多核最大均值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过采样数字调制信号的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解调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显敏 符杰林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17,共5页
针对应用深度学习方法对数字调制信号进行解调时过采样要求较高的问题,设计低过采样的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数字解调器。该解调器可以在与传统解调器相同的过采样条件下,对BPSK、4-QAM、8-QAM、16-QAM四种数字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并能... 针对应用深度学习方法对数字调制信号进行解调时过采样要求较高的问题,设计低过采样的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数字解调器。该解调器可以在与传统解调器相同的过采样条件下,对BPSK、4-QAM、8-QAM、16-QAM四种数字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并能保证传统解调方法相同的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高斯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下,给出的数字调制信号解调器可以在保证解调误码性能的同时,减少了对采样倍数的要求,降低了神经网络结构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采样倍数 解调 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BPSK和M-Q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交通标志识别 被引量:12
10
作者 薛之昕 郑英豪 +1 位作者 肖建 魏玲玲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1-266,共6页
基于多纵卷积神经网络的交通标志识别算法识别率较高,但识别和训练时间较长,实用性较差。为此,构造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道路交通标志识别模型。通过改进单尺度卷积神经网络中特征提取的基网络,将网络不同层级所产生的特征融合... 基于多纵卷积神经网络的交通标志识别算法识别率较高,但识别和训练时间较长,实用性较差。为此,构造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道路交通标志识别模型。通过改进单尺度卷积神经网络中特征提取的基网络,将网络不同层级所产生的特征融合为多尺度特征并提供给分类器,以提高低层特征的利用率。在GTSRB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识别率达到99.25%,与多纵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相比,其在保证高精度的同时,识别和训练时间的降幅均超过90%,更适用于真实路况下交通标志的精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特征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多纵卷积神经网络 交通标志识别 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交通标志识别 被引量:22
11
作者 宋青松 张超 +2 位作者 田正鑫 陈禹 王兴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137,共7页
针对自然场景中交通标志识别问题涉及的识别准确率和实时性改善需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交通标志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图像增强方法比选实验,采用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方法作为图像预处理方法,以改善... 针对自然场景中交通标志识别问题涉及的识别准确率和实时性改善需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交通标志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图像增强方法比选实验,采用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方法作为图像预处理方法,以改善图像质量.然后,提出一种多尺度CNN模型,用于提取交通标志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进而,将组合后的多尺度特征送入全连接SoftMax分类器,实现交通标志识别.采用德国交通标志基准数据库(GTSRB)测试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算法在GTSRB基准数据集上获得98.82%的识别准确率以及每幅图像0.1ms的识别速度,本文算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系统 交通标志识别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SoftMax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小波神经网络的工程车辆换挡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秀兰 秦四成 杨宏韬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8-192,共5页
介绍了以提高工程车辆传动系效率为目的的自动换挡原理,以多尺度小波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了换挡模型,并利用自动变速控制实验数据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尺度小波神经网络的换挡模型比遗传BP神经网络的换挡模... 介绍了以提高工程车辆传动系效率为目的的自动换挡原理,以多尺度小波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了换挡模型,并利用自动变速控制实验数据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尺度小波神经网络的换挡模型比遗传BP神经网络的换挡模型准确度更高,能更准确地实现换挡,更进一步提高了工程车辆传动系统的效率,达到了节约能源、增加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车辆 换挡原理 多尺度小波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光纤振动事件识别 被引量:30
13
作者 吴俊 管鲁阳 +2 位作者 鲍明 许耀华 叶炜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83,共8页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Φ-OTDR)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如何对振动事件进行高效准确识别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MS 1-D CNN)的振动事件识别方法。该方法将原始振动信号经过预加重、归一化和谱减降噪的预处...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Φ-OTDR)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如何对振动事件进行高效准确识别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MS 1-D CNN)的振动事件识别方法。该方法将原始振动信号经过预加重、归一化和谱减降噪的预处理操作后得到的一维信号,直接通过MS 1-D CNN实现端到端的振动信号特征的提取和识别。MS1-DCNN在提取入侵振动信号特征时可兼顾信号时间和频率尺度,利用全连接层(FClayer)和Softmax层完成最终的识别过程,与二维卷积神经网络(2-D CNN)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 CNN)相比减少了待定参数数量。对破坏、敲击和干扰三类目标振动事件的光纤振动传感信号识别结果表明,MS 1-D CNN的识别正确率与2-D CNN相近,达到了96%以上,而处理速度提升一倍,在保持识别性能的前提下,有利于提高振动事件识别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 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 振动事件识别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噪声模糊图像盲复原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鹏飞 赵怀慈 曹飞道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0-308,共9页
图像盲复原是从一幅观测的模糊图像恢复出模糊核和清晰图像,传统盲去卷积算法采用简化模型估计模糊核,导致预测模糊核与真实值误差较大,最终复原结果不理想。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残差模块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采用端到端模... 图像盲复原是从一幅观测的模糊图像恢复出模糊核和清晰图像,传统盲去卷积算法采用简化模型估计模糊核,导致预测模糊核与真实值误差较大,最终复原结果不理想。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残差模块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采用端到端模式,无需估计模糊核。提出了一种基于限制网络输入的改进Wasserstein GAN (WGAN),增加了一层输入限制层,能够限定参数初始值,提高了网络收敛速度。设计了多重损失函数,融合了基于多尺度网络的感知损失和基于条件式生成对抗网络的对抗损失。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定量和定性评价指标上优于已有的代表性方法,并且运行速度比相近算法快了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多重损失函数 生成式对抗网络 噪声模糊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小样本轴承故障辨识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邢自扬 赵荣珍 +1 位作者 吴耀春 何天经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5-922,1037,1038,共10页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辨识方法工程应用准确率受制于样本数量与质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novel 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简称NMS‑CNN)故障辨识方法。首先,对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辨识方法工程应用准确率受制于样本数量与质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novel 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简称NMS‑CNN)故障辨识方法。首先,对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简称FFT)获取其频域数据;其次,利用多尺度卷积提取频域数据中的多粒度敏感特征,并使用实例归一化技术(instance normalization,简称IN)对特征图进行归一化;然后,采取注意力机制对多尺度特征进行自适应加权并进一步使用卷积提取深层抽象特征;最后,使用softmax分类器完成故障辨识任务。经过实验验证,所提方法能够在较少训练样本下完成故障辨识任务,并且其抗噪性与泛化性均优于其他智能故障辨识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辨识 深度学习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实例归一化 小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神经网络的多尺度改进及其在玉米病害症状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美娟 尹飞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5期906-916,共11页
为解决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时间长、参数量大、泛化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GG-16的改进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一个叠加卷积层替换VGG-16模型的最后3×3×512卷积层,并进行批归一化处理,提高模型训练速度;用全... 为解决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时间长、参数量大、泛化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GG-16的改进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一个叠加卷积层替换VGG-16模型的最后3×3×512卷积层,并进行批归一化处理,提高模型训练速度;用全局池化层替换全连接层,大大减少模型参数总量。利用Plant Village公共数据集(健康玉米叶片、灰斑病、锈病和叶枯病叶片)结合大田试验采集的玉米病害图像数据对改进后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并与常见的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参数和收敛时间均小于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单一背景下的平均分类识别准确率达99.31%,明显优于传统神经网络模型(VGG-16的90.89%、ResNet-50的93.60%、Inception-V3的94.23%、MobileNet-V2的93.83%和DenseNet-201的95.70%)。同时,利用大田复杂背景病害图片测试新模型的泛化性,识别准确率达98.44%,单张图片测试平均仅需0.25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病害种类识别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VGG-16 全局池化 批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O优化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风机基础螺栓松动诊断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培文 陈仁祥 +3 位作者 胡小林 杨黎霞 唐林林 林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92,共7页
为在非经验指导下获取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中卷积核数目和尺度最优参数,实现风机基础螺栓松动智能诊断,提出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风机基础螺栓松动诊断方法。首先,获取风机一维原... 为在非经验指导下获取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中卷积核数目和尺度最优参数,实现风机基础螺栓松动智能诊断,提出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风机基础螺栓松动诊断方法。首先,获取风机一维原始振动信号,划分训练集与验证集;然后,将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中卷积核数目和尺度作为PSO的粒子,以验证精度作为适应度值,根据适应度值更新粒子速度和位置,经训练后获得最优卷积核数目和尺度参数下的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最后,输入测试样本,得到风机基础螺栓松动诊断结果。在稳定转速和升降速下进行风机基础螺栓松动诊断试验,结果表明,PSO优化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风机基础螺栓松动诊断方法可在非经验指导下获取最优参数,可从一维原始信号中提取出有效松动特征,具备良好的松动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基础螺栓 松动诊断 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PSO) 适应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 被引量:12
18
作者 齐永锋 陈静 +1 位作者 火元莲 李发勇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55-862,共8页
为了提高高光谱图像的分类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首先,利用等距特征映射算法处理高光谱数据,以挖掘数据的非线性特性,保持数据点的内在几何性质;然后,构建以标记像元为中心的训练图像块,训练多... 为了提高高光谱图像的分类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首先,利用等距特征映射算法处理高光谱数据,以挖掘数据的非线性特性,保持数据点的内在几何性质;然后,构建以标记像元为中心的训练图像块,训练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最后,利用softmax分类器预测测试像元的标签。提出的方法在Indian Pines、University of Pavia和Salinas scene高光谱遥感数据集上进行分类实验,并与CNN、R-PCA CNN、CNN-PPF、CD-CNN等算法进行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3个数据集上提出的方法的总体识别精度分别达到98.51%、98.64%和99.39%,与CNN算法相比分别提高了约8.35%、6.37%和7.81%。本文提出的方法无论是在分类精度还是Kappa系数上都优于另外4种方法,是一种较好的高光谱遥感数据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等距特征映射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灶检测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叶辉 刘佳 +2 位作者 许言午 黄艳 王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24-629,共6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眼底图像病灶检测算法,并探讨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应用。方法对比现有眼底病灶检测方法,提出一种基于CNN的眼底图像病灶检测算法。本算法不仅克服了基于阈值分割和形态学分割方法鲁...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眼底图像病灶检测算法,并探讨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应用。方法对比现有眼底病灶检测方法,提出一种基于CNN的眼底图像病灶检测算法。本算法不仅克服了基于阈值分割和形态学分割方法鲁棒性差的问题,同时在不依赖人工逐像素标注的前提下,采用多尺度图像块的检测思路,显著提升检测器对小病灶目标检测的性能。此外,提出的新型损失函数在弱标签、小数据集的条件下,实现多类型、高准确率的DR病灶检测。结果从病灶水平来看,该算法对硬性渗出病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17%和97.17%;相较于单尺度方法,本研究中提出的多尺度方法的敏感性和准确率分别提升了7.41%和5.02%;在公开数据集IDRiD上较其他检测方法特异性提高了55.82%。本方法能够将眼底图像中的病变有效地检测出来,且能够给出病灶的基本范围,对于有大量病灶眼底图像的平均检测时间为1.59s。结论基于多尺度CNN的眼底图像病灶检测算法能够快速、可靠地识别出眼底图像中的DR病灶并标注出病灶的位置信息,降低主观因素的影响,辅助临床医生更加高效、准确地进行DR病变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 彩色眼底照相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随机场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交通标志检测与识别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凯 韩冰 张景滔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70-275,共6页
交通标志的检测与识别主要可以分为候选区域的提取与识别两个阶段。在候选区域提取阶段,首先生成颜色先验特征图和颜色概率特征图,然后利用条件随机场(CRF)对道路场景图像的颜色先验特征图与颜色概率特征图进行融合,得到交通标志显著性... 交通标志的检测与识别主要可以分为候选区域的提取与识别两个阶段。在候选区域提取阶段,首先生成颜色先验特征图和颜色概率特征图,然后利用条件随机场(CRF)对道路场景图像的颜色先验特征图与颜色概率特征图进行融合,得到交通标志显著性图像,进而通过最大稳定极值区域(MSER)算法进行候选区域提取,克服光照强烈变化以及复杂背景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在候选区域的识别阶段,通过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来完成交通标志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标志检测与识别 条件随机场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