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4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尺度残差注意力网络的全色锐化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燕燕 王亚杰 谢延延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2-230,共9页
针对传统深度学习的遥感图像全色锐化方法未考虑源图像多尺度方向信息和通道间的关联紧密性,导致融合图像出现空间信息丢失和光谱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残差注意力网络的遥感图像全色锐化方法。将低空间分辨率多光谱(low-resolu... 针对传统深度学习的遥感图像全色锐化方法未考虑源图像多尺度方向信息和通道间的关联紧密性,导致融合图像出现空间信息丢失和光谱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残差注意力网络的遥感图像全色锐化方法。将低空间分辨率多光谱(low-resolution multi-spectral, LRMS)图像经过双三次插值上采样与高空间分辨率全色(panchromatic, PAN)图像级联,得到一个5通道图像作为输入;设计3个并行的多尺度残差注意力网络从空间和通道两方面提取源图像不同频度的特征,每个子网络包含浅层特征提取、深层特征提取、特征融合、特征重建过程,将三者的输出进行跳连接获得最终融合图像,将光谱角映射、平均绝对误差和几何梯度权重相加作为一种新的损失函数来训练参数,以提高网络的信息表征能力;选择在WorldView-2和WorldView-3数据集上与其他7种融合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并在WorldView-3数据集上对模型的网络结构及损失函数性能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保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图像 全色图像 全色锐化 多尺度残差注意力网络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密集交互注意力残差真实图像去噪网络
2
作者 郭业才 胡晓伟 +1 位作者 AMITAVE Saha 毛湘南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9-287,共9页
针对图像去噪特征提取不全面以及特征利用率低,导致生成图像不够清晰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密集交互注意力残差去噪网络(MDIARN)。首先,通过多尺度非对称特征提取模块(MAFM)初步提取浅层信息特征,以确保图像特征的多样性;然后,多尺度级... 针对图像去噪特征提取不全面以及特征利用率低,导致生成图像不够清晰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密集交互注意力残差去噪网络(MDIARN)。首先,通过多尺度非对称特征提取模块(MAFM)初步提取浅层信息特征,以确保图像特征的多样性;然后,多尺度级联模块(MSCM)利用多维密集交互残差单元(MDIU)对图像特征进行多维映射,并逐步级联以增强模型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互性,充分拟合训练数据;引入双路全局注意力模块(DGAM)对多级特征进行全局联合学习,获取更具有判别性的特征信息;跳跃连接促进结构之间的参数共享,使不同维度的特征充分融合,保证信息的完整性;最后,采用残差学习构建出清晰的去噪图像。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真实噪声数据集(DND和SIDD)上峰值信噪比分别为39.80 dB和39.62 dB,结构相似性分别为95.4%和95.8%,均优于主流去噪算法。此外,该算法在低光度场景下应用也能保留更多细节,从而显著提升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多尺度特征提取 多维密集交互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分组卷积神经网络和多级注意力机制的源荷极端场景辨识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红霞 李渊 +2 位作者 陈凌轩 王建学 马骞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9-469,I0019-I0024,共17页
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给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在电网的生产模拟中需要考虑极端场景。然而极端场景历史样本数量少,传统场景生成方法无法直接生成极端场景,需要对场景进行辨识。为此,提出一种计及源荷双侧的极端场景辨识方... 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给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在电网的生产模拟中需要考虑极端场景。然而极端场景历史样本数量少,传统场景生成方法无法直接生成极端场景,需要对场景进行辨识。为此,提出一种计及源荷双侧的极端场景辨识方法。首先,将风电、光伏和负荷序列进行重塑,并在通道维度上拼接;然后,基于分组卷积和深度残差网络,提取场景的时序特征和源荷场景之间的耦合特征;其次,模型内部嵌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和多头注意力机制,以赋予重要特征更大的权重,并对场景进行分类;此外,采用改进损失函数解决训练样本中数据集不均衡的问题;最后,基于历史数据集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对场景进行有效的分类,可以从历史场景中识别出具有高保供或高消纳风险的源荷极端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场景辨识 残差神经网络 分组卷积 注意力机制 源荷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残差与全局注意力结合的低剂量CT去噪
4
作者 孙亚楠 陈平 潘晋孝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2-299,共8页
针对目前低剂量CT(low 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图像去噪方法由于缺乏对空间特征和去噪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重建图像的纹理细节丢失和过于平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多尺度密集残差和全局注意力的图像去噪网络。通过引入多... 针对目前低剂量CT(low 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图像去噪方法由于缺乏对空间特征和去噪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重建图像的纹理细节丢失和过于平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多尺度密集残差和全局注意力的图像去噪网络。通过引入多尺度密集残差块来提取图像的多尺度特征信息,并通过全局注意力机制(global attention mechanism,GAM)来关注模型不同通道间的跨维信息,同时加入跳跃连接进一步扩大全局交互特征的范围,最后使用多尺度特征损失函数增强图像纹理细节,避免图像过于平滑的问题。经过实验验证,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在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度(SSIM)这两项指标上分别达到了35.1838 dB、0.9605,在去除噪声的同时很好地保留了图像细节信息,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 图像去噪 多尺度密集残差 全局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深度残差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驾驶人行为检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陈运星 崔军华 +2 位作者 吴钊 吴华伟 袁星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2,共9页
为提高驾驶人行为检测的准确性及模型的可解释性,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残差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驾驶人行为检测模型。利用深度残差网络提取特征模块的优势,对比不同层数的网络模型结果,选取合适的网络模型作为基础网络;为剔除无用信息对驾... 为提高驾驶人行为检测的准确性及模型的可解释性,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残差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驾驶人行为检测模型。利用深度残差网络提取特征模块的优势,对比不同层数的网络模型结果,选取合适的网络模型作为基础网络;为剔除无用信息对驾驶行为的干扰,引入SE Block注意力机制并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预测;通过与其他模型的对比试验、消融试验和特征可视化试验验证所提出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与其他检测模型相比,所提出模型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99.89%,其展现出更优的性能;采用Grad-CAM可视化方法解释模型的关注区域,所提出模型更精准地关注对驾驶行为判定的关键特征,进一步增强了本模型的可解释性,提高了人们对驾驶行为检测模型的信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驾驶人行为检测 深度残差网络 注意力机制 神经网络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注意力网络的水下图像增强算法
6
作者 陈海秀 陆康 +2 位作者 何珊珊 刘磊 颜秋叙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512,共8页
针对水下环境中的图像存在严重的偏色、模糊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生成对抗网络。采用U-Net作为生成网络的基础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改进,首先将注意力机制引入到网络中,并设计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来提取不同层次的特征。其次通过预... 针对水下环境中的图像存在严重的偏色、模糊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生成对抗网络。采用U-Net作为生成网络的基础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改进,首先将注意力机制引入到网络中,并设计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来提取不同层次的特征。其次通过预处理操作输入白平衡图像提升模型的鲁棒性。为解决单一损失造成图像细节恢复不均匀的问题,在传统的对抗损失函数中联合L1损失与内容损失。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在水下图像的颜色恢复和提高清晰度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其中结构相似度、峰值信噪比、水下彩色质量评估和水下图像质量度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8906、29.0761、0.4454和3.1810。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指标上,综合来说该文算法实验结果均优于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图像增强 生成对抗网络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通道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的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研究
7
作者 刘增光 张帅迪 +3 位作者 周焱 魏列江 岳大灵 冯珂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24-130,共7页
针对传统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对不同尺度的特征只是简单拼接而未考虑特征差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通道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MSCA-CNN)的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方法。在轴向柱塞泵实验平台上设置5种典型故障(配流盘磨损、斜盘磨损、滑... 针对传统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对不同尺度的特征只是简单拼接而未考虑特征差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通道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MSCA-CNN)的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方法。在轴向柱塞泵实验平台上设置5种典型故障(配流盘磨损、斜盘磨损、滑靴磨损、松靴故障、中心弹簧失效),采集6种工作状态(正常状态及5种典型故障)下的z轴振动信号。以小波变换为信号预处理模块,将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一维振动信号转化为时频图并作为诊断模型的输入信号,采用不同尺度的卷积核对时频图进行特征提取。通过通道注意力为每个通道赋予不同的权重值,使模型能够集中学习与通道密切相关的特征信息,从而提高轴向柱塞泵的故障分类能力和诊断的效率。搭建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实验平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对6种工作状态的诊断准确率达到99.65%,相比传统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高了3.16%,验证了MSCA-CNN模型在轴向柱塞泵故障诊断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 通道注意力 多尺度特征 柱塞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验驱动残差注意力网络的阵元故障MIMO雷达DOA估计
8
作者 陈金立 周龙 +1 位作者 李家强 姚昌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4-683,共10页
受恶劣电磁环境和元器件老化等因素影响,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的天线阵元发生故障的概率增加,而阵元故障会严重降低目标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性能。现有的大多数基于深度学习的DOA... 受恶劣电磁环境和元器件老化等因素影响,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的天线阵元发生故障的概率增加,而阵元故障会严重降低目标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性能。现有的大多数基于深度学习的DOA估计方法未能充分利用阵列模型的先验信息,导致其建立的映射关系极为复杂,从而使得网络拟合难度较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先验驱动残差注意力网络的阵元故障MIMO雷达DOA估计方法。首先,利用MIMO雷达协方差矩阵的双重Toeplitz先验特性,构建了基于先验驱动的残差注意力网络,并引入残差注意力块对协方差矩阵的特征进行加权处理,旨在学习阵元故障下存在数据缺失的协方差矩阵和完整协方差矩阵生成向量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根据残差注意力网络输出的生成向量估计值得到完整的协方差矩阵。最后,利用RD-ESPRIT(Reduced Dimension ESPRIT)算法估计目标DOA。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阵元故障下的DOA估计性能优于现有算法,在信噪比为15 dB时,其DOA估计精度比效果最好的现有算法提高了4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雷达 DOA估计 双重Toeplitz先验 残差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注意力残差脉冲神经网络的接地网故障诊断
9
作者 闫孝姮 丁一凡 +1 位作者 陈伟华 张雪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91,共15页
针对目前接地网故障诊断方法效果单一与非智能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注意力残差脉冲神经网络(MAR-SNN)的接地网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创建用于训练的接地网数据集,通过对电阻抗成像技术(EIT)网格大小的重新剖分,提高成像速度,并利用局部... 针对目前接地网故障诊断方法效果单一与非智能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注意力残差脉冲神经网络(MAR-SNN)的接地网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创建用于训练的接地网数据集,通过对电阻抗成像技术(EIT)网格大小的重新剖分,提高成像速度,并利用局部自适应对比度增强方法,增强不同故障等级间的图像特征;其次,利用所提出的多注意力脉冲残差块,构建MAR-SNN模型,实现对接地网故障等级的识别任务,该残差模块通过在两次脉冲神经元后进行身份映射,同时引入多注意力机制,并采用参数-泄露-积分-触发脉冲神经元与批归一化层,分别提升模型识别准确率;最后,利用EIT与训练好的MAR-SNN模型,建立对接地网故障的智能诊断模型。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AR-SNN在接地网智能故障诊断中的效果优于现有先进模型,在测试集中准确率可达96.31%,其中在轻、中腐蚀程度下的准确率可达100%、97.20%;同时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可以完成对接地网故障检测与等级识别的综合诊断任务,实现对接地网的智能故障诊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网智能故障诊断 注意力残差 脉冲神经网络 电阻抗成像技术 对比度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注意力密集网络的协作频谱感知方法
10
作者 王安义 朱涛 龚健超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4,共11页
针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存在的网络结构简单、特征提取能力不足和感知性能下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注意力密集网络(residual attention dense network,RADN)的协作频谱感知算... 针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存在的网络结构简单、特征提取能力不足和感知性能下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注意力密集网络(residual attention dense network,RADN)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通过改进基础残差块,从感受野、通道和空间3个维度引入注意力机制,结合残差连接和密集连接,构建了强大的深层特征提取结构——密集残差(residual in dense,RID),显著提升了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和频谱感知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深度学习方法,RADN算法在低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条件下表现出显著的性能提升。该方法不仅能够适应多种调制方式,还具备较高的检测概率和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频谱感知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密集连接 残差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融合的人群计数网络
11
作者 栾方军 龚琪 袁帅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2-361,共10页
为了应对人群图像中尺度变化和背景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人群计数网络模型,旨在充分利用多尺度信息并降低背景噪声的影响。首先采用ConvNeXt作为主干网络,用于提取特征。其次为了有效融合不同层次的特征,提出多层次特征融合模块(MFFM),... 为了应对人群图像中尺度变化和背景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人群计数网络模型,旨在充分利用多尺度信息并降低背景噪声的影响。首先采用ConvNeXt作为主干网络,用于提取特征。其次为了有效融合不同层次的特征,提出多层次特征融合模块(MFFM),将主干网络中不同层次的特征进行跨尺度融合,融合后的特征包含了不同尺度的语义信息,可以更好地适应人群计数任务中的尺度变化问题。接着为了更好地解决人群计数中存在的挑战,设计一个多尺度注意力模块(MSAM),根据不同感受野的分支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利用选择性Kernel通道注意力(SKCA)缓解多列结构存在的特征相似问题,并将模块生成的注意力图反馈到对应的尺度特征中,以抑制背景的干扰。网络模型在ShanghaiTechA数据集中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达到了56.1和93.9;在ShanghaiTechB数据集中的MAE和RMSE分别达到了6.1和10.3;在UCF_CC_50数据集中的MAE和RMSE分别达到了174.9和252.7;在Mall数据集中的MAE和RMSE分别达到了1.42和1.85。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网络模型与现有代表性的人群计数方法相比,在提升人群计数任务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计数 多尺度特征融合 注意力机制 神经网络 密度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级注意力残差网络的面部表情识别方法
12
作者 郜高飞 邵党国 +1 位作者 马磊 易三莉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7-444,共8页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参数量大、训练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轻量级注意力残差网络的面部表情识别方法.首先,以残差网络为骨架重新搭建模型,通过减少层数并改进残差模块提高模型性能;其次,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减少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工作...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参数量大、训练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轻量级注意力残差网络的面部表情识别方法.首先,以残差网络为骨架重新搭建模型,通过减少层数并改进残差模块提高模型性能;其次,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减少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工作量;最后,采用Mish函数替代ReLU函数的挤压激励模块自适应地调整通道权重.该模型在两个公共数据集CK+和JAFFE上采用经典的十折交叉验证方式进行验证,分别获得了98.16%和96.67%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模型识别精度和复杂度之间进行了较好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表情识别 轻量级 残差网络 深度可分离卷积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注意力残差收缩网络的柱塞泵故障诊断方法
13
作者 王晓琪 吴轲 +1 位作者 赵观辉 吴军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6,共8页
[目的]针对传统神经网络在强噪声干扰下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全局注意力残差收缩网络,实现复杂环境下柱塞泵故障精准诊断。[方法]首先,对原始监测信号进行数据切分;建立一种新的带有注意力机制的全局特征提取器,从监测... [目的]针对传统神经网络在强噪声干扰下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全局注意力残差收缩网络,实现复杂环境下柱塞泵故障精准诊断。[方法]首先,对原始监测信号进行数据切分;建立一种新的带有注意力机制的全局特征提取器,从监测信号中提取故障相关特征,同时引入阈值软化机制,减少信号中噪声干扰的影响;然后,对网络模型进行反向传播优化,减少损失误差,提升模型的诊断性能;最后,将特征提取结果输入到故障分类器进行故障识别。基于柱塞泵故障模拟实验台,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果表明:相比其他模型,该全局注意力残差收缩网络模型有更高的诊断精度,且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结论]该诊断方法能够在复杂恶劣环境下实现故障的精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差网络 注意力机制 故障分析 故障诊断 柱塞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残差密集注意力网络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被引量:3
14
作者 倪水平 王仕杰 +1 位作者 李慧芳 李朋坤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8,共9页
目的使用单一尺度卷积网络提取低分辨率(low-resolution,LR)图像特征会造成大量图像高频特征丢失,为了获取更多高频特征,重建更清晰的超分辨率图像,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残差密集注意力网络(multi-scale residual dense attention net... 目的使用单一尺度卷积网络提取低分辨率(low-resolution,LR)图像特征会造成大量图像高频特征丢失,为了获取更多高频特征,重建更清晰的超分辨率图像,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残差密集注意力网络(multi-scale residual dense attention network)的单幅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首先,使用卷积网络从低分辨率图像中提取浅层特征并将其作为后续网络各级输入;其次,采用各级多尺度残差密集注意力块(multi-scale residual dense attention block)处理前级网络图像特征并从中提取图像高频特征,多尺度残差密集网络善于提取更丰富的图像特征,并融入注意力机制,增强网络对高频区域特征的关注;然后,将网络各级提取不同深度的图像特征进行全局特征融合;最后,融合后的特征经上采样输出重建的超分辨率图像。结果放大因子为4时,网络在SET5,SET14,BSDS100,URBAN100和MANGA109数据集上测试,峰值信噪比分别为31.97,28.58,27.57,25.85,29.79 dB;网络中基本模块分别由多尺度残差密集注意力块、残差块和密集块替换提取特征,以峰值信噪比作为模块性能评估标准,多尺度残差密集注意力块表现更优异。结论该网络结合多尺度残差密集网络能够获取更丰富图像高低频信息,融入注意力机制有效对网络中高频信息进行提取,能重建纹理更清晰的超分辨率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残差 密集注意力网络 超分辨率重建 注意力机制 高频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图注意力网络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
15
作者 傅太国屹 杜友田 +2 位作者 吕昊 李宗翰 刘俊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0,共11页
已有基于图深度学习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考虑了电网的拓扑结构特征,但对电网拓扑结构图中多尺度子图间的信息传递特性没有进行有效建模,导致判稳模型对电网局部与全局动态耦合关系的捕捉不足,降低了模型在复杂扰动下的判稳精度。因此,提... 已有基于图深度学习的暂态稳定评估方法考虑了电网的拓扑结构特征,但对电网拓扑结构图中多尺度子图间的信息传递特性没有进行有效建模,导致判稳模型对电网局部与全局动态耦合关系的捕捉不足,降低了模型在复杂扰动下的判稳精度。因此,提出了一种融合多尺度子图信息传递过程的功角暂态稳定评估方法。首先,提出并构建了一种k阶图注意力网络,以不同尺度的电网拓扑子图作为图深度学习中特征提取的基本单元。然后,通过注意力机制为特征聚合分配自适应权重,以挖掘实际电网中不同细粒度区域之间的特性。最后,通过CEPRI-TAS-173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评估 深度学习 多尺度子图 特征提取 注意力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与多尺度减法轻量化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16
作者 章力 邓艾东 +2 位作者 王敏 卞文彬 张宇剑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1-581,共11页
针对传统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存在的特征定位不精确、训练时间长、抗噪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与多尺度减法轻量化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将滚动轴承的一维振动信号转换为二维灰度图作为输入,丰富特... 针对传统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存在的特征定位不精确、训练时间长、抗噪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与多尺度减法轻量化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将滚动轴承的一维振动信号转换为二维灰度图作为输入,丰富特征信息;同时,构建多尺度减法神经网络模型,关注层级差异;其次,引入轻量化模块,减少内存访问;然后,结合通道注意力机制,调整特征权重;最后,将故障样本输入到网络模型中,实现精确分类。利用风电机组传动系统模拟实验台采集的样本数据进行诊断任务。结果表明:该故障诊断模型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网络层数多、参数量大所带来的弊端,能够充分关注各层级之间的差异信息,减少冗余信息的提取,精确定位故障特征,缩短模型训练时间,在恒定工况、变工况和强噪声工况下都具有较高的诊断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多尺度减法神经网络 轻量化模块 通道注意力机制 变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密集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图像降噪
17
作者 马荣恒 喻春雨 童亦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795-3805,共11页
针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图像降噪模型采用简单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而导致图像降噪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残差密集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残差密集图像降噪网络(residual dense image denoising network,RDIDNet)。首先,利用全局残差块增强... 针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图像降噪模型采用简单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而导致图像降噪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残差密集网络与注意力机制的残差密集图像降噪网络(residual dense image denoising network,RDIDNet)。首先,利用全局残差块增强网络模型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其次,引入双元素卷积注意力模块以实现RDIDNet模型解码过程中的自适应特征融合;最后,将RDIDNet降噪模型和14种代表性降噪方法进行对比,并进行消融实验,验证在基准模型上使用RDU Sub-Network、DE-CAM、PSNRLoss进行网络优化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Set12数据集、BSD68数据集中,RDIDNet在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指标上相比传统经典方法BM3D分别平均提高1.03 dB和0.0275;比基于Vision Transformers架构的SwinIR分别平均提高0.03 dB和0.0014;比基于CNN的最新降噪方法NHNet分别平均提高0.22 dB和0.0089。RDIDNet降噪网络更关注低频信息、模型训练更稳定,在有效消除图像噪声的同时能有效保留图像细节纹理,具有较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降噪 深度学习 残差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注意力密集残差收缩网络的图像去雨算法
18
作者 王震 牛晓伟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3,共6页
针对现有算法对雨纹的清除不彻底并存在背景信息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双注意力密集残差收缩网络的图像去雨算法。该网络首先通过混合特征补偿模块收集多种尺度信息;在编码阶段使用双注意力密集残差收缩块作为编码器基础编码块,利用软阈... 针对现有算法对雨纹的清除不彻底并存在背景信息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双注意力密集残差收缩网络的图像去雨算法。该网络首先通过混合特征补偿模块收集多种尺度信息;在编码阶段使用双注意力密集残差收缩块作为编码器基础编码块,利用软阈值网络将收集的特征信息中的无用信息置零并添加空间,利用通道双注意力标注雨纹的位置信息;在解码阶段将前面不同阶段的特征信息进行聚合,通过scSE注意力机制进行空间、通道两方面激励,压缩特征信息传入解码器进行解码,最终输出去雨图像。在公开数据集Rain100H、Rain100L、Rain800和Rain12上进行实验,以Rain100H为例与其他算法相比,峰值信噪比(PSNR)提高了1.07~7.45 dB,结构相似度提高了0.021~0.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雨 混合特征补偿 注意力机制 注意力密集残差收缩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深度残差网络在一维大地电磁反演中的应用
19
作者 封常青 李予国 +1 位作者 杜志俊 李盼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90-2403,共14页
传统的线性反演方法在面对复杂地质情况时,往往受到初始模型选择的限制,容易陷入局部极值而导致反演结果不准确.相比之下,深度学习算法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在电磁数据反演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融合了注意力机制的深度残差卷... 传统的线性反演方法在面对复杂地质情况时,往往受到初始模型选择的限制,容易陷入局部极值而导致反演结果不准确.相比之下,深度学习算法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在电磁数据反演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融合了注意力机制的深度残差卷积网络(ADRN)应用于一维大地电磁反演中,经过训练得到了大地电磁数据空间至模型空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提出了一种构建大地电磁复杂地电模型数据集的方法,通过引入控制层并改变其分布位置和电阻率值,再结合临近插值算法得到完整的模型地电参数.仿真数据反演结果表明,ADRN能够实现大地电磁数据快速反演并获得相对准确的反演结果.此外,为了在实测数据反演中获得最佳的预测结果,通过向网络输入层添加噪声来增强反演网络的鲁棒性.该方法在COPROD2和南黄海大地电磁实测数据反演中也展现出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反演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深度残差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加工表面粗糙度识别
20
作者 范立想 朱钰浩 +2 位作者 陈书涵 姚继开 唐伟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6-132,共7页
表面粗糙度是衡量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开发能够快速、准确测量和识别表面粗糙度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检测技术。该技术首先对输入图像进行预处理,使... 表面粗糙度是衡量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开发能够快速、准确测量和识别表面粗糙度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电火花加工表面粗糙度检测技术。该技术首先对输入图像进行预处理,使用图像灰度处理降低原始信号的输入量。通过图像分块、噪声、旋转和翻转等方式进行数据增强,将增强后的数据输入深度学习模型中进行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利用残差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自动提取经电火花加工后的H13钢材料表面粗糙度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残差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的表面粗糙度检测技术能够进行高效率的表面粗糙度检测;在12组粗糙度分类识别实验中,该深度学习模型相较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CNN-Attention)以及残差神经网络(ResNet)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9.10%、3.73%、4.11%;通过对加工后表面粗糙度图像进行4组分类,所提出模型验证准确率在95%以上,可用于工业生产及其他相关领域表面质量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识别 残差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电火花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