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多尺度模型修正的结合梁斜拉桥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
14
1
作者
钟儒勉
宗周红
+1 位作者
秦中远
郑沛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0-356,共7页
以灌河大桥为工程背景,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有限元模型修正的结合梁斜拉桥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基于现场环境振动试验结果和两阶段响应面方法对初始多尺度模型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模型定为原始未损伤状态;进而,利用多尺度模型修正方法对结构...
以灌河大桥为工程背景,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有限元模型修正的结合梁斜拉桥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基于现场环境振动试验结果和两阶段响应面方法对初始多尺度模型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模型定为原始未损伤状态;进而,利用多尺度模型修正方法对结构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行识别,并探讨了模态曲率损伤指标和单元模态应变能损伤指标对不同结构尺度损伤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噪声干扰情况下,模态曲率和单元模态应变能指标对精细小尺度单元区域主梁微小(1%)损伤均较为敏感,可识别出结构的损伤位置,而对大尺度单元区域的损伤敏感性略低;在考虑噪声干扰情况下,精细小尺度单元区域比大尺度单元区域在损伤识别方面的抗噪性更好,且模态应变能损伤指标的抗噪性略优于模态曲率损伤指标.故而提出的多尺度建模及其损伤识别方法具有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微损伤识别的潜力,并为大跨结构损伤预后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两阶段响应面方法
多尺度模型修正
模态曲率
模态应变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泡修正多尺度曳力模型的鼓泡流化床生物质气化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巨辉
殷维杰
+3 位作者
王帅
于广滨
胡汀
林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24-1230,共7页
以双流体模型为框架,气泡修正多尺度曳力模型描述介观尺度作用影响,结合化学反应动力学方法建立生物质气化模型,模拟了鼓泡流化床内生物质气化过程。采用气泡修正多尺度曳力模型考虑了介观尺度影响,使气固异相反应增强,模拟结果更接近...
以双流体模型为框架,气泡修正多尺度曳力模型描述介观尺度作用影响,结合化学反应动力学方法建立生物质气化模型,模拟了鼓泡流化床内生物质气化过程。采用气泡修正多尺度曳力模型考虑了介观尺度影响,使气固异相反应增强,模拟结果更接近实验值。模拟结果给出了颗粒浓度、速度矢量瞬时分布、气体组分摩尔分数瞬时分布及碳和灰分的质量分数瞬时分布特性。分析了氧当量比对鼓泡流化床生物质气化过程的影响。总体上,气体产量随着氧当量比的增加而减小。经分析得出,H_2和CH_4的产量与氧当量比有着较高的相关性,拟合优度都在0.99以上;对于CO和CO_2,则用三次多项式拟合时能有较好拟合优度。并且,CO随着氧当量比的增加先下降较快,然后平缓,最后再次较快下降。而CO_2的下降趋势则与CO正好相反,先平缓,后下降快,最后再次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
修正
多尺度
曳力
模型
双流体
模型
氧当量比
生物质气化
鼓泡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尺度模型修正的结合梁斜拉桥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
14
1
作者
钟儒勉
宗周红
秦中远
郑沛娟
机构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0-35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101
51378112)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1BAK02B03)
文摘
以灌河大桥为工程背景,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有限元模型修正的结合梁斜拉桥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基于现场环境振动试验结果和两阶段响应面方法对初始多尺度模型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模型定为原始未损伤状态;进而,利用多尺度模型修正方法对结构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行识别,并探讨了模态曲率损伤指标和单元模态应变能损伤指标对不同结构尺度损伤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噪声干扰情况下,模态曲率和单元模态应变能指标对精细小尺度单元区域主梁微小(1%)损伤均较为敏感,可识别出结构的损伤位置,而对大尺度单元区域的损伤敏感性略低;在考虑噪声干扰情况下,精细小尺度单元区域比大尺度单元区域在损伤识别方面的抗噪性更好,且模态应变能损伤指标的抗噪性略优于模态曲率损伤指标.故而提出的多尺度建模及其损伤识别方法具有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微损伤识别的潜力,并为大跨结构损伤预后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损伤识别
两阶段响应面方法
多尺度模型修正
模态曲率
模态应变能
Keywords
damage identification
two-stag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multi-scale model updating
modal curvature
modal strain energy
分类号
U443.2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TU375.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泡修正多尺度曳力模型的鼓泡流化床生物质气化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巨辉
殷维杰
王帅
于广滨
胡汀
林枫
机构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学院
哈尔滨第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24-123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6045)
中国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2016M590122)
哈尔滨理工大学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1504)项目
文摘
以双流体模型为框架,气泡修正多尺度曳力模型描述介观尺度作用影响,结合化学反应动力学方法建立生物质气化模型,模拟了鼓泡流化床内生物质气化过程。采用气泡修正多尺度曳力模型考虑了介观尺度影响,使气固异相反应增强,模拟结果更接近实验值。模拟结果给出了颗粒浓度、速度矢量瞬时分布、气体组分摩尔分数瞬时分布及碳和灰分的质量分数瞬时分布特性。分析了氧当量比对鼓泡流化床生物质气化过程的影响。总体上,气体产量随着氧当量比的增加而减小。经分析得出,H_2和CH_4的产量与氧当量比有着较高的相关性,拟合优度都在0.99以上;对于CO和CO_2,则用三次多项式拟合时能有较好拟合优度。并且,CO随着氧当量比的增加先下降较快,然后平缓,最后再次较快下降。而CO_2的下降趋势则与CO正好相反,先平缓,后下降快,最后再次平缓。
关键词
气泡
修正
多尺度
曳力
模型
双流体
模型
氧当量比
生物质气化
鼓泡流化床
Keywords
revised bubble-based EMMS drag model
two-fluid model
equivalence ratio
biomass gasification
bubbling fluidized bed
分类号
O359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多尺度模型修正的结合梁斜拉桥损伤识别方法
钟儒勉
宗周红
秦中远
郑沛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气泡修正多尺度曳力模型的鼓泡流化床生物质气化分析
陈巨辉
殷维杰
王帅
于广滨
胡汀
林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