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方感引导下的社区治理路径探索——基于日常生活的多尺度建构视角
1
作者
操小晋
周维楠
+1 位作者
李雪伟
刘风豹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1,共7页
地方感借由即时感知和长期社会建构影响人的时空行为,以地方感为导向的社区治理可通过地方认同的形塑与作用推进社区营造,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现实意义。回溯日常生活的理论转向,结合地方感理论构建社区实践的分析框架,认为社区地方感在...
地方感借由即时感知和长期社会建构影响人的时空行为,以地方感为导向的社区治理可通过地方认同的形塑与作用推进社区营造,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现实意义。回溯日常生活的理论转向,结合地方感理论构建社区实践的分析框架,认为社区地方感在日常的具身实践中产生,同时人的行为流动逐渐跨越固有的社区边界,拓展为从身体到社区再至区域的多尺度地方意义的建构。其中,功能性的社区更新建立在对居民诉求及时回应和多主体协调治理的基础上,重塑人的中心性是对社会关系异化的战术抵抗。这可深化情感性的邻里关系联结,而象征性的地方文化则进一步将对外的社区印象转变为向内的生活自洽。地方感作为持续性社区治理的撬动关键,未来应在广泛的中小城市增加实证研究,以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地方感
地方意义
日常生活实践
多尺度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方感引导下的社区治理路径探索——基于日常生活的多尺度建构视角
1
作者
操小晋
周维楠
李雪伟
刘风豹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多维功能整合的社区体育空间生产研究:要素、机制与路径”(编号72304043)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旅游绅士化效应及其应对策略研究”(编号2024SJYB0160)资助。
文摘
地方感借由即时感知和长期社会建构影响人的时空行为,以地方感为导向的社区治理可通过地方认同的形塑与作用推进社区营造,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现实意义。回溯日常生活的理论转向,结合地方感理论构建社区实践的分析框架,认为社区地方感在日常的具身实践中产生,同时人的行为流动逐渐跨越固有的社区边界,拓展为从身体到社区再至区域的多尺度地方意义的建构。其中,功能性的社区更新建立在对居民诉求及时回应和多主体协调治理的基础上,重塑人的中心性是对社会关系异化的战术抵抗。这可深化情感性的邻里关系联结,而象征性的地方文化则进一步将对外的社区印象转变为向内的生活自洽。地方感作为持续性社区治理的撬动关键,未来应在广泛的中小城市增加实证研究,以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地方感
地方意义
日常生活实践
多尺度建构
Keywords
community governance
sense of place
place meaning
everyday life practices
multi-scalar construction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方感引导下的社区治理路径探索——基于日常生活的多尺度建构视角
操小晋
周维楠
李雪伟
刘风豹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