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感引导下的社区治理路径探索——基于日常生活的多尺度建构视角
1
作者 操小晋 周维楠 +1 位作者 李雪伟 刘风豹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1,共7页
地方感借由即时感知和长期社会建构影响人的时空行为,以地方感为导向的社区治理可通过地方认同的形塑与作用推进社区营造,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现实意义。回溯日常生活的理论转向,结合地方感理论构建社区实践的分析框架,认为社区地方感在... 地方感借由即时感知和长期社会建构影响人的时空行为,以地方感为导向的社区治理可通过地方认同的形塑与作用推进社区营造,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现实意义。回溯日常生活的理论转向,结合地方感理论构建社区实践的分析框架,认为社区地方感在日常的具身实践中产生,同时人的行为流动逐渐跨越固有的社区边界,拓展为从身体到社区再至区域的多尺度地方意义的建构。其中,功能性的社区更新建立在对居民诉求及时回应和多主体协调治理的基础上,重塑人的中心性是对社会关系异化的战术抵抗。这可深化情感性的邻里关系联结,而象征性的地方文化则进一步将对外的社区印象转变为向内的生活自洽。地方感作为持续性社区治理的撬动关键,未来应在广泛的中小城市增加实证研究,以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地方感 地方意义 日常生活实践 多尺度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