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贝叶斯优化和多尺度卷积网络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匝间短路诊断 被引量:5
1
作者 戴显阳 陈前 +2 位作者 宋向金 刘正蒙 徐高红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114-123,共10页
传统神经网络算法虽成功应用于永磁电机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中,但其在噪声干扰下难以提取出足够的故障特征量,且依靠经验选取的模型超参数无法达到性能最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此,提出了一种采用贝叶斯优化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 传统神经网络算法虽成功应用于永磁电机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中,但其在噪声干扰下难以提取出足够的故障特征量,且依靠经验选取的模型超参数无法达到性能最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此,提出了一种采用贝叶斯优化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将其用于五相永磁同步电机早期ITSC故障诊断。首先,使用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采集足够的故障特征。其次,引入贝叶斯优化算法实现模型超参数全局寻优,节省调参时间。最后,该算法通过提取实际电流信号数据实现不同短路情况下的早期ITSC故障诊断。为了证明所提算法的优越性,将其与其他四种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匝间短路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 多尺度卷积网络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卷积网络的数字全息再现像增强研究
2
作者 肖佳 杨微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8-92,共5页
由于在目前的数字全息再现像增强过程中,缺少对再现像的预处理,导致得到的增强图像在对比度、清晰度以及峰值信噪比方面的效果较差。基于此,设计一种多尺度卷积网络的数字全息再现像增强方法。引入多尺度卷积网络对数字全息再现像进行... 由于在目前的数字全息再现像增强过程中,缺少对再现像的预处理,导致得到的增强图像在对比度、清晰度以及峰值信噪比方面的效果较差。基于此,设计一种多尺度卷积网络的数字全息再现像增强方法。引入多尺度卷积网络对数字全息再现像进行预处理,通过二维卷积过程提取问题特征,并完成去噪。设计滤波器组结构,通过Contourlet变换消除零级像,结合滤波优化图像融合算法流程,完成数字全息再现像增强方法的设计。在方法性能测试中,选择三种传统图像增强方法与设计方法进行对比,对比指标选择了对比度增益、清晰度增益以及峰值信噪比,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得到的增强图像效果在以上指标方面的评估均优于传统方法,有效验证了设计方法在数字全息再现像增强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卷积网络 数字全息 再现像增强 零级像 CONTOURLET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熵融合和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3
作者 张天瑞 周连弘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9-438,共10页
针对风电机组轴承在运行过程中收集到的故障信号较弱、状态特征难以有效表征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熵融合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对原始信号进行处理,分解出多个模态分量。随后,通过计算这些模态分量... 针对风电机组轴承在运行过程中收集到的故障信号较弱、状态特征难以有效表征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熵融合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对原始信号进行处理,分解出多个模态分量。随后,通过计算这些模态分量的多种熵值,构造出多熵融合矩阵,以充分表征信号的复杂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在卷积神经网络中集成不同尺寸的并行卷积核,设计一种结合多熵融合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方法具有较好的诊断与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故障诊断 轴承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熵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的离心泵叶轮故障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陶付东 智一凡 +4 位作者 李怀瑞 柳应倩 郝达 秦浩洋 付强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5-893,共9页
采用传统的诊断方法难以准确识别离心泵的关键水力部件叶轮在离心力、流体动力等综合作用情况下产生的机械故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相结合的离心泵叶轮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在卷积神... 采用传统的诊断方法难以准确识别离心泵的关键水力部件叶轮在离心力、流体动力等综合作用情况下产生的机械故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相结合的离心泵叶轮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在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引入了循环神经网络,建立了特征提取和故障分类模块,可以自动地对原始输入信号进行空间和时间特征提取并识别关键故障模式;然后,搭建了立式离心泵叶轮故障仿真实验台架,对叶轮不同故障下的泵体振动信号进行了采集,用于训练所提MCNN-GRU诊断模型;最后,利用MCNN和GRU搭建了的诊断模型和其他模型,对叶轮不同故障情况下的振动信号故障识别情况进行了对比,并对抗噪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噪声情况下的单通道诊断准确率超过97.59%,在强噪声条件下多通道诊断准确率达99.13%,优于传统方法,表现出良好的抗噪性能;此外,通过三通道振动数据的融合,诊断准确率达100%,可验证多通道数据融合的优势。该研究结果可为离心泵叶轮故障诊断提供可靠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特征提取 多通道信息融合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空洞卷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识别方法
5
作者 汪小虎 赵荣珍 +1 位作者 邓林峰 郑玉巧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3,共9页
针对现有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偏多导致滚动轴承智能诊断效率低和识别准确率受限于训练样本数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空洞卷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模型的输入层采用大尺寸的空洞卷积核和标准卷积核提取一维... 针对现有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偏多导致滚动轴承智能诊断效率低和识别准确率受限于训练样本数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尺度空洞卷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模型的输入层采用大尺寸的空洞卷积核和标准卷积核提取一维振动信号的多尺度敏感特征,然后使用尺寸为1×1和3×1的小卷积核以及2×1的最大池化操作对输入层所提取敏感特征进一步提取深层抽象特征,最后用全局平均池化层代替传统卷积神经网络的全连接层.同时,分别采用西储大学轴承故障数据和实验室轴承故障数据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泛化性能良好,并且能够在训练样本较少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故障识别任务,即使在一定噪声干扰下也能够对轴承微弱故障准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空洞卷积神经网络 滚动轴承 故障识别 小样本 微弱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阵列微波成像与多尺度可变形卷积网络的引信目标识别方法
6
作者 韩燕文 闫晓鹏 +2 位作者 高晓峰 伊光华 代健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4-224,共11页
针对传统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引信探测维度低、方位分辨能力弱导致目标识别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运动阵列微波成像与多尺度可变形卷积网络(Multi-Scale Deformable Convolutional Networks,MSDCN)... 针对传统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引信探测维度低、方位分辨能力弱导致目标识别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运动阵列微波成像与多尺度可变形卷积网络(Multi-Scale Deformable Convolutional Networks,MSDCN)的引信目标识别方法。在充分分析引信运动过程中回波相位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FMCW运动阵列天线模型,通过运动合成扩充引信天线虚拟阵元数,大幅度提升引信方位向分辨率,实现目标距离-方位的二维高分辨成像。同时,深入分析弹目交会过程中由于目标位置、姿态、距离等状态变化形成的图像多尺度特性,构建MSDCN目标识别模型,提高引信对复杂动态交会场景下目标成像多尺度特性的自适应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引信方位分辨能力,在不同目标场景下均取得较好的成像和识别效果,对典型目标多尺度像识别准确率达到94%,-6 dB信噪比时目标识别准确率仍能达到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 调频连续波 运动阵列 距离-方位二维像 多尺度可变形卷积网络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路多尺度卷积的近红外光谱羊绒羊毛纤维预测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锦妮 田谷丰 +4 位作者 李云红 朱耀麟 陈鑫 门玉乐 魏小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8-684,共7页
羊绒具有轻盈舒适、光滑柔软、稀释透气以及保暖好的特点,由于羊绒价格十分昂贵,因此市场上的羊绒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现有的显微镜法、DNA法、化学溶解法和基于图像的方法具有损坏样本、设备昂贵、主观性强等不足。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 羊绒具有轻盈舒适、光滑柔软、稀释透气以及保暖好的特点,由于羊绒价格十分昂贵,因此市场上的羊绒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现有的显微镜法、DNA法、化学溶解法和基于图像的方法具有损坏样本、设备昂贵、主观性强等不足。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可进行建模操作的快速测量方法。针对传统的建模方法通常无法学习出通用的近红外光谱波段特征,导致泛化能力弱,且羊绒羊毛纤维的近红外光谱波段特征相似,难以区分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路多尺度卷积的近红外光谱羊绒羊毛纤维预测模型。采集了羊绒羊毛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波段数据共1170个进行验证,近红外光谱波段数据范围是1300~2500 nm。利用两个并行卷积神经网络来提取近红外光谱波段的特征,采用原始近红外光谱波段数据和降维近红外光谱波段数据同时输入的方式,并利用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进一步提取中间具有贡献力的近红外光谱波段特征,利用路径交流模块用于两路近红外光谱波段特征的信息交流,最后利用类级别融合得到羊绒羊毛纤维预测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将采集的80%近红外光谱波段数据用于模型训练,20%近红外光谱波段数据用于模型测试。模型测试集的平均预测准确率为94.45%,与传统算法中的随机森林、SVM、1D-CNN等算法相比较分别提升了7.33%、5.22%、2.96%,并进行消融实验对所提模型的结构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双路多尺度卷积的近红外光谱羊绒羊毛纤维预测模型可实现羊绒羊毛纤维的快速无损预测,为近红外光谱羊绒羊毛纤维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绒羊毛 近红外光谱 深度学习 双路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多尺度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董绍江 黄翔 +1 位作者 夏宗佑 邹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4-105,共12页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提取特征不丰富,容易丢失故障敏感信息,且在单一尺度处理方法限制实际复杂工况下故障特性的深度挖掘问题,提出了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 针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提取特征不丰富,容易丢失故障敏感信息,且在单一尺度处理方法限制实际复杂工况下故障特性的深度挖掘问题,提出了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网络融合的迁移学习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应用不同尺寸池化层和卷积核捕获振动信号的多尺度特征;然后引入多头自注意力机制自动地给予特征序列中的不同部分不同的权重,进一步加强特征表示的能力;其次利用BiLSTM结构引入双向性质提取特征前后之间的内部关系实现信息的逐层传递;最后利用多核最大均值差异减小源域和目标域在预训练模型中各层上的概率分布差异并利用少量标记的目标域数据再对模型进行训练。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江南大学(JNU)、德国帕德博恩大学(PU)公开轴承数据集上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8.43%和97.66%,该方法在重庆长江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自制的轴承故障数据集上也表现出了极高的准确率和较快的收敛速度,为有效诊断振动旋转部件故障提供了实际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 多头自注意力 多核最大均值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样本下多尺度卷积关系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9
作者 郝伟 丁昆 +3 位作者 暴长春 贺婷婷 陈仰辉 张楷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168,共9页
尽管工业条件下可获取大量轴承状态监测数据,但其价值密度低且多为正常状态,可利用的不同类型故障数据较少。针对少样本条件下难以实现高准确率轴承故障诊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关系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 尽管工业条件下可获取大量轴承状态监测数据,但其价值密度低且多为正常状态,可利用的不同类型故障数据较少。针对少样本条件下难以实现高准确率轴承故障诊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关系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关系网络建立已标记样本之间的对比关系模型;其次,在网络的第一层利用多个大小不同卷积核提取特征并进行特征融合,以增强模型在数据稀缺的条件下对丰富性和互补性故障特征的提取能力;此外,考虑交叉熵损失函数,以提升模型对不同故障类型中判别性特征的提取能力。在帕德博恩大学轴承数据集下,仅利用50条样本训练模型,所提方法相较于WDCNN、SECNN、孪生网络、原型网络和关系网络对1000条无标记样本的平均测试准确率分别提升33.66%,28.63%,7.62%,7.82%和4.21%。此外,对机车轴承数据集添加SNR为-1 dB的高斯白噪声以模拟强噪声干扰环境,所提方法仅利用20条训练样本对1200条测试样本达到89.83%的较高诊断精度。实验结果显示,在小样本训练条件下,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模型的泛化、抗噪和辨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故障诊断 小样本 关系网络 多尺度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时空图卷积网络与Transformer融合的多节点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孟衡 张涛 +3 位作者 王金 张晋源 李达 时光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97-4305,I0113-I0117,I0112,共15页
深度学习的发展为处理电力系统中海量的负荷数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现有的负荷预测方法大多采用历史负荷序列的时间相关性构建模型,没有同时考虑相邻节点之间存在的空间耦合特性和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于图卷积神经网络在挖掘电力系... 深度学习的发展为处理电力系统中海量的负荷数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现有的负荷预测方法大多采用历史负荷序列的时间相关性构建模型,没有同时考虑相邻节点之间存在的空间耦合特性和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于图卷积神经网络在挖掘电力系统拓扑结构中的空间特征上具有巨大潜力,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属性增强的多尺度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与Transformer融合的电力系统多节点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将外部因素建模为动态属性和静态属性,设计属性增强单元对这些因素进行编码,并利用快速最大互信息系数量化各节点负荷的动态耦合信息。其次,采用多尺度时空图卷积网络挖掘节点间的短期时空特征,同时采用Transformer补充挖掘各节点负荷的长期时域特征。最后,使用门控融合层对两个模型进行融合。在纽约公开负荷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充分挖掘多节点负荷数据中的时空耦合特性,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点负荷预测 多尺度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 属性增强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过采样数字调制信号的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解调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显敏 符杰林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17,共5页
针对应用深度学习方法对数字调制信号进行解调时过采样要求较高的问题,设计低过采样的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数字解调器。该解调器可以在与传统解调器相同的过采样条件下,对BPSK、4-QAM、8-QAM、16-QAM四种数字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并能... 针对应用深度学习方法对数字调制信号进行解调时过采样要求较高的问题,设计低过采样的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数字解调器。该解调器可以在与传统解调器相同的过采样条件下,对BPSK、4-QAM、8-QAM、16-QAM四种数字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并能保证传统解调方法相同的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高斯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下,给出的数字调制信号解调器可以在保证解调误码性能的同时,减少了对采样倍数的要求,降低了神经网络结构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采样倍数 解调 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BPSK和M-Q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交通标志识别 被引量:22
12
作者 宋青松 张超 +2 位作者 田正鑫 陈禹 王兴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137,共7页
针对自然场景中交通标志识别问题涉及的识别准确率和实时性改善需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交通标志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图像增强方法比选实验,采用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方法作为图像预处理方法,以改善... 针对自然场景中交通标志识别问题涉及的识别准确率和实时性改善需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交通标志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图像增强方法比选实验,采用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方法作为图像预处理方法,以改善图像质量.然后,提出一种多尺度CNN模型,用于提取交通标志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进而,将组合后的多尺度特征送入全连接SoftMax分类器,实现交通标志识别.采用德国交通标志基准数据库(GTSRB)测试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算法在GTSRB基准数据集上获得98.82%的识别准确率以及每幅图像0.1ms的识别速度,本文算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系统 交通标志识别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SoftMax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交通标志识别 被引量:12
13
作者 薛之昕 郑英豪 +1 位作者 肖建 魏玲玲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1-266,共6页
基于多纵卷积神经网络的交通标志识别算法识别率较高,但识别和训练时间较长,实用性较差。为此,构造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道路交通标志识别模型。通过改进单尺度卷积神经网络中特征提取的基网络,将网络不同层级所产生的特征融合... 基于多纵卷积神经网络的交通标志识别算法识别率较高,但识别和训练时间较长,实用性较差。为此,构造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道路交通标志识别模型。通过改进单尺度卷积神经网络中特征提取的基网络,将网络不同层级所产生的特征融合为多尺度特征并提供给分类器,以提高低层特征的利用率。在GTSRB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识别率达到99.25%,与多纵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相比,其在保证高精度的同时,识别和训练时间的降幅均超过90%,更适用于真实路况下交通标志的精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特征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多纵卷积神经网络 交通标志识别 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NN-GRU神经网络补全测井曲线和可解释性的智能岩性识别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婷婷 王振豪 +2 位作者 赵万春 蔡萌 史晓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传统岩性识别方法在处理测井曲线缺失、准确性以及模型可解释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MSCNN-GRU神经网络补全测井曲线和Optuna超参数优化的XGBoost模型的可解释性的岩性识别方法。首先,针对测井曲线在特定层段丢失或失真的问... 针对传统岩性识别方法在处理测井曲线缺失、准确性以及模型可解释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MSCNN-GRU神经网络补全测井曲线和Optuna超参数优化的XGBoost模型的可解释性的岩性识别方法。首先,针对测井曲线在特定层段丢失或失真的问题,引入了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SCNN)与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曲线重构方法,为后续的岩性识别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基础;其次,利用小波包自适应阈值方法对数据进行去噪和归一化处理,以减少噪声对岩性识别的影响;然后,采用Optuna框架确定XGBoost算法的超参数,建立了高效的岩性识别模型;最后,利用SHAP可解释性方法对XGBoost模型进行归因分析,揭示了不同特征对于岩性识别的贡献度,提升了模型的可解释性。结果表明,Optuna-XGBoost模型综合岩性识别准确率为79.91%,分别高于支持向量机(SVM)、朴素贝叶斯、随机森林三种神经网络模型24.89%、12.45%、6.33%。基于Optuna-XGBoost模型的SHAP可解释性的岩性识别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识别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 XGBoost 超参数优化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深度卷积网络特征融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妮妮 马萍 +1 位作者 张宏立 王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1-358,共8页
针对传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对工程先验知识依赖性强、提取特征不充分、分类器选取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深度卷积网络特征融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建立集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于一体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小波变... 针对传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对工程先验知识依赖性强、提取特征不充分、分类器选取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深度卷积网络特征融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建立集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于一体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小波变换将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转换为二维图像作为输入样本集。然后,在网络结构中构建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自适应提取故障样本不同层级特征,以实现样本不同尺度特征的充分提取。最后,将故障样本输入到网络中实现轴承信号特征自适应提取及端到端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基于多尺度深度卷积网络特征融合的故障诊断模型能充分提取信号各层级特征,在不同噪声干扰下具有较高的诊断精度和鲁棒性,可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小波变换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噪声模糊图像盲复原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鹏飞 赵怀慈 曹飞道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0-308,共9页
图像盲复原是从一幅观测的模糊图像恢复出模糊核和清晰图像,传统盲去卷积算法采用简化模型估计模糊核,导致预测模糊核与真实值误差较大,最终复原结果不理想。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残差模块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采用端到端模... 图像盲复原是从一幅观测的模糊图像恢复出模糊核和清晰图像,传统盲去卷积算法采用简化模型估计模糊核,导致预测模糊核与真实值误差较大,最终复原结果不理想。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残差模块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采用端到端模式,无需估计模糊核。提出了一种基于限制网络输入的改进Wasserstein GAN (WGAN),增加了一层输入限制层,能够限定参数初始值,提高了网络收敛速度。设计了多重损失函数,融合了基于多尺度网络的感知损失和基于条件式生成对抗网络的对抗损失。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定量和定性评价指标上优于已有的代表性方法,并且运行速度比相近算法快了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多重损失函数 生成式对抗网络 噪声模糊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小样本轴承故障辨识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邢自扬 赵荣珍 +1 位作者 吴耀春 何天经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5-922,1037,1038,共10页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辨识方法工程应用准确率受制于样本数量与质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novel 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简称NMS‑CNN)故障辨识方法。首先,对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辨识方法工程应用准确率受制于样本数量与质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novel 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简称NMS‑CNN)故障辨识方法。首先,对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简称FFT)获取其频域数据;其次,利用多尺度卷积提取频域数据中的多粒度敏感特征,并使用实例归一化技术(instance normalization,简称IN)对特征图进行归一化;然后,采取注意力机制对多尺度特征进行自适应加权并进一步使用卷积提取深层抽象特征;最后,使用softmax分类器完成故障辨识任务。经过实验验证,所提方法能够在较少训练样本下完成故障辨识任务,并且其抗噪性与泛化性均优于其他智能故障辨识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辨识 深度学习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实例归一化 小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光纤振动事件识别 被引量:30
18
作者 吴俊 管鲁阳 +2 位作者 鲍明 许耀华 叶炜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83,共8页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Φ-OTDR)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如何对振动事件进行高效准确识别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MS 1-D CNN)的振动事件识别方法。该方法将原始振动信号经过预加重、归一化和谱减降噪的预处...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Φ-OTDR)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如何对振动事件进行高效准确识别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MS 1-D CNN)的振动事件识别方法。该方法将原始振动信号经过预加重、归一化和谱减降噪的预处理操作后得到的一维信号,直接通过MS 1-D CNN实现端到端的振动信号特征的提取和识别。MS1-DCNN在提取入侵振动信号特征时可兼顾信号时间和频率尺度,利用全连接层(FClayer)和Softmax层完成最终的识别过程,与二维卷积神经网络(2-D CNN)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 CNN)相比减少了待定参数数量。对破坏、敲击和干扰三类目标振动事件的光纤振动传感信号识别结果表明,MS 1-D CNN的识别正确率与2-D CNN相近,达到了96%以上,而处理速度提升一倍,在保持识别性能的前提下,有利于提高振动事件识别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 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 振动事件识别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MCNN-MMLP双残差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凯峰 吐松江·卡日 +2 位作者 张紫薇 马小晶 王志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为了解决负荷特性复杂导致负荷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GWO-VMD和级联MCNN-MMLP双残差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由灰狼算法(grey wolf optimize,GWO)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对原始负荷数... 为了解决负荷特性复杂导致负荷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GWO-VMD和级联MCNN-MMLP双残差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由灰狼算法(grey wolf optimize,GWO)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对原始负荷数据进行处理,降低原始负荷数据的复杂程度。其次,使用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MCNN)和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ion,MLP)结合的双残差神经网络对各个模态进行迁移学习训练和预测,并在MLP网络中引入多头注意力机制弥补网络信息瓶颈问题。最后,再次使用MCNN-MMLP双残差模型对初步预测的误差进行预测并校正初值,从而进一步提升预测精确度。通过对实际负荷数据进行分析,本模型的均方误差为5.024(MW)^(2)、均方根误差为2.241 MW、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160%,决定系数为0.996,各性能指标均优于其他传统及智能负荷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双残差神经网络 多头注意力机制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时空卷积的唇语识别方法
20
作者 叶鸿 危劲松 +3 位作者 贾兆红 郑辉 梁栋 唐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70-4177,共8页
现有的唇语识别模型大多采用将单层的3维卷积与2维卷积神经网络结合的方式,从唇语视频序列中挖掘出时空联合特征。然而,由于单层的3维卷积不能很好地提取时间信息,同时2维卷积神经网络对细粒度的唇语特征的挖掘能力有限,该文提出一种多... 现有的唇语识别模型大多采用将单层的3维卷积与2维卷积神经网络结合的方式,从唇语视频序列中挖掘出时空联合特征。然而,由于单层的3维卷积不能很好地提取时间信息,同时2维卷积神经网络对细粒度的唇语特征的挖掘能力有限,该文提出一种多尺度唇语识别网络(MS-LipNet)以改善唇语识别任务。该文在Res2Net网络中,采用3维时空卷积替代传统的2维卷积以更好地提取时空联合特征,同时提出时空坐标注意力模块,使网络关注于任务相关的重要区域特征。在LRW和LRW-1000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语识别 多尺度时空卷积网络 Res2Net 时空坐标注意力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