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多导睡眠监测构建失眠患者抑郁症诊断模型
1
作者 曹宁 张慧如 +1 位作者 牛丽薇 赵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61-667,共7页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失眠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数据进行挖掘,建立失眠患者抑郁症的诊断模型,为失眠患者的抑郁症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进行PSG的失眠住院与门诊患者...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失眠患者的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数据进行挖掘,建立失眠患者抑郁症的诊断模型,为失眠患者的抑郁症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进行PSG的失眠住院与门诊患者共2162例,抑郁症根据《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10th version,ICD-10)进行诊断。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与PSG资料,分别基于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自适应提升、极限提升树、朴素贝叶斯等6种算法构建失眠患者抑郁症的诊断模型。结果纳入的失眠患者中,40.1%(868例)的患者合并抑郁症。6种模型中,logistic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最高,分别为0.825和0.823,综合分类性能更优。结论Logistic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对失眠患者中的抑郁症人群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抑郁症 多导睡眠监测 机器学习 诊断模型 逻辑回归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表式睡眠监测仪与多导睡眠监测的睡眠参数比较和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霍阳 周兵 +8 位作者 何红彦 赵龙 张雪丽 李静 左玉花 郑宇 任正洪 韩芳 张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42-945,共4页
目的:随着睡眠医学的飞速发展,检测睡眠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各具优势。本研究以“金标准”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的结果为标准,探索在中国人群中使用小巧轻便的腕表式睡眠监测仪(Actiwatch)获得相关指标的可靠性,以期为Acti... 目的:随着睡眠医学的飞速发展,检测睡眠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各具优势。本研究以“金标准”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的结果为标准,探索在中国人群中使用小巧轻便的腕表式睡眠监测仪(Actiwatch)获得相关指标的可靠性,以期为Actiwatch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的121例受试者,受试者进行PSG的同时佩戴Actiwatch,并于第2天清晨填写睡眠日志。收集监测获得的指标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并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Actiwatch在低灵敏度条件下,PSG和Actiwatch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的相关系数为0.53(P<0.05),配对t检验表明PSG和Actiwatch的T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0,P=0.36)。按年龄分层发现,年龄越小,两者的TST相关性越强,系数最高可达0.92(P<0.05),配对t检验表明两者TS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7,P=0.35)。按诊断分层发现,PSG正常组中两者的TST相关系数可高达0.79(P<0.05),配对t检验表明PSG正常组中两者TS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4,P=0.44)。结论:作为一种可穿戴的居家体动记录仪,腕表式睡眠监测仪Actiwatch的分析参数设定为低灵敏度时,PSG和Actiwatch的TST相关性最高;年龄越小,PSG与Actiwatch的TST相关性越强;PSG正常的受试者PSG和Actiwatch的TST相关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腕表式睡眠监测 体动描记术 多导睡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疾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关系的多导睡眠监测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畅怡 聂秀红 +4 位作者 詹淑琴 赵昕 吴思琪 顾朱琴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53-656,共4页
目的研究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疾病(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目的研究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疾病(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睡眠门诊且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10/h的OSAS患者76人,其中OSAS合并RBD组28人,单纯OSAS组48人,所有受试者均行一整夜视频多导睡眠仪监测(video-polysomnography,vPSG)检查并对其呼吸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BD-OSAS组AHI、非快速动眼睡眠(non rapid eye movement,NREM)期AHI、快速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期AHI及低通气指数低于OSAS对照组,基础血氧饱和度及最低血氧饱和度则高于OSAS对照组,低通气最长时间及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比OSAS对照组短。结论 RBD可能通过提高NREM期及REM期上气道肌肉紧张性活动对同时合并的OSAS发挥保护作用,从而为治疗OSAS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多导睡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不同养生功法干预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樊旭 宋海英 +3 位作者 刘诗若 马佳 鞠庆波 廖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04-1408,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养生功法干预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根据其表现的差异性为PSG在失眠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90例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及辽宁中医药大学睡眠门诊就诊的患... 目的:研究不同养生功法干预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根据其表现的差异性为PSG在失眠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90例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及辽宁中医药大学睡眠门诊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养心组、太极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3组在基础治疗辅助下,养心组采用养心治神功法干预,太极组采用太极拳干预,对照组不加养生功法干预,各组每日治疗1次,治疗40 d。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数评定,并记录实际入睡时间、实际睡眠时间。应用多功能睡眠监测系统,对各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睡眠监测,记录相关指标,打印PSG监测报告。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专业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养心组、太极组及西药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养心组、太极组及西药组HAMD、PSQI评分治疗前后各组总分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太极组对HAMD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养心组与西药组(P<0.05),养心组对PSQI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太极组与西药组(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3组的觉醒次数都有下降、睡眠效率均有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养心组、太极组均优于西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养心组与太极组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显著延长,SWS时间、REM时间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养心组及太极组与比例显著增加,治疗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太极组相比,养心组睡眠潜伏期及REM潜伏期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养心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太极组。结论:中医养心治神功法、太极拳及西药均对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在睡眠结构、睡眠进程及睡眠维持方面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养心治神功法在改善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睡眠效率方面优于太极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治神功法 太极拳 睡眠障碍 抑郁症 多导睡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梦境展现行为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多导睡眠监测特点 被引量:5
5
作者 畅怡 聂秀红 +5 位作者 魏兵 肖汉 张连国 李艳 詹淑琴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6-381,共6页
目的研究具有梦境展现行为(dream enacting behavior,DEB)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video-polysomnography,v PSG)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因各种睡... 目的研究具有梦境展现行为(dream enacting behavior,DEB)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video-polysomnography,v PSG)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因各种睡眠主诉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睡眠门诊且年龄大于18岁的患者共224人。所有受试者均行快速动眼睡眠疾病(rapid eyes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香港问卷(RBD questionnaire-Hong Kong,RBDQ-HK)筛查(阈值为18/19)以及一整夜v PSG检查,并分为伪RBD(Pseudo-RBD)组、OSAS组、特发性RBD(idiopathic RBD,iRBD)组并对其睡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伪RBD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非快速动眼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期AHI、REM期AHI及低通气指数高于OSAS对照组,基础血氧饱和度及最低血氧饱和度则低于OSAS对照组,低通气最长时间及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比OSAS对照组长;与iRBD组相比,伪RBD组的梦境展现行为常常在各个睡眠期的呼吸相关觉醒时出现。结论具有DEB症状的OSAS多为中重度OSAS患者,并且DEB的发作时间往往发生于呼吸暂停相关觉醒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境展现行为 快速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视频多导睡眠监测 RBD香港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I-tss和稳定咬合板治疗磨牙症的多导睡眠监测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伟才 王海波 李强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6,60,共4页
目的比较NTI-tss咬合板和稳定咬合板(OS)对于磨牙症的短期疗效。方法 10例磨牙症患者采用随机自身交叉对照试验,戴用NTI-tss和OS治疗各1周,于戴用咬合板前一晚、戴用当晚和戴用1周后进行多导睡眠监测,计算磨牙指数和睡眠微觉醒指数,数... 目的比较NTI-tss咬合板和稳定咬合板(OS)对于磨牙症的短期疗效。方法 10例磨牙症患者采用随机自身交叉对照试验,戴用NTI-tss和OS治疗各1周,于戴用咬合板前一晚、戴用当晚和戴用1周后进行多导睡眠监测,计算磨牙指数和睡眠微觉醒指数,数据采用SAS 9.1混合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两种咬合板在戴用前、戴用当晚、戴用1周后的睡眠微觉醒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咬合板戴用后,磨牙指数均降低。NTI-tss戴用前、戴用当晚和1周后的磨牙指数分别为(7.50±1.11)、(3.45±1.22)、(3.51±1.03)次.h-1,戴用当晚与戴用前、戴用1周与戴用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52,t=26.12,P<0.01)。OS戴用前、戴用当晚和1周后的磨牙指数分别为(7.44±1.23)、(2.97±0.91)、(6.43±1.02)次.h-1,戴用当晚与戴用前、戴用1周与戴用前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6.79,t=3.79,P<0.01),但与NTI-tss相比,降低程度较小。结论 NTI-tss和OS对于睡眠微觉醒的发生无影响,两者都可以降低磨牙指数,但前者对于夜磨牙症的短期疗效可能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板 磨牙症 多导睡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导睡眠监测病人的舒适护理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习 谢红 +2 位作者 陈娜 郭晖 梁婷婷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7期1761-1762,共2页
关键词 多导睡眠监测 舒适护理理论 病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PSG监测 舒适护理措施 心血管系统疾病 护理工作者 神经系统 失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点及多导睡眠监测、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在其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秀娥 郭晓红 李月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点,标准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及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在发作性睡病诊断中的应用,提高临床医生对具有不典型表现的发作性睡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点,标准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及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在发作性睡病诊断中的应用,提高临床医生对具有不典型表现的发作性睡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我科门诊诊断的20例发作性睡病患者资料,并同时进行PSG及MSLT检查。监测指标:睡眠结构及睡眠潜伏期,5次小睡的平均睡眠潜伏期及快速眼动睡眠(rapideyes movement,REM)出现的次数,始发的REM及出现次数。结果白天过度嗜睡或发作性的日睡眠占100%,猝倒占65.0%,入睡前幻觉占35.0%,睡眠瘫痪占45.0%。20例患者PSG睡眠潜伏期及REM睡眠潜伏期缩短,有2例睡眠潜伏期小于5 min。有始发的REM睡眠8例。非快速期眼动睡眠III+IV期睡眠比例减少,I期睡眠比例增多。20例MSLT平均睡眠潜伏期均小于5 min。16例出现2次(包括2次)以上始发的REM睡眠。结论发作性睡病有明确家族史及具有典型四联征表现者少见,PSG有异常改变,但MSLT更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标准多导睡眠监测 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OSAHS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兵 张峰 余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994-199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03年2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经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PSG)确诊的老年OS...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03年2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经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PSG)确诊的老年OSAHS和非老年OSAHS患者(对照组)各42例,分析两组患者PSG监测结果以及临床特征。结果老年组OSAHS患者微觉醒指数(Microarousal index,MAI)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低于非老年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OSAHS患者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LSAT)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老年组重度OSAHS患者明显少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OSAHS患者病情较非老年患者轻,易受OSAHS引起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影响,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死亡率,要重视老年OSAHS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多导睡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多导睡眠监测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6
10
作者 方芳 施勤 +4 位作者 陈蕾 于亚君 章晔 孟丽丽 殷善开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4期890-891,共2页
关键词 多导睡眠监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护理干预 相关因素 OSAHS 治疗方案 人类健康 医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前后多导睡眠监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阳光 姚行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919-1920,共2页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由Guilleminault等1976年首次描述的,其对儿童健康的危害程度远较成人大。本研究拟通过对52例OSAHS患儿手术前后PSG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手...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由Guilleminault等1976年首次描述的,其对儿童健康的危害程度远较成人大。本研究拟通过对52例OSAHS患儿手术前后PSG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手术治疗对患儿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多导睡眠监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居汉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多导睡眠监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兵 李素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9-681,共3页
目的研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 cythemia,HAPC)夜间睡眠呼吸及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特点,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40例患HAPC的汉族移居者为研究对象(HAPC组),并以20例健康的汉族移居者... 目的研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 cythemia,HAPC)夜间睡眠呼吸及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特点,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40例患HAPC的汉族移居者为研究对象(HAPC组),并以20例健康的汉族移居者作为对照组。2组在安静、舒适的睡眠监测室内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观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呼吸暂停指数(apnea index,AI)、低通气指数(hypopnea index,HI)、清醒SaO2(awakeSaO2,ASaO2)、睡眠平均SaO2(mean SaO2,MSaO2)、最低SaO2(lowest SaO2,LSaO2)、SaO2下降百分比(percentage of reducedSaO2,A-M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ODI4)、氧减时间百分比(percentage of time for ODI4,TODI4%)等指标。睡眠监测后填写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并抽取静脉血检测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红细胞压积(haematocrit,HCT)。结果 HAPC组RBC、HGB、HC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计分无显著差异性(P>0.05);2组AHI、AI无显著差异(P>0.05),但HAPC组H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APC组ASaO2、MSaO2、LSaO2显著低于对照组,A-MSaO2%、ODI4、TODI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APC患者夜间睡眠期间以低通气及SaO2水平显著降低为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睡眠 多导睡眠监测 高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y适应模式在多导睡眠监测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单岩 李艳 +1 位作者 侯倩 吴淑贞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6期1466-1466,共1页
目前,多导睡眠监测(PSG)广泛地在各大医院开展应用,已成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明确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PSG受医患主客观的影响,
关键词 多导睡眠监测 ROY适应模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监测护理 应用 大医院 金标准 PS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多导睡眠监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导睡眠监测(PSG)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应用和儿童呼吸事件发生的特点。方法:对2007年2月~2008年7月进行的82例儿童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按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轻、中、重度分为3组,对3组的平... 目的:探讨多导睡眠监测(PSG)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应用和儿童呼吸事件发生的特点。方法:对2007年2月~2008年7月进行的82例儿童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按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轻、中、重度分为3组,对3组的平均血氧饱和度(SaO2)、最低SaO2、≥3%的氧减指数(ODI)和SaO2≤90%的时间、体质指数(BMI)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研究这些指标与AHI的相关性。同时对其中12例同一儿童在夏季和冬季的2次PSG数据进行比对。结果:①AHI与≥3%ODI(r=0.652)呈高度正相关,而与平均SaO2、最低SaO2、SaO2≤90%的时间、BMI之间相关意义不大;②≥3%ODI,在AHI轻度与中度组(P=0.037)、轻度与重度组(P=0.000)、中度与重度组(P=0.027)比较,3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平均SaO2、最低SaO2、≤90%血氧时间,在AHI轻、中、重度3组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③同一儿童在夏季和冬季进行的PSG,除在平均SaO2(P=0.139)无统计学差异外,在AHI(P=0.001)、最低SaO2(P=0.015)、≥3%ODI(P=0.039)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儿童多导睡眠监测应使用呼吸暂停时间≥2个呼吸周期的标准;②ODI是提示儿童OSAHS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和成人不同,儿童的AHI和BMI的相关意义不大;③同一儿童在夏季和冬季进行PSG的监测,其结果会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睡眠监测 儿童 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仪对边远地区慢性心力衰竭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蔡煦 黄剑锋 +12 位作者 徐非 苏静英 张大东 李艳 王曼虹 王刚 陆莉 颜凌 黄欧 和江平 陈玉文 周臣群 麦一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3-437,共5页
目的:应用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监测边远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析其中睡眠呼吸暂停特别是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内科住院的患者40例,应用PSG监测其中瓣膜性心脏病... 目的:应用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监测边远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析其中睡眠呼吸暂停特别是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内科住院的患者40例,应用PSG监测其中瓣膜性心脏病患者16例,其他病因引起的心脏扩大患者24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两组,即AHI≥5次/h组20例和AHI〈5次/h组2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1)AHI≥5次/h组患者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比例、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AHI以及氧减指数均明显大于AHI〈5次/h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AHI〈5次/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AHI≥5次/h组20例患者中以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为主16例,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为主4例。(3)多元Logistic向前逐步选择(Wald)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HI≥5次/h与左心室射血分数[优势比(OR)=0.9,95%可信区间(CI):0.8~1.0,P=0.017)]、最低氧饱和度(OR=0.9,95%CI:0.7~1.0,P=0.022)以及左心室后壁厚度(OR=0.3,95%CI:0.1~0.9,P=0.034)相关;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与NYHA心功能Ⅲ/Ⅳ级相关(OR=15.0,95%CI:3.2~71.4,P=0.001)。结论:睡眠呼吸暂停尤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严重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种表现,PSG应用于边远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评估及治疗随访,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 睡眠呼吸暂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夜多导睡眠监测评估无创正压通气对呼吸危重症监护室患者睡眠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亚男 王玺 +3 位作者 张成 申艳娥 马靖 王广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46-1350,共5页
背景呼吸危重症监护室(RICU)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其中机械通气是导致RICU患者睡眠障碍重要的因素之一。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创正压通气对RICU患者睡眠的影响,但目前尚无应用多导睡眠监测(PSG)分析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RICU患者睡眠... 背景呼吸危重症监护室(RICU)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其中机械通气是导致RICU患者睡眠障碍重要的因素之一。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创正压通气对RICU患者睡眠的影响,但目前尚无应用多导睡眠监测(PSG)分析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RICU患者睡眠的影响研究。目的通过整夜PSG评估NIPPV对RICU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21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RICU 31例行整夜PSG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质指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法(APACHEⅡ)评分、基础疾病、主要诊断、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动脉血气分析、呼吸衰竭分型、总住院时间、RICU住院时间、近6个月曾入住RICU情况、住院期间死亡〕、睡眠特征〔呼吸事件: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呼吸紊乱指数(RDI)、总监测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睡眠分期:快速动眼睡眠(REM)及非快速动眼睡眠(NREM)时间、潜伏期及占比,脉氧:最低脉氧、睡眠时平均脉氧,心率:最低心率、最高心率、平均心率〕。根据行整夜PSG时是否行NIPPV治疗分为NIPPV组及对照组(非NIPPV组),并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和睡眠特征。结果NIPPV组15例,对照组16例。与对照组相比,NIPPV组患者总睡眠时间(P=0.028)、REM时间(P=0.034)、NREM时间(P=0.003)及NREM中N2时间(P=0.003)均缩短,睡眠效率(P=0.038)降低,平均心率增快(P=0.028)。结论睡眠障碍是RICU患者的常见问题,行NIPPV患者更容易出现总睡眠时间缩短、REM睡眠减少及睡眠效率下降。RICU患者应积极行整夜PSG评估睡眠情况并进行适当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重症监护病房 睡眠障碍 多导睡眠监测 无创通气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无线多导睡眠监测的皮肤贴电极制备及验证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运东 黄东 +4 位作者 陈宇峰 姜皓云 刘军华 孙洪强 李志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8-363,共6页
目的:开发一种适用于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的电极,并对该电极监测到的眼动图(electrooculogram,EOG)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信号结果进行验证。方法:通过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技术制备柔性电极... 目的:开发一种适用于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的电极,并对该电极监测到的眼动图(electrooculogram,EOG)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信号结果进行验证。方法:通过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技术制备柔性电极,其中电极为金/铬双层结构,柔性衬底采用具有良好生物兼容性的聚对二甲苯(parylene)。电极被设计并制作成网状结构,使得下层的胶带能更有效地与皮肤贴合,降低与皮肤的接触阻抗。在电极制作完成后,使用CHI660E电化学工作站对电极的交流阻抗特性进行测试,此外,将电极连接到包含生物信号采集和数字化处理专用芯片的无线信号采集套件,采集志愿者眼周不同位点、不同方向眼动的电信号,并对眼动信号的信噪比进行分析。最后使用标准多导睡眠监测仪来对比皮肤贴电极和金杯电极采集脑电信号时的噪声幅度。结果:皮肤贴电极在小于100 Hz交流电范围的阻抗为4~13 kΩ,使用皮肤贴电极可以采集到不同方向眼动的眼电信号,皮肤贴电极采集到的脑电信号噪声幅度低于金杯电极采集到的脑电信号噪声幅度。结论:皮肤贴电极可以作为开发适用于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中眼动电信号和脑电信号监测的备选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睡眠监测 微机电系统 眼动图 脑电图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导睡眠监测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浩亮 于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705-706,共2页
目的:探讨睡眠监测中各种主观性因素、客观性因素及其所导致的睡眠监测失败和误差的原因。方法:在221例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的怀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通过31例多导睡眠监测失败个案,并对患者接受检查的依从性进行各个单因素相关回... 目的:探讨睡眠监测中各种主观性因素、客观性因素及其所导致的睡眠监测失败和误差的原因。方法:在221例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的怀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通过31例多导睡眠监测失败个案,并对患者接受检查的依从性进行各个单因素相关回归分析及其各自的偏相关分析。结果:睡眠监测失败原因主要为9种;患者对检查依从性的各个因素中,个人月收入、职务(职称)、文化程度、SaO2≤85%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百分比、性别这5个因素对患者受全夜间监测的依从性有影响,前4种因素与耐受监测时间呈线性相关。结论:为保证多导睡眠监测一次成功,应牢记常见失败原因,分清重点导联与非重点导联,对耐受力较强的病人可完整连接所有导联,对耐受力较差者应适当减少导联数。导联数最少可减少至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睡眠监测 失败原因分析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多道睡眠描记术 偏相关分析 依从性 相关回归 文化程度 SAO2 夜间监测 性因素 耐受力 患者 分析及 单因素 受检查 百分比 时间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的整夜多导睡眠图监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肖泽萍 陈兴时 +6 位作者 张明岛 楼翡璎 刘效巍 高存友 陈珏 仇剑崟 张海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强迫症(OCD)患者多导睡眠图(PSG)睡眠参数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技术,对27例OCD患者的PSG进行整夜监测,并与33名正常受试者(NC)对照。结果OCD组快速眼运动(REM)睡眠潜伏期为(57.7&... 目的探讨强迫症(OCD)患者多导睡眠图(PSG)睡眠参数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技术,对27例OCD患者的PSG进行整夜监测,并与33名正常受试者(NC)对照。结果OCD组快速眼运动(REM)睡眠潜伏期为(57.7±21.4)min,较NC组的(87.8±11.7)min明显前移(P<0.01)。OCD组患者的REM活动度、强度、密度以及第1阶段睡眠均较NC组明显增加,分别为(119.8±54.5)Uvs(80.7±9.2)U(P<0.01)、(27.8±13.4)%vs(17.8±2.3)%(P<0.01)、(147.4±69.2)%vs(95.7±8.1)%(P<0.05)、(19.9±11.4)%vs(9.1±1.9)%(P<0.01);而睡眠潜伏期延迟,睡眠效率降低。结论PSG中的REM活动度、强度和密度均增加,可能是强迫症患者的脑电生理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睡眠监测 强迫症 患者 正常受试者 快速眼运动 生理学特点 OCD 睡眠参数 方法应用 效率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多导睡眠图监测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4
20
作者 荆瑶 费才莲 尤敬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5期35-36,共2页
在行多导睡眠图监测的224例患者中,23例因睡眠环境、患者自身、接线技巧、仪器干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了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准确性,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为多导睡眠图监测的成功提供保证。
关键词 多导睡眠监测 检测质量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