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控制系统多室模型的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佩勇 张庆灵 +3 位作者 张悦 杨晓光 杨光 张雪峰 《控制工程》 CSCD 2005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基于复杂系统的整合定量研究和环境激素在人体复杂系统内流动的定量模型化研究两大学科研究的难点,根据环境激素在人体内迁移的生理规律,建立了环境激素类药物己烯雌酚在由各个器官组成的人体这一复杂系统内流动的多室模型,并进行了模... 基于复杂系统的整合定量研究和环境激素在人体复杂系统内流动的定量模型化研究两大学科研究的难点,根据环境激素在人体内迁移的生理规律,建立了环境激素类药物己烯雌酚在由各个器官组成的人体这一复杂系统内流动的多室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稳定性分西、求解分析和最优化研究。同时也对复杂工程MIS系统中数据流动的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多室模型不但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环境激素类药物在人体内流动的生理过程,同时也证明了复杂系统不仅具有系统内不同层次自相似的特征,复杂系统之间也可以具有相似的特性。该研究方法和结论将为复杂系统的定量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复杂性科学 环境激素 多室模型 优化 MIS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激素苯在复杂系统内流动的控制与优化
2
作者 刘佩勇 张庆灵 +1 位作者 张悦 杨晓光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2-165,共4页
针对复杂系统和环境激素这两大科学研究领域的难点,应用数学和生态毒理学方法建立了重要的环境激素类物质苯在由各个器官组成的人体这一复杂系统内流动的多室模型,并利用控制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模型的系统分析、稳定性分析和最优化研... 针对复杂系统和环境激素这两大科学研究领域的难点,应用数学和生态毒理学方法建立了重要的环境激素类物质苯在由各个器官组成的人体这一复杂系统内流动的多室模型,并利用控制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模型的系统分析、稳定性分析和最优化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人体复杂系统内某些生理过程是可以进行定量描述的,经过控制分析得出的结果真实地反映了人体复杂系统的实际生理规律,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对所建立模型的系统优化与仿真为复杂系统的定量化研究及控制方法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环境激素 多室模型 控制分析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电场作用下的视神经纤维兴奋性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红 隋晓红 +1 位作者 李孟辉 李丽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4-584,共11页
基于刺入式电极的视神经视觉假体,为盲人的视觉修复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为了对该视神经假体的电刺激策略和微电极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基于真实的电极结构,在COMSOL软件中建立刺入式微电极的外部电场仿真模型,并将其与利用NEURNO软件实现的... 基于刺入式电极的视神经视觉假体,为盲人的视觉修复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为了对该视神经假体的电刺激策略和微电极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基于真实的电极结构,在COMSOL软件中建立刺入式微电极的外部电场仿真模型,并将其与利用NEURNO软件实现的神经纤维双层电缆模型结合,系统地研究电极与视神经纤维的相对位置、电刺激脉冲宽度以及电极几何结构的改变对视神经纤维兴奋阈值的影响。不同电极位置、刺激脉宽刺激下阈值变化规律的仿真结果,与以往报道的动物实验和仿真实验结果相符,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根据仿真结果,对刺入式视神经假体中刺激脉宽的选择和电极几何结构的设计,建议如下:窄脉宽刺激有利于降低能量消耗;电极锥度的设计要在满足电极力学特性及易于植入视神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小,以降低纤维兴奋的阈值;电极的暴露面积越小,纤维兴奋所需的电流阈值越低,但电荷密度阈值越高;较低的电流阈值有利于减少能量消耗,但过高的电荷密度阈值却容易造成组织损伤,因此电极暴露面积的设计需要在耗能与安全性之间进行综合考虑。电极绝缘层厚度的改变对视神经纤维的兴奋阈值没有明显的影响,但从电极插入的难易考虑,应尽可能减小绝缘层厚度。以上结果对人体其他部位神经纤维的电刺激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假体 微电极的电场仿真模型 视神经纤维 双层电缆多室模型 刺激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