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诊疗模式在慢性难愈合创面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丽薇 刘冰川 +2 位作者 曲音音 吴长毅 田耘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1,共7页
目的:探究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在慢性难愈合创面诊疗中的应用成效,为优化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在慢性难愈合创面诊疗中的应用成效,为优化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患者456例,包括男性290例,女性166例,平均年龄(49.4±16.9)岁。根据是否进行术前MDT讨论,将患者分为MDT讨论组和非MDT讨论组。MDT总体执行流程包括:启动与医务处备案、收集资料与初次MDT讨论、告知患者诊疗方案并严格执行、病情变化需再次MDT讨论。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麻醉风险分级、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生病因与部位等资料的差异。治疗效果的主要观察与结局指标包括入院后达到创面愈合所需的手术次数、创面愈合后的复发率、围手术期并发症(肺部感染、严重心血管事件、静脉血栓栓塞症、脑卒中及谵妄等)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评分等。结果:MDT讨论组患者189例,非MDT讨论组患者26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合并症、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病因与部位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T讨论组与非MDT讨论组患者获得创面愈合所需的平均手术次数分别为(2.1±1.1)次与(2.8±1.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种差异在糖尿病溃疡、外伤或手术后感染、放疗后不愈合等3个病因造成的慢性难愈合创面中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MDT讨论组患者在创面痊愈后的复发率是18.0%,稍高于MDT讨论组的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手术期并发症方面,非MDT讨论组的发生率也较MDT讨论组高(3.7%vs.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方面,MDT讨论组的评分显著高于非MDT讨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5 vs.91.1,P=0.028)。结论:多学科诊疗模式能够显著减少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的住院手术次数,提升治愈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优化慢性难愈合创面临床诊疗成效的推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难愈合创面 多学科诊疗 手术次数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多学科诊疗实践与探索
2
作者 易丽叶 张英楠 +3 位作者 祝金晶 邹思敏 段文利 徐琨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92,共4页
多学科诊疗是一种通过不同学科专家共同参与,为患者提供综合性治疗方案的先进诊疗模式,在提升诊疗质量、优化资源配置、缩短诊疗周期和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多学科诊疗发展、推进学科群... 多学科诊疗是一种通过不同学科专家共同参与,为患者提供综合性治疗方案的先进诊疗模式,在提升诊疗质量、优化资源配置、缩短诊疗周期和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多学科诊疗发展、推进学科群建设。北京协和医院通过“建组协作-组团联合-建网协同”路径建立起多学科诊疗体系,规范流程机制,提高临床诊疗质效和患者满意度,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多学科诊疗“协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协和医院 多学科诊疗 mdt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性肌萎缩症多学科诊疗应用进展
3
作者 王帆 马飞 +2 位作者 戴文静 肖冰 潘晨麟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36,242,共5页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退化引起的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和躯干肌肉无力、萎缩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罕见病。SMA患儿常伴发脊柱侧凸、关节挛缩、呼吸功能不全、骨质疏松、张口受限、营养不良等多系统损害,疾病...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退化引起的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和躯干肌肉无力、萎缩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罕见病。SMA患儿常伴发脊柱侧凸、关节挛缩、呼吸功能不全、骨质疏松、张口受限、营养不良等多系统损害,疾病治疗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多学科诊疗在SMA诊疗中能有效缩短诊断时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梳理近年来国内外SMA多学科诊疗在疾病诊治、三级防控的开展情况,为未来完善SMA多学科诊疗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罕见病 多学科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卫教融合多学科视角的生长发育相关疾病诊疗新模式
4
作者 强佳祺 汪雨彤 +3 位作者 刘佳轩 王映晶 陈适 潘慧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7-544,共8页
生长发育相关疾病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卫教相协作的诊疗模式通过整合多领域资源与优势,推动完善标准化诊疗流程,构建了从早期筛查与转诊、诊断与综合评估,到干预与支持方案制定、长期管理与效果评价的全流程闭环,... 生长发育相关疾病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卫教相协作的诊疗模式通过整合多领域资源与优势,推动完善标准化诊疗流程,构建了从早期筛查与转诊、诊断与综合评估,到干预与支持方案制定、长期管理与效果评价的全流程闭环,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系统性科学支持,将疾病干预节点前移至亚临床阶段。在社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该诊疗模式不仅可为儿童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同时为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视角和可行路径。这一系统性诊疗范式的落地实施,为生长发育相关疾病诊疗提供了中国特色的创新解决方案,同时为我国健康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卫教协同 多学科融合 生长发育相关疾病 诊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多学科诊疗的公立医院运营助理工作团队服务模式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穆子涵 郭智萍 +5 位作者 陶玉秀 王雷超 于雪晴 郭梓旭 刘函 赵要军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5,共4页
公立医院运营助理工作团队是实现业财融合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实现精益运营管理的重要实践者。借鉴多学科会诊模式,从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和服务机制等方面,探讨“类多学科诊疗”运营助理工作团队服务模式。构建四级精益运营管理体... 公立医院运营助理工作团队是实现业财融合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实现精益运营管理的重要实践者。借鉴多学科会诊模式,从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和服务机制等方面,探讨“类多学科诊疗”运营助理工作团队服务模式。构建四级精益运营管理体系并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营助理工作团队,以具体管理事项为单元,建立问题评估与分类管理机制、项目标准化管理机制、奖惩考核评价机制等运营助理服务机制,推动医院医教研防管和人、才、物、技等核心要素资源优化整合,助力公立医院精益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运营助理工作团队 多学科诊疗 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公立医院中西医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实践探索
6
作者 许碧霞 孙华琴 +6 位作者 金水芳 邹小明 应京晶 张莲菁 卢旭雯 陈涛 盛瑛瑛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101,共3页
随着人们医疗需求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公立医院面临诸多挑战,在此情形下多学科诊疗模式成为必然选择。中西医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是浙江省中医院整合中西医资源,为患者提供综合且协同的诊疗服务,充分呈现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及现代医... 随着人们医疗需求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公立医院面临诸多挑战,在此情形下多学科诊疗模式成为必然选择。中西医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是浙江省中医院整合中西医资源,为患者提供综合且协同的诊疗服务,充分呈现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及现代医学技术的运用。该模式覆盖申请流程、实施情况、接诊流程及接诊规范等方面,通过强化学科之间的交流、组建团队、制定流程和规范,保障患者获得全面且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实践结果显示,中西医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使得医疗服务水平得以提升,诊疗流程得到优化,医疗效果和医院实力均得到提高。在未来,需要持续开展深入研究、加大推广应用和加强交流合作,以此推动中西医多学科诊疗模式发展与进步,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医疗体系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公立医院 中西医多学科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多学科诊疗管理实践与思考
7
作者 王怡 龙子雯 李磊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50,共4页
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已成为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复旦大学及其附属医院高度重视MDT模式的建设和发展,附属医院层面形成了“一体两翼、四轮驱动”模式;高校层面创新开展“研究型医院多学科诊疗MDT示范项目”... 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已成为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复旦大学及其附属医院高度重视MDT模式的建设和发展,附属医院层面形成了“一体两翼、四轮驱动”模式;高校层面创新开展“研究型医院多学科诊疗MDT示范项目”,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形成了特色管理模式。高校和附属医院应加强联动,共同推进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全面推广应用“互联网+MDT”,构建临床MDT管理文化,进而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 高校 附属医院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儿童医院门诊多学科协作诊疗特点与服务模式探索 被引量:5
8
作者 姚洁 温婵 +3 位作者 张彦各 赵紫薇 杨帆 崔晓薇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90,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专科医院门诊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的特点,探索适合儿童医院的门诊MDT服务模式。方法:组建门诊多学科会诊专家团队,制定门诊多学科会诊制度与流程图,会诊流程标准化,门诊部设专人负责组织专家开展门诊MDT,建立门诊多学科会... 目的:总结儿童专科医院门诊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的特点,探索适合儿童医院的门诊MDT服务模式。方法:组建门诊多学科会诊专家团队,制定门诊多学科会诊制度与流程图,会诊流程标准化,门诊部设专人负责组织专家开展门诊MDT,建立门诊多学科会诊病例资料库,登记患者姓名、年龄、会诊原因、申请会诊途径、疾病转归等内容。结果: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共开展门诊MDT会诊220例。年龄段分布特点,大于5岁患儿107例(48.6%),占比最高;从申请门诊MDT原因统计,需要明确诊断150例(68.2%)是门诊MDT申请的首要原因;网络预约205例(93.2%)是最重要途径,现场分诊和首诊科室申请是次要途径;实施多学科会诊前,专科门诊就诊一次病例数123例(55.9%),就诊3次及以上60例(27.3%);患者转归结果显示,120例(54.5%)患儿痊愈,46例(20.90%)患儿治疗后好转;门诊满意度比较,2020-2022年门诊满意度逐年增高(P<0.01);患儿疾病涉及多系统133例(60.5%),疾病涉及一个系统的患儿87例(39.5%)。结论:儿童专科医院门诊MDT能充分发挥各科专业优势,实现跨学科专业互补及优势学科的强强联合,有利于疾病早期发现、精准诊断;“一站式”诊疗服务模式,优化了就诊流程,提高了就诊效率,改善了就医体验,提升了门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医院 医院门诊 多学科协作诊疗 一站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24)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苗 杨辰 +24 位作者 刘紫薇 曹玮 张波 刘鑫 李景南 刘炜 潘杰 王健 郑月宏 陈跃鑫 李方达 杜顺达 宁聪 陈丽萌 乐偲 倪俊 彭敏 郭潇潇 王涛 李宏军 李融融 吴彤 韩冰 张抒扬 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多学科协作组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1028,共18页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一种由于磷脂酰肌醇聚糖A基因突变引起细胞膜上锚链蛋白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表达异常所致的后天获得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临床...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一种由于磷脂酰肌醇聚糖A基因突变引起细胞膜上锚链蛋白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表达异常所致的后天获得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临床常表现为血管内溶血、反复血栓形成及骨髓衰竭,也可出现肾功能异常、肺动脉高压、吞咽困难、胸痛、腹痛、勃起功能障碍等多系统受累的症状。由于PNH为罕见病,且临床表现异质性强,常需进行多学科协作诊疗。北京协和医院依托罕见病诊疗平台,邀请多学科临床专家,在PNH诊疗方面达成了统一意见,并形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24)》,以期促进PNH诊疗的标准化、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多学科诊疗 多系统受累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癌症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嘉韵 陈多 +3 位作者 宋文华 覃湫珺 陈珉惺 金春林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9-104,共6页
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是现代医学广为推崇的肿瘤诊疗模式。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癌症发病率和复杂程度日趋提升的背景下,MDT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的重点之一,以其多学科协作优势助力解决疾病发展... 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是现代医学广为推崇的肿瘤诊疗模式。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癌症发病率和复杂程度日趋提升的背景下,MDT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的重点之一,以其多学科协作优势助力解决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困难,从而满足患者的个性化、一站式诊疗需求。通过文献回顾的方法选取最早在国家层面大范围推广MDT并积累较多实践经验的英国为典型案例,梳理英国MDT的发展历程、组织管理、定价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的癌症MDT实践。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癌症MDT运行现状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明确癌症MDT服务内涵和实施主体,完善MDT组织管理与质量评价制度,探索科学、适宜的MDT定价方法,试行患者代理人制度,遵循“共同决策”理念,多维度优化MDT制度设计,提高MDT服务质量,惠及更多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 癌症 医疗服务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发展及协和经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远 徐强 +2 位作者 王维斌 张太平 郭俊超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763,共6页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胰腺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成为突破胰腺癌诊治瓶颈、改善临床预后的重要手段。在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胰腺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成为突破胰腺癌诊治瓶颈、改善临床预后的重要手段。在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的基础上,该诊疗模式有助于专科医师临床诊治水平的提升和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时兼顾临床科研入组和优质病例资源共享,并推动创新药物及新型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对增加医院核心竞争力具有良好促进作用。本文就我国胰腺癌MDT模式的起源、发展现状、存在的不足进行回顾与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国内外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多学科协作诊疗 发展历史 疑难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有效性评价工具研究系统综述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欣 赵阳 +4 位作者 王贤吉 王盛 戎春宇 陈英耀 周萍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目的了解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DT)的有效性评价研究,分析国内外有效性评价工具的发展现状以及差异,为后续肿瘤MDT的总结评价和持续改进、强化MDT监管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4个文献... 目的了解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DT)的有效性评价研究,分析国内外有效性评价工具的发展现状以及差异,为后续肿瘤MDT的总结评价和持续改进、强化MDT监管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4个文献数据库以获取相关研究文献,并进行文献筛选和系统综述。结果最终纳入文献87篇,中文和英文文献分别为26篇和61篇,发表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20年,第一作者所属国家主要为英国。国外评价工具侧重于结构和过程的关键要素,国内评价体系侧重于结果层面的指标内容。结论在国内研究中,MDT评价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有待提升,对MDT结构、过程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尚需加强,现有评价体系的外推性仍待验证。建议强化评价指标选择的证据支持,重视过程环节的评价,促进对肿瘤MDT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进一步鼓励现有评价体系的实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学科协作诊疗 评价工具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新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下重症患者多学科诊疗实践模式探索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明旺 靳梦岩 +8 位作者 张冰然 高芸艺 黄应德 帅冰星 陈相军 张伟义 陈玉成 李大江 吴泓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在类似非典、新冠等新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医疗机构尤其是大型医院在短时间内会接收大量重症患者,本文旨在探索医疗机构短时间内快速实现对重症患者科学诊疗的有效模式和路径。方法: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 目的:在类似非典、新冠等新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医疗机构尤其是大型医院在短时间内会接收大量重症患者,本文旨在探索医疗机构短时间内快速实现对重症患者科学诊疗的有效模式和路径。方法: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疫情应急和常态化背景下形成的新冠感染重症患者诊疗模式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疫情下形成了医务管理主导的新冠感染患者多学科诊疗精细化管理模式。该模式通过集中院内优质医疗资源和专家团队,制定了精细化多学科诊疗工作流程和诊疗规范,有效提高了新冠重症患者的诊疗救治能力、降低了重症患者的病死率。结论:精细化管理和多学科诊疗的有机结合对于实现重症患者的精准诊疗和全面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由此构建的多学科诊疗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于国内其他医疗机构尤其是大型综合性医院在未来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快速实现对重症患者科学诊疗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多学科诊疗 精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眩晕/头晕MDT诊疗模式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庞安然 毛忠瑶 +4 位作者 黎颖强 邓东舟 陆翔 刘争 冰丹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0-894,共5页
目的探究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模式对眩晕/头晕疾病诊疗质量、患者身心康复以及社会效益的影响,为国内眩晕/头晕MDT的建设、尤其是由耳鼻喉科牵头组建眩晕/头晕MDT团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 目的探究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模式对眩晕/头晕疾病诊疗质量、患者身心康复以及社会效益的影响,为国内眩晕/头晕MDT的建设、尤其是由耳鼻喉科牵头组建眩晕/头晕MDT团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眩晕/头晕MDT患者的病历资料,并于诊后128.40±87.01 d采用电话问卷的方式进行随访。采用卡方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175例就诊患者82.86%(145例)接受了随访,对145例患者进一步统计分析显示:男性62例(42.76%)平均年龄46.03±17.42岁,女性83例(57.24%)平均年龄51.54±16.81岁;湖北省内患者121例(83.45%),就诊占比与空间距离相关;就诊前,有59例患者(40.69%)受眩晕困扰达数年之久,花费超过1万元的患者有44例(30.34%),就诊后,患者对眩晕/头晕MDT专家团队专业度、服务满意度高达97.93%,且有93.10%的患者认为解决了他们的眩晕/头晕所带来的困扰;功能性头晕(80例,55.17%)和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可能的VM(37例,25.52%)为占比最高的两种疾病;随访时发现仍有39例未能严格遵从医嘱,这部分患者中眩晕改善情况欠佳,其中仅16.65%改善超过一半以上者,远低于医嘱落实者(71.7%)。结论眩晕/头晕病因复杂,建立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的全方位、多维度的MDT模式,可提升诊疗质量,减少患者医疗支出,增强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能有效推进眩晕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头晕 眩晕/头晕mdt 诊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策工具的我国多学科诊疗模式政策内容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毛一晴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3,83,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多学科诊疗(MDT)模式的政策内容,为政策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政策工具、MDT覆盖学科(病种)建立二维分析框架,对2016年以来国家层面发布的30份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归类。结果:权威型工具的使用频率最高(55.6%),其次为系... 目的:分析我国多学科诊疗(MDT)模式的政策内容,为政策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政策工具、MDT覆盖学科(病种)建立二维分析框架,对2016年以来国家层面发布的30份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归类。结果:权威型工具的使用频率最高(55.6%),其次为系统变革型工具(26.3%)、能力建设型工具(9.8%)、象征劝诫型工具(7.5%),尚未使用激励型工具。针对肿瘤疾病的政策最多(64.7%)。结论:MDT政策覆盖学科逐步扩大,但政策工具类型分布失衡严重、使用延续性不足。未来应持续发挥MDT政策工具合法性效用,优化MDT政策工具多样化组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mdt) 政策工具 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被引量:15
16
作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肥胖症诊疗指南编写委员会 张忠涛 +6 位作者 纪立农 张鹏 陈伟 张宇清 房中则 王耀献 姜长涛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0,共25页
为规范我国肥胖症临床诊疗,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方案,并不断提高医疗机构肥胖症诊疗同质化水平,提升肥胖症治疗效果,改善长期预后,特制订本指南。本指南适用于在医疗机构从事肥胖症诊疗的相关专业人士,包括临床医师、临床营养(医)师、... 为规范我国肥胖症临床诊疗,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方案,并不断提高医疗机构肥胖症诊疗同质化水平,提升肥胖症治疗效果,改善长期预后,特制订本指南。本指南适用于在医疗机构从事肥胖症诊疗的相关专业人士,包括临床医师、临床营养(医)师、运动康复(医)师、临床护理人员、健康管理师、医疗管理人员,以及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医学相关社会工作者等,目的在于指导肥胖症的临床诊断、干预治疗、健康教育以及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建设。此外,由于目前本领域进展迅速,将基于新的临床证据对本指南及时进行修订和更新完善,以期能够反映肥胖症诊疗的最佳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临床诊疗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临床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口腔黏膜溃疡为首发表现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多学科诊疗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锋 陈旭亚 +1 位作者 周刚 张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sal type NK/T-cell lymphoma,ENKTL)是一种以破坏面部中份结构为主的NK/T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少见。以口腔黏膜溃疡为首发症状的病例罕见且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在诊断上极其困难。本文...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sal type NK/T-cell lymphoma,ENKTL)是一种以破坏面部中份结构为主的NK/T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少见。以口腔黏膜溃疡为首发症状的病例罕见且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在诊断上极其困难。本文报道1例以颊黏膜及牙龈溃疡为首发表现的ENKTL的多学科诊疗,并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以期为临床诊治相关病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口腔黏膜溃疡 多学科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认同与性别表达的社会困境:医务社工介入跨性别儿童青少年多学科联合诊疗案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颖 刘泳志 +7 位作者 罗飞宏 魏佳 师正楠 孔祥宁 郝宇昕 杨宁 郑章乾 傅丽丽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3-851,共9页
跨性别儿童青少年(跨儿)在性别认同和表达过程中面临严重的社会困境,阻碍该群体寻求合理及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在平权视角及社会困境理论框架下,通过对在某院跨性别多学科(MDT)门诊寻求医务社工帮助的跨儿进行访谈,揭示出在传统“二元... 跨性别儿童青少年(跨儿)在性别认同和表达过程中面临严重的社会困境,阻碍该群体寻求合理及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在平权视角及社会困境理论框架下,通过对在某院跨性别多学科(MDT)门诊寻求医务社工帮助的跨儿进行访谈,揭示出在传统“二元性别”体制下,跨儿社会包容性及基础设施不足,导致该群体在性别表达和性别认同过程中同时遭遇“社会陷阱”和“社会藩篱”两大社会困境。具体表现为,跨儿的社会性别选择常导致集体非理性反应和性别惩罚,影响其获取合法有效的诊疗服务。为此,研究团队运用批判性方法论,构建医务社工参与的跨儿多学科联合诊疗路径,并验证该路径在合理化跨儿及其家庭自身需求、缓解其在性别认同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社会适应问题、培养所在家庭多元对话环境、提升自我效能和社会参与度等方面有显著干预效果,以期为社会困境中的跨儿群体提供帮助,助力其权益纳入儿童友好指标体系,提升全社会对跨儿群体的包容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性别儿童青少年 性伦理 社会困境 多学科联合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心—多学科诊疗团队”架构的综合医院罕见病管理探索
19
作者 庄昱 钟源 +5 位作者 吴昕霞 胥雪冬 穆荣 朱小辉 李蓉 付卫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40,共4页
目的对基于“中心—多学科诊疗团队”架构的综合医院罕见病管理模式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间断时间序列等分析方法,对样本医院2021—2023年出院的罕见病患者基本情况、相关医疗服务量进行了测量。结果2021—2023年,样本医院共为19825... 目的对基于“中心—多学科诊疗团队”架构的综合医院罕见病管理模式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间断时间序列等分析方法,对样本医院2021—2023年出院的罕见病患者基本情况、相关医疗服务量进行了测量。结果2021—2023年,样本医院共为19825人次的罕见病患者提供住院服务,患者主诊断为罕见病的占比约为27%。经间断时间序列分析,2022年罕见病诊治中心成立当月,罕见病患者占比的预期值瞬时提高1.89个千分点,提示医院罕见病诊断能力显著提高。面向罕见病患者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服务量呈现出增长趋势。结论基于“中心—多学科诊疗团队”架构的罕见病管理模式,可在不明显增加医院投入负担的条件下,提高医务人员对罕见病的关注程度,强化罕见病诊断能力,患者管理更加连续,学科合作更加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罕见病中心 多学科诊疗团队 间断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病人多学科诊疗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20
作者 王东 盖祺 +2 位作者 郭雪娇 胡兵伟 冯智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3-840,共8页
目的:为了解慢性疼痛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医疗服务中病人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慢性疼痛病人MDT的满意度。方法:检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MDT信息中心平台由疼痛科医师发起或参... 目的:为了解慢性疼痛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医疗服务中病人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慢性疼痛病人MDT的满意度。方法:检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MDT信息中心平台由疼痛科医师发起或参与的MDT,收集MDT病人的人口统计学资料、疼痛情况及其对MDT的满意度,通过非参数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DT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慢性疼痛MDT总体满意率为89.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疗效、服务态度、MDT前疼痛改善期望值和MDT总体评价,与病人满意度相关,利用多学科联合会诊优化疼痛管理方法,将很大程度上提高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和病人的满意度。结论:慢性疼痛MDT模式能够为病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就医体验,可积极开展,以期进一步完善慢性疼痛管理,提升我国疼痛科整体诊断和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诊疗 疼痛 慢性 病人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