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处理制备多孔钛表面磷灰石涂层 被引量:5
1
作者 梁芳慧 周廉 王克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5-489,共5页
本文中采用化学方法制备多孔钛表面磷灰石涂层。多孔钛样品经HCl+H2 SO4 混合溶液及NaOH水溶液处理后 ,表面形成氧化钛及钛酸钠层。在过饱和Ca P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 ,磷灰石涂层沉积到多孔钛的表面。涂层由片状的垂直于金属表面的磷灰石... 本文中采用化学方法制备多孔钛表面磷灰石涂层。多孔钛样品经HCl+H2 SO4 混合溶液及NaOH水溶液处理后 ,表面形成氧化钛及钛酸钠层。在过饱和Ca P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 ,磷灰石涂层沉积到多孔钛的表面。涂层由片状的垂直于金属表面的磷灰石和OCP结晶组成 ,不含CO3基团。涂层的Ca P比约为 1 4 6左右 ,小于羟基磷灰石的Ca P化学计量比。涂层厚度约 5 0 μm ,涂层后多孔钛的最大孔径约为 15 0 μm ,可以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处理 制备 多孔钛表面磷灰石涂层 机械性能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钙化处理后的钛表面磷灰石涂层的形成 被引量:10
2
作者 梁芳慧 王克光 周廉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41-544,533,共5页
本研究采用碱液处理钛样品 ,并进行预钙化处理 ,在模拟体液 (SBF)中浸泡 ,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表面致密的磷灰石涂层。碱液处理使钛表面生成了钛酸钠及氧化钛等物质 ,在SBF中浸泡时 ,会发生水解而使表面形成带负电的Ti OH基团。预钙化处... 本研究采用碱液处理钛样品 ,并进行预钙化处理 ,在模拟体液 (SBF)中浸泡 ,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表面致密的磷灰石涂层。碱液处理使钛表面生成了钛酸钠及氧化钛等物质 ,在SBF中浸泡时 ,会发生水解而使表面形成带负电的Ti OH基团。预钙化处理使带负电的钛表面由静电引力而聚集了大量的Ca2 + 离子。Ca2 + 能吸引带负电的HPO2 -4到达表面 ,从而使表面附近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钙 磷过饱和。Ca2 + 离子又能使表面附近的pH值增大 ,Ca2 + 离子和HPO2 -4离子的活度积就增大 ,从而刺激了磷灰石晶体的成核与长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钙化处理 碱液处理 磷灰石 表面涂层 生物医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钠对钛表面仿生生长磷灰石涂层的调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段可 程俊秋 +1 位作者 翁杰 张兴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8-470,共3页
Biomimetic apatite coating was prepared on chemically modified titanium surface by soaking in supersaturated solution.When sodium polyacrylate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solution at 0.48mg/L,crystal size was significantl... Biomimetic apatite coating was prepared on chemically modified titanium surface by soaking in supersaturated solution.When sodium polyacrylate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solution at 0.48mg/L,crystal siz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the crystal geometry shifted from flakes to spherilites and made the coating denser.Polyacrylatewas inhibited while also triggered growth of hydroxyapatite crystals.Polyacrylate mimicked the role of organic matrix modulation in biominer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聚丙烯酸 生物矿化 仿生化学法 仿生生长 表面涂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化对钛合金羟基磷灰石涂层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张云龙 李若琳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2年第6期993-997,共5页
钛及钛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已成为骨科和牙科修复用主要植入物材料。采用钛网扩散连接法制备医用多孔钛TA2,并在其表面沉积羟基磷灰石(HA)涂层,采用SEM和EDS法表征多孔和密实钛表面涂层的形貌和化学成分,对比成骨细胞... 钛及钛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已成为骨科和牙科修复用主要植入物材料。采用钛网扩散连接法制备医用多孔钛TA2,并在其表面沉积羟基磷灰石(HA)涂层,采用SEM和EDS法表征多孔和密实钛表面涂层的形貌和化学成分,对比成骨细胞的粘附及铺展形貌,并且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样品经热处理,浸泡在模拟体液中14 d后可在其表面形成HA涂层,多孔钛表面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密实钛;多孔化处理可促进培养液流动,更有利于钛表面细胞的早期粘附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 羟基磷灰石 涂层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沉积时间对碱预处理钛合金表面HA涂层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明亮 林兆擎 +4 位作者 王淼 陈中玉 刘新宽 杜见第 刘平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1,共5页
采用碱预处理钛合金表面再电化学沉积的方法,研究了电化学沉积时间对羟基磷灰石(HA)涂层物相、形貌、生物活性及其与钛合金基体间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碱预处理钛合金表面制备的电化学沉积涂层主要由片状HA相组成,电化学沉积时间... 采用碱预处理钛合金表面再电化学沉积的方法,研究了电化学沉积时间对羟基磷灰石(HA)涂层物相、形貌、生物活性及其与钛合金基体间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碱预处理钛合金表面制备的电化学沉积涂层主要由片状HA相组成,电化学沉积时间对涂层物相组成没有影响,但会影响涂层厚度;沉积时间60 min时得到的HA涂层较致密,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达17.85 MPa。各沉积时间下得到的HA涂层均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在模拟体液(SBF)中,CO_(3)^(2-)置换HA中的PO_(4)^(3-)进入磷灰石中形成类骨磷灰石CHA,呈馒头状,直径7~8μm,且在SBF中浸泡3 d,CHA可铺满HA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生物材料 表面改性 生物活性 电化学沉积 羟基磷灰石涂层 类骨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羟基磷灰石骨植入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颉芳霞 黄家兵 +2 位作者 曹澍 杨豪 何雪明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70-176,共7页
钛及钛合金因具有高强度、低模量、优异的耐腐蚀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作为硬组织替换材料。然而,钛合金属于生物惰性材料,植入人体后难以与人骨实现良好的骨整合。以羟基磷灰石为代表的生物活... 钛及钛合金因具有高强度、低模量、优异的耐腐蚀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作为硬组织替换材料。然而,钛合金属于生物惰性材料,植入人体后难以与人骨实现良好的骨整合。以羟基磷灰石为代表的生物活性陶瓷能够诱导类骨磷灰石沉积和细胞攀附,但不能用于高承载部位。因此,为了改善植入体的生物活性,开发新型钛合金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成为骨植入材料的研究热点。采用表面涂层法在钛合金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能够显著改善基体的生物活性,但是存在两者结合强度不高、涂层易产生裂纹等缺点,需要从涂层成分、结构梯度化以及后处理等方面进行改进。粉末冶金技术能够使生物活性陶瓷与金属基体间实现冶金结合,却难以对材料组分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行精确控制和调整。自然骨为由内部多孔松质骨和表面致密皮质骨组成的梯度结构,采用传统粉末冶金技术制备的骨科假体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增材制造技术可以个性化定制植入体,其逐层堆积的成形方式在梯度复合材料制备方面具有极大优势。近年来,研究人员尝试采用增材制造技术来实现植入体的成分复合化和结构梯度化,进一步调控其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本文总结了钛合金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讨论了解决策略,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滴喷射技术的钛合金羟基磷灰石多维梯度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方案,以期为开发功能复合的新型生物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羟基磷灰石 复合材料 表面涂层 粉末冶金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多孔钛及钛合金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狄玉丽 黄海燕 +2 位作者 焦钰 靳必强 罗茜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88-192,共5页
医用多孔钛及钛合金已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但为了推进多孔钛及钛合金材料在体内骨组织形成更好的骨性愈合和骨整合,有必要在其表面进行改性。简要介绍了医用多孔钛及钛合金的成型方法,主要包括粉末冶金法、金属沉积法和铸造法3大类。... 医用多孔钛及钛合金已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但为了推进多孔钛及钛合金材料在体内骨组织形成更好的骨性愈合和骨整合,有必要在其表面进行改性。简要介绍了医用多孔钛及钛合金的成型方法,主要包括粉末冶金法、金属沉积法和铸造法3大类。着重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2种对医用多孔钛及钛合金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即制备表面生物活性涂层和表面化学改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 合金 表面改性 制备方法 生物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HA复合涂层多孔钛的细胞响应行为
8
作者 李若琳 张云龙 +2 位作者 寇宏超 李仁兴 卢雅琳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13-916,共4页
为提高医用多孔钛的表面活性及生物相容性,以纤维烧结多孔钛为载体,采用碱热处理+模拟体液等化学方法进行羟基磷灰石(HA)沉积,随后进行水溶性胶原涂覆,制备具有三维贯通孔结构的胶原/HA复合涂层多孔钛。研究了胶原/HA复合涂层的表面形... 为提高医用多孔钛的表面活性及生物相容性,以纤维烧结多孔钛为载体,采用碱热处理+模拟体液等化学方法进行羟基磷灰石(HA)沉积,随后进行水溶性胶原涂覆,制备具有三维贯通孔结构的胶原/HA复合涂层多孔钛。研究了胶原/HA复合涂层的表面形貌及化学成分,探讨复合涂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并分析了多孔钛表面细胞响应行为。结果表明,胶原/HA复合涂层在钛纤维表面均匀附着,胶原的填充连接可修复HA涂层表面的微裂纹,有利于小鼠前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及分化,促进细胞的孔内跨纤维生长。胶原/HA复合涂层可以得到更好的细胞响应,对于促进早期骨与植入体的固定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 羟基磷灰石涂层 胶原 细胞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孔剂对电泳沉积制备多孔HA涂层及其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岚 黄紫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51,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得的羟基磷灰石(HA)纳米粉体,分别与造孔剂葡萄糖(Glu)、壳聚糖(CS)、炭粉(C)3种微粒(<38.5μm)配置成质量比1∶1的悬浮液,电泳沉积-烧结制备钛基多孔HA涂层,并对制得的3种多孔HA涂层在模拟体液浸泡前后的表面形貌、化... 采用水热法制得的羟基磷灰石(HA)纳米粉体,分别与造孔剂葡萄糖(Glu)、壳聚糖(CS)、炭粉(C)3种微粒(<38.5μm)配置成质量比1∶1的悬浮液,电泳沉积-烧结制备钛基多孔HA涂层,并对制得的3种多孔HA涂层在模拟体液浸泡前后的表面形貌、化学组成及物相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700℃烧结处理后制得的3种多孔HA涂层在1.5倍人体模拟体液中浸泡5 d后,多孔HA涂层表面均被层状生长的碳磷灰石颗粒完全覆盖,颗粒直径在5~25μm,说明这些多孔HA涂层均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其中以CS为造孔剂制得的多孔HA涂层结合强度最高,达19.5 MPa,有望开发成为新型的人骨植入生物陶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沉积 基材 多孔羟基磷灰石涂层 磷灰石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钛合金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旭 郭澍 +1 位作者 佟爽 杨淑德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30期107-110,共4页
由于创伤、肿瘤、感染等原因常常造成颌骨的缺损,而组织工程学的迅速发展为临床骨缺损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医用钛合金材料已成为整形外科、口腔科等植入物主要原材料,但医用钛合金材料的生物及力学相容性仍有待提高,因此不断有表面改... 由于创伤、肿瘤、感染等原因常常造成颌骨的缺损,而组织工程学的迅速发展为临床骨缺损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医用钛合金材料已成为整形外科、口腔科等植入物主要原材料,但医用钛合金材料的生物及力学相容性仍有待提高,因此不断有表面改性技术被提出,如多孔化及微纳米化加工制备工艺,羟基磷灰石和石墨烯等无机材料涂层,聚乙二醇、多糖、类多肽等表面聚合物修饰,活性抗菌涂层及含银抗菌涂层等方法,均促进了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干细胞成骨分化,改善了植入材料的生物学性能,从而促进植入材料周围的骨形成和骨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改性 医用合金 表面改性技术 多孔材料 生物活性涂层 骨组织再生 纳米材料 抗菌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钛表面组织结构和形貌特征与表面生物活性的研究
11
作者 王力平 曹阳 +4 位作者 张波 包崇云 杨帮成 陈继镛 张兴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9-400,428,共3页
The apatite-forming ability of titanium oxide film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was investigated in a simulated body fluid(SBF).Three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titanium oxide film were prepared.The dense rutile and amorpho... The apatite-forming ability of titanium oxide film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was investigated in a simulated body fluid(SBF).Three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titanium oxide film were prepared.The dense rutile and amorphous titania gel did not induce apatite formation on their surfaces in SBF solution in 48 hours,whereas the micro porous rutile structure induced apatite formation on their surfaces.This indicates that a specific structure of titania is effective in inducing apatite formation.Such specific structure was assumed in this study to be micro porous structure.The spatially sub micro-scale porous structure of titanium oxide film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facilitate the Ca-P nucle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 形貌特征 表面生物活性 化学成份 多孔结构 磷灰石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