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多孔质气浮轴承的有限元方程收敛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建敏 戴一帆 李圣怡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4-477,共4页
有限元法在气浮轴承的特性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比例分割法是解决有限元方程收敛的有效方法。针对局部多孔质气浮轴承重新推导了比例分割法,得到了新的比例分割因子。在分析此方法可能导致的方程非收敛情况的基础上,改进了比... 有限元法在气浮轴承的特性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比例分割法是解决有限元方程收敛的有效方法。针对局部多孔质气浮轴承重新推导了比例分割法,得到了新的比例分割因子。在分析此方法可能导致的方程非收敛情况的基础上,改进了比例分割法,从而使有限元方程可以在整个工作间隙内得到有效的收敛解。试验证明,当采用所提出的“混合比例分割法”时,能同时获得快的收敛速度和良好的一致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多孔质气浮轴承 有限元法 收敛性 压力分布 比例分割法 混合比例分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质气浮轴承制造工艺对多孔材料渗透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卫艳 林彬 张晓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5-49,共5页
多孔质材料用作多孔质节流器通常要经过加工处理,为了探究多孔质气浮轴承的合理制造工艺以及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和渗透率随着不同加工状态的变化,研究加工工艺对多孔材料孔隙结构的影响,分析并测试加工过程中多孔材料的渗透率大小及均匀... 多孔质材料用作多孔质节流器通常要经过加工处理,为了探究多孔质气浮轴承的合理制造工艺以及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和渗透率随着不同加工状态的变化,研究加工工艺对多孔材料孔隙结构的影响,分析并测试加工过程中多孔材料的渗透率大小及均匀性,并对制成的气浮轴承进行静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普通的机械加工如车削和磨削均会让多孔材料的表面堵塞,而腐蚀和研磨加工是恢复多孔材料渗透性的常用方法,其中研磨是使多孔材料满足要求的最佳工艺;不同粒径大小的研磨液对多孔材料渗透率的恢复程度不同,多次研磨后的渗透率要大于单次研磨的渗透率,表明通过研磨工艺可以主动控制多孔材料的渗透性能,制造出性能优良的多孔质气浮轴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质气浮轴承 加工工艺 孔隙结构 渗透率 静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石墨多孔质止推气浮轴承静态特性分析
3
作者 郭俊彪 张康 +1 位作者 荣佑民 黄禹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3-29,共7页
为探究石墨多孔质气浮轴承的承载特性,采用ANSYS Fluent仿真软件,建立多孔质气浮垫-气膜承载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边界条件设置,并基于Simple算法分析不同参数条件下石墨多孔质的承载特性,又通过自研多孔质气浮导轨实验台,验证仿真结果... 为探究石墨多孔质气浮轴承的承载特性,采用ANSYS Fluent仿真软件,建立多孔质气浮垫-气膜承载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边界条件设置,并基于Simple算法分析不同参数条件下石墨多孔质的承载特性,又通过自研多孔质气浮导轨实验台,验证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其余条件一致的前提下,供气压力从0.4 MPa增大到0.7 MPa,承载力提升约60 N,承载刚度增加约0.6 N/μm;多孔质气浮垫厚度从3 mm增大到6 mm,承载力下降约30 N,承载刚度提高约1.35 N/μm;平均气膜厚度从8μm增大到16μm,承载力下降约48 N,承载刚度先增大后减小,气膜厚度从9μm到10μm,刚度提升了65%,峰值出现在平均气膜厚度为10μm处且最大值为3.195 N/μm,气膜厚度从10μm到12μm,承载刚度下降了40%,之后刚度随气膜厚度变化趋于平缓。综合分析,选择气浮垫厚度为3 mm的多孔质气浮轴承,供气压力0.4 MPa,平均气膜厚度控制在10μm,此时气浮轴承具有较好的静态特性,可以作为气浮导轨的支撑单元,用于测量仪导轨以及红外透镜、封装模具制造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质气浮轴承 静态特性 平均气膜厚度 供气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