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的制备与孔结构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友根 周志平 盛维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1-74,共4页
以甲苯和正庚烷为混合致孔剂,悬浮法制备多孔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St-DVB)。在77K低温下,采用氮气吸附法测定了多孔St-DVB共聚物的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通过改变交联度和致孔剂组分(甲苯与正庚烷配比),研究了它们对共聚物微观孔结... 以甲苯和正庚烷为混合致孔剂,悬浮法制备多孔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St-DVB)。在77K低温下,采用氮气吸附法测定了多孔St-DVB共聚物的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通过改变交联度和致孔剂组分(甲苯与正庚烷配比),研究了它们对共聚物微观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的孔体积和平均孔径随甲苯与正庚烷配比的增大而减小,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在甲苯与正庚烷配比为1∶1时最大。交联度对共聚物孔结构的影响显著,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随交联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加,平均孔径随交联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 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 比表面积 孔体积 平均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亲水性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多孔微球的制备及亲水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森 王宽 +4 位作者 宋春莲 程江 文秀芳 皮丕辉 杨卓如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0-103,共4页
以环状马来酸酐为改性剂,分别采用改进的二步种子溶胀法和悬挂双键接枝法制得了高亲水性的聚(苯乙烯-二乙烯苯)/马来酸酐共聚多孔微球(PSt-DVB-co-MAH)及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接枝马来酸酐多孔微球(PSt-DVB-g-MAH)。用FT-IR证明了改性产... 以环状马来酸酐为改性剂,分别采用改进的二步种子溶胀法和悬挂双键接枝法制得了高亲水性的聚(苯乙烯-二乙烯苯)/马来酸酐共聚多孔微球(PSt-DVB-co-MAH)及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接枝马来酸酐多孔微球(PSt-DVB-g-MAH)。用FT-IR证明了改性产物中马来酸酐的存在;用TEM、SEM观察了改性前后微球的内、外部形貌;酸碱滴定法考查了MAH加入量对微球孔径的影响;用极性熊果苷的吸附对比实验验证了改性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得的改性微球在形态上与没改性前的微球略有差别,但当共聚法St∶DVB∶MAH=10∶8∶2及接枝法P(St-DVB)微球∶MAH=5∶3时,所得亲水微球均保持了较好的多孔形貌且亲水性比未改性的增大5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 多孔微球 改性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层状晶态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铵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3
作者 苗强 傅相锴 +3 位作者 黄静 李超 陈国栋 王国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84-1990,共7页
将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共聚物、二水合醋酸锌和磷酸二氢铵在温和的条件下反应,通过调节无机磷酸盐和有机膦酸的比例,合成了一系列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铵.通过FTIR,TG,XRD,SEM和T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 将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共聚物、二水合醋酸锌和磷酸二氢铵在温和的条件下反应,通过调节无机磷酸盐和有机膦酸的比例,合成了一系列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铵.通过FTIR,TG,XRD,SEM和T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测试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铵是一种新型层状晶态的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特殊的多孔结构.将其作为催化剂载体,以芳香二胺作为连接基团,轴向固载手性Salen Mn(Ⅲ)制备了多相催化剂,并用于非功能化烯烃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催化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以m-CPBA/NMO为氧化体系催化α-甲基苯乙烯和茚的反应中显示出优良的催化性能,如催化茚的e.e.值可达99%,并且可以回收利用,循环使用8次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共聚物 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锌铵 层状晶态 特殊多孔结构 催化剂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孔剂对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孔结构及强度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朱磊 都世杰 +3 位作者 刘才林 任先艳 杨海君 林树东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8期2309-2316,共8页
Pt/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Pt/SDB)疏水催化剂是核电含氚废水处理工艺中氢水液相催化交换(LPCE)技术的关键材料。其中,SDB载体的孔结构和抗压强度对Pt/SDB的催化效率及使用寿命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调配混合致孔剂溶解度参数,制备了大... Pt/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Pt/SDB)疏水催化剂是核电含氚废水处理工艺中氢水液相催化交换(LPCE)技术的关键材料。其中,SDB载体的孔结构和抗压强度对Pt/SDB的催化效率及使用寿命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调配混合致孔剂溶解度参数,制备了大孔径SDB3、高抗压强度SDB7等两类载体。SDB3比表面积为303.92 m^(2)·g^(-1)、平均孔径;33.15 nm、抗压强度为48.2 N、静态水接触角为150.27°,热分解温度为394.10℃;SDB7比表面积为343.91 m^(2)·g^(-1)、平均孔径为7.91 nm,抗压强度264.9N,静态水接触角为143.30°,热分解温度为393.30℃。Pt/SDB3、Pt/SDB7的催化效率分别为86.0%、81.8%,对比国际商售产品、文献报道的Pt/SDB的催化效率分别为81.6%、81.0%。本文制备的两类SDB载体孔结构合理且抗压强度较高,它们的Pt/SDB催化效率与文献报道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 致孔剂体系 溶解度参数 大孔径 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MA-DVB三元共聚大孔吸附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亚宁 王槐三 +1 位作者 刘德荣 黄文强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18-120,共3页
以液体石蜡、甲苯和环己酮作致孔剂 ,采用悬浮聚合合成S -MMA -DVB大孔吸附树脂 ,研究单体和致孔剂组成对孔结构的影响 ,液体石蜡和环己酮分别适宜于使树脂内部生成起扩散通道作用的大孔和发挥物理吸附作用的微孔 ,两者的比例一般控制... 以液体石蜡、甲苯和环己酮作致孔剂 ,采用悬浮聚合合成S -MMA -DVB大孔吸附树脂 ,研究单体和致孔剂组成对孔结构的影响 ,液体石蜡和环己酮分别适宜于使树脂内部生成起扩散通道作用的大孔和发挥物理吸附作用的微孔 ,两者的比例一般控制在致孔剂总量的 2 0 %~ 30 %和 12 %~ 15 %。并测定了树脂对水中维生素C的吸附能力为 17.6mg/g ,该树脂与日本产类似树脂的化学组成、孔结构以及对维生素C的吸附能力相似或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S-MMA-DVB共聚物 维生素C 合成 孔结构 吸附性能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基苯 致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P(ST-DVB)微球的制备及其粒径和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灿利 张晨骏 +1 位作者 曲洋 王永刚 《轻工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5-60,共6页
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胺为引发剂、span80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表面活性剂反胶团法制备单分散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并对影响该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主要因素(表面活性剂用量、搅拌速度和电解质种类)... 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胺为引发剂、span80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表面活性剂反胶团法制备单分散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并对影响该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主要因素(表面活性剂用量、搅拌速度和电解质种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球的Tg为170℃;随着span80用量的增加,微球的粒径先减小后增大;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大,微球的粒径减小;随着加入的电解质对乳液作用强度的增大,微球粒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 SPAN80 电解质 单分散多孔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温和还原法制备Pt/SDB
7
作者 付昆 高月 +4 位作者 汤义萍 朱磊 刘才林 杨海君 任先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2-1100,共9页
Pt/SDB是液相催化交换(LPCE)反应处理核电产生含氚废水的一种很有前途的催化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得到介孔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DB),以硼氢化钠(SBH)、水合肼(HH)或乙二醇(EG)为还原剂,温和还原法制备SDB载体负载铂活性颗粒,产物分... Pt/SDB是液相催化交换(LPCE)反应处理核电产生含氚废水的一种很有前途的催化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得到介孔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DB),以硼氢化钠(SBH)、水合肼(HH)或乙二醇(EG)为还原剂,温和还原法制备SDB载体负载铂活性颗粒,产物分别记为Pt/SDB-SBH、Pt/SDB-HH或Pt/SDB-EG。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附脱附和氢-水催化交换实验等对其结构形貌及催化活性表征。结果表明:Pt/SDB-SBH疏水催化剂具有突出的性能和优异的催化活性,Pt纳米颗粒平均粒径约为3.3 nm,Pt^(0)组分比例为72.0%,催化交换柱效率达65.0%,并在120 min保持稳定。为低温还原制备Pt/SDB疏水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催化交换(LPCE) 铂/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Pt/SDB) 硼氢化钠还原法 水合肼还原法 乙二醇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铈杂化改性SDB载体的合成及模拟吸附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文姣 陈海燕 +4 位作者 于杰昌 余莉 刘才林 任先艳 杨海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08,I0004,共11页
氢-水液相催化交换(LPCE)是处理核电含氚废水的有效途径,其中疏水载体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SDB)是LPCE的关键材料,影响活性组分Pt的分散与稳定。通过纳米CeO2表面改性,原位聚合制备了超疏水(静态水接触角152.96°)、高强度(113.... 氢-水液相催化交换(LPCE)是处理核电含氚废水的有效途径,其中疏水载体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SDB)是LPCE的关键材料,影响活性组分Pt的分散与稳定。通过纳米CeO2表面改性,原位聚合制备了超疏水(静态水接触角152.96°)、高强度(113.54 N)的纳米CeO2杂化改性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Y-CeO2/SDB),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模拟研究了SDB、Y-CeO2/SDB载体对Ni^2+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SDB对Ni^2+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Y-CeO2/SDB则以化学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 纳米二氧化铈 杂化改性 超疏水 吸附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