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晶离聚物/PMMA多孔电解质膜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爱玲 朱训农 +3 位作者 李三喜 王松 田波 刘慧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20-1522,1526,共4页
针对聚合物电解质膜电导率低、力学性能差的问题,用一种含磺酸基团的液晶离聚物(LCI)、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高氯酸锂(LiClO4)用溶液共混法制成多孔电解质膜。采用磺酸基团作为传输锂离子的体系,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增塑剂。孔隙... 针对聚合物电解质膜电导率低、力学性能差的问题,用一种含磺酸基团的液晶离聚物(LCI)、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高氯酸锂(LiClO4)用溶液共混法制成多孔电解质膜。采用磺酸基团作为传输锂离子的体系,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增塑剂。孔隙率测定和扫描电镜表明:膜为多孔状结构,孔隙率为16.4%~29.3%。孔径在1~9μm。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磺酸基团的-OH峰3 435 cm-1在加入LiClO4之后,-OH的峰值移到3 556 cm-1。在加入NMP后,移到3 598 cm-1。交流阻抗研究表明:在25℃下,电解质膜的LCI含量25%时,离子传导率达2.60×10-6 S/cm,在膜中加入20%NMP时,离子传导率达到3.86×10-3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离聚物 离子传导率 多孔电解质膜 增塑剂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状聚合物固体电解质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杨书廷 陈红军 +1 位作者 贾俊华 尹艳红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7期206-209,共4页
采用微波热交联技术制备出了多孔状的PVDF/PMMA(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混的固体电解质薄膜材料 ,电性能测试表明该固体电解质薄膜在室温下的电导率可达到 2 .0 5× 10 -3 S·cm-1,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用电导率、... 采用微波热交联技术制备出了多孔状的PVDF/PMMA(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混的固体电解质薄膜材料 ,电性能测试表明该固体电解质薄膜在室温下的电导率可达到 2 .0 5× 10 -3 S·cm-1,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用电导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技术对该膜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把PMMA掺入PVDF体系的固态电解质可以明显改善PVDF体系的固态电解质的强度 ,增加其柔韧性 ,同时也可以提高该固体电解质与电解液的亲合力 ,从而提高其吸液和保液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状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制备 性能 聚合物理离子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HFP/TiO_2多孔杂化电解质膜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朱中正 刘伯文 王新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8-190,共3页
将溶胶-凝胶法与相转化法结合,以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钛酸四丁酯为主要原料,制备了PVDF-HFP/TiO2多孔杂化膜,经电解液活化后得到PVDF-HFP/TiO2多孔杂化电解质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 将溶胶-凝胶法与相转化法结合,以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钛酸四丁酯为主要原料,制备了PVDF-HFP/TiO2多孔杂化膜,经电解液活化后得到PVDF-HFP/TiO2多孔杂化电解质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交流阻抗法等手段对多孔杂化电解质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PVDF-HFP多孔电解质膜相比,PVDF-HFP/TiO2多孔杂化电解质膜在微孔结构、离子电导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同时,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也增大了多孔杂化膜的孔隙率和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化法 溶胶-凝胶法 多孔杂化电解质 TIO2 PVDF—H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混合型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潘玥晧 李培金 +1 位作者 孟庆函 曹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7-50,共4页
以Pt-Ru/C和Pt/C分别为阴极、阳极催化剂,以多孔聚丙烯薄膜浸渍Nafion溶液作为CMRFC的固体电解质膜(MEA),自制多孔选择性膜电极,并组装了单电池以及测试系统。以甲醇和氧气共同输送作为混合燃料,研究了阴极PTFE与Nafion含量及其分布对... 以Pt-Ru/C和Pt/C分别为阴极、阳极催化剂,以多孔聚丙烯薄膜浸渍Nafion溶液作为CMRFC的固体电解质膜(MEA),自制多孔选择性膜电极,并组装了单电池以及测试系统。以甲醇和氧气共同输送作为混合燃料,研究了阴极PTFE与Nafion含量及其分布对单电池的极化与功率特性以及单电池在放电运转过程中阴极氧化剂种类对单电池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单电池的放电性能。研究表明,气体扩散层中微孔碳层中PTFE的质量含量为40%,催化层PTFE为30%时,在燃料供给条件为18.9mL.min-1,0.5mol.L-1的甲醇溶液+0.21 min-1O2时,MEA的电性能最好,稳定放电时最大功率可达0.55mW.cm-2(0.125V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燃料电池 多孔固体电解质 选择性电极 中性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