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彭湘红 陆茜 +1 位作者 李忠铭 王敏绢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6,共3页
以反相悬浮法制备的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为载体 ,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得药物非诺落芬钙的缓释片剂。测定了缓释片剂中非诺落芬钙的体外溶出速率 ,非诺落芬钙在人工肠液中 3 h缓释片剂释放率为3 5%~ 51 % ,全部溶出时间大于 1 2 h,而淀... 以反相悬浮法制备的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为载体 ,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得药物非诺落芬钙的缓释片剂。测定了缓释片剂中非诺落芬钙的体外溶出速率 ,非诺落芬钙在人工肠液中 3 h缓释片剂释放率为3 5%~ 51 % ,全部溶出时间大于 1 2 h,而淀粉与非诺落芬钙压制的淀粉药片中的非诺落芬钙 3 h已全部释放出来。缓释片剂中非诺落芬钙在人工胃液中 4 h释放 3 %~ 1 9% ,随着缓释片剂中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用量增加 ,非诺落芬钙的体外溶出速率也增加。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 药物 非诺落芬钙 缓释片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葛玉斌 吴永革 +3 位作者 孙文田 周慧 李惟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78-980,共3页
报道了一种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此球有很强的机械性能、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致孔率(30%~40%),平均孔径约为19.5nm.以其为载体固定化精化酶活力为1462IU/g干胶,比活为29.31IU/mg蛋白.
关键词 多孔 球状 淀粉共聚物 酶载体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BA-VAc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和平 李梦琴 +2 位作者 王晓曦 戚俊清 薛惠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5-138,共4页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研究了玉米淀粉与丙烯酸丁酯和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合反应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单体浓度0.97mol/L,引发剂浓度9.1×10-3mol/L,反应温度68℃,反应3h时,反应体系的接枝率较高。通...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研究了玉米淀粉与丙烯酸丁酯和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合反应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单体浓度0.97mol/L,引发剂浓度9.1×10-3mol/L,反应温度68℃,反应3h时,反应体系的接枝率较高。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分析。笔者以该接枝共聚物为基料,采用计算机辅助法设计出最优工艺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醋酸乙烯酯 共聚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接枝共聚物在淀粉/聚乳酸共混体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37
4
作者 涂克华 王利群 王焱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8-110,114,共4页
研究了淀粉 /聚乳酸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考察了淀粉 -聚醋酸乙烯酯和淀粉 -聚乳酸接枝共聚物对淀粉 /聚乳酸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发现上述两种接枝共聚物均可有效地增加淀粉与聚乳酸的相容性 。
关键词 淀粉共聚物 淀粉 聚乳酸 共混体系 作用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与乙烯型单体接枝共聚物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密峰 张秀娟 +1 位作者 张晶蓉 朱琳辉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8-271,共4页
廉价易得的淀粉与乙烯型单体接枝共聚物兼具合成和天然高分子的优良性能 ,如塑化成膜性、超强吸水性、絮凝性、粘合性等 ,特别是其可生物降解性和原料的再生性 ,利于减小环境负荷及对非再生资源的依赖性。接枝共聚物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 廉价易得的淀粉与乙烯型单体接枝共聚物兼具合成和天然高分子的优良性能 ,如塑化成膜性、超强吸水性、絮凝性、粘合性等 ,特别是其可生物降解性和原料的再生性 ,利于减小环境负荷及对非再生资源的依赖性。接枝共聚物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开发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乙烯型单体 共聚物 淀粉 生物降解塑料 吸水剂 胶粘剂 吸附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聚物土壤结构改良剂的研究Ⅰ.淀粉接枝共聚物改良赤红壤的研究 被引量:46
6
作者 龙明杰 张宏伟 曾繁森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4-589,共6页
关键词 淀粉共聚物 土壤改良剂 赤红壤 水稳性团粒结构 高聚物 土壤改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引发合成玉米淀粉接枝共聚物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薛国庆 张利平 +1 位作者 潘英 蔡水生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研究了以 ( NH4) 2 Ce( NO3 ) 6及 ( NH4) 2 S2 O8为引发剂条件下 ,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在纯水溶剂中接枝共聚制备吸水性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新方法。并从接枝共聚单体选择、淀粉预处理等六个方面讨论了影响接枝共聚物吸水速度的因素。通过... 研究了以 ( NH4) 2 Ce( NO3 ) 6及 ( NH4) 2 S2 O8为引发剂条件下 ,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在纯水溶剂中接枝共聚制备吸水性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新方法。并从接枝共聚单体选择、淀粉预处理等六个方面讨论了影响接枝共聚物吸水速度的因素。通过对玉米淀粉和接枝共聚物红外光谱的解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淀粉共聚物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19
8
作者 杨锦宗 曹亚峰 +1 位作者 刘兆丽 马希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9-92,共4页
以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AM)、丙烯酸(AC)为聚合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接枝聚合物。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讨论了合成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H4)2S2O3]∶m[(NH2)2CO]=2.5∶1.8为... 以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AM)、丙烯酸(AC)为聚合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接枝聚合物。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讨论了合成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H4)2S2O3]∶m[(NH2)2CO]=2.5∶1.8为引发体系,m(Span20)∶m(OP4)=40∶60为乳化剂,m(淀粉)∶m(单体)=1∶1.5时,接枝率可达148%,特性粘数可达1520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淀粉 共聚 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 反相乳液聚合 非离子表面活性荆 特性粘数 阴离子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接枝共聚物制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曹华 刘全校 +2 位作者 曹国荣 许文才 徐丽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14,55,共4页
综述了制备淀粉接枝共聚物过程中,淀粉种类、其是否糊化,引发剂及单体的选择及其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制备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影响,指出应根据所需产物性能要求,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提出开发新的廉价而高效的引... 综述了制备淀粉接枝共聚物过程中,淀粉种类、其是否糊化,引发剂及单体的选择及其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制备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影响,指出应根据所需产物性能要求,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提出开发新的廉价而高效的引发剂成为市场所需,淀粉制备工艺的简约处理以及性能优良的淀粉衍生物产品的开发值得人们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淀粉共聚物 引发剂 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淀粉/AA-AN接枝共聚物复鞣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吕生华 马建中 +2 位作者 吕庆强 陈小强 杨宗邃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4-7,共4页
氧化降解的玉米淀粉与丙烯酸 (AA)和丙烯腈 (AN) ,在Fe2 + -(NH4) 2 S2 O8氧化还原引发剂作用下 ,进行了接枝共聚合反应 ,制得改性淀粉复鞣剂。研究了单体浓度及配比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合反应的接枝率、单体转化率、接枝效率等的影响 ,用... 氧化降解的玉米淀粉与丙烯酸 (AA)和丙烯腈 (AN) ,在Fe2 + -(NH4) 2 S2 O8氧化还原引发剂作用下 ,进行了接枝共聚合反应 ,制得改性淀粉复鞣剂。研究了单体浓度及配比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合反应的接枝率、单体转化率、接枝效率等的影响 ,用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降解淀粉 AA-AN 共聚物 复鞣剂 合成 皮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接枝共聚物及其发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顾正彪 吴加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7-79,共3页
淀粉接枝共聚物及其发展顾正彪,吴加根(无锡轻工大学食资系,无锡214039)淀粉接枝共聚物是继第一代变性淀粉──酸解、氧化、预糊化淀粉,第二代变性淀粉──淀粉衍生物之后的第三代变性淀粉,是按应用需要,在淀粉分子上接上... 淀粉接枝共聚物及其发展顾正彪,吴加根(无锡轻工大学食资系,无锡214039)淀粉接枝共聚物是继第一代变性淀粉──酸解、氧化、预糊化淀粉,第二代变性淀粉──淀粉衍生物之后的第三代变性淀粉,是按应用需要,在淀粉分子上接上一个合成高分子,使产物既具有天然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共聚物 变性淀粉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化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庆梅 张玉军 +2 位作者 刘彩丽 陈杰 刘建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64,共5页
选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丙烯腈为接枝单体反应合成双变性淀粉离子吸附剂。用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衡量接枝效果。接枝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交联淀粉10g,丙烯腈浓度0.7595 mol/L,硝酸铈铵浓度0.004mol/L,接枝温度40℃,料液比1∶10,接枝时... 选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丙烯腈为接枝单体反应合成双变性淀粉离子吸附剂。用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衡量接枝效果。接枝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交联淀粉10g,丙烯腈浓度0.7595 mol/L,硝酸铈铵浓度0.004mol/L,接枝温度40℃,料液比1∶10,接枝时间2h。接枝淀粉皂化的最佳条件为:NaOH浓度1mol/L,皂化时间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淀粉 丙烯腈 效率 工艺条件 共聚物 变性淀粉 制备工艺条件 交联剂 最佳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淀粉接枝共聚物堵水调剖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补鱼 郎学军 熊玉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1-244,共4页
针对中原油田含盐量高的地层特点,开发出了以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SPA、有机复合交联剂MC和促凝剂L为主要成分的堵水调剖剂。研究了该堵水调剖剂各组分浓度对成胶时间与凝胶粘度的影响,考察了pH值、温度、水质及剪切作用对堵水调... 针对中原油田含盐量高的地层特点,开发出了以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SPA、有机复合交联剂MC和促凝剂L为主要成分的堵水调剖剂。研究了该堵水调剖剂各组分浓度对成胶时间与凝胶粘度的影响,考察了pH值、温度、水质及剪切作用对堵水调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岩心模拟试验方法评价了该堵水调剖剂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SPA-WC-L堵水调剖剂强度高、耐冲刷,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堵水作用,可满足中原油田堵水调剖作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共聚物 油田 堵水 调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接枝丙烯腈共聚物的微波皂化 被引量:14
14
作者 黄明德 阎学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7-128,134,共3页
通过微波加热,使淀粉接枝丙烯腈共聚物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水解,制得高吸水性树脂。对反应时间、微波功率、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对水解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只需选择95W的功率,加碱8%NaOH80mL,反应时间为18m... 通过微波加热,使淀粉接枝丙烯腈共聚物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水解,制得高吸水性树脂。对反应时间、微波功率、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对水解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只需选择95W的功率,加碱8%NaOH80mL,反应时间为18min的反应条件即能制得高吸水性树脂,与常规皂化反应比较,微波加热能大大加快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丙烯腈 共聚物 微波加热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DMDAAC-AM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9
15
作者 范宏 陈卓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65,共4页
以淀粉 (St)、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DMDAAC)、丙烯酰胺 (AM)为原料 ,采用 Fe2 + - H2 O2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合成了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浓度和单体配比等因素对接枝体系的接枝率、单体转化率、阳离子度等因素的影响 ,得到了 Fe2 + ... 以淀粉 (St)、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DMDAAC)、丙烯酰胺 (AM)为原料 ,采用 Fe2 + - H2 O2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合成了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单体浓度和单体配比等因素对接枝体系的接枝率、单体转化率、阳离子度等因素的影响 ,得到了 Fe2 + - H2 O2 -抗坏血酸引发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基本规律。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DMDAAC-AM 共聚物 合成 表征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及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梁喜珍 刘学福 +1 位作者 周跃明 陈中胜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382-386,共5页
以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采用硝酸铈胺(CAN)、过硫酸钾(KPS)、高锰酸钾(KMnO4)三种引发剂引发接枝反应,通过对比产物的接枝效率(GE)、接枝率(G)、单体转化率(C)及絮凝效果选出适宜的引发剂过硫酸钾。然后采用此引发剂,考察反应时间、反... 以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采用硝酸铈胺(CAN)、过硫酸钾(KPS)、高锰酸钾(KMnO4)三种引发剂引发接枝反应,通过对比产物的接枝效率(GE)、接枝率(G)、单体转化率(C)及絮凝效果选出适宜的引发剂过硫酸钾。然后采用此引发剂,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量、单体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质量分数3.5%、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35℃、引发剂量0.09g、单体量7.8g时制得聚合物分子量达到106g/mol。加入助凝剂明矾后聚合物絮凝效果更佳,且明矾与共聚物质量比5∶0.3。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合成的聚合物是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丙烯酰胺 引发剂 絮凝剂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与阳离子淀粉接枝共聚物作为造纸助剂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安郁琴 王欣 杨敏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1-57,共7页
研究了壳聚糖和阳离子淀粉接技共聚反应。共聚物作为造纸增强剂加入浆中,其应用效果在用量相同时,增强效果优于复配物,达到相同的使用效果时,用量少于复配物。共聚物在纤维间产生了离子键结合,增加形成氢键的能力,是提高纸页强度... 研究了壳聚糖和阳离子淀粉接技共聚反应。共聚物作为造纸增强剂加入浆中,其应用效果在用量相同时,增强效果优于复配物,达到相同的使用效果时,用量少于复配物。共聚物在纤维间产生了离子键结合,增加形成氢键的能力,是提高纸页强度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淀粉 造纸助剂 纸页强度 增强效果 壳聚糖 增强剂 用量 复配物 共聚物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降滤失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祥 李谦定 史俊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0年第1期34-35,38,共3页
以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以硝酸铈胺为引发剂,通过正交实验较详细地考察了引发剂用量、淀粉与丙烯酰胺配比及反应介质pH 值对聚合反应和聚合产物降滤失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淀粉与丙烯酰胺聚合反应合成淀粉-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用作... 以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以硝酸铈胺为引发剂,通过正交实验较详细地考察了引发剂用量、淀粉与丙烯酰胺配比及反应介质pH 值对聚合反应和聚合产物降滤失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淀粉与丙烯酰胺聚合反应合成淀粉-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用作降滤失剂的最优化条件.室内配浆实验表明:在优化条件合成的淀粉-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在淡水泥浆中有较好的降滤失作用及增稠作用.在4% 盐水泥浆及饱和盐水泥浆体系中有良好的降滤失效果和抗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滤失剂 淀粉 丙烯酰胺 共聚物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接枝共聚物抗温降滤失剂SALS室内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严思明 廖丽 龙学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以硫酸铈(Ⅳ)为引发剂使淀粉、丙烯酰胺、磺酸基单体LS在水介质中反应,制得了接枝共聚物SALS,考察了SALS作为油井水泥降滤失剂的性能。以实验水泥浆75℃下API滤失量为考察指标,得到最佳制备条件为:淀粉、丙烯酰胺质量比1:3,催化剂、LS用... 以硫酸铈(Ⅳ)为引发剂使淀粉、丙烯酰胺、磺酸基单体LS在水介质中反应,制得了接枝共聚物SALS,考察了SALS作为油井水泥降滤失剂的性能。以实验水泥浆75℃下API滤失量为考察指标,得到最佳制备条件为:淀粉、丙烯酰胺质量比1:3,催化剂、LS用量0.5%、0.1%(以淀粉、丙烯酰胺总质量计),反应温度52℃,反应时间8小时。加入0.4%SALS的实验水泥浆,75℃下API滤失量降至10mL;加入0.44%SALS的配方水泥浆120℃、7.5MPa滤失量为32mL;SALS加量由0.1%增至0.6%时,实验水泥浆75℃下的n值由0.90降至0.71,K值由0.123增至0.879mPa.sn;加入SALS后实验水泥浆析水率降为0;加入0.2%~0.6%SALS使60℃、90℃养护24小时的抗压强度略有降低,但分别>16MPa、24MPa;120℃稠化时间143min,稠化曲线呈直角状,加入缓凝剂可延长稠化时间;SALS与各产地G级油井水泥和各种外加剂的配伍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共聚物 降滤失剂 制备 油井水泥 水泥浆 应用性能 耐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引发合成淀粉接枝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陈密峰 李昕 张晶蓉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00年第9期451-454,464,共5页
淀粉与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是淀粉化学改性的重要方法 ,在利用农产品和开发新型功能材料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综述了近十年化学引发合成淀粉接枝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淀粉 淀粉共聚物 自由基聚合 乙烯基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