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气氨采样-实验室分析方法探究
1
作者
吴佳伦
何晋
+5 位作者
李春蝶
杨嘉伟
陈勇
王军
张蒙
周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5-1534,共10页
实验对比了常见固相吸附与溶液吸收在低浓度氨气吸收效率上的差异性,考察了吸收瓶类型、采样阻力、采样流量和采样环境温度对低浓度氨吸收效率的影响,优化了吸收液浓度及离子色谱分析条件。结果表明稀硫酸吸收氨气的效果优于硅胶、活性...
实验对比了常见固相吸附与溶液吸收在低浓度氨气吸收效率上的差异性,考察了吸收瓶类型、采样阻力、采样流量和采样环境温度对低浓度氨吸收效率的影响,优化了吸收液浓度及离子色谱分析条件。结果表明稀硫酸吸收氨气的效果优于硅胶、活性炭和PUF的吸附;采用高硼硅玻璃材质的U型多孔玻板吸收瓶,采样流量为0.5 L/min,采样阻力为3.6~4.2kPa时,对低浓度氨气的吸收效率为95%~105%;环境温度(0~50℃)及其采样过程(采样1h)吸收液的损失,对氨气吸收效率没有明显影响;用1.0 mmol/L的硫酸吸收液配制标准曲线,250μL离子色谱定量环,铵离子校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可达0.3μg/m^(3)(采样体积30L,吸收液体积20 mL)。配对样品t检验显示本方法与空气自动站氨分析仪的实际样品比对监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27),方法可用于大气氨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氨的测定
高硼硅U型
多孔玻板吸收瓶
采样流量
吸收
瓶
阻力
氨
吸收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法监测结果偏低的原因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中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7,共3页
实验部分 (一)、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进行。 (二)、实验方法: 1.进行实地监测:在同一监测点,同时采用间断采样和连续采样对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进行同步实地监测。其中,间断采样时间分别在每天7.11.15...
实验部分 (一)、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进行。 (二)、实验方法: 1.进行实地监测:在同一监测点,同时采用间断采样和连续采样对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进行同步实地监测。其中,间断采样时间分别在每天7.11.15及19时,采样流量分别为0.5L/min(SO<sub>2</sub>)及0.3L/min(NO<sub>x</sub>),采样时间均为30分钟。连续采样,采样时间为24小时,采样流量在0.2L/min左右。吸收瓶温度控制在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采样
采样流量
实地监测
监测分析方法
实验室分析
浓度值
日均值
多孔玻板吸收瓶
采样时间
污染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气氨采样-实验室分析方法探究
1
作者
吴佳伦
何晋
李春蝶
杨嘉伟
陈勇
王军
张蒙
周力
机构
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成都市污染源监测中心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所
四川中测标物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市石油化学工业园区环境监测站
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5-1534,共10页
基金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项目(2023HB12)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276128)资助。
文摘
实验对比了常见固相吸附与溶液吸收在低浓度氨气吸收效率上的差异性,考察了吸收瓶类型、采样阻力、采样流量和采样环境温度对低浓度氨吸收效率的影响,优化了吸收液浓度及离子色谱分析条件。结果表明稀硫酸吸收氨气的效果优于硅胶、活性炭和PUF的吸附;采用高硼硅玻璃材质的U型多孔玻板吸收瓶,采样流量为0.5 L/min,采样阻力为3.6~4.2kPa时,对低浓度氨气的吸收效率为95%~105%;环境温度(0~50℃)及其采样过程(采样1h)吸收液的损失,对氨气吸收效率没有明显影响;用1.0 mmol/L的硫酸吸收液配制标准曲线,250μL离子色谱定量环,铵离子校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可达0.3μg/m^(3)(采样体积30L,吸收液体积20 mL)。配对样品t检验显示本方法与空气自动站氨分析仪的实际样品比对监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27),方法可用于大气氨的监测。
关键词
大气氨的测定
高硼硅U型
多孔玻板吸收瓶
采样流量
吸收
瓶
阻力
氨
吸收
效率
Keywords
determination of ammonia in the atmosphere
high borosilicate absorbent tube of u-shaped porous plate
sampling flow
absorbent bottle resistance
ammonia absorp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O614.5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法监测结果偏低的原因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中愚
机构
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7,共3页
文摘
实验部分 (一)、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进行。 (二)、实验方法: 1.进行实地监测:在同一监测点,同时采用间断采样和连续采样对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进行同步实地监测。其中,间断采样时间分别在每天7.11.15及19时,采样流量分别为0.5L/min(SO<sub>2</sub>)及0.3L/min(NO<sub>x</sub>),采样时间均为30分钟。连续采样,采样时间为24小时,采样流量在0.2L/min左右。吸收瓶温度控制在15±3℃。
关键词
连续采样
采样流量
实地监测
监测分析方法
实验室分析
浓度值
日均值
多孔玻板吸收瓶
采样时间
污染物浓度
分类号
X8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气氨采样-实验室分析方法探究
吴佳伦
何晋
李春蝶
杨嘉伟
陈勇
王军
张蒙
周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法监测结果偏低的原因
李中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