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物理联合微孔发泡成型制备聚己内酯多孔材料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小峰 蒋晶 +4 位作者 侯建华 王市伟 李倩 Turng Lih-Sheng 申长雨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86-2392,共7页
将超临界气体发泡技术与化学发泡技术联合用于制备多孔材料。采用碳酸氢钠作为化学发泡剂,将聚己内酯与碳酸氢钠挤出共混之后,使用传统注射成型和微注射成型,进行了发泡实验对比。结果表明,物理化学联合发泡用于制备多孔材料具有可行性... 将超临界气体发泡技术与化学发泡技术联合用于制备多孔材料。采用碳酸氢钠作为化学发泡剂,将聚己内酯与碳酸氢钠挤出共混之后,使用传统注射成型和微注射成型,进行了发泡实验对比。结果表明,物理化学联合发泡用于制备多孔材料具有可行性,化学发泡剂的加入不仅改善了整体发泡效果,还能够作为气泡成核剂促进物理发泡的质量。对于所得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的泡孔相互连通性进行了讨论,同时对泡孔壁面上出现的"网"状结构进行了分析。气泡在成核生长过程中,对于泡孔壁产生多方向拉伸的作用,相邻气泡共同作用于公共壁面,最终导致壁面部分形成"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超临界流体 二氧化碳 碳酸氢钠 发泡 成核 多孔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嫩江蛋白石页岩的结构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殿范 魏存弟 +2 位作者 宁维坤 徐少南 蒋引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1-1065,共5页
对嫩江蛋白石页岩在600℃和1200℃之间进行了热活化处理,通过SEM、XRD和BET等测试手段对热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蛋白石页岩对罗丹明B溶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蛋白石页岩主要由鳞石英和α-石英微晶经无序聚集形成,具有... 对嫩江蛋白石页岩在600℃和1200℃之间进行了热活化处理,通过SEM、XRD和BET等测试手段对热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蛋白石页岩对罗丹明B溶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蛋白石页岩主要由鳞石英和α-石英微晶经无序聚集形成,具有多孔状结构特征;原土比表面积平均高达82.856m2/g,并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略有增加,900℃时比表面积达最大值,此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比表面积快速下降;对罗丹明B溶液的吸附速率快,脱色率可达96%以上。该蛋白石页岩吸附能力强、吸附速度快、热稳定性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石页岩 热处理 多孔状结构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连续致密ZnO薄膜的大面积合成及其光电化学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海威 刘浩广 +2 位作者 曾慧平 胡彬彬 杜祖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01-2005,共5页
结合仿生矿化的方法,利用牛血清白蛋白LB膜为模板经过低温退火后在FTO(SnO2∶F)导电玻璃上制备了大面积连续致密的多孔ZnO薄膜。经SEM、XRD、荧光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等测量手段,分析了ZnO薄膜样品的表面形貌、结晶性能以及光致... 结合仿生矿化的方法,利用牛血清白蛋白LB膜为模板经过低温退火后在FTO(SnO2∶F)导电玻璃上制备了大面积连续致密的多孔ZnO薄膜。经SEM、XRD、荧光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等测量手段,分析了ZnO薄膜样品的表面形貌、结晶性能以及光致发光特性。实验证明该方法简单快捷,适于大面积生产,且制备的薄膜样品的生长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在近紫外范围的宽带发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薄膜 仿生合成 牛血清白蛋白(BSA) 多孔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重过磷酸钙的制备及饲喂效果
4
作者 龚福春 何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2期30-30,共1页
重过磷酸钙即磷酸二氢钙[Ca(H<sub>2</sub>P0<sub>4</sub>)<sub>2</sub>],而酸性重过磷酸钙是以碳酸钙和磷酸为原料,经过特殊加工产生的多孔性、疏松白色粉末状混合物,由于吸附较多磷酸而呈酸性... 重过磷酸钙即磷酸二氢钙[Ca(H<sub>2</sub>P0<sub>4</sub>)<sub>2</sub>],而酸性重过磷酸钙是以碳酸钙和磷酸为原料,经过特殊加工产生的多孔性、疏松白色粉末状混合物,由于吸附较多磷酸而呈酸性。一般0.1%水溶液pH≤4,易溶于水。经过初步养猪试验证明,酸性重过磷酸钙代替碳酸钙或磷酸氢钙对猪具有促进增重作用,同时也可以作为饲料酸化剂添加。 1 合成工艺 1.1 合成路线 酸性重过磷酸钙通过如下一些方法获得:氧化钙与磷酸反应法;氢氧化钙与五氧化二磷反应法;磷酸钙与磷酸反应法;碳酸钙与磷酸反应法等。通过分析比较和试验,我们设计了用过量磷酸和碳酸钙的液相反应法,直接合成酸性重过磷酸钙。该法利用反应生成物产生的C0<sub>2</sub>,在释放过程中使牛成的重过磷酸钙呈蓬松多孔状结构,能吸附较多的磷酸,产品质量合乎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过磷酸钙 磷酸氢钙 碳酸钙 磷酸反应 酸性 合成工艺 饲料酸化剂 磷酸二氢钙 五氧化二磷 多孔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d-blood-cell-like nitrogen-doped porous carbon as an efficient metal-free 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被引量:2
5
作者 WANG Li-ping TIAN Jing +5 位作者 LI Jing-sha ZENG Xian-guang PENG Zhi-guang HUANG Xiao-bing TANG You-gen WANG Hai-y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458-1468,共11页
A red-blood-cell-like nitrogen-doped porous carbon catalyst with a high nitrogen content(9.81%)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631.46 m^2/g)was prepared by using melamine cyanuric acid and glucose as sacrificial template an... A red-blood-cell-like nitrogen-doped porous carbon catalyst with a high nitrogen content(9.81%)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631.46 m^2/g)was prepared by using melamine cyanuric acid and glucose as sacrificial template and carbon source,respectively.This catalyst has a comparable onset potential and a higher diffusion-limiting current density than the commercial 20 wt%Pt/C catalyst in alkaline electrolyte.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mechanism catalyzed by this catalyst is mainly through a 4e pathway process.The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could origin from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in-situ doped nitrogen(up to 9.81%)and three-dimensional(3D)porous network structure with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exposure of more active sites.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oxygen reduction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proportion of graphic N rather than the total N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nitrogen-doped carbon porous structure red-blood-cell-like morph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