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酵母基多孔炭微球的热裂解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党昱
吴京凤
+1 位作者
何云华
白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53-57,共5页
以氯化锌为活化剂,采用热裂解酵母法制备了多孔炭微球。用FE-SEM、XRD、TG-DTA表征了炭微球的物化结构,测试了炭微球的极性和吸附性能。FE-SEM结果表明多孔炭微球为椭球状,长度为(2.3±0.50)μm,宽度为(3.5±0.45)μm,分散度好...
以氯化锌为活化剂,采用热裂解酵母法制备了多孔炭微球。用FE-SEM、XRD、TG-DTA表征了炭微球的物化结构,测试了炭微球的极性和吸附性能。FE-SEM结果表明多孔炭微球为椭球状,长度为(2.3±0.50)μm,宽度为(3.5±0.45)μm,分散度好。XRD结果表明多孔炭微球为无定形炭。热重分析监控了酵母的转变过程。FT-IR分析表明多孔炭微球的形成与表面化学官能团有关,其形成机理为炭化过程。极性测试表明炭微球表面存在大量非极性基团,这有利于炭微球在非极性溶液中的吸附。在对碱性和酸性染料的吸附中,多孔炭微球对酸性染料表现出了较高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热裂解
多孔炭微球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导电剂在超细炭微球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芸
郭逸青
+2 位作者
赵晓欢
梁杰
矫庆泽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21-1328,共8页
导电剂能否在电极材料中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是影响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改进Stöber法合成了高比表面积且具有多级孔结构的超细空心炭微球,以其为电极材料,对比研究了碳纳米管/炭黑复合导电剂与单一导电剂对基于超细空...
导电剂能否在电极材料中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是影响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改进Stöber法合成了高比表面积且具有多级孔结构的超细空心炭微球,以其为电极材料,对比研究了碳纳米管/炭黑复合导电剂与单一导电剂对基于超细空心炭微球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0.2 A/g的电流密度下,采用复合导电剂时其比电容为205.7 F/g,远高于单一导电剂时的比电容.尤其在100 A/g的大电流密度下,采用复合导电剂时的比电容高达104.0 F/g,相比炭黑导电剂提高了275%.分析表明,纤维状的碳纳米管和炭黑可在本身易团聚的超细空心炭微球中形成点-线协同作用的导电网络,这是提升超级电容器性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多孔炭微球
导电剂
碳纳米管
炭
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酵母基多孔炭微球的热裂解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党昱
吴京凤
何云华
白波
机构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53-5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6031)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M201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210710113)
文摘
以氯化锌为活化剂,采用热裂解酵母法制备了多孔炭微球。用FE-SEM、XRD、TG-DTA表征了炭微球的物化结构,测试了炭微球的极性和吸附性能。FE-SEM结果表明多孔炭微球为椭球状,长度为(2.3±0.50)μm,宽度为(3.5±0.45)μm,分散度好。XRD结果表明多孔炭微球为无定形炭。热重分析监控了酵母的转变过程。FT-IR分析表明多孔炭微球的形成与表面化学官能团有关,其形成机理为炭化过程。极性测试表明炭微球表面存在大量非极性基团,这有利于炭微球在非极性溶液中的吸附。在对碱性和酸性染料的吸附中,多孔炭微球对酸性染料表现出了较高的吸附能力。
关键词
酵母
热裂解
多孔炭微球
吸附
Keywords
yeast, pyrolysis, porous carbon microspheres, adsorption
分类号
TQ1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导电剂在超细炭微球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芸
郭逸青
赵晓欢
梁杰
矫庆泽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21-132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376029)。
文摘
导电剂能否在电极材料中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是影响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改进Stöber法合成了高比表面积且具有多级孔结构的超细空心炭微球,以其为电极材料,对比研究了碳纳米管/炭黑复合导电剂与单一导电剂对基于超细空心炭微球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0.2 A/g的电流密度下,采用复合导电剂时其比电容为205.7 F/g,远高于单一导电剂时的比电容.尤其在100 A/g的大电流密度下,采用复合导电剂时的比电容高达104.0 F/g,相比炭黑导电剂提高了275%.分析表明,纤维状的碳纳米管和炭黑可在本身易团聚的超细空心炭微球中形成点-线协同作用的导电网络,这是提升超级电容器性能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多孔炭微球
导电剂
碳纳米管
炭
黑
Keywords
supercapacitor
hollow carbon spheres
conductive agent
carbon nanotubes
carbon black
分类号
TM53 [电气工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酵母基多孔炭微球的热裂解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党昱
吴京凤
何云华
白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复合导电剂在超细炭微球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
赵芸
郭逸青
赵晓欢
梁杰
矫庆泽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