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微端面光纤面板的多孔径视场重叠复眼的视场模型
被引量:
10
1
作者
裘溯
倪宇
+3 位作者
金伟其
郭宏
刘志刚
米凤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18-3025,共8页
介绍了多孔径视场重叠的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性能,建立了基于微端面光纤面板的多孔径视场部分重叠型复眼的成像视场模型。系统地分析了选用的器件参数如顶面、侧面和角面子复眼间的视场角、视场重叠率、视场重叠距离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
介绍了多孔径视场重叠的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性能,建立了基于微端面光纤面板的多孔径视场部分重叠型复眼的成像视场模型。系统地分析了选用的器件参数如顶面、侧面和角面子复眼间的视场角、视场重叠率、视场重叠距离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系统的复眼视场以及视场重叠率的测量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实验测试显示:本文建立的视场模型与测试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系统侧面与角面视场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分别为3.58%和12%;顶面与侧面和角面的视场重叠率误差分别为3.33%和5.17%。该复眼成像视场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复眼成像的目标探测和跟踪理论奠定了基础,对多孔径视场重叠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眼
多孔径成像系统
成像
视场
视场重叠
微端面光纤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微端面光纤面板的多孔径视场重叠复眼的视场模型
被引量:
10
1
作者
裘溯
倪宇
金伟其
郭宏
刘志刚
米凤文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18-3025,共8页
基金
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No.9140C380503120C38148)
文摘
介绍了多孔径视场重叠的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性能,建立了基于微端面光纤面板的多孔径视场部分重叠型复眼的成像视场模型。系统地分析了选用的器件参数如顶面、侧面和角面子复眼间的视场角、视场重叠率、视场重叠距离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系统的复眼视场以及视场重叠率的测量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实验测试显示:本文建立的视场模型与测试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系统侧面与角面视场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分别为3.58%和12%;顶面与侧面和角面的视场重叠率误差分别为3.33%和5.17%。该复眼成像视场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复眼成像的目标探测和跟踪理论奠定了基础,对多孔径视场重叠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复眼
多孔径成像系统
成像
视场
视场重叠
微端面光纤面板
Keywords
compound eye
multi-aperture imaging system
imaging FOV
overlapping FOV
micro-surface fiber faceplate
分类号
TH703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微端面光纤面板的多孔径视场重叠复眼的视场模型
裘溯
倪宇
金伟其
郭宏
刘志刚
米凤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