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饱和多孔介质冻融过程的混合物连续介质理论 被引量:9
1
作者 陆宏轮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9-603,共5页
应用混合物的连续介质理论 ,建立了冻融过程中饱和多孔介质的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耦合作用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以多孔骨架位移、水头和温度为基本变量 ,包括水总质量守恒方程 ,总应力平衡方程和总能量守恒方程。该模型可简化为未冻区... 应用混合物的连续介质理论 ,建立了冻融过程中饱和多孔介质的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耦合作用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以多孔骨架位移、水头和温度为基本变量 ,包括水总质量守恒方程 ,总应力平衡方程和总能量守恒方程。该模型可简化为未冻区域内的三场耦合模型 ,两场耦合的渗流 弹性模型 ,热 弹性模型和热 渗流模型 ,以及单场作用的渗流模型 ,弹性模型和热传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物 耦合模型 冻融过程 饱和多孔介质 连续介质理论 渗流场 应力场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极性多组分多孔介质材料的混合物理论
2
作者 黄璐 赵成刚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5-586,共12页
将描述多组分系统的复合混合物理论与微极性连续介质力学理论相结合,建立了描述微极性多组分多孔介质材料的混合物理论.假定系统由多组分的微极性弹性固体和多组分微极性粘性流体组成.给出由混合物理论建立的系统的平衡方程.依据热力学... 将描述多组分系统的复合混合物理论与微极性连续介质力学理论相结合,建立了描述微极性多组分多孔介质材料的混合物理论.假定系统由多组分的微极性弹性固体和多组分微极性粘性流体组成.给出由混合物理论建立的系统的平衡方程.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本构假设建立了系统的本构方程,并使场方程闭合.为考虑固相的压缩性,在液相自由能函数中引入液相体积分数作为内变量,得到动力相容条件,用以限制固、液两相界面压力差的变化.最后,基于线性化理论得到线性化的本构方程和场方程,建立了考虑介质微极性的热-水力-力学组分输运模型.此理论框架可以运用到可变形多孔介质中污染物、药物以及农药输运等问题中.所得到的微极性多组分多孔介质系统的闭合场方程经退化后,可变为固、流相都为单一组分的多孔介质系统场方程,它与Eringen得到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混合物理论 微极性 多组分 可变形多孔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物理论的饱和介质体应变本构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亚元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5,共8页
为解决饱和多孔介质的建模问题,采用工程混合物理论建立了饱和多孔介质体积本构理论框架。首先,假定多孔固相与流相基质体积变形功相互独立,采用Terzaghi有效球应力、孔压和流体基质压力作为本构模型的应力状态变量,获得了固相、固相基... 为解决饱和多孔介质的建模问题,采用工程混合物理论建立了饱和多孔介质体积本构理论框架。首先,假定多孔固相与流相基质体积变形功相互独立,采用Terzaghi有效球应力、孔压和流体基质压力作为本构模型的应力状态变量,获得了固相、固相基质和流相基质体应变的余能表达式。其次,根据Lade和de Boer模型试验测试数据,建立了加卸载阶段饱和多孔白塞木立方体流固两相体积本构方程,推导了固相体积切线模量、Biot切线系数和流相Biot切线模量等力学参数计算公式;分析了加载阶段固相体积切线模量、Biot切线系数、流相Biot切线模量等力学参数随Terzaghi有效球应力和孔压的变化规律。最后,根据本文体积本构模型和静力平衡方程建立了饱和多孔介质的1维固结方程,数值分析了饱和多孔白塞木立方体的固结特性,获得了固结度和沉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研究表明:固相体积切线模量随Terzaghi有效球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孔压u的增大而减小。Biot切线系数介于0.42~0.95之间,随Terzaghi有效球应力和孔压的增大而减小。流体Biot切线模量随Terzaghi有效球应力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孔压增大而减小。孔压切线系数在大多数情况下小于1.0。考虑固相基质变形时饱和多孔介质的初始孔压不等于外荷载,因此饱和多孔介质在外荷载作用下存在瞬时沉降。本文的建模方法可用于非线性饱和多孔介质的建模和数值分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混合物理论 饱和多孔介质 固相体应变 固相基质体应变 流体渗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中凝析油气体系相平衡规律的研究现状及其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小松 孙雷 +2 位作者 孙良田 石勇 黄全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5年第2期54-58,i006,共6页
凝析气藏相平衡过程发生于地下多孔介质中,其相平衡过程和常规PVT筒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对多孔介质中凝析油气相平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内外在多孔介质中,凝析油气相平衡的物理模拟技术和理论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目前还... 凝析气藏相平衡过程发生于地下多孔介质中,其相平衡过程和常规PVT筒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对多孔介质中凝析油气相平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内外在多孔介质中,凝析油气相平衡的物理模拟技术和理论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目前还没有能准确地测试凝析油气混合物,在真实岩心中的相态变化的物理模拟技术。在相平衡计算模型方面,考虑气固吸附、毛细凝聚、毛管力影响的相平衡模型已较成熟,凝析油与多孔介质吸附的相平衡计算模型还有待发展。目前国外尽管在多孔介质对凝析油气相平衡的影响上仍有争议,但由于该研究直接关系到凝析油气相平衡测试方法和理论、渗流理论及试井解释方法的发展,仍有必要对该课题进行深入而严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研究现状 凝析油气体系 平衡规律 平衡计算模型 气相平衡 试井解释方法 平衡过程 模拟技术 油气混合物 凝析气藏 理论模型 相态变化 气固吸附 平衡模型 测试方法 渗流理论 PVT 国内外 毛管力 物理 地下 岩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QM的空间轴对称流体饱和多孔热弹性柱体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媛媛 胡育佳 +1 位作者 程昌钧 郑晓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83-91,共9页
在热局部平衡条件下研究了空间轴对称不可压流体饱和多孔热弹性柱体在表面温度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基于de Boer多孔介质混合物理论,给出了问题的数学模型;其次综合采用微分求积方法-二阶向后差分法-Newton-Raphson迭代法求解了数... 在热局部平衡条件下研究了空间轴对称不可压流体饱和多孔热弹性柱体在表面温度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基于de Boer多孔介质混合物理论,给出了问题的数学模型;其次综合采用微分求积方法-二阶向后差分法-Newton-Raphson迭代法求解了数学模型,得到柱体各离散点处未知物理量的数值结果,进而可分析柱体的动力学特性。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计算了不可压流体饱和多孔弹性柱体的动力固结问题,并与de Boer等的解析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良好,也证明DQM有较小的计算量和较高的精度。最后分别研究和比较了柱体只受到表面外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和受到两种表面温度载荷与外载荷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考察了材料的某些参数对柱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饱和多孔热弹性柱体 多孔介质混合物理论(pmt) 空间轴对称 微分求积法(DQM) 热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局部非平衡流体多孔弹性半平面问题的非线性研究
6
作者 朱媛媛 王笑梅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65,共6页
在几何非线性和热局部非平衡条件下,对不可压流体饱和多孔热弹性半平面在表面温度载荷作用下的热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基于多孔介质混合物理论给出了问题的动力学数学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综合的数值计算方法来求解问题,该方法通过... 在几何非线性和热局部非平衡条件下,对不可压流体饱和多孔热弹性半平面在表面温度载荷作用下的热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基于多孔介质混合物理论给出了问题的动力学数学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综合的数值计算方法来求解问题,该方法通过微分求积法和二阶后向差分格式在空间域和时间域离散数学模型,利用Newton-Raphson法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组,从而可得到问题的数值结果。研究表明,求解方法是有效可靠的,且具有计算量小、精度高等优点。最后,研究了流体饱和多孔热弹性半平面在表面温度载荷下的热力学特性,考察了材料参数和几何非线性对半平面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混合物理论(pmt) 流体饱和多孔热弹性半平面 几何非线性 热局部非平衡 微分求积法(DQM) 热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力学的连续性假设及其在建模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正汉 苗强强 +1 位作者 郭楠 张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45-2255,共11页
为了弥补土力学中缺失连续性假设这一重要理论缺陷,在对多个学科中的连续性概念进行系统地梳理考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力学中连续性假设的恰当表述,进而厘清了土的本构模型的概念、种类、属性和建模思路。研究结果表明:连续介质力学和多... 为了弥补土力学中缺失连续性假设这一重要理论缺陷,在对多个学科中的连续性概念进行系统地梳理考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力学中连续性假设的恰当表述,进而厘清了土的本构模型的概念、种类、属性和建模思路。研究结果表明:连续介质力学和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的连续性假设为土力学的连续性假设提供了有益参考,但都有一定的缺陷;用混合物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描述土的连续性比较合适,且可以避开在定义孔隙率时遇到的困扰;“连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外部特征尺寸远大于介质内部特征尺寸时,就可以把研究对象看作连续介质;现有土的各种本构模型均以连续介质力学为基础,总体上属于唯象模型。阐明了本构关系的概念、种类和建模思路:本构关系是物质宏观性质的数学模型;土的本构模型包括持水、渗水、渗气、传热、屈服、变形、强度、细观结构演化、热力学效应、相变规律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不仅限于应力-应变关系;土的本构关系的研究应针对具体土类,抓住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解决主要问题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假设 连续介质力学 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 混合物理论 本构模型 建模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形功的有效应力力学机理探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胡亚元 王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5-931,共7页
针对Terzaghi有效应力公式在饱和多孔介质力学中的适用性问题,提出新的饱和多孔介质的体积变形功方程,基于变形功探究有效应力力学机理.当忽略固流相基质变形时,运用机械功原理证明Terzaghi有效应力公式的正确性.当考虑固流相基质变形时... 针对Terzaghi有效应力公式在饱和多孔介质力学中的适用性问题,提出新的饱和多孔介质的体积变形功方程,基于变形功探究有效应力力学机理.当忽略固流相基质变形时,运用机械功原理证明Terzaghi有效应力公式的正确性.当考虑固流相基质变形时,根据混合物理论将固相体应变分为固相体积分数应变和固相基质体应变.通过推导和分析体积变形功守恒方程,揭示Terzaghi有效应力与固相体积分数应变之间的功共轭力学关系.在小应变条件下,当固相基质变形、固相体积分数变化和流相基质变形之间的受力机理相互独立时,Terzaghi有效应力唯一地决定饱和多孔介质的固相体积分数应变.同时采用固相基质压力和Terzaghi有效应力才能够完全确定固相体积变形.研究结果表明,Terzaghi有效应力作为影响固相体积变形的内在因素之一,其表达式无须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应力 饱和多孔介质 混合物理论 体积变形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辅助运输巷道底板数学模型构建及其力学特性研究
9
作者 贺文海 王恒 赵佳鑫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21,共5页
以混合物理论为理论依据,采用变形功中的有效应力,建立非饱和多孔介质的动力响应表达式。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 PDE分析二维巷道底板在正弦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上顶面边界条件的不同直接影响巷道底板的动力响应特性,相... 以混合物理论为理论依据,采用变形功中的有效应力,建立非饱和多孔介质的动力响应表达式。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 PDE分析二维巷道底板在正弦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上顶面边界条件的不同直接影响巷道底板的动力响应特性,相较于上顶面不透水、不透气,当巷道底板上顶面透水、透气时,液相与气相压力为0,竖向位移更大;激励频率是影响巷道底板竖向位移的重要因素,其竖向位移随激励频率的增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底板 非饱和多孔介质 混合物理论 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