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底门声学计算及水下多孔介质材料降噪 被引量:1
1
作者 漆琼芳 华如南 +1 位作者 余昊成 郑建国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分别建立船舶海底门的声场模型和声-固耦合模型,对海底门的声传递损失、结构湿模态进行计算,获取海底门降噪设计需避开的共振频率。建立海底门的流体模型,采用URANS和FW-H对流场及水动力噪声进行数值计算,云图显示格栅背面出现了显著的... 分别建立船舶海底门的声场模型和声-固耦合模型,对海底门的声传递损失、结构湿模态进行计算,获取海底门降噪设计需避开的共振频率。建立海底门的流体模型,采用URANS和FW-H对流场及水动力噪声进行数值计算,云图显示格栅背面出现了显著的流动分离及压力脉动,且压力峰值条带沿着格栅对角线方向分布,频谱曲线显示海底门水动力噪声以低频为主。数值计算表明,当仅将海底门钢制格栅替换成水下多孔介质材料时降噪3.4 dB。共振频率计算及水下多孔介质材料应用为海底门声学设计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门 声-固耦合模型 湿模态 声传递损失 水下多孔介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孔隙率多孔介质材料有效复合模量的预估
2
作者 梁小燕 兑关锁 黄海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10期665-667,共3页
利用分割孔隙的方法,取一半孔隙作为夹杂,另一半和原基体作为新基体,首先利用Mori-Tanaka法求得新基体的有效模量,然后类似地对新基体和另一半孔隙,利用相同的方法求得多孔介质的有效复合模量。通过实例计算表明,即使当孔隙率较大时,现... 利用分割孔隙的方法,取一半孔隙作为夹杂,另一半和原基体作为新基体,首先利用Mori-Tanaka法求得新基体的有效模量,然后类似地对新基体和另一半孔隙,利用相同的方法求得多孔介质的有效复合模量。通过实例计算表明,即使当孔隙率较大时,现方法与试验数据也相当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材料 有效复合模量 Mori—Tanak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ttice-Boltzmann方法的多孔介质真空绝热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阚安康 吴亦农 +2 位作者 徐志峰 张安阔 王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3,共7页
作为真空绝热板的芯材,多孔介质微尺度空间形貌结构及物性参数对其绝热性能影响较大。为研究多孔介质真空下的导热性能,选择颗粒状、纤维状和泡沫状3种典型多孔介质材料,并基于Lattice-Boltzmann(LBM)提出了一种随机构造多孔介质物理模... 作为真空绝热板的芯材,多孔介质微尺度空间形貌结构及物性参数对其绝热性能影响较大。为研究多孔介质真空下的导热性能,选择颗粒状、纤维状和泡沫状3种典型多孔介质材料,并基于Lattice-Boltzmann(LBM)提出了一种随机构造多孔介质物理模型的方法。模型中重要参数结合多孔介质电镜扫描图像处理获取。采用D3Q15LBM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了真空度及颗粒/纤维/泡孔等效直径对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模拟与实验的对比结果揭示了多孔介质真空下的导热系数随真空度及多孔介质物性参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绝热板 多孔介质材料 Lattice-Boltzmann方法 导热系数 真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复合相变材料的充填体力学特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金爱兵 巨有 +2 位作者 孙浩 李海 张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53-3163,共11页
为探究复合相变材料对充填体力学行为的影响,采用硬脂酸丁酯和膨胀珍珠岩制备了含复合相变材料充填体。首先,对充填体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和热学试验,分析其热学性能表现;其次,进行了压缩试验以实现数值模拟参数匹配;最后,利用P... 为探究复合相变材料对充填体力学行为的影响,采用硬脂酸丁酯和膨胀珍珠岩制备了含复合相变材料充填体。首先,对充填体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和热学试验,分析其热学性能表现;其次,进行了压缩试验以实现数值模拟参数匹配;最后,利用PFC3D软件研究复合相变材料添加量、粒径及强度这3种因素对充填体强度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充填体强度随复合相变材料添加量增加而近似线性下降,应变随复合相变材料添加量增加无明显改变;在一定范围内复合相变材料粒径和强度对充填体试件强度及变形特征影响均较小,应用中可不考虑其影响;当复合相变材料添加量在10%以内时,充填体强度降低幅度最大为14%,充填体储热性能有明显改善,故可少量用于矿山充填改善深井高温环境。添加量是充填体强度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多孔介质材料 充填体 力学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新型蜂窝隔振器减振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梗林 杨德庆 朱金文 《中国舰船研究》 2013年第4期52-58,共7页
利用蜂窝结构面内受力特性,设计具有宏观正泊松比和宏观负泊松比效应的新型船用蜂窝隔振器,该新型隔振器也可作为基座使用。建立蜂窝隔振系统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和频响分析,探讨其减振效果。计算结果表明,新型隔振器的减振效果良... 利用蜂窝结构面内受力特性,设计具有宏观正泊松比和宏观负泊松比效应的新型船用蜂窝隔振器,该新型隔振器也可作为基座使用。建立蜂窝隔振系统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和频响分析,探讨其减振效果。计算结果表明,新型隔振器的减振效果良好,在50 Hz以下频率范围内振级落差均能达到17 dB,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潜力。同时,探讨了隔振器面板分别采用钢与纤维复合材料时减振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材料面板的共振抑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材料 负泊松比结构 蜂窝结构 隔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变化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孔凡红 廖胜明 郑茂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722,共6页
对严寒地区新建建筑围护结构的干燥过程进行了模拟,建立了不同干燥时期的热质耦合传递质能平衡方程,确立了围护结构各层多孔介质材料导热系数随含湿量和结冰量的变化关系,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新建建筑传热系... 对严寒地区新建建筑围护结构的干燥过程进行了模拟,建立了不同干燥时期的热质耦合传递质能平衡方程,确立了围护结构各层多孔介质材料导热系数随含湿量和结冰量的变化关系,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新建建筑传热系数随着围护结构不断干燥的逐年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严寒地区,新建建筑围护结构冬季的传热系数由于内部含湿量结冰要高于夏季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但围护结构冬季传热系数逐年下降,尤其前三年下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围护结构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BUILDING NEW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新建建筑 严寒地区 模拟结果 含湿量 干燥过程 多孔介质材料 年变化规律 热质耦合 平衡方程 结冰 冬季 导热系数 变化情况 变化关系 夏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穿孔对离心风机声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波 李家春 +2 位作者 何俊杰 徐娇 王永涛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67-1275,共9页
针对离心风机叶片旋转造成风机运行噪声大等问题,以叶片表面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对叶片迎风面结构进行了声学性能仿真模拟,分析了叶片穿孔对离心风机声学性能的影响。首先,对叶片迎风面进行了穿孔处理,并使用FLUENT仿真软件探究了不同穿... 针对离心风机叶片旋转造成风机运行噪声大等问题,以叶片表面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对叶片迎风面结构进行了声学性能仿真模拟,分析了叶片穿孔对离心风机声学性能的影响。首先,对叶片迎风面进行了穿孔处理,并使用FLUENT仿真软件探究了不同穿孔形状、不同穿孔直径、不同孔隙率对风机噪声的影响规律;然后,在叶片内部填充多孔介质材料后,讨论了其对风机声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开展了原始叶片、叶片穿孔、叶片穿孔并填充材料的正交实验,通过实验对不同叶片穿孔结构的仿真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当穿孔形状为圆形、穿孔直径为1.5 mm、孔隙率为5%时,风机噪声降低了5.6%;叶片内部填充多孔介质材料后,能进一步降低风机噪声,相较原始叶片,降噪效果提升了9.1%,同时风机负压性能提升了11%。实验结果表明:叶片穿孔并填充材料能使降噪效果提升5.3%,风量提升7.5%。研究结果表明:对叶片表面结构进行穿孔、内部填充多孔材料的方式能有效降低风机噪声,所得结论可为离心风机的降噪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机 离心风机 风机运行噪声 穿孔板 声学性能 多孔介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