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径可控的全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农药测试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琳 张倩倩 +3 位作者 岳萌萌 雷梓萌 夏红军 赵开楼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3-1007,1014,共6页
通过改良的刻蚀-再沉积法成功制备出粒径均匀的微米级全多孔二氧化硅微球,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中的粒径不均与团聚难题。实验以无孔微球为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三辛基甲基溴化铵(TOMAB)为表面活性剂,通过调节表面活性剂的... 通过改良的刻蚀-再沉积法成功制备出粒径均匀的微米级全多孔二氧化硅微球,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中的粒径不均与团聚难题。实验以无孔微球为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三辛基甲基溴化铵(TOMAB)为表面活性剂,通过调节表面活性剂的比例实现微球孔径的可控。SEM和BET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出的微球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能有效解决传统方法的粒径分布不均和团聚问题。最后将全多孔微球经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C18)改性后装填色谱柱,并将其应用于50%烯酰·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测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测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 多孔二氧化硅微球 模板刻蚀再沉积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贾艳萍 马姣 +2 位作者 张兰河 董长青 王孝强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06-3212,共7页
多孔二氧化硅具有绝缘(电、热、声)、耐氧化稳定性、难燃、耐腐蚀、生理惰性等特性,被许多行业应用与熟知,俗称"工业味精"。本文全面介绍了多孔二氧化硅的分类、性能特征、生产方法,综述了在石化、环保、航天等领域的最新应... 多孔二氧化硅具有绝缘(电、热、声)、耐氧化稳定性、难燃、耐腐蚀、生理惰性等特性,被许多行业应用与熟知,俗称"工业味精"。本文全面介绍了多孔二氧化硅的分类、性能特征、生产方法,综述了在石化、环保、航天等领域的最新应用研究,探讨了高级多孔二氧化硅的发展瓶颈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二氧化硅 白炭黑 硅胶 分子筛 气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钠法合成高比表面多孔二氧化硅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忠义 王莉玮 +4 位作者 王子忱 赵敬哲 杨桦 赵慕愚 赵冬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70-773,共4页
以硅酸钠和盐酸为原料,用化学沉淀法制备高比表面多孔SiO2,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SiO2比表面积可达1300m2/g以上,具有蜂窝状的微孔,孔径均匀,而且性能稳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高比表面 多孔二氧化硅 合成 硅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二氧化硅中Gd^(3+)→Eu^(3+)的能量传递 被引量:10
4
作者 阳福 刘应亮 +3 位作者 容建华 张静娴 袁定胜 黄浪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3-646,共4页
通过水热反应法,获得了单掺和双掺Eu3+,Gd3+的多孔二氧化硅组装体,研究了掺杂体系的光谱特性,观察到Gd3+→Eu3+的能量传递。分析了能量传递过程,探讨了在多孔二氧化硅中Gd3+→Eu3+的能量传递的机理,其机理主要为电偶极鄄电偶极相互作用。
关键词 多孔二氧化硅 EU^3+ GD^3+ 能量传递过程 偶极相互作用 水热反应法 光谱特性 掺杂体系 组装体 电偶极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对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娟 张长瑞 冯坚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35-441,共7页
以聚乙二醇(PEG)为添加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先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 旋转涂胶和超临界干燥等工艺在硅片上制备了纳米多孔SiO2薄膜.利用FTIR、TG-DTA、 AFM和椭偏仪研究了该SiO2薄膜的性能.与未加.PEG的SiO2薄膜相比,加入PEG得到... 以聚乙二醇(PEG)为添加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先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 旋转涂胶和超临界干燥等工艺在硅片上制备了纳米多孔SiO2薄膜.利用FTIR、TG-DTA、 AFM和椭偏仪研究了该SiO2薄膜的性能.与未加.PEG的SiO2薄膜相比,加入PEG得到 的SiO2薄膜表面粗糙度增大,但孔隙率较高,介电常数可降至2.0以下.PEG参与并修饰了 TEOS的溶胶-凝胶过程.加入PEG制备的SiO2薄膜因含有Si-OH基团而呈亲水性,该薄 膜经三甲基氯硅烷(TMCS)修饰后为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 溶胶-凝胶 聚乙二醇 低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娟 冯坚 +1 位作者 杨大祥 张长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6,共3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酸/碱两步溶胶-凝胶法、结合匀胶和超临界干燥等工艺在硅片上成功制备了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适合匀胶的二氧化硅溶胶的粘度范围为9~15mPa·s;多孔二氧化硅薄膜表面均匀平整,其厚度为400~1000nm;折射率为...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酸/碱两步溶胶-凝胶法、结合匀胶和超临界干燥等工艺在硅片上成功制备了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适合匀胶的二氧化硅溶胶的粘度范围为9~15mPa·s;多孔二氧化硅薄膜表面均匀平整,其厚度为400~1000nm;折射率为1.09~1.24;介电常数为1.5~2.5.该多孔二氧化硅薄膜具有三维网络结构,二氧化硅微粒直径为10~2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 溶胶-凝胶 正硅酸 乙酯 低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催化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14
7
作者 殷明志 姚熹 张良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3-105,共3页
 以水为介质,NH3·H2O为催化剂,丙三醇(C3H5(OH)3和聚乙烯醇(PVA)为添加剂,正硅酸乙脂(TEOS)溶胶 凝胶工艺可制备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体系的H2O/TEOS>15,TEOS的水解 聚合过程可通过添加剂效应,pH效应等控制。碱催化会使二氧...  以水为介质,NH3·H2O为催化剂,丙三醇(C3H5(OH)3和聚乙烯醇(PVA)为添加剂,正硅酸乙脂(TEOS)溶胶 凝胶工艺可制备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体系的H2O/TEOS>15,TEOS的水解 聚合过程可通过添加剂效应,pH效应等控制。碱催化会使二氧化硅的溶解度增大,也能使二氧化硅胶粒带负电荷,抑制了二氧化硅胶粒之间的聚合长大,而丙三醇与TEOS的水解中间Si(OR)4-x(OH)x结合,抑制其与二氧化硅胶粒的聚合。聚乙烯醇(PVA)能使二氧化硅溶胶具有网状结构,使二氧化硅溶胶易于成膜。该工艺制备的多孔二氧化硅薄膜具有纳米多孔结构。其Vicker硬度在600~800N/mm2,热导率<0.2W·m-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催化 多孔二氧化硅薄膜 制备 性能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多孔二氧化硅绝热薄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赵宗彦 柳清菊 +1 位作者 张瑾 朱忠其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59-1863,共5页
作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中最有潜力的绝热材料,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其绝热性能与微观结构密切相关。综述了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方法、表征手段和绝热机理,并讨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 作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中最有潜力的绝热材料,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其绝热性能与微观结构密切相关。综述了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方法、表征手段和绝热机理,并讨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 绝热材料 绝热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硼泥制备多孔二氧化硅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慧 孙青 +1 位作者 吴翠平 郑水林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24-2127,共4页
以硼泥为原料,采用盐酸酸浸法制备了多孔二氧化硅,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Pr-IR)、扫描电镜(SEM)和氮吸附脱附手段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吸附水中罗丹明B来测试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多孔二氧化硅中SiO2含量... 以硼泥为原料,采用盐酸酸浸法制备了多孔二氧化硅,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Pr-IR)、扫描电镜(SEM)和氮吸附脱附手段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吸附水中罗丹明B来测试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多孔二氧化硅中SiO2含量为86.04%,且以无定形SiO2为主;其结构蓬松,存在大量狭缝孔,孔径在2-39nm之间连续分布,吸附平均孔径为6.992nm,BET多点比表面积为147m^2/g;多孔二氧化硅对水中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较好,浓度为30mg/L时吸附量为1.23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泥 多孔二氧化硅 比表面积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离子交换法合成层状多孔二氧化硅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莉玮 王子忱 +4 位作者 沙晓祥 赵敬哲 杨桦 赵慕愚 向前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7-90,共4页
通过层状硅酸盐晶体的碱金属离子和有机物阳离子进行交换,导致层状硅酸盐的片层结构发生弯曲,形成具有三维结构的孔.合成的SiO2比表面大于1000m2/g,具有层状结构,而且耐热性能好。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离子交换法 多孔二氧化硅 催化剂 层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颗粒负载阶层多孔二氧化硅块体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欢 杨辉 +1 位作者 姚睿 郭兴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84-1390,共7页
以溶胶-凝胶伴随相分离法制备的阶层多孔二氧化硅作为载体,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改性剂,乙醇为还原剂,在阶层多孔二氧化硅固体骨架上进行银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汞压、N2吸附... 以溶胶-凝胶伴随相分离法制备的阶层多孔二氧化硅作为载体,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改性剂,乙醇为还原剂,在阶层多孔二氧化硅固体骨架上进行银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汞压、N2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技术对银纳米颗粒负载阶层多孔二氧化硅进行了表征,探讨了APTES表面改性、乙醇还原机理以及银纳米颗粒负载块体的孔结构特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PTES表面改性将氨基接枝于阶层骨架上,氨基与银离子形成银氨离子,银氨离子经乙醇还原后将平均粒径约16 nm的银纳米颗粒成功负载于二氧化硅的大孔及介孔内部;负载后的阶层多孔块体的大孔骨架未受到破坏,但其比表面积由418 m2·g-1下降到254m2·g-1,两次还原负载能提高银纳米颗粒的负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相分离 阶层多孔二氧化硅块体 银纳米颗粒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二氧化硅材料对苯蒸汽的吸附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海文 丁俊杰 +1 位作者 宋晓增 殷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27,共4页
通过合成8种多孔二氧化硅材料,并用所制备的多孔材料作为吸附剂,考察了其对苯蒸汽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饱和吸附量主要取决于吸附剂材料孔径和比表面积的大小;骨架的有机化将有利于其对苯蒸汽等有机分子的吸附;比表面积较大的二氧... 通过合成8种多孔二氧化硅材料,并用所制备的多孔材料作为吸附剂,考察了其对苯蒸汽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饱和吸附量主要取决于吸附剂材料孔径和比表面积的大小;骨架的有机化将有利于其对苯蒸汽等有机分子的吸附;比表面积较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对苯的吸附性能最好。在结构特点上总结了影响多孔材料吸附性能的众多因素,为作业场中苯的吸附处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二氧化硅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改性自助装有序多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萌 秦睿 +4 位作者 王力 李荣华 杨亚提 张增强 李忠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1-217,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制备的三氨基改性自助装有序多孔二氧化硅(3N-APMSs)的吸附性能,为促进自助装有序多孔二氧化硅在重金属吸附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PDA)为改性剂,通过共聚法和后期接枝...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制备的三氨基改性自助装有序多孔二氧化硅(3N-APMSs)的吸附性能,为促进自助装有序多孔二氧化硅在重金属吸附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PDA)为改性剂,通过共聚法和后期接枝法制备出了3N-APMSs,并采用批处理的方法探讨了其对溶液中Cu2+的吸附性能,分析了去离子水、0.01mol/L EDTA溶液和0.1mol/L HCl溶液对3N-APMSs再生的影响。【结果】红外光谱Zeta电位和透射电镜扫描分析显示,成功制备出了3N-APMSs;N2吸附-解吸技术分析表明,经过改性后3NAPMSs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孔体积均明显减小。共聚法合成的3N-APMSs对溶液中Cu2+的吸附要慢于后期接枝法制备的3N-APMSs,但经过12h后二者对Cu2+的吸附率均超过99.5%。0.01mol/L EDTA溶液和0.1mol/L HCl溶液是较为合适的3N-APMSs再生剂。【结论】共聚法和后期接枝法均能制备出对Cu2+具有较好吸附能力的3N-APMSs,但共聚法有利于氨基在有序多孔二氧化硅孔隙中的自助装定向排列。3N-APMSs对Cu2+的吸附不是范德华力作用的简单物理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改性 自助装有序多孔二氧化硅 共聚法 后期接枝法 Cu2+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娟 张长瑞 冯坚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57,共3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先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旋转涂胶和超临界干燥等工艺,在硅片上制备了纳米多孔SiO2薄膜.XRD和AFM表明该SiO2薄膜为无定形态,具有多孔网络结构,表面均匀平整,其SiO2基本粒子和孔隙的直径为30~40nm.利用椭偏光...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先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旋转涂胶和超临界干燥等工艺,在硅片上制备了纳米多孔SiO2薄膜.XRD和AFM表明该SiO2薄膜为无定形态,具有多孔网络结构,表面均匀平整,其SiO2基本粒子和孔隙的直径为30~40nm.利用椭偏光谱仪测量了SiO2薄膜在波长245~1650nm的椭偏光谱,采用Si/cauchy/rough结构模型对该光谱进行了拟合,获得了SiO2薄膜的厚度和光学常数.SiO2薄膜的厚度为500~1100nm;折射率为1.13~1.21;孔隙率为56%~70%;介电常数为1.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 制备方法 光学性质 溶胶-凝胶 低介电常数 椭偏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二氧化硅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国治 雷绍民 崔崇 《中国矿业》 1995年第5期46-49,共4页
本文阐述了在以蛇纹石为原料生产轻质氧化镁的工艺中,对其残渣进行综合利用,制备多孔二氧化硅的方法及其特性的研究内容,结果表明,多孔二氧化硅作为工业吸附材料大有开发价值。
关键词 多孔二氧化硅 蛇纹石 制备工艺 粒度组成 化学分析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灰石合成多孔二氧化硅——工艺条件与产物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庆春 王廷吉 +1 位作者 周萍华 彭人勇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4-66,共3页
在一系列硅灰石酸处理实验基础上 ,研究了产物性质与反应速度、反应时间、中和最终pH值等工艺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 ,工艺条件不同 ,物理性质也大不相同。
关键词 硅灰石 工艺条件 多孔二氧化硅 产物性质 反应速度 酸处理 反应时间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灰石合成高比表面积多孔二氧化硅及其表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廷吉 周光 +2 位作者 周萍华 彭人勇 陈庆春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硅灰石与盐酸反应合成高比表面积多孔SiO2 条件为pH值≤ 1.5 ,添加剂为聚乙二醇和NH4Cl,反应后体系中和到pH =4.0 ,经固液分离 ,烘干 ,6 5 0~ 75 0℃灼烧 2h得产物。产物比表面积 479± 45m2 g ,表观密度 0 .34± 0 .0 3g cm3... 硅灰石与盐酸反应合成高比表面积多孔SiO2 条件为pH值≤ 1.5 ,添加剂为聚乙二醇和NH4Cl,反应后体系中和到pH =4.0 ,经固液分离 ,烘干 ,6 5 0~ 75 0℃灼烧 2h得产物。产物比表面积 479± 45m2 g ,表观密度 0 .34± 0 .0 3g cm3 ,DBP吸着率 173± 16ml 10 0g ,平均中位径D50 为 6 .9± 0 .5um ,孔径分布集中在 1~ 2nm。上述结果得到透射电镜分析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二氧化硅 硅灰石 比表面积 盐酸 PH值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二氧化硅对聚环氧乙烷结晶行为的影响
18
作者 王莉玮 黄丽 +3 位作者 王贵宾 王子忱 姜振华 马荣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823-1825,共3页
The effect of multihole silicon dioxide on the melting and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oly(ethylene oxide)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DSC.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and enthalpy of poly(ethylen... The effect of multihole silicon dioxide on the melting and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oly(ethylene oxide)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DSC.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and enthalpy of poly(ethylene oxide) seem not to be affected by multehole silicon oxide, whereas the temperature of crystallization from melt is increased somewhat and the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is accelected obviously. The Avrami exponents of poly(ethylene oxide)/silicon dioxide composite approach to that of pure poly(ethylene oxide). This suggests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mechanism of poly(ethylene oxide) does not change after ble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二氧化硅 聚环氧乙烷 结晶 成核剂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叔丁基苯并噁唑噻酚在多孔二氧化硅中发光的研究
19
作者 王俊玲 何志群 +3 位作者 王永生 穆林平 叶柿 荆西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40-1744,共5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用有机荧光染料2,5-双(5-叔丁基-1,3-苯并噁唑-2-基)噻酚(2,5-bis(5-tert-butyl-2-benzoxazolyl)thiophene,BBOT)的高浓度掺杂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固态薄膜,该薄膜呈现明亮的蓝色发光。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瞬态-稳...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用有机荧光染料2,5-双(5-叔丁基-1,3-苯并噁唑-2-基)噻酚(2,5-bis(5-tert-butyl-2-benzoxazolyl)thiophene,BBOT)的高浓度掺杂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固态薄膜,该薄膜呈现明亮的蓝色发光。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瞬态-稳态荧光光谱、光学显微镜技术的研究表明:(1)在掺杂浓度低于6×10-3mol.L-1时,薄膜中荧光染料BBOT的光强比值随浓度呈线性增加;(2)在掺杂浓度低于6×10-3mol.L-1时,显微镜观察可见薄膜发光均匀、没有相分离产生;(3)固体薄膜中分子的荧光寿命比在1,4二氧六环稀溶液中的1.957 ns延长。在掺杂浓度为6×10-3mol.L-1的样品中随着凝胶化程度逐渐升高荧光寿命从固化温度为50℃样品的2.45 ns提高到固化温度为90℃样品的3.04 ns。在掺杂浓度高达6×10-3mol.L-1时,该体系并不产生分子荧光的浓度猝灭。通过对比固态掺杂体系中和相同浓度下1,4二氧六环溶液中BBOT的荧光寿命随浓度和二氧化硅体系凝胶化程度变化的规律,发现多纳米孔二氧化硅基质可以有效地抑制BBOT荧光的浓度猝灭,获得了具有稳定荧光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双(5-叔丁基-1 3-苯并噁唑-2-基)噻酚 BBOT 纳米多孔二氧化硅 浓度猝灭 荧光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在药物控释载体中的应用(连载二) 被引量:4
20
作者 任小宁 罗志强 +2 位作者 李昱 万影 杨祥良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85-793,共9页
多孔二氧化硅微球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较大的内外比表面积及孔体积,可调控孔尺寸,良好的胶体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容易功能化修饰等特性,在纳米药物制剂领域受到的广泛关注。该文首先对实心等级多孔、核壳结构、中空球结构的氧化硅微球的制... 多孔二氧化硅微球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较大的内外比表面积及孔体积,可调控孔尺寸,良好的胶体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容易功能化修饰等特性,在纳米药物制剂领域受到的广泛关注。该文首先对实心等级多孔、核壳结构、中空球结构的氧化硅微球的制备策略进行综述;其次探讨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用于可控药物释放体系的各种响应手段;最后对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在药物控释方面的应用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二氧化硅微球 药物控释载体 纳米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