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多因素模型对老年脑膜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拱艳羽 曲虹 +3 位作者 冯思哲 于春泳 杜金伟 蒋金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8-426,共9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多因素模型对老年脑膜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北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253例老年脑膜瘤术后转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治疗的患者作为建模集,2021年11月-2023年... 目的探讨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多因素模型对老年脑膜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北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253例老年脑膜瘤术后转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治疗的患者作为建模集,2021年11月-2023年6月收治的227例老年脑膜瘤术后转入NICU治疗的患者作为验证集。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建模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GCS评分>7分,n=161)与预后不良组(GCS评分≤7分,n=92)。使用建模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老年脑膜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多因素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以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和准确度。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RCS)、决策曲线(DCA)评估术后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多因素模型对老年脑膜瘤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使用验证集进行验证以评估模型的稳定性。结果脑膜瘤WHOⅡ级和Ⅲ级(OR=3.994,95%CI 1.963~8.126)、术后低蛋白血症(OR=2.194,95%CI 1.079~4.462)、术后贫血(OR=2.117,95%CI 1.096~4.089)是老年脑膜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使用镇痛/镇静药物是其保护因素(OR=0.388,95%CI 0.201~0.748,P<0.05)。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所构建的多因素模型拟合准确度良好(P=0.161)。术后白蛋白、血红蛋白预测老年脑膜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545(95%CI 0.472~0.617)、0.632(95%CI 0.561~0.702),且与预后不良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1)。DCA分析结果显示,阈值概率为0.10~0.90时,多因素模型较术后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净获益率高。该模型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预测老年脑膜瘤患者术后预后的AUC分别为0.810和0.819,其校准曲线提示区分度、准确度较好。结论脑膜瘤WHOⅡ级和Ⅲ级、术后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是老年脑膜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镇痛/镇静药物为其保护因素;基于此构建的多因素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信度较高,可用于临床决策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多因素模型 老年 脑膜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特性调控的蔗渣灰砂浆抗压强度多因素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韦京利 李舒阳 +2 位作者 陈正 粟俊驰 赵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8-424,共7页
研究了乙二醇、三乙醇胺及聚羧酸减水剂等助磨剂对蔗渣灰(SCBA)颗粒特性的影响,揭示了蔗渣灰颗粒特性对砂浆微观结构的作用机理,分析了蔗渣灰颗粒特性与砂浆强度的相关性,同时基于水胶比、蔗渣灰掺量及颗粒特性与砂浆抗压强度的相关关系... 研究了乙二醇、三乙醇胺及聚羧酸减水剂等助磨剂对蔗渣灰(SCBA)颗粒特性的影响,揭示了蔗渣灰颗粒特性对砂浆微观结构的作用机理,分析了蔗渣灰颗粒特性与砂浆强度的相关性,同时基于水胶比、蔗渣灰掺量及颗粒特性与砂浆抗压强度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基于颗粒特性调控的蔗渣灰砂浆抗压强度多因素模型.结果表明:掺入0.08%三乙醇胺能最大程度地优化蔗渣灰颗粒特性;当蔗渣灰粒径D≤3μm的颗粒含量过多时,其比表面积过大,蔗渣灰对砂浆强度造成了负面影响,可增多3μm<D≤32μm的颗粒含量以及降低D≤3μm和D>32μm的颗粒含量来提升蔗渣灰砂浆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渣灰 颗粒特性 强度 微观机理 多因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模型和多因素模型构建结核休眠菌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江莉莎 姚义勇 +2 位作者 张莉 柳岩 郭述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7-331,共5页
目的比较缺氧模型及多因素模型两种结核休眠菌建模方法的优劣。方法利用缺氧因素构建缺氧模型;利用低氧(5%O2)、高CO2(10%CO2)、弱酸(pH 5.0)及营养缺乏(10%7H9液体培养基)多种因素构建多因素模型。分别在第20d、30d时取样,用金胺O-尼... 目的比较缺氧模型及多因素模型两种结核休眠菌建模方法的优劣。方法利用缺氧因素构建缺氧模型;利用低氧(5%O2)、高CO2(10%CO2)、弱酸(pH 5.0)及营养缺乏(10%7H9液体培养基)多种因素构建多因素模型。分别在第20d、30d时取样,用金胺O-尼罗红染色法染色,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核菌脂质聚集及失去抗酸性的情况;用电镜观察结核菌细胞壁增厚情况;并检测其对利福平的耐药率。在建模30d时,将等量的两种模型分别转入新鲜7H9液体培养基中,观察并比较其复苏情况。结果建模20d时,两模型组细菌均出现脂质聚集及失去抗酸性,无明显差异。两模型组细菌均未出现明显细胞壁增厚。建模30d时,多因素模型组细菌几乎都表现出脂质聚集及失去抗酸性,而缺氧模型组仍有部分细菌未表现出脂质聚集及失去抗酸性。同时,多因素模型组在建模30d还出现了细胞壁增厚的细菌,缺氧模型组则无明显改变。多因素模型组细菌对利福平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缺氧模型组,且多因素模型组细菌复苏的菌量远小于缺氧模型组。结论多因素模型较缺氧模型能更快诱导结核菌进入休眠状态,且诱导出的结核休眠菌状态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休眠菌 缺氧模型 多因素模型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模型的风险预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永开 唐小我 《预测》 CSSCI 2005年第1期48-51,共4页
本文在对现有风险预算技术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将证券收益的多因素模型引入风险预算过程,建立了基于多因素模型的风险预算方法。
关键词 多因素模型 参考证券组合 风险预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新兴股市的多因素模型及与中国股市的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基报 茆诗松 《统计与信息论坛》 1997年第3期36-43,共8页
文章根据影响股票市场的微观和宏观因素,建立影响股票价格的多因素模型来分析14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兴股市的发展情况,并用逐步回归和主成份分析找出影响新兴股市的重要的、共同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将我国股市的发展情况和新兴股市以... 文章根据影响股票市场的微观和宏观因素,建立影响股票价格的多因素模型来分析14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兴股市的发展情况,并用逐步回归和主成份分析找出影响新兴股市的重要的、共同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将我国股市的发展情况和新兴股市以及发达股市进行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股市的发展提出建议。在这里新兴股市是指发展时间短,规模较小,大有潜力的发展中国家股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股市 多因素模型 回归分析 主成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模型在投资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颖 汤果 陈方正 《华东经济管理》 2002年第5期95-97,共3页
本文通过对多因素模型在投资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揭示了多因素模型在风险控制、收益预测、指数化组合构建、投资策略选择等投资领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因素模型 投资管理 应用 风险因素 风险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潮汐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时变规律及多因素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昌 杨绿峰 余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321-326,共6页
针对现有模型无法合理考虑胶凝材料种类和暴露时间对潮汐区混凝土海洋环境作用的耦合影响,基于631组海洋潮汐区野外暴露试验数据,本研究建立了海洋潮汐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多因素时变模型。首先分析了暴露时间和材料因素对表面氯... 针对现有模型无法合理考虑胶凝材料种类和暴露时间对潮汐区混凝土海洋环境作用的耦合影响,基于631组海洋潮汐区野外暴露试验数据,本研究建立了海洋潮汐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多因素时变模型。首先分析了暴露时间和材料因素对表面氯离子浓度的影响规律,然后通过引入时间系数和稳定系数修正表面氯离子浓度的多因素模型,进而根据两阶段非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待定模型参数,从而建立了一种能够综合考虑胶凝材料种类和暴露时间耦合影响的潮汐区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多因素时变模型,最后通过与潮汐区野外试验数据和现有计算模型的对比分析,验证表明该模型能够综合考虑水胶比、胶凝材料种类和暴露时间等因素的耦合影响,具有广泛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潮汐区 表面氯离子浓度 耦合影响 多因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模型中的最佳投资比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秦松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8-160,共3页
文章推导出多因素模型在允许卖空和不允许卖空的情况下的最佳投资比例,推广了单因素模型假设下EGP方法最佳投资比例的计算公式;并对上海股票市场一个投资组合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多因素模型 最佳投资比例 允许卖空 不允许卖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IPO定价多因素模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3期8347-8351,共5页
该文以2002年到2010年3月在上交所A股市场发行上市的传统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比较研究了对两类企业IPO定价有显著影响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两类企业IPO定价多因素模型。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能力、偿债... 该文以2002年到2010年3月在上交所A股市场发行上市的传统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比较研究了对两类企业IPO定价有显著影响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两类企业IPO定价多因素模型。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能力、偿债能力、成长性优于传统企业;传统企业的周转能力优于高新技术企业。IPO定价多因素模型表明,对传统企业IPO价格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每股收益、发行股份和GDP增长率;对高新技术企业IPO价格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每股收益、GDP增长率、发行股份以及持有大专以上文凭人数占总劳动力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IPO)定价 多因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实状态下拱桥管内混凝土超声波波速的时变规律及多因素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凌干展 解威威 +3 位作者 秦大燕 唐睿楷 曹璐 刘祥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851-3860,共10页
为了准确分析钢管混凝土拱桥灌注成桥后的密实特性及超声参数演化规律,提出一种考虑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管内混凝土密实超声波波速时变模型。首先通过搜集遴选了5座钢管混凝土拱桥现场检测数据以及584组钢管混凝土试验数据,建立了超声波波... 为了准确分析钢管混凝土拱桥灌注成桥后的密实特性及超声参数演化规律,提出一种考虑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管内混凝土密实超声波波速时变模型。首先通过搜集遴选了5座钢管混凝土拱桥现场检测数据以及584组钢管混凝土试验数据,建立了超声波波速的试验数据库;然后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确定了检测龄期和钢-混组合结构类型对超声波波速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引入时间系数和钢-混组合影响系数修正超声波波速的多因素模型;进而基于2阶段回归分析法确定了待定拟合参数取值,从而建立一种能够综合考虑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龄期和钢-混组合结构类型影响的管内混凝土密实超声波波速多因素时变模型;最后通过与现有模型、试验数据和现场检测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倒数模型能够更加合理地描述管内混凝土密实超声波波速先快速增加后逐渐放缓并趋于稳定的时变规律;与其他测区相比,当测区内存在加劲板、法兰盘和内衬管等复杂钢-混组合结构时,超声波波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幅效应,且钢-混组合结构影响因子分别取1.46,1.61和1.23;与现有模型相比,该模型不仅构建了多特征参数与超声波波速之间的耦合关系,而且对钢管混凝土拱桥全截面检测评估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超声波波速 时变特性 密实性 多因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洪飞 李文娟 马学良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了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防治PHN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1月-12月选取某院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48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人口学情况、临床相关内容、心理状态、饮食依从性和运动情... 目的了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防治PHN提供依据。方法于2022年1月-12月选取某院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48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人口学情况、临床相关内容、心理状态、饮食依从性和运动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PHN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80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高、皮损面积大、NRS评分高、不用激素治疗、冠心病、饮食习惯不良、缺乏体育锻炼者的PHN发生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皮损面积、激素治疗、冠心病、饮食依从性、体育锻炼是PHN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冠心病、疼痛程度、皮损面积、激素治疗、饮食依从性、体育锻炼影响PHN的发生,根据影响因素采用多种措施开展有针对性健康干预,从而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降低PHN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影响因素 多因素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IC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公众风险感知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淑 庄越 钱杨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817-4826,共10页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火热,将对风险社会中感知主体的风险体验产生深刻影响。运用因子分析和多指标多因素(multiple indicators and multiple causes, MIMIC)模型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12个风险场景进行研究,探究了反映公众风险感知...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火热,将对风险社会中感知主体的风险体验产生深刻影响。运用因子分析和多指标多因素(multiple indicators and multiple causes, MIMIC)模型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12个风险场景进行研究,探究了反映公众风险感知程度的4个指标和影响公众风险感知的5个维度。结果显示,公众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风险感知程度可以由安全、技术、使用者和企业监管期望来反映;公众的风险感知受到其对技术、宏观、权益、主体和应用风险的主观评价的影响,其中,权益风险和宏观风险的影响最为显著。结果表明,公众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以我为主”和“未雨绸缪”的风险感知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历史与文化视角、风险沟通视角和科技治理视角对公众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感知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标多因素模型(MIMIC model) 生成式人工智能 公众 风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影响因素的锂离子电池放电内阻动态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巫春玲 宋江鑫 +2 位作者 黄鑫蓉 赵玉冰 孟锦豪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670-678,共9页
直流内阻(DCR)是衡量电池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对功率状态的估算以及热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锂离子电池放电DCR与环境温度、电池荷电状态(SOC)以及放电倍率(C-rate)等因素有关,为了研究这些因素对电池内阻的影响,本文提出一... 直流内阻(DCR)是衡量电池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对功率状态的估算以及热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锂离子电池放电DCR与环境温度、电池荷电状态(SOC)以及放电倍率(C-rate)等因素有关,为了研究这些因素对电池内阻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影响因素的锂离子电池放电内阻动态模型,利用二元四次多项式对DCR与环境温度和电池SOC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再将所得二元四次多项式系数与放电倍率进行三次多项式拟合,最终建立DCR与放电倍率、环境温度和SOC之间关系的内阻模型。运用多倍率混合脉冲功率特性(HPPC)实验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并根据测试数据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态内阻模型获得的DCR估算值与实验值的最大均方根误差为0.9758 mΩ,证明所提出的电池放电内阻模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HPPC实验 放电直流内阻 多因素内阻模型 多项式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多因素耦合产能评价及影响因素——以四川盆地蓬莱气田灯影组二段为例
14
作者 欧家强 王小蓉 +5 位作者 杨洋 庞进 陆峰 李娟 李松岑 陈昊天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88,共7页
目的针对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应力敏感、水侵和堵塞等多机制耦合导致产能评价失准的问题,以四川盆地蓬莱气田灯影组二段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多因素协同产能定量评价方法。方法基于双重介质渗流理论框架,引入Forchheimer方程修正高速非达西... 目的针对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应力敏感、水侵和堵塞等多机制耦合导致产能评价失准的问题,以四川盆地蓬莱气田灯影组二段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多因素协同产能定量评价方法。方法基于双重介质渗流理论框架,引入Forchheimer方程修正高速非达西流动惯性效应,结合应力敏感本构关系量化渗透率动态衰减,通过分阶段含水饱和度模型表征水侵演化过程,并利用表皮系数反映近井堵塞程度,构建了气水两相多因素耦合产能模型;采用拟稳态半解析方法求解,并通过试井与生产数据约束关键参数。结果无阻流量预测相对误差为1.2%~4.3%,水侵阶段误差低于3.5%。定量分析表明,堵塞效应导致产能损失高达36%,应力敏感引起的产能下降30%~45%,水侵影响相对较小(2.0%~4.6%)。现场应用证实,控压生产可将月递减率从3.2%降至1.8%,酸化解堵后产能恢复率达93%。结论该模型为制定差异化的气井产能维护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提升同类气藏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气藏 产能评价 多因素耦合模型 应力敏感性 堵塞效应 水侵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多因素耦合分析及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正 蒋翊 邓鹏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0,共6页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制备具有不同水胶比、矿物掺合料组合、机制砂掺量和粗骨料含量的混凝土,测试28、56 d龄期混凝土的6 h电通量,据此分析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耦合作用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制备具有不同水胶比、矿物掺合料组合、机制砂掺量和粗骨料含量的混凝土,测试28、56 d龄期混凝土的6 h电通量,据此分析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耦合作用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多因素耦合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总掺量相同的情况下,提高矿粉掺量、降低粉煤灰掺量可以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回归分析表明,与不考虑各因素间的耦合作用的多因素模型相比,提出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多因素耦合模型具有更优的准确性和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电通量 多因素模型 耦合 氯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水泥黄土电阻率响应规律和模型
16
作者 马永智 韩方元 +4 位作者 李龙山 王杰 高建强 张营 薛志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6-661,共16页
研究水泥黄土挤密桩的电阻率响应规律,对提高湿陷性黄土地基质量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海原—甘肃平川高速公路宁夏段的水泥黄土挤密桩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电流频率、干密度、含水率和养护龄期等变量,测定水泥黄... 研究水泥黄土挤密桩的电阻率响应规律,对提高湿陷性黄土地基质量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海原—甘肃平川高速公路宁夏段的水泥黄土挤密桩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电流频率、干密度、含水率和养护龄期等变量,测定水泥黄土的电阻率变化规律,并建立多因素耦合电阻率模型,以期为宁夏水泥黄土挤密桩的无损检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干密度为1.62~1.81 g·cm^(-3)、含水率为8%~14%和养护龄期为1~28 d的试验条件下,水泥黄土内部颗粒的排列方式及胶结作用使其呈现明显的频率依赖性;在电流频率低于50 kHz时,土体表现出显著的电容器效应,导致电阻率随电流频率变化明显;而当电流频率超过50 kHz后,电容器效应减弱,电阻率趋于稳定;(2)含水率与干密度的增加会增强土体的导电性,使电阻率逐渐降低;但当含水率超过最优含水率(11.0%)后,自由水膜连通性趋于饱和,电阻率降幅减缓;养护龄期的延长促使水泥水化产物填充孔隙,降低离子迁移效率,导致电阻率逐渐升高。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宁夏水泥黄土电阻率与含水率、干密度、养护龄期的多因素表征模型——多因素耦合电阻率模型,其相关性良好。敏感性分析表明,各因素对电阻率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含水率、干密度、养护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水泥黄土 电阻率法 挤密桩 多因素表征模型 含水率 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允许持有无风险资产多因素投资组合模型研究
17
作者 陈瑞欣 秦超英 覃森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1-634,共4页
在允许持有无风险资产的条件下 ,应用套利定价理论 ,从允许卖空和不允许卖空两个方面 ,对 Markowitz的均值 -方差模型加以改进 ,研究了模型解的存在条件和求解方法 。
关键词 资产组合 多因素模型 套利定价理论(A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砂混凝土耐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多因素计算模型 被引量:9
18
作者 谢吉程 张云 +3 位作者 杜越明 陈正 罗婷倚 唐亚森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812-3822,共11页
本文研究了砂类型、砂率、石粉含量和抗压强度对机制砂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建立了磨损量的多因素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由于含石粉及具有更高的粗糙度和坚固性,石灰岩与辉绿岩机制砂制备的C30、C40混凝土耐磨性比河砂混凝土提高20%以上;在... 本文研究了砂类型、砂率、石粉含量和抗压强度对机制砂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建立了磨损量的多因素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由于含石粉及具有更高的粗糙度和坚固性,石灰岩与辉绿岩机制砂制备的C30、C40混凝土耐磨性比河砂混凝土提高20%以上;在0.40~0.44范围内选取较低的砂率可获得较优的耐磨性;利用石粉含量为5%~11%(质量分数)的机制砂制备混凝土,石粉含量为9%时可获得最佳的混凝土耐磨性,微观分析表明此时混凝土密实度最佳;通过灰色系统理论确定了耐磨性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排序为:砂率R 3>压碎值R 2>粗糙度R 1>抗压强度R 5>石粉含量R 4>0.6;对比验证表明提出的混凝土磨损量多因素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混凝土 耐磨性 灰色系统 多因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混凝土的多因素寿命预测模型 被引量:18
19
作者 金祖权 孙伟 +1 位作者 张云升 蒋金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1期149-154,共6页
通过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0—60%)、不同养护龄期(1,3,7,28,90d)、不同弯曲荷载率(0,25%,50%)对m(W)/m(C)=0.34混凝土的碳化影响,并建立了综合考虑粉煤灰掺量、养护龄期、荷载率、环境温度、结合... 通过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0—60%)、不同养护龄期(1,3,7,28,90d)、不同弯曲荷载率(0,25%,50%)对m(W)/m(C)=0.34混凝土的碳化影响,并建立了综合考虑粉煤灰掺量、养护龄期、荷载率、环境温度、结合能力以及混凝土的CO2扩散系数时间依赖性的多因素寿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混凝土的CO2扩散系数与粉煤灰掺量成二次函数关系,粉煤灰掺量30%左右最佳.混凝土的CO2扩散系数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降低,随荷载率的增加而增加.其关系分别符合指数关系和乘幂关系.使用多因素碳化寿命预测模型对大桥的箱梁和索塔进行预测,箱梁的运营寿命为211年,索塔为167年.增加养护龄期或提高保护层厚度是提高大掺量粉煤灰结构混凝土寿命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粉煤灰 多因素寿命预测模型 养护龄期 荷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多因素随机模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继伟 唐磊 +2 位作者 连军利 赵玉欣 庞长英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1-232,共2页
以油藏工程基本理论为基础,从油田产量递减的基本规律入手,提出了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开发指标因素的多因素随机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以往计算参数单一、对指标变化不敏感的缺点,实践证明,该模型应用效果较好,能够真正反映油田开发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 油田开发 开发指标 应用效果 多因素随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