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面法的多因素交互作用下中部槽磨损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博 夏蕊 +2 位作者 王学文 杨兆建 席庆祥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764-2771,共8页
为确定影响中部槽磨损的主要因素及交互作用关系,通过中部槽磨损试验,以磨损量为响应值,基于响应面法进行了磨损因素分析。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对6个磨损因素进行筛选,发现煤散料含水率、煤散料含矸率及法向载荷对磨损量影响显著。... 为确定影响中部槽磨损的主要因素及交互作用关系,通过中部槽磨损试验,以磨损量为响应值,基于响应面法进行了磨损因素分析。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对6个磨损因素进行筛选,发现煤散料含水率、煤散料含矸率及法向载荷对磨损量影响显著。根据中心复合设计(CCD)试验结果建立了磨损量与显著性因素的二阶回归模型,经响应面分析可知,散料含水率是影响磨损的关键因素。对回归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显著性对磨损量的预测模型,经试验发现预测模型与真实试验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应用响应面法进行中部槽磨损多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刮板输送机 中部槽 磨损 多因素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胚胎早期死亡的多因素分析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2
作者 刘明胜 赵平 《中国乳业》 2025年第7期18-23,共6页
奶牛胚胎早期死亡是制约牧场繁殖效率的关键问题,我国牧场发生率普遍达20%~30%,年均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本文系统分析了导致胚胎早期死亡的多因素交互作用机制,包括生理性因素、营养性因素、病原性因素以及管理性因素。针对这些原因,... 奶牛胚胎早期死亡是制约牧场繁殖效率的关键问题,我国牧场发生率普遍达20%~30%,年均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本文系统分析了导致胚胎早期死亡的多因素交互作用机制,包括生理性因素、营养性因素、病原性因素以及管理性因素。针对这些原因,研究提出了一套综合防控方案:通过精准营养调控、优化繁殖管理、强化疾病防控(以及应用新技术。某规模化牧场的实践案例表明,综合措施可使胚胎死亡率下降,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本研究为牧场降低繁殖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技术,对推动奶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胚胎早期死亡 繁殖效率 多因素交互作用 精准营养调控 孕酮监测 热应激管理 BVDV防控 基因编辑 综合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有效抽采半径多因素交互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韩飞林 薛生 +3 位作者 郑春山 江丙友 龚选平 韩柏青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2-69,共8页
为探究钻孔有效抽采半径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交互作用,构建应力应变-瓦斯吸附解吸耦合渗透率变化模型,采用COMSOL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单一因素变化对钻孔有效抽采半径的影响,并通过Design-Expert软件设计响应曲面试验,分析多因... 为探究钻孔有效抽采半径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交互作用,构建应力应变-瓦斯吸附解吸耦合渗透率变化模型,采用COMSOL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单一因素变化对钻孔有效抽采半径的影响,并通过Design-Expert软件设计响应曲面试验,分析多因素交互作用对钻孔有效抽采半径变化的影响机制,获得有效抽采半径对多因素交互影响的响应曲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钻孔有效抽采半径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煤层初始渗透率、原始瓦斯压力、抽采时间,煤层初始渗透率和抽采时间与有效抽采半径呈正相关关系,原始瓦斯压力与有效抽采半径呈负相关。1个影响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因素对有效抽采半径的影响,煤层初始渗透率能够放大其他因素对有效抽采半径的影响,而原始瓦斯压力则会降低其他因素对有效抽采半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抽采半径 响应曲面法 多因素交互作用 瓦斯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视角下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最新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晨 周可丽 +4 位作者 支芸芸 黄雪青 梅蒙玉 牛海艳 任守忠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022-1031,共10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特点为直肠黏膜的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各种因素的改变,UC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高峰年龄群体呈现年轻化趋...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特点为直肠黏膜的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各种因素的改变,UC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高峰年龄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UC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明确,但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肠道菌群失调、免疫系统紊乱、信号通路传导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肠道黏膜的持续炎症,从而引发UC的一系列症状。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了遗传、环境、肠道菌群、免疫系统紊乱及信号通路异常等因素在UC中的作用,但多集中于单一因素的独立影响,缺乏对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系统性分析。本文创新性地从多维度视角出发,首次整合了遗传易感基因、肠道菌群动态平衡、信号通路异常活化及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揭示了这些因素如何协同作用导致肠道黏膜持续炎症的机制。通过这种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系统性分析,不仅为UC的病因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为开发个性化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基因编辑 多因素交互作用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科学关于安全控制的研究述评与未来研究展望 被引量:11
5
作者 于广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6-92,共7页
从行为科学的视角,探讨人的因素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笔者从个体因素、群体因素、组织因素以及跨水平的多因素交互作用等4个方面总结了行为科学关于安全控制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安全绩效的影响。在此... 从行为科学的视角,探讨人的因素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笔者从个体因素、群体因素、组织因素以及跨水平的多因素交互作用等4个方面总结了行为科学关于安全控制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安全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包含个体、群体和组织因素在内的整合性事故发生路径模型,指出行为科学关于安全控制的未来研究方向,尤其是需要深入揭示一些高阶变量,如领导、组织学习等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机制,以及采用跨层次的方法来探讨组织因素、群体因素和个体因素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 多因素交互作用 安全文化 组织错误 行为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