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梁芙萌 王方芳 唐熠达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由脂蛋白脂肪酶基因突变引起,导致血浆中乳糜微粒浓度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升高。目前国内尚无有关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综合征的诊疗指南,因此本文重点回顾并总结其流行病... 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由脂蛋白脂肪酶基因突变引起,导致血浆中乳糜微粒浓度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升高。目前国内尚无有关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综合征的诊疗指南,因此本文重点回顾并总结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乳糜微粒综合征 多因素乳糜微粒血症综合征 脂蛋白脂肪酶 三酰甘油 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指数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发生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洋 王宇 +6 位作者 丛晶 宫艺 韩布威 王凯悦 朱梦一 张蓓 吴效科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722,共6页
背景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女性的脂质代谢紊乱发生率较高,与肥胖、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密切。BMI正常的PCOS女性也有较高的脂质代谢水平,但目前对该类人群中血脂异常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BMI正常的PCOS女性发生高脂血症的影响因... 背景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女性的脂质代谢紊乱发生率较高,与肥胖、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密切。BMI正常的PCOS女性也有较高的脂质代谢水平,但目前对该类人群中血脂异常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BMI正常的PCOS女性发生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针刺和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活产率的影响(PCOSAct)”临床试验数据,选取基线较完整且符合研究标准的受试者428例。判断高脂血症的评价标准:总胆固醇(TC)≥6.22 mmol/L和/或三酰甘油(TG)≥2.26 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LDL)≥4.14 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HDL)<1.04 mmol/L,并据此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人体测量学、性激素、糖脂代谢以及心肌酶、肝功能方面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BMI正常的PCOS女性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BMI正常的PCOS女性合并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为32.24%(138/428),最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是HDL水平降低;单一表型异常率较高[21.73%(93/428)]。高脂血症组138例、无高脂血症组290例。高脂血症组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占比、体质量、腰围、BMI、腰臀比(WHR)较大,尝试妊娠时间较长,游离雄激素指数、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LDL、TC、TG、载脂蛋白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比无高脂血症组高,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抗米勒管激素、HDL、载脂蛋白A、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较无高脂血症组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BMI、HOMA-IR、LDH是正常BMI的PCOS患者发生高脂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70、1.348、1.172、1.009),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是独立保护因素(OR=0.979,P<0.05)。结论BMI正常的PCOS女性合并高脂血症发生率为32.24%,年龄、BMI、HOMA-IR、LDH、SHBG均是PCOS女性发生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应该根据各诱因采取相应措施防治及延缓PCOS女性高脂血症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脂 胰岛素抵抗 体质量指数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坤 伍莎 +8 位作者 唐熠达 祝烨 李建平 秦彦文 黄恺 卜蓓莉 吴延庆 彭道泉 李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99-1205,共7页
目的:观察中国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FCS)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适合中国临床实践的FCS诊断标准。方法:筛选中国9家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就诊的6856例空腹甘油三酯≥10 mmol/L患者,收集其中102例高度疑似FCS患者的完整临床信息... 目的:观察中国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FCS)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适合中国临床实践的FCS诊断标准。方法:筛选中国9家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就诊的6856例空腹甘油三酯≥10 mmol/L患者,收集其中102例高度疑似FCS患者的完整临床信息,完善FCS相关基因检测,拟定FCS诊断标准并分析确诊FCS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美国FDA定义的FCS诊断标准对本研究中确诊FCS患者进行验证。同时在上述部分医院筛选的空腹甘油三脂≥10 mmol/L的人群中,探究依据拟定的中国FCS诊断标准的患病率。结果:参考该疾病欧美诊断标准并结合中国临床实践初步拟定中国FCS诊断标准:(1)标准降脂治疗后空腹甘油三酯≥10 mmol/L;(2)至少合并下述一项:FCS相关基因检测阳性,或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HTGP)家族史,或有青少年胰腺炎病史或成年HTGP病史,或有不明原因反复腹痛住院病史。根据该标准,在纳入分析的102例患者中,60例(58.82%)初步确诊为FCS,平均年龄(43.0±8.6)岁,男性占70%,平均甘油三酯水平为(20.0±15.0)mmol/L,其中6例(10.0%)检出FCS相关基因突变,均为脂蛋白脂肪酶基因突变;其中51例(85.0%)有急性胰腺炎病史,28例(46.7%)有反复(≥2次)急性胰腺炎或不明原因腹痛病史。按照美国FDA定义的FCS诊断标准,本研究确诊的60例FCS患者中“可能为FCS”的患者占比98.3%(59/60),“确诊FCS”患者占比70.0%(42/60)。按照拟定的中国FCS诊断标准,甘油三酯≥10 mmol/L人群中FCS患病率约0.5%(33/6722)。结论:中国FC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遗传特征与欧美FCS患者基本一致,研究中拟定的FCS诊断标准可在中国人群中进一步验证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高乳糜微粒 中国人群 临床特征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血脂达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扬 王贇霞 高传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32-2237,共6页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临床的急危重症,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以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既往研究发现在年轻ACS患者中FH的检出率并不低,但对其降脂疗效随访的相关研究仍较少,同时≤45岁ACS...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临床的急危重症,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以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既往研究发现在年轻ACS患者中FH的检出率并不低,但对其降脂疗效随访的相关研究仍较少,同时≤45岁ACS患者血脂未达标的原因仍有待分析。目的研究≤45岁ACS患者中FH检出率及临床特点,并观察降脂疗效,对患者血脂未达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住院治疗且可获取随访血脂记录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空腹8 h后采集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检查,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Gensini积分≥75%定义为冠脉严重狭窄。采用荷兰临床脂质网络(DLCN)评分诊断可能FH,并根据DLCN积分将研究对象分为可能FH组(n=57)和非FH组(n=223)。随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观察降脂治疗的疗效,LDL-C<1.4 mmol/L认定为血脂达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降脂治疗后患者血脂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280例患者,两组患者他汀治疗史、冠心病家族史、超高危冠心病比例、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发病类型、总胆固醇、基线LDL-C、冠脉严重狭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FH组患者随访LDL-C、LDL-C变化量、LDL-C降幅高于非FH组,血脂达标率低于非FH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OR=4.32,95%CI(1.21,15.42)〕、基线LDL-C水平升高〔OR=2.22,95%CI(1.62,3.03)〕是≤45岁ACS患者血脂达标的危险因素(P<0.05),应用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OR=0.10,95%CI(0.03,0.40)是≤45岁ACS患者血脂达标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45岁ACS患者中可能FH患者并不少见(20.36%),值得临床关注;可能FH组患者LDL-C降低幅度更大,但血脂达标率仍低于非FH组;在≤45岁ACS患者中,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和基线LDL-C水平较高的人群降脂达标率更低,应用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可以促使LDL-C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家族性高胆固醇 胆固醇 LDL 脂药 治疗结果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某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文峰 陈锦华 +2 位作者 王万山 周娅 俞守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13-1417,共5页
目的探讨广州市某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对广州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 302例(男5 136例,女3 166例)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应用SAS 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HUA与MS各组分尿酸水平... 目的探讨广州市某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对广州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 302例(男5 136例,女3 166例)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应用SAS 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HUA与MS各组分尿酸水平对比采用两因素析因设计方差分析,HUA和MS发生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体检人群MS患病率为11.96%,其中男性患病率(15.62%)明显高于女性(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UA组患者MS各组分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有MS各组分的体检人群尿酸水平均高于无伴随组分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尿酸水平的增加,MS患病率不断升高,尿酸水平达740μmol/L以上时,患病率达到峰值42.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水平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尿酸水平增高,患MS的风险加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部肥胖、血压升高、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都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与HUA的发生有关。结论广州市某体检人群MS的患病率较高,HUA与MS之间关系密切,血尿酸水平可能是MS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代谢综合征人群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顾静莉 曹勤 +3 位作者 黄融 顾伟威 马嘉骅 范竹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探讨男性代谢综合征(MS)人群中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不同水平对高尿酸血症(HUA)的影响程度。方法纳入2012年1—12月上海地区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11 427例男性人群为研究对象,其中MS患者(MS组)2 908例,正常对照组8 519例。检测受... 目的探讨男性代谢综合征(MS)人群中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不同水平对高尿酸血症(HUA)的影响程度。方法纳入2012年1—12月上海地区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11 427例男性人群为研究对象,其中MS患者(MS组)2 908例,正常对照组8 519例。检测受试者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尿酸(S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GGT、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A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将GGT按照四分位法分为四组,比较两组高四分位组与低四分位组对HUA的影响程度,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 MS组的BMI、SBP、DBP、SUA、ALT、GGT、FPG、TAG、T-Ch、LDL-Ch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HDLCh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脂肪肝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MS组与正常对照组上述各相关因素在GGT高四分位组与低四分位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S组,进行多因素校正后,与GGT低四分位组比较,GGT高四分位组HUA发生风险的OR值为3.09(P<0.01);在对照组,与GGT低四分位组比较,GGT高四分位组HUA发生风险的OR值为2.17(P<0.01)。结论在男性MS人群,GGT水平的升高能反映其HUA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即使在MS各组分均正常的男性人群中,这种发生风险同样增加,提示在临床和预防上要重视对GGT的健康管理,关注GGT水平及其动态变化,及时干预并警惕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谷氨酰转肽酶 高尿酸 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患儿的饮食管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胜男 连冬梅 +2 位作者 李杨 王琳 邱正庆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7期100-102,共3页
目的总结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患儿的饮食管理方法。方法对1例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患儿进行饮食管理,住院期间指导食物选择以及烹饪方法、饮食管理方法,正确而严格地记录饮食日记;随访期间护士每日与家属联系,根据患儿三酰甘油结果调... 目的总结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患儿的饮食管理方法。方法对1例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患儿进行饮食管理,住院期间指导食物选择以及烹饪方法、饮食管理方法,正确而严格地记录饮食日记;随访期间护士每日与家属联系,根据患儿三酰甘油结果调节饮食,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及调整食用油比例。结果随访3个月,患儿三酰甘油稳定在10mmol/L以下,未发生胰腺炎。结论饮食日记是贯穿住院期间以及随访期间饮食管理的基础,持续的饮食管理可控制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患儿的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高乳糜微粒 高三酰甘油 饮食管理 饮食日记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疹性黄瘤伴高乳糜微粒血症3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红 狄梅 褚小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54-454,共1页
关键词 黄瘤 发疹性 乳糜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多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马建峰 闵捷 +3 位作者 杜新丽 辛婧 张日华 刘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14-1619,共6页
目的:分析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相关因素的关联性,进一步探讨尿酸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调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 249例体检群体,通过病史询问,身高体重、血压测定及血糖、血脂、血尿酸等生化指标... 目的:分析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相关因素的关联性,进一步探讨尿酸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调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 249例体检群体,通过病史询问,身高体重、血压测定及血糖、血脂、血尿酸等生化指标检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调整年龄、性别、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MS的影响,并评估尿酸水平与糖脂代谢其他因素的关联性。结果:①代谢综合征组较非代谢综合征组在年龄、血压、体质指数(BMI)、血脂、血糖、尿酸等代谢相关指标方面明显升高(P<0.01);②尿酸浓度有随BMI增加而增加的线性趋势(P<0.01),不同性别线性变化斜率不同(P<0.01),女性大于男性;③男性人群的尿酸平均水平高于女性,尿酸平均水平均有随代谢综合征组份数增加而增加的线性趋势(P<0.01),不同性别线性变化斜率不同(P<0.01),女性大于男性;④不同血糖状态下男性人群的尿酸水平均高于女性(P<0.01);⑤脂代谢异常组较正常组具有更高的尿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⑥不同年龄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男性尿酸与年龄的相关系数r=-0.07,P<0.01,女性r=0.24,P<0.01,总体尿酸水平高低与年龄无关。当尿酸作为连续变量时,尿酸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0.001倍(OR=1.001,95%CI:1.000~1.003),有统计学意义(P=0.025);当尿酸按照男性420μmol/L,女性357μmol/L分成二分类时发现,高尿酸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非高尿酸患者的1.197倍(95%CI:0.765~1.872),但无统计学意义(P=0.432);若将尿酸四等份分类,则各类与第一类相比,OR值及其95%CI分别为0.976(0.723~1.319)、0.940(0.697~1.268)和1.131(0.854~1.499),各类与第一类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76、0.685、0.391)。结论:年龄、血压、体质指数、血脂、血糖、尿酸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子;代谢综合征患者具有高尿酸水平;调整年龄、性别、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MS的影响后,未发现尿酸与代谢综合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 代谢综合征 相关因素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血清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因性别而不同 被引量:6
10
作者 唐伟 高远 +2 位作者 俞丹 周红文 杨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94-1298,共5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某机关1 136例40~92岁人员进行调查与体检,收集血样检测血糖、血脂谱及SUA,分析SUA与MetS各主要组分之间的...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某机关1 136例40~92岁人员进行调查与体检,收集血样检测血糖、血脂谱及SUA,分析SUA与MetS各主要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①SUA水平随着MetS组分的增加而增高;②高SUA人群具有更大的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腰围身高比(waist-to-hight ratio,WHtR)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以及更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P<0.01);③高SUA人群MetS患病率增高,女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④相关性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和性别后,SUA与WHtR、WC、甘油三酯(triglyeride,TG)、WHR和BMI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中心性肥胖和高TG是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危险因素,女性是保护性因素。结论:中老年人群HUA多发,SUA水平升高与多种代谢指标异常密切相关,HUA是MetS的重要组成部分。SUA与MetS的相关性在女性人群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 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血尿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宏 罗平 +1 位作者 高海 段小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与血尿酸的关系及ACS患者血尿酸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ACS患者306例,根据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1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与血尿酸的关系及ACS患者血尿酸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ACS患者306例,根据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1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156例。又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A组(血尿酸<260.0μmol/L)102例、B组(血尿酸260.0~356.9μmol/L)127例、C组(血尿酸>356.9μmol/L)77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1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脂肪肝情况、LVEF、血肌酐、尿素、TG、TC、HDL-C、LDL-C、糖化血红蛋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升高的主要因素。结果 AMI组和UAP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在性别、脂肪肝、LVEF、血肌酐和TG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素、血肌酐、TG是ACS患者血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 ACS患者具有较高的高尿酸发生率,且尿素、血尿酸、TG水平升高可能为ACS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尿酸 高尿酸 心肌梗死 心绞痛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城市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陈玉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13-1013,1017,共2页
关键词 健康体检人群 高尿酸 相关因素分析 患病情况 重庆市 代谢综合征 城市 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3
作者 姚春莉 刘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453-3454,共2页
代谢综合征(metaboli esyndrome.MS)是一种以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Reaven在1988年首先提出了MS的概念,最初的描述是包括高血压、肥胖、脂质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IR.高胰岛素血症、空腹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异... 代谢综合征(metaboli esyndrome.MS)是一种以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Reaven在1988年首先提出了MS的概念,最初的描述是包括高血压、肥胖、脂质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IR.高胰岛素血症、空腹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异常),并指出IR是MS最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引起MS中其他异常改变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MS的发病率日渐增高。MS是环境与遗传共同导致的复杂疾病。有关于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是近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篇就近几年来研究较多的与MS有关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发病机制 病因 危险因素聚集 高胰岛素 脂质代谢异常 病理生理改变 临床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病综合征激素耐药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管娜 丁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9-201,共3页
关键词 激素耐药 机制研究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儿童 低白蛋白 高胆固醇 发生机制 大量蛋白尿 不同程度 指导意义 病理类型 免疫因素 泼尼松 尿蛋白 肾脏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脑卒中 被引量:12
15
作者 秦绍森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6期432-433,共2页
高尿酸血症多与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相伴存,作为代谢综合征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近年来随着牛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不断上升,尽管仅10%~2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痛风,大部分患者无临床... 高尿酸血症多与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相伴存,作为代谢综合征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近年来随着牛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不断上升,尽管仅10%~2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痛风,大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但高尿酸血症作为心血管病的独市危险因素已被人们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 脑卒中 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 脂异常 临床 危险因素 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脂酶基因突变致儿童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锦平 白海涛 +1 位作者 姚拥华 陈先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752-2756,共5页
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HTGP)常发生在伴有血脂异常(包括Ⅰ型、Ⅳ型及Ⅴ型血脂异常)的患者中,或继发于其他疾病。虽然HTGP的临床症状与其他病因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相似,但HTGP常与更严重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有关,因此需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HTGP)常发生在伴有血脂异常(包括Ⅰ型、Ⅳ型及Ⅴ型血脂异常)的患者中,或继发于其他疾病。虽然HTGP的临床症状与其他病因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相似,但HTGP常与更严重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有关,因此需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本文报道了1例脂蛋白脂酶基因突变所致儿童HTGP病例并复习了相关文献,建议对疑似该病患者早期进行基因检测,以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参考及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高甘油三酯 脂蛋白脂酶 基因检测 突变 误义 LPL基因 乳糜微粒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在高甘油三酯血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崔晓燕 方定志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6-169,共4页
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肝脏在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肝脏甘油三酯合成过剩或/和甘油三酯分解障碍,均能使血浆甘油三酯升高,形成HTG。肝脏甘油三酯合成过剩的因素包括一些参与... 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肝脏在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肝脏甘油三酯合成过剩或/和甘油三酯分解障碍,均能使血浆甘油三酯升高,形成HTG。肝脏甘油三酯合成过剩的因素包括一些参与甘油三酯合成的酶活性增加;甘油三酯分解代谢延缓的因素包括Angptl3和肝脏X受体(LXR)功能加强,肝脂酶活性受抑制,ApoE2 和ApoCIII含量升高;既能使甘油三酯合成增加,也能使甘油三酯分解代谢延缓的因素包括餐后,ApoAⅡ与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的协同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高甘油三酯 极低密度脂蛋白 乳糜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的诊治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琴 缪红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97-800,共4页
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pancreatitis,HTGP)是由于异常升高的三酰甘油而导致的急性胰腺炎,具有易重症、易复发的特点。HTGP在儿童群体中发病较少,且在病因、治疗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文章就儿童HTGP的异常脂质代... 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pancreatitis,HTGP)是由于异常升高的三酰甘油而导致的急性胰腺炎,具有易重症、易复发的特点。HTGP在儿童群体中发病较少,且在病因、治疗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文章就儿童HTGP的异常脂质代谢、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酰甘油 急性胰腺炎 乳糜微粒 药物降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防治要点及治疗目标
1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013-2013,共1页
在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介绍了有关代谢综合征的防治内容及治疗目标。1防治内容(1)生活方式干预:保持理想的体质量、适当运动、改变饮食结构、戒烟和不过量饮酒等,不仅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也能改善糖耐... 在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介绍了有关代谢综合征的防治内容及治疗目标。1防治内容(1)生活方式干预:保持理想的体质量、适当运动、改变饮食结构、戒烟和不过量饮酒等,不仅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也能改善糖耐量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2)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紊乱以及肥胖等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防治指南 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 生活方式干预 高胰岛素 疾病危险因素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IHBP1分子与血浆中甘油三酯脂蛋白脂解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延志 岑王敏 +2 位作者 邢淑华 陈建宁 李学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5-672,共8页
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主要由脂肪和肌肉组织的实质细胞产生,脂解毛细血管中血浆脂蛋白的甘油三酯。多年来,关于LPL是如何从细胞间隙转运至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一直不清楚。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LPL从细胞间隙向毛细血管内... 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主要由脂肪和肌肉组织的实质细胞产生,脂解毛细血管中血浆脂蛋白的甘油三酯。多年来,关于LPL是如何从细胞间隙转运至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一直不清楚。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LPL从细胞间隙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转运的过程中,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anchore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binding protein 1,GPIHBP1)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GPIHBP1缺失时,LPL被错误定位于细胞间隙,导致动物机体出现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Gpihbp1基因突变可致人患高甘油三酯血症。本文就GPIHBP1分子在动物机体健康和疾病状况下的生理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脂解代谢中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微粒 内皮细胞 GPIHBP1 LPL 高甘油三酯 脂蛋白脂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