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52篇文章
< 1 2 2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Vine Copula的城市洪涝多致灾因子遭遇风险分析
1
作者 薛联青 潘桐 刘远洪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7,共11页
基于C-Vine Copula构建了无锡市主城区历时分别为1、3、7 d的降水量、水位及上游流量3种致灾因子的高维联合分布模型,采用相关性系数和尾部依赖系数验证变量组合间复杂的非线性结构和依赖性,计算不同遭遇情景下变量组合的联合遭遇风险... 基于C-Vine Copula构建了无锡市主城区历时分别为1、3、7 d的降水量、水位及上游流量3种致灾因子的高维联合分布模型,采用相关性系数和尾部依赖系数验证变量组合间复杂的非线性结构和依赖性,计算不同遭遇情景下变量组合的联合遭遇风险率和联合遭遇重现期,探讨了多致灾因子遭遇对城市洪涝灾害的协同影响和动态反馈。结果表明:无锡市主城区7 d三变量组合相关性最高,尤其在高极值风险上表现较强的依赖性,其上尾依赖系数高达0.6718;三变量组合的联合遭遇风险率最大,双变量组合次之,单变量最小,当降水量、水位、流量重现期均为10 a时,7 d三变量组合的联合遭遇风险率为21.26%,双变量组合的联合遭遇风险率分别为18.39%、18.37%、13.27%;对于三变量组合的联合重现期缩减率,1 d三变量组合主要受上游流量的影响,最大联合重现期缩减率为29.2%,3、7 d三变量组合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最大联合重现期缩减率分别为29.4%、3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 致灾因子 C-Vine copula 尾部依赖性 联合遭遇风险率 联合遭遇重现期 无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CS 模型输入优化的水质污染因子识别分析
2
作者 陈向阳 黄国情 +1 位作者 雷少华 肖巍峰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4,共12页
河流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城市化加剧,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严重恶化了水质。为准确识别和量化长江南通段水质污染因子,采用绝对主成分分析(APCS)优化输入的多模型回归分析方法,包括多元线性回归(MLR... 河流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城市化加剧,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严重恶化了水质。为准确识别和量化长江南通段水质污染因子,采用绝对主成分分析(APCS)优化输入的多模型回归分析方法,包括多元线性回归(MLR)、岭回归(RR)和套索回归(LR)。结果表明:APCS-RR模型在处理高度相关的水质数据方面表现优异,有利于精准识别和量化不同季节的污染因子贡献;长江南通段水质在枯水期与丰水期呈现显著差异,枯水期以无机盐类和矿物质污染为主,丰水期则以有机物和营养盐污染为主导;加强工业排放管控、优化农业种植模式、实施分季节的水质管理政策和措施等,可有效应对水质季节性差异带来的挑战。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水质与水环境管理策略奠定数据基础,也可为其他地区精确识别水质污染因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污染 污染因子识别 模型回归 绝对主成分 长江南通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模型和阈值因子的起重机主梁可靠性优化解耦方法
3
作者 范小宁 贺嘉伟 肖辉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99,共6页
针对目前基于双循环起重机结构可靠性优化的复杂性和耗时性,本文利用阈值因子能够使最可能失效点(MPP)快速向满足可靠性约束的极限状态面靠拢,将Kriging代理模型和阈值因子解耦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和阈值因子的起重机主... 针对目前基于双循环起重机结构可靠性优化的复杂性和耗时性,本文利用阈值因子能够使最可能失效点(MPP)快速向满足可靠性约束的极限状态面靠拢,将Kriging代理模型和阈值因子解耦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和阈值因子的起重机主梁可靠性优化解耦方法。以主梁的横截面积作为目标,主梁强度、水平静刚度、垂直静刚度和垂直动刚度作为可靠性约束条件,完成了起重机主梁的可靠性优化。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优化后的起重机主梁在满足结构强度、刚度可靠性要求的同时,主梁横截面积减少约23.4%。该方法能够保持良好的准确性,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起重机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金属结构 Kriging代理模型 阈值因子 解耦 可靠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因子的湖南省主要树种组林分生长率模型研建 被引量:2
4
作者 杜志 陈振雄 +4 位作者 贺东北 刘紫薇 孙华 黄鑫 王金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7,25,共11页
【目的】建立基于气候因子的湖南省主要树种组林分生长率混合效应模型,为产出主要林分蓄积量年度变化、支撑省域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湖南省第六、七、八、九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的调查成果,选取杉木... 【目的】建立基于气候因子的湖南省主要树种组林分生长率混合效应模型,为产出主要林分蓄积量年度变化、支撑省域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湖南省第六、七、八、九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的调查成果,选取杉木类、马尾松类、栎类、其他硬阔、其他软阔、针叶混、阔叶混、针阔混8个主要树种组共3 036个样地数据,在传统林分蓄积量生长率模型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引入气候因子构建再参数化模型,并考虑样地效应引入自相关矩阵和异方差函数,构建主要树种组的林分生长率混合效应模型。以十折交叉验证法对3种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在各树种组林分生长率的模型上,杉木类、马尾松类引入最冷月均温度气候因子,栎类、其他硬阔、其他软阔、针叶混、阔叶混5个树种组引入最热月均温度气候因子,而针阔混树种组引入年平均降水量气候因子,分别构建再参数化模型,并确定了最优随机参数组合后构造混合效应模型。8个主要树种组的基础模型、再参数化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拟合效果均逐步提升,栎类树种组的决定系数从基础模型的0.857 9增加到混合效应模型的0.965 8,杉木类、马尾松类和针阔混3个树种组的模型决定系数都提高了0.05以上,均达到0.93以上;针阔混树种组的平均百分标准误差从基础模型的14.59%到再参数化模型的14.32%和混合效应模型的8.22%。各树种组混合效应模型中除其他软阔的决定系数为0.895 6外,其他7个树种组的决定系数均超过了0.900 0,针阔混达到了0.980 1。【结论】引入气候因子的主要树种组林分生长率混合效应模型对于林分蓄积量变化具备较好的拟合效果,能有效支撑省域尺度森林资源蓄积量的年度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生长率 主要树种组 气候因子 再参数化模型 混合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时空相关性模型的新能源容量置信度准时序评估
5
作者 王世龙 王仁顺 +1 位作者 耿光超 江全元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2-42,共11页
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对电力系统的供电保障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考虑新能源的多维时空相关性对其容量置信度进行准确量化评估,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电源规划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提出基于Copula转移核-连续状态空间马尔可夫链的时... 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对电力系统的供电保障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考虑新能源的多维时空相关性对其容量置信度进行准确量化评估,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电源规划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提出基于Copula转移核-连续状态空间马尔可夫链的时间相关性模型和基于D-Vine Copula函数的空间相关性模型,用以生成新能源多维时空场景。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新能源集群容量置信度的改进准时序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实现广域新能源供电能力的准确高效刻画。基于RTS-GMLC跨区电网算例的研究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对新能源的多维时空相关性进行建模,支持考虑广域风光互补的新能源容量置信度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风光容量配比优化、提高源-荷相关性和接入储能等提升容量置信度的措施提供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 D-Vine copula模型 时空相关性 容量置信度 蒙特卡洛模拟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参数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几何衰减因子优化
6
作者 余越 王利国 +6 位作者 王彪 阳志强 张格 靳皓然 吴振森 赵保银 巩蕾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3,共11页
波长与表面起伏高度的相对数值会直接影响目标表面粗糙度的判定,因而波长是影响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精度的重要参数之一。聚焦波长影响,基于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六参数模型,建立几何衰减因子与波长的函数关系。结合实验测量,反演各入... 波长与表面起伏高度的相对数值会直接影响目标表面粗糙度的判定,因而波长是影响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精度的重要参数之一。聚焦波长影响,基于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六参数模型,建立几何衰减因子与波长的函数关系。结合实验测量,反演各入射波长下模型中六参数,并凝练波长对六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模型误差,拟合推导出几何衰减因子与波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在几何衰减因子中增加一个与波长呈指数相关的系数,可以明显提高大散射角时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六参数模型的精度,并减小受波长影响产生的模型误差,目标样片的均方根误差较优化前减小约40%;波长主要影响六参数中的b、k_(b)、k_(d)、k_(r),其数值变化范围和趋势转折点波段位置与样片材质和表面粗糙度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鉴别伪装和反伪装目标,以及目标的态势感知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几何衰减因子 多波长 六参数模型 遮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脂多糖导致的大鼠急性肺炎模型不同标本中炎性因子比较研究
7
作者 宋玲 高云航 +4 位作者 李晗 陈腾飞 侯红平 叶祖光 张广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8,共10页
目的探究通过雾化吸入脂多糖(LPS)所诱发的大鼠急性肺炎模型中,肺泡灌洗液、肺组织以及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通过连续3 d、每天雾化吸入15 min 4 mg/mL的LPS来诱导大鼠急性肺炎模型,并同步监测LPS的粒径分布及气溶胶浓度,苏木... 目的探究通过雾化吸入脂多糖(LPS)所诱发的大鼠急性肺炎模型中,肺泡灌洗液、肺组织以及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通过连续3 d、每天雾化吸入15 min 4 mg/mL的LPS来诱导大鼠急性肺炎模型,并同步监测LPS的粒径分布及气溶胶浓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肺病理学形态变化,显微镜观察肺泡灌洗液涂片白细胞及计数;超敏多因子电化学发光法测肺组织、血清及肺泡灌洗液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5、IL-6、IL-10、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角质形成细胞衍生趋化因子(keratinocyte-derived chemokine/growth-regulated oncogene,KC/GRO)炎性因子。结果LPS诱导的肺炎模型组织病理学,肺可见局灶或弥漫、肺泡上皮坏死伴脱落、炎性细胞浸润。测定雾化LPS累积粒度分布达到10%、50%及90%对应的粒径(diameter of 10%,50%and 90%volume distribution,Dv(10),Dv(50)及Dv(90))分别为0.6974μm、3.387μm和8.836μm,气溶胶浓度为4.08 g/m^(3),计算大鼠的吸入剂量为47.10 mg/kg。在肺泡灌洗液中,模型组的中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同时模型组肺组织中的炎性因子IL-1β、IL-6、KC/GRO水平显著上升(P<0.01,P<0.05,P<0.01)。肺泡灌洗液中的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的含量也显著增高(P<0.05,P<0.001,P<0.001)。而血清中的炎性因子则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在雾化吸入LPS构建的急性肺炎模型中,IL-1β、IL-6、KC/GRO以及TNF-α等炎性因子在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中均出现了显著变化,而血清中的炎性因子则未见明显变化。这表明该模型主要引发的是肺部局部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炎模型 脂多糖 雾化吸入 炎性因子 白细胞分类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腹地地形因子空间差异及其对CSLE模型结果的影响
8
作者 杨建和 肖莉 +2 位作者 黄川雄 严冬春 文安邦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0,共11页
解析三峡库区腹地地形因子空间分布差异,为进一步加强土壤侵蚀模型在三峡地区应用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基于30、12.5和5.0 m分辨率DEM数据,采用多流向法、汇流面积法和分段坡长法,结合GIS平台分析地形因子,利用CSLE模型探讨... 解析三峡库区腹地地形因子空间分布差异,为进一步加强土壤侵蚀模型在三峡地区应用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基于30、12.5和5.0 m分辨率DEM数据,采用多流向法、汇流面积法和分段坡长法,结合GIS平台分析地形因子,利用CSLE模型探讨土壤侵蚀信息差异。结果表明:1)3种分辨率下,3种方法的地形因子都表现为最大值较高,平均值很低,分辨率越高,平均值变高。基于30和12.5 m分辨率DEM提取计算的地形因子出现大量0值栅格,不足以表征具体的地形因子,评价区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时建议采用>5 m分辨率的地形因子。2)基于DEM采用3种算法计算的地形因子在各坡段上普遍高于经实测坡度坡长取得的地形因子,坡度>25°的地形因子相对误差较大。3)基于3种地形因子算法下运行CSLE模型评价的区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无明显差别,但具体分析侵蚀强度、各坡段侵蚀模数或侵蚀量时存在差异。三峡库区地形因子采用分段坡长法相对合理,但仍需斟酌细沟与沟间侵蚀比率对模型评价该区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地区应用经验模型准确评价土壤侵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模型 地形因子 空间差异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土条件下土渠渗漏数值模拟及其多因子数学模型
9
作者 苏佩东 徐阳 +5 位作者 张彦杰 韩旭东 陈爱萍 朱焱 王修贵 刘金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2,60,共10页
准确计算土渠渗漏量对灌区的输水效率测算和灌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出准确高效的渠道渗漏评估方法,以河套灌区义长灌域为研究区,建立土渠二维入渗的数值模型,采用渠道渗漏试验数据对其率定验证,进一步探究渠道水深h、底宽b、边坡系... 准确计算土渠渗漏量对灌区的输水效率测算和灌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出准确高效的渠道渗漏评估方法,以河套灌区义长灌域为研究区,建立土渠二维入渗的数值模型,采用渠道渗漏试验数据对其率定验证,进一步探究渠道水深h、底宽b、边坡系数m、分层土壤饱和水力传导度k_(s1)、k_(s2)、k_(s3)对渠道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规律,以Kostiakov-Lewis模型为基础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基于入渗参数的多因子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数值模型模拟R^(2)均在0.928以上、RMAE、RMSE分别小于14.57%、0.048 cm^(3)/(cm·s),模型可以用于模拟渠道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各因素对渠道稳渗速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k_(s1)>h>k_(s2)>k_(s3)>b(m不显著)。建立的土渠二维入渗多因子数学模型R^(2)在0.87以上,均值为0.96,RMSE、RMAE、ME均值分别为0.05 cm^(3)/(cm·s)、14.13%、0.027 cm^(3)/(cm·s),评价指标结果较好,模拟值与预测值较吻合,模型可行。研究量化了各影响因素对渠道稳渗速率的影响,发现紧邻渠床土层和水深对渠道渗漏影响显著,所建立的土渠渗漏实用公式能够准确高效地用于分层土壤条件下各级渠道渗漏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渠 渠道渗漏 层状土壤 入渗参数 数值模拟 多因子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的冲积平原典型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分析
10
作者 张晓露 韩存亮 +4 位作者 邓一荣 王俊 林龙勇 王进进 李永涛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4,I0001,共8页
为探讨冲积平原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与现状,以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典型区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现状,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以及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对土壤重金属... 为探讨冲积平原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与现状,以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典型区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现状,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以及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对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规律及污染来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内表层土壤Cd、Hg、As、Pb、Cr、Cu、Ni和Zn的平均值分别为0.150、1.02、16.72、57.61、49.86、25.85、15.26、94.03 mg/kg,其中Cd和Hg的平均值高于珠江三角洲土壤背景值。区域内主要污染重金属为Hg和Pb,超标点位占比分别为26.25%和27.50%,受污染土壤主要分布在河流西侧;Cd、As、Cu、Zn污染程度较轻,超标点位占比均不超过5%;Cr和Ni均未超标。多元统计分析和PMF模型显示,Cd主要受农业活动影响,As、Cu、Cr、Ni和Zn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Hg和Pb受工业源和交通源双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平原 土壤 重金属 源解析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数据下因子分析模型的贝叶斯统计推断
11
作者 陈博文 李亚磊 李兴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3-69,共7页
针对集群数据子群内部相关性不可忽略的问题,文章基于贝叶斯框架研究集群数据因子分析模型的统计推断及异常子群识别,构建因子分析模型刻画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提出集群数据嵌套结构的处理方法。具体来说:先采用MCMC算法结合Gibbs抽... 针对集群数据子群内部相关性不可忽略的问题,文章基于贝叶斯框架研究集群数据因子分析模型的统计推断及异常子群识别,构建因子分析模型刻画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提出集群数据嵌套结构的处理方法。具体来说:先采用MCMC算法结合Gibbs抽样对模型参数进行贝叶斯估计,通过均值遍历图验证马尔可夫链的收敛性;再利用贝叶斯数据删除模型,以Cook后验均值距离为诊断统计量,识别异常子群。研究结果表明:(1)考虑子群内部相关性的模型在AIC和BIC准则下均显著优于忽略内部关联的模型。(2)Gibbs抽样参数估计偏差与均方根误差均较小,特别是随着子群个数的增加,参数估计的效果越来越好,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3)Cook后验均值距离诊断统计量成功识别出模拟研究和实例分析中的第17个州为异常子群。删除异常州后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参数下子群之间的掩盖效应存在差异:当公共因子为感兴趣参数时,各州的Cook后验均值距离变化较大,可以判断各州之间不存在掩盖效应;当载荷矩阵为感兴趣参数时,仅第16个州的Cook后验均值距离变化较大,说明各州之间可能存在掩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数据 因子分析模型 MCMC方法 影响诊断 贝叶斯数据删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凸集比例因子和WOA-Kriging模型的重力坝非概率可靠性分析
12
作者 刘要来 王堡生 +2 位作者 周红波 赵二峰 李章寅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70,共7页
为了实现在统计资料匮乏时也能进行重力坝的可靠性分析,构建了仅需要不确定参数上下限的重力坝非概率可靠度评估方法。通过内切椭球模型描述了不确定参数的相关关系,引入比例因子将非概率可靠度计算模型转化为有约束的优化问题,利用Krig... 为了实现在统计资料匮乏时也能进行重力坝的可靠性分析,构建了仅需要不确定参数上下限的重力坝非概率可靠度评估方法。通过内切椭球模型描述了不确定参数的相关关系,引入比例因子将非概率可靠度计算模型转化为有约束的优化问题,利用Kriging模型对于高度非线性函数的适用性拟合重力坝单元功能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鲸鱼优化算法进行可靠度的寻优。经过实例分析计算,非概率可靠度计算方法与规范法得出的坝段的抗滑稳定均处于可靠状态,两种方法的结论相同,这验证了基于凸集比例因子和WOA-Kriging模型的重力坝非概率可靠度计算方法可以有效分析重力坝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凸集比例因子 KRIGING模型 有限元模型 非概率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蓝玉簪龙胆潜在适生区预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13
作者 徐进博 毛业帅 王芳 《高原农业》 2025年第3期371-381,共11页
蓝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是一种兼具高观赏价值与药用价值,同时具备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的植物。本研究利用MaxEnt模型预测蓝玉簪龙胆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并评估影响其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助于其保护策略的制定与开发利... 蓝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是一种兼具高观赏价值与药用价值,同时具备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的植物。本研究利用MaxEnt模型预测蓝玉簪龙胆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并评估影响其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助于其保护策略的制定与开发利用。本文选取了475个蓝玉簪龙胆分布点,24个环境变量,使用MaxEnt模型对蓝玉簪龙胆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AUC平均值为0.943、大于0.9,表明模型预测结果较为准确,蓝玉簪龙胆的预测分布区分为4个等级,其中高适生区面积59.97万km^(2),中适生区59.96万km^(2),低适生区143.3万km^(2),非适生区696.7万km^(2),影响蓝玉簪龙胆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为等温性(bio3)、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bio4)、最冷季平均温度(bio11)、最热季降水量(bio18)、海拔。蓝玉簪龙胆适宜高海拔喜冷凉气候较为稳定且有一定降水的地区。最佳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四川西南与云南的交界地带,以及四川西北与青海、甘肃三省的交界地区;青海东部和南部也分布着一些高适生区域,西藏东部、东南部和藏南地区同样拥有部分高适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玉簪龙胆 潜在适生区 MaxEnt模型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未来气候情景下垂序商陆影响因子研究
14
作者 杨迪 王有宁 吴启侠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7期30-33,共4页
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是一种恶性入侵植物,由于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成为一种恶性杂草,对本土植物及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利用生态位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软件ArcGIS,根据收集的垂序商陆分布点位和环境变量... 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是一种恶性入侵植物,由于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成为一种恶性杂草,对本土植物及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利用生态位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软件ArcGIS,根据收集的垂序商陆分布点位和环境变量预测影响其生长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5月太阳辐射(srad05)、10月降水量(prec10)、1月平均气温(tavg01)是对垂序商陆生长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垂序商陆分布范围广,建议相关月份加强果园与菜地的防范,以防止垂序商陆的进一步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序商陆 MaxEnt模型 气候因子 入侵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因子载荷得分法的烤烟群体等级分级模型研究
15
作者 蓝周焕 杨美林 +5 位作者 童德文 石三三 林博雅 陈添昌 王旭 江海东 《农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解决现有烤烟智能分级模型效率较低的问题,以烤烟群体数码图像为处理对象,以不同等级烤烟群体RGB颜色模型偏态参数、Lab颜色模型参数、HSV颜色模型参数、叶面纹理参数等4类31个表型参数为输入变量,构建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烤烟群体... 为解决现有烤烟智能分级模型效率较低的问题,以烤烟群体数码图像为处理对象,以不同等级烤烟群体RGB颜色模型偏态参数、Lab颜色模型参数、HSV颜色模型参数、叶面纹理参数等4类31个表型参数为输入变量,构建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烤烟群体等级分级模型F1。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验证以综合因子载荷得分法获得的核心参数作为输入变量所构建的分级模型F2,F2整体准确度达到了82.24%,较F1模型提升了12.82%,且5个等级判定准确度都超过了70%,可为高效、实用烤烟智能化收购系统的开发提供应用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数码图像复合表型 贝叶斯分类 烤烟等级 群体分级 智能分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A股市场存在ESG风险溢价吗?——基于因子模型的实证分析
16
作者 李子健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7,共11页
ESG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表现的理念,其信息披露对公司股票资产定价的作用正日益受到关注。以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上市公司是否披露企业ESG报告构建投资策略,采用因子模型对ESG投资策略的风... ESG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表现的理念,其信息披露对公司股票资产定价的作用正日益受到关注。以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上市公司是否披露企业ESG报告构建投资策略,采用因子模型对ESG投资策略的风险溢价进行分析与检验。研究发现,ESG投资策略能够预测股票收益,通过CAPM、三因子模型、四因子模型与五因子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投资策略存在风险溢价,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分析师关注度越高、ESG报告管理层语调越积极和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中,ESG投资策略的盈利性更高。进一步分析发现,ESG投资策略存在大盘股溢价与低账面市值比溢价,从长期来看企业ESG信息披露对分析师未预期盈余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了解我国资本市场对于ESG投资理念的认可程度,为相关监管政策与投资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资产定价 信息披露 风险溢价 因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影响股票风险溢价吗?——基于我国A股市场的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扩展研究
17
作者 夏宇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3,共11页
股票风险溢价影响因素的探索一直是资产定价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在当前大量的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扩展研究中却少有涉及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同时,目前关于新质生产力对于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也相对较少。研究发... 股票风险溢价影响因素的探索一直是资产定价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在当前大量的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扩展研究中却少有涉及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同时,目前关于新质生产力对于金融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也相对较少。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能够对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进行有效扩展,研究在扩展资产定价理论体系、完善新质生产力相关研究的同时,为投资者、上市公司以及政府部门提供了新质生产力方面的现实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定价模型 风险因子 金融市场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混凝土坝位移监控模型前期温度因子的优化
18
作者 柴斌高 邹嘉鑫 +1 位作者 郑徐敏 王少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当前高混凝土坝位移监控模型未考虑温度敏感性,所有位移测点均采用相同的温度建模因子,且坝体温度和位移同属响应量,以温度为因子所建位移模型缺乏预测能力。对此,利用Shapley法确定各位移测点较敏感的温度测点,再结合基于滞后影响机理... 当前高混凝土坝位移监控模型未考虑温度敏感性,所有位移测点均采用相同的温度建模因子,且坝体温度和位移同属响应量,以温度为因子所建位移模型缺乏预测能力。对此,利用Shapley法确定各位移测点较敏感的温度测点,再结合基于滞后影响机理的高混凝土坝实测温度场分区及其因果预测模型,提出了以坝址气温和上游库水位为基础的前期温度因子构建方法,建立了考虑温度滞后性和敏感性的高混凝土坝位移因果预测模型。对锦屏一级拱坝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可行性高,为前期气温和库水位选用总时段长度和分段间隔提供了定量依据。相较于谐波温度因子和传统前期分段平均温度因子,所建位移模型预测精度高、测点适应性好,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平均降低了24.9%、2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混凝土坝 位移监控模型 滞后影响机理 温度敏感性 前期温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荔枝成花率的影响及预测模型探讨
19
作者 姜泳如 张劲梅 +3 位作者 项倩 饶小强 尹淑娴 陈楚梦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4期63-72,55,共11页
利用东莞近14年荔枝成花率和气象数据,构建荔枝成花率指数,运用相关分析和建立回归模型探讨了关键气象因子对荔枝成花率的影响及预测方法。结果表明:荔枝成花关键期(上年10月至当年2月)的气象因子存在显著“大小年”差异:“大年”上年1... 利用东莞近14年荔枝成花率和气象数据,构建荔枝成花率指数,运用相关分析和建立回归模型探讨了关键气象因子对荔枝成花率的影响及预测方法。结果表明:荔枝成花关键期(上年10月至当年2月)的气象因子存在显著“大小年”差异:“大年”上年10月气温日较差(DTR≥7℃)和日照时数(S≥220h)较高,12月至当年1月平均气温较低(T_(m)≤16℃),2月下旬气温较高(18℃≤T_(m)≤24℃),且关键期降水量与湿度较小;上年10月的日照时数(S)、气温日较差(DTR)、相对湿度(RH)和降水量(PR)以及12月上旬、当年2月下旬的气温与荔枝成花率显著相关;通过构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确定了关键气象因子阈值(如:上年10月S≥182h、PR≤80mm、RH≤69%、DTR≥6.7℃,上年12月T_(min)≤13.3℃,当年2月下旬T_(max)≥21.3℃等),并构建多元逐步回归预测模型(R^(2)=0.8957),验证表明模型可有效预测成花率趋势。该研究结果为荔枝栽培管理及产量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成花率 气象因子 线性回归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因子的小麦赤霉病中短期预测模型研究
20
作者 许光文 韦刚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217-220,共4页
小麦赤霉病为全球小麦生产上常发的重要病害之一,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为探究合肥市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对2005—2024年庐江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级别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病害与3月上旬的降水量、降水日数... 小麦赤霉病为全球小麦生产上常发的重要病害之一,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为探究合肥市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对2005—2024年庐江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级别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病害与3月上旬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3月上旬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4月中旬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运用逐步回归法,选取相关性显著的气象因子,构建小麦赤霉病中短期预测模型。历史回测显示,中期、短期预报模型拟合优度高,适合合肥市小麦赤霉病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发生级别 气象因子 中短期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