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细胞因子通路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联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洁 潘雄峰 +6 位作者 韦佳 李雄伟 周海湘 徐宁安 康如彤 钟燕 罗家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5-783,共9页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存在明显的遗传易感性,脂肪细胞因子通过参与胰岛素抵抗和肝脏脂肪变性等过程,在NAFLD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参与脂肪细胞因子通路的基因与NAFLD之间的关联...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存在明显的遗传易感性,脂肪细胞因子通过参与胰岛素抵抗和肝脏脂肪变性等过程,在NAFLD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参与脂肪细胞因子通路的基因与NAFLD之间的关联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脂肪细胞因子通路的基因多态性位点及其交互作用与肥胖儿童NAFLD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肥胖儿童分为NAFLD组和对照组。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2 mL,提取DNA后采用多重PCR和高通量测序对脂肪细胞因子通路的1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进行分型检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SNP与肥胖儿童NAFLD的关联。基于显性模型,联合使用交叉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相加或相乘交互作用。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检测14个SNP之间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与肥胖儿童NAFLD之间的关联。结果:共纳入1 022例儿童,NAFLD组与对照组各511例。在调整年龄、性别、BMI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PARG rs1801282在3个遗传模型中与肥胖儿童NAFLD存在关联,分别是杂合子模型(CG vs CC,OR=0.58,95%CI 0.36~0.95,P=0.029)、显性模型(CG+GG vs CC,OR=0.62,95%CI 0.38~1.00,P=0.049)、超显性模型(CC+GG vs CG,OR=1.72,95%CI 1.06~2.80,P=0.028);PRKAG2 rs12703159在4个遗传模型中与肥胖儿童NAFLD存在关联,分别是杂合子模型(CT vs CC,OR=1.51,95%CI 1.10~2.07,P=0.011)、显性模型(CT+TT vs CC,OR=1.50,95%CI 1.10~2.03,P=0.010)、超显性模型(CC+TT vs CT,OR=0.67,95%CI 0.49~0.92,P=0.012)、加性模型(CC vs CT vs TT,OR=1.40,95%CI 1.07~1.83,P=0.015)。但PPARG rs1801282与PRKAG2 rs12703159间的相乘及相加交互作用均与肥胖儿童NAFLD不存在关联。经GMDR分析,调整年龄、性别、BMI后,14个SNP之间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PARG rs1801282、PRKAG2 rs12703159突变型与肥胖儿童NAFLD存在关联,但未发现SNP交互作用与肥胖儿童NAFLD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儿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细胞因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交互作用 广义多因子降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多态性与苯那普利降压水平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卿 唐迅 +10 位作者 余灿清 陈大方 田君 曹洋 范雯怡 曹卫华 詹思延 吕筠 郭晓霞 李立明 胡永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298,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2,ACE2)基因rs2106809多态性与服用苯那普利后血压变化情况的关联,以及rs2106809与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1receptor,AGTR1)和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2,ACE2)基因rs2106809多态性与服用苯那普利后血压变化情况的关联,以及rs2106809与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1receptor,AGTR1)和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位点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在1831名高血压患者服用苯那普利2周的基础上,分析rs2106809与血压变化指标的关联,使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分析rs2106809与AGTR1基因8个位点和AGT基因3个位点的交互作用。结果:rs2106809与女性服药后收缩压和脉压差变化情况相关,与男性脉压差变化情况相关,携带T等位基因者降压幅度较大。在男性收缩压变化情况的分析中发现了多基因参与的交互作用模型。结论:rs2106809可能以独立危险因素或交互作用组分的形式影响苯那普利的降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基二肽酶A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遗传药理学 血压 广义多因子降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维生素D受体基因rs2222570和rs731236位点多态性与结核病的易感性 被引量:5
3
作者 石洁 朱岩昆 +5 位作者 郑丹薇 马晓光 王少华 李辉 邢进 吴彩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3-558,共6页
目的:探讨河南省人群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和结核病易感性之间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纳入260个结核病患者,并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纳入26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PCR-SSCP法对VDR基因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应用SP... 目的:探讨河南省人群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和结核病易感性之间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纳入260个结核病患者,并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纳入26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PCR-SSCP法对VDR基因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应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SHEsis在线分析2个位点单倍体型和结核病发病的关联,MDR软件3.0.2分析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对结核病发病的影响。结果:VDR基因rs2222570位点多态性与结核病发病风险相关,野生型C/C降低了结核病发病50%的风险(校正OR=0.501,95%CI:0.343~0.709),并且该位点等位基因C在对照组中高于病例组(校正OR=0.632,95%CI:0.493~0.868);而VDR基因的rs731236位点突变基因型C/C增加结核病发病风险(校正OR=2.001,95%CI:1.838~2.191)。VDR基因单倍体型CT、TT和TC与结核病发病相关[CT:OR(95%CI)=0.673(0.521~0.847),P<0.001;TT:OR(95%CI)=1.332(1.043~1.711),P=0.032;TC:OR(95%CI)=6.561(2.366~18.143),P<0.001]。MDR结果表明VDR基因rs2222570和rs731236位点多态性、吸烟、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史4个因素交互作用增加了结核病发病风险[OR(95%CI)=7.619(2.201~26.354),P<0.001]。结论:VDR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发病风险相关,且VDR基因rs2222570和rs731236位点多态性、吸烟、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史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维生素D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多因子降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林少炜 胡志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3687-3689,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福州地区388例肝癌新发病例和388例对照,使用多因子降维法(MDR)分析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根据MDR模型结果,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交互项及其他危险因素的...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福州地区388例肝癌新发病例和388例对照,使用多因子降维法(MDR)分析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根据MDR模型结果,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交互项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危险度。结果 MDR最佳模型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吸烟和饮酒的交互作用,该模型的检验样本平衡检验准确度为82.73%,交叉验证一致性为13/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了肿瘤史、吃霉变食物和喝茶,HBV感染主效应〔OR=5.722,95%CI(1.809,18.418)〕和交互作用〔OR=5.646,95%CI(1.655,19.259)〕有统计学意义,联合作用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发生过程中,HBV感染是主要因素,吸烟和饮酒是辅助因素,它们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多因子降维法 LOGISTIC模型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Logistic回归探讨MDR交互的具体方式与效应大小
5
作者 石修权 王增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97-1699,共3页
目的:探讨在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子降维(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MDR)所得交互模型的具体形式和效应大小是否可行。方法:以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与肺癌风险的病... 目的:探讨在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子降维(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MDR)所得交互模型的具体形式和效应大小是否可行。方法:以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与肺癌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为例,采用MDR分析其基因-基因及基因-环境的交互效应,找出最优模型并用Logistic回归对交互效应的形式和效应大小进行补充分析。结果:在MDR发现的最佳三阶交互模型的基础上发现"rs4646782*rs2158041"基因多态性具有相乘效应,"rs4646782+rs2158041+smokingyear"具有相加效应,前者乘积及后者的和每增大1个取值单位,其肺癌发病风险分别增加0.097和0.199倍。结论:结果提示Logistic回归可用于对MDR法所得到的交互模型的具体形式和效应大小进行补充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子降维法 交互作用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发作抑郁症与5-羟色胺1A和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姚静 庞剑月 +3 位作者 何瑾 冯婷婷 张淑绮 李恒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抑郁症(recurr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RMDD)与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1A receptor,5-HTR1A)和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A receptor,5-HTR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抑郁症(recurr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RMDD)与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1A receptor,5-HTR1A)和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A receptor,5-HTR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关系。方法选取5-HTR1A(rs878567)和5-HTR2A(rs1328683、rs17068986、rs9534495)基因的4个标签SNPs(tagging SNPs,tagSNPs),使用Sequenom质谱分析对1030例RMDD患者(病例组)和851名健康对照(对照组)的DNA样本进行基因分型检测,采用关联分析和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分析RMDD与4个tagSNPs的关系。结果5-HTR2A rs17068986基因型(=8.727,P=0.013)及等位基因(=4.955,P=0.025)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55.3%vs.51.6%,OR=1.158,95%CI:1.018~1.318)。5-HTR2A rs17068986基因型分布最符合显性遗传模型(P=0.003),病例组TT+TC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81.0%vs.75.4%,OR=1.410,95豫CI:1.120~1.760)。GMDR分析显示四阶交互模型(rs878567、rs1328683、rs17068986、rs9534495)为最优模型(P=0.001,1000次置换检验),交叉验证一致性为10/10,检验精确度为0.534。结论5-HTR2A rs17068986可能存在或连锁RMDD的易感位点,5-HTR1A和5-HTR2A基因的交互作用也与RMDD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发作抑郁症 5-羟色胺受体 标签 SNPS 广义多因子降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与非地震联合约束下复杂冲断带构造建模:以西昆仑山前柯东构造带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吴鸿翔 邹乐君 +4 位作者 张欲清 李春阳 杨少梅 程晓敢 章凤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9-267,共9页
柯东构造带是揭示西昆仑山前冲断带变形过程的关键区之一,也是当前油气勘探重要的目标区。由于该区构造变形强、地层速度变化快以及地表条件复杂等因素,导致当前勘探面临着地震勘探资料品质差,构造建模多解性强等问题。文章利用R型因子... 柯东构造带是揭示西昆仑山前冲断带变形过程的关键区之一,也是当前油气勘探重要的目标区。由于该区构造变形强、地层速度变化快以及地表条件复杂等因素,导致当前勘探面临着地震勘探资料品质差,构造建模多解性强等问题。文章利用R型因子降维分析方法,通过对柯东构造带甫沙地区的重、磁、电反演成果进行降维分析,结果表明甫沙地区深部发育断块构造,不存在地震剖面上显示的背斜构造;同时联合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认为现今的甫沙地区发育的断块构造是早期的完整背斜受早更新世山前右旋走滑断裂改造的结果。在柯东构造带的综合建模实践表明,通过地震与非地震方法的联合约束可以为认识复杂冲断带的构造变形提供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子降维法 地震与非地震联合方法 构造建模 柯东构造带 西昆仑山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杀行为中5-HT基因和GAD1基因的交互作用
8
作者 黄缤慧 于振剑 +3 位作者 冯小键 董树平 褚成静 马文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65,126,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5-羟色胺受体2C(5-HTR2C)基因、单胺氧化酶A(MAOA)基因和谷氨酸脱羧酶(GAD1)基因多态性与自杀行为的关系,并分析基因-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对中国人群中21例有自杀行为史病例样本和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基因型分型;采用... 目的初步探讨5-羟色胺受体2C(5-HTR2C)基因、单胺氧化酶A(MAOA)基因和谷氨酸脱羧酶(GAD1)基因多态性与自杀行为的关系,并分析基因-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对中国人群中21例有自杀行为史病例样本和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基因型分型;采用多因子降维法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对照组符合哈温平衡(HWE)检验,病例组中5-HTR2C位点不符合HWE检验(P<0.05),经过性别矫正检验显示与自杀行为正相关;两组的5-HTR2C基因型频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18,P=0.04);病例组和对照组MAOA、GAD1基因型频数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MDR模型分析得到最优模型组合为rs5953210-rs769391位点构建的交互模型OR=20.19,95%CI4.19~97.38,P<0.01,交互作用显著。结论 5-HTR2C基因rs3813928、rs518147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自杀行为存在关联,与GAD1基因rs3749034、rs769391位点和MAOA基因rs5953210、rs979605位点无关联。在MDR模型中,5-HTR2C基因与MAOA基因在自杀行为发病中具有显著交互效应,可增加自杀行为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行为 多因子降维法 5-HT受体2C基因 单胺氧化酶A γ-氨基丁酸 谷氨酸脱羧酶交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