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生长对立地质量和林分密度的响应
1
作者 李平平 王彦辉 +5 位作者 于澎涛 王依瑞 段文标 万艳芳 韦小茶 史再军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207,共16页
【目的】分析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主要生长指标(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林分蓄积量)对林龄、林分密度及立地指数的响应规律,构建多因子耦合模型,准确模拟和预测立地质量等因子对刺槐生长的影响,为该地区刺槐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分析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主要生长指标(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林分蓄积量)对林龄、林分密度及立地指数的响应规律,构建多因子耦合模型,准确模拟和预测立地质量等因子对刺槐生长的影响,为该地区刺槐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21—2022年样地调查及文献收集数据,首先采用上外包线法确定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对林龄、林分密度和立地指数的单因子响应关系和函数类型;然后,通过连乘构建多因子耦合生长模型的框架,并利用3/4和1/4的数据率定和验证树高与胸径生长的多因子耦合模型;最后,基于模型计算的平均树高和胸径数据,重新率定林分蓄积量生长模型,并用于林分密度管理的情景分析。【结果】1)随林龄增加,平均树高、胸径均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增大;随密度增加,树高先缓慢降低后快速降低,胸径先快速降低后缓慢降低;随立地指数增加,树高和胸径均近线性增大。2)建立了耦合立地指数、林龄和密度影响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林分蓄积量生长模型,精度均较高(R^(2)分别为0.73、0.67和0.71)。3)模拟并分析了不同立地指数、林分密度和林龄时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及林分蓄积量生长,并提出了不同立地条件的刺槐人工林经营策略建议。在劣等(SI<7.5 m)和中等立地(SI为7.5~12.5 m),仅能生产小径级林木(胸径<13 cm),林分蓄积量较低,建议以土壤保持、水文调节等为主导功能,但可在中等立地上兼顾木材生产功能。在优等立地(SI≥12.5 m),林龄40年前可生产小径级林木;林龄50年时可生产中径级林木(胸径13~21 cm),林分蓄积量较高,建议以木材生产为主导功能,同时兼顾土壤保持、水文调节等生态功能。【结论】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的生长同时受到立地质量和林分结构的影响,建立的包括立地指数、林分密度和林龄的多因子耦合生长模型,可准确地预测和解释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林生长对密度调控的响应,并据此制定不同经营策略,指导刺槐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人工林 多因子耦合生长模型 立地指数 林分密度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