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定量分析法确定城市建筑风格的应用探索——以台州玉环城市建筑风格研究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宁 华晨 《规划师》 2007年第12期99-103,共5页
以往城市设计中建筑风格的确定,大多依靠主观的确定方法,缺少依赖第一手数据的定量分析,导致"千城一貌"现象的发生。按照定量型社会科学研究的原理,采用多因子加权法,对现状风格、居民意愿和城市内涵三个因素进行信息提取和... 以往城市设计中建筑风格的确定,大多依靠主观的确定方法,缺少依赖第一手数据的定量分析,导致"千城一貌"现象的发生。按照定量型社会科学研究的原理,采用多因子加权法,对现状风格、居民意愿和城市内涵三个因素进行信息提取和数据处理,能够较为客观地确定城市的主要建筑风格,并使公众参与切实有效地落实到城市设计和建设环节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风格 定量分析 多因子加权法 玉环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张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树轩 杨为民 +2 位作者 孟华君 张向营 李焕斌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70-77,共8页
在野外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控制和影响京张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内外动力地质的耦合作用。选取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性和深部地球物理等因素,同时选取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与地表地质灾害等11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 在野外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控制和影响京张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内外动力地质的耦合作用。选取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性和深部地球物理等因素,同时选取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与地表地质灾害等11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并对评价因子进行了分类赋值。采用多因素加权叠加分析方法,建立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模型,基于GIS平台对京张地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化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稳定区、次稳定区、次不稳定区和不稳定区4个等级。依据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为京张高速铁路、云顶滑雪场、石京龙滑雪场的建设和运营提出相关建议,为京张地区国土规划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张地区 京张高速铁路 云顶滑雪场 石京龙滑雪场 多因子加权叠加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沈抚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春山 张树轩 +5 位作者 杨为民 孟华君 吕佳进 张田田 吴季寰 郭涵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3-462,共10页
在广泛收集资料和野外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控制和影响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和内外动力地质的耦合作用,基于ArcGIS平台采用多因素加权叠加分析方法开展了沈抚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评价因素主要选取活动断裂、地震活... 在广泛收集资料和野外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控制和影响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和内外动力地质的耦合作用,基于ArcGIS平台采用多因素加权叠加分析方法开展了沈抚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评价因素主要选取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性和深部地球物理以及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与地表地质灾害等共12个影响因子,并依据评价因素的关联性和重要性进行分类赋值,进而建立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模型。对沈抚新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沈抚新区以稳定区和次稳定区为主,面积为728.9 km^(2),占总面积的81.07%,有利于规划和建设。建议在地下工程穿越不稳定区和次不稳定区时,要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确保基础和边坡的稳定性。规划的地铁9号线主要穿越次不稳定区和次稳定区。施工带在埋深15~25 m之间,该段地层主要为卵砾石堆积层、泥包砾堆积层与变质片麻岩强风化带及其交接部位,施工带处于地下水浸没带或变动带,其支护比较困难,建议尽早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保障施工顺利和安全,此外还需要采取一定降水防腐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抚新区 规划地铁9号线 多因子加权叠加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工程地质条件与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郑超绘 钱家忠 侯晓亮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98-1403,共6页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的一条巨型断裂带,也是中国东部最大的地震活动带,其对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影响目前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分析了控制和影响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区域地壳稳定性...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的一条巨型断裂带,也是中国东部最大的地震活动带,其对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影响目前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分析了控制和影响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区域地壳稳定性主要因素;选取断裂稳定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活动密度、岩土体稳定性、崩滑流地质灾害易发性以及采空塌陷敏感性6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并对评价因子进行分类赋值;基于ArcGIS平台,采用多因素加权叠加方法,建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模型;根据自然断点法将研究区分为稳定区、较稳定区、较不稳定区及不稳定区4个等级。由评价结果可知,郯庐断裂安徽段区域地壳稳定性以稳定和较稳定为主,占87.3%,较不稳定占7.9%,而不稳定区域仅占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区域地壳稳定性 多因子加权叠加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