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中医证候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促排加指导同房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方群英 吴丽敏 +2 位作者 孙秀英 刘芬 方朝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62-266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中医证候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门诊促排加指导同房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门诊促排加指导同房助孕治疗的216例PCOS不孕患者,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法,探索PCOS不孕患者的证候特征规... 目的:比较不同中医证候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门诊促排加指导同房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门诊促排加指导同房助孕治疗的216例PCOS不孕患者,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法,探索PCOS不孕患者的证候特征规律,并统计各证候患者的BMI、性激素水平、糖代谢情况、促排卵结局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结合科室专业知识,且经过专家讨论后,最终确定5类符合临床的证型,即脾虚痰湿型(102例,47.22%)、痰瘀互结型(46例,21.30%)、脾虚肝郁型(35例,16.20%)、肾虚血瘀型(22例,10.19%)和其他型(11例,5.09%),脾虚痰湿型、痰瘀互结型患者肥胖程度较脾虚肝郁、肾虚血瘀型、其他型患者重(P<0.01),肾虚血瘀型PCOS不孕患者的LH、LH/FSH、T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证型脾(P<0.05),脾虚肝郁型PCOS不孕患者PRL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证型患者(P<0.05),不同证型PCOS不孕患者间FSH、E2的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脾虚痰湿型、痰瘀互结型患者血糖异常情况明显高于其他各证型患者(P<0.05),其妊娠率亦较其他证型高(P<0.05);不同证型的PCOS不孕患者卵泡生长速度、内膜厚度及直径≥16 mm的卵泡个数无差异(P>0.05);各证型流产发生率较高,其中肾虚血瘀型患者流产率高于其他证型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证型PCOS不孕患者BMI、基础性激素(LH、LH/FSH、T、PRL)、糖代谢情况以及妊娠率存在差异。各证型促排卵后卵泡和内膜情况无明显差异。各证型均有较高流产率,但证型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中医证候 临床特征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受孕结局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候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蔚 郝霞 丁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8-251,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受孕结局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候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3月—2018年11月收治的26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PCOS的中医体质和中医证候为因变量,以人体、生殖及... 目的分析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受孕结局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候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3月—2018年11月收治的26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PCOS的中医体质和中医证候为因变量,以人体、生殖及内分泌等相关临床指标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医体质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和痤疮是痰湿质患者的危险因素,收缩压和空腹胰岛素(FINS)是痰湿质患者的保护因素(P<0.05);初潮年龄、空腹血糖(FPG)和痤疮是湿热质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BMI是血瘀质患者的危险因素,腰臀比(WHR)和FINS是血瘀质患者的保护因素(P<0.05);初潮年龄和卵泡刺激素(FSH)是阴虚质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BMI是特禀质患者的危险因素,睾酮(T)是特禀质患者的保护因素(P<0.05)。中医证候分析结果显示,黄体生成素(LH)是肾虚血瘀证患者的危险因素,FSH是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保护因素(P<0.05);BMI、FINS、FPG、多毛评分、WHR和LH/FSH>3是脾虚痰湿症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FSH和LH/FSH>3是脾肾阳虚证患者的危险因素,垂体泌乳素(PRL)、FINS和痤疮是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保护因素(P<0.05);雌二醇(E2)是肾阴虚症患者的保护因素(P<0.05);PRL和E2是气滞血虚证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BMI、FSH、孕酮(PRG)、FINS和痤疮是肝郁血热症患者的危险因素,LH和C-肽是肝郁血热症患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患者身体、生殖及内分泌指标与中医体质、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对客观评价患者病症严重程度,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改善受孕结局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体质 中医 不孕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谢毅强 黄元华 +2 位作者 徐雯 卢伟英 牛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100例PCOS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肾虚、肝郁、痰阻3组,并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肾虚型37例(37%),肝郁型34例(34%),痰阻型29例(29%),不同证候的分...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患者中医证候及其分类症状分布规律。方法:100例PCOS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肾虚、肝郁、痰阻3组,并观察中医证候和症状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证候出现频率为肾虚型37例(37%),肝郁型34例(34%),痰阻型29例(29%),不同证候的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不相同。结论:PCOS患者中医证候的发生以肾虚型最多,分类症状出现的频次各有特点,总的来说大多以月经不调和不孕为主要共同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史梅莹 赵燕 王天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1672-1674,1678,共4页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分析PCOS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为建立PCOS的辨证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13年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分为调查研究和干预研究2类,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纳入181篇文献,其中调查研究48...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分析PCOS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为建立PCOS的辨证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13年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分为调查研究和干预研究2类,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纳入181篇文献,其中调查研究48篇,干预研究133篇;2)调查类文献中,原始辨证结果 64种,涉及29种证候类型,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依次为肾虚证、痰湿(浊)证、血瘀证、肝气郁结证和肾阳虚证;3)干预类研究文献中,原始辨证结果 50种,涉及22种证候类型,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依次为肾虚证、痰湿(浊)证和血瘀证;4)2类文献中,病位类证候要素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均为肾、肝、脾;病性类证候要素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均有虚、痰湿(浊)、血瘀、气滞、阳虚,另外,调查类文献中还有阴虚,干预类文献中有火(热)。结论:临床中,对PCOS的辨证结论虽繁杂、各异,但涉及的证候要素相对集中;本研究所归纳、提炼之证候要素,可为制订该病的临床辨证规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要素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各证型患者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乔世聪 夏敏 +1 位作者 侯丽辉 王彩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3-656,664,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及各证型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收集整理临床科研一体化系统中469例PCOS患者的基础资料及各项生殖内分泌代谢指标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69例PCOS患者中,痰... 目的研究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及各证型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收集整理临床科研一体化系统中469例PCOS患者的基础资料及各项生殖内分泌代谢指标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69例PCOS患者中,痰瘀互结证163例(34.75%)、脾虚痰湿证157例(33.48%)、肾虚肝郁证90例(19.19%)、肾虚血瘀证59例(12.58%)。(2)与肾虚肝郁证和肾虚血瘀证PCOS患者比较,痰瘀互结证和脾虚痰湿证PCOS患者的体质指数、腰围、臀围、黑棘皮评分、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游离雄激素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Apo B)、Apo B/Apo A-I比值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Apo A-I水平降低,且痰瘀互结证PCOS患者的腰臀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痰瘀互结证PCOS患者的Apo B水平及Apo B/Apo A-I比值均显著高于脾虚痰湿证PCOS患者(P<0.05),促卵巢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低于肾虚血瘀证患者(P<0.05)。(4)脾虚痰湿证PCOS患者的LH水平低于肾虚血瘀证患者,T水平高于肾虚肝郁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脾虚痰湿证、肾虚肝郁证和肾虚血瘀证的PCOS患者,痰瘀互结证患者表现出更为严重的生殖内分泌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组合规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洁韵 冯路 +3 位作者 冯晓 林洁琪 王忆勤 许朝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7-443,共7页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中医四诊信息组合规律,以期为PCOS中医证候分类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1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上海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收集PCOS患...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中医四诊信息组合规律,以期为PCOS中医证候分类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1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上海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收集PCOS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利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观察四诊信息的组合规律。结果共收集3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症状频次≥10%的51项四诊信息,统计验证KMO值为0.534,Bartlett球形χ^(2)检验为5035.306(P<0.001)适宜进行主成分分析。最大方差法旋转成分矩阵对得出载荷因子,利用因子系数筛选出19个主成分对应的四诊信息,然后对19个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结合中医理论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气虚、气滞、火热、阴虚、阳虚、痰湿和血瘀为临床主要病性要素,常见病位要素在肾、肝和脾,可归属于肝郁脾虚证、脾肾两虚兼痰瘀互结证、脾虚湿热证、肾虚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五种证型。结论PCOS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具有一定的组合规律,可为其证候分类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症状组合 中医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血清性激素、糖代谢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46
7
作者 李艳秋 侯丽辉 +1 位作者 高金金 王尧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血清性激素、糖代谢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1例PCOS患者的血清性激素及糖代谢水平,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硫酸脱氢...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血清性激素、糖代谢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1例PCOS患者的血清性激素及糖代谢水平,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雄烯二酮(AND)、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游离雄激素指数(FA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321例PCOS患者辨证分为脾虚痰湿证、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其构成比分别为33.33%、28.04%、12.46%、26.17%。PCOS患者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LH显著高于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P<0.05);肾虚肝郁证LH/FSH高于脾虚痰湿证、痰瘀互证组(P<0.05);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T、FAI高于肾虚肝郁证(P<0.05);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SHBG低于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P<0.05);PCOS患者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FPG、FINS、HOMA-IR显著高于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P<0.05)。结论:不同证型PCOS患者表现出血清性激素及糖代谢特点的差异,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以糖代谢异常为特点,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以LH水平升高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 性激素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情因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及性激素水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肖雯晖 张婷 +2 位作者 裘秀月 方针 庄爱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8期1714-1716,共3页
目的:探讨七情因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证型及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为PCOS的心身同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七情背景量表"对首次确诊的100例PCOS患者(在告知诊断前)进行情志状态测评,并进行中医证型诊断及血清LH、FSH、E... 目的:探讨七情因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证型及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为PCOS的心身同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七情背景量表"对首次确诊的100例PCOS患者(在告知诊断前)进行情志状态测评,并进行中医证型诊断及血清LH、FSH、E2、T、PRL检测。结果:PCOS患者中51例为肝郁型,占51%;肾虚型28例,占28%;痰湿型12例,占12%;瘀血型9例,占9%。肝郁证组"怒"的评分显著高于肾虚证组和瘀血证组(P<0.05),"悲"、"恐"与肝郁证呈负相关(P<0.05,P<0.01),"怒"与PRL呈正相关(P<0.05)。结论:"怒"是PCOS重要的致病因素和影响因素,肝郁证是PCOS最基本的病理变化,可以运用"以情胜情"的心理学方法防治PC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情志因素 中医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乔世聪 侯丽辉 +3 位作者 王鑫 孙淼 李妍 徐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目的: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探讨适用于PCOS中医分型的人体测量学指标,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将553例PCOS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A组192例(脾虚痰湿型),B组140例(痰瘀互结型),C组154例(肾虚... 目的: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探讨适用于PCOS中医分型的人体测量学指标,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将553例PCOS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A组192例(脾虚痰湿型),B组140例(痰瘀互结型),C组154例(肾虚肝郁型),D组67例(肾虚血瘀型)。再根据是否有痰湿表现将553例患者分为痰湿型332例(痰湿组)和非痰湿型221例(非痰湿组)。分别采集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HC),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p R)及腰身比(WHt R)。结果:(1)BMI:痰湿组高于非痰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BMI(25.92±4.60)最高。(2)WC及HC:痰湿组高于非痰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WC值(85.99±11.64)最高,B组HC值(101.02±10.30)最高。(3)WHp R:A组(0.87±0.82)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WHt R: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WC、HC及WHp R可作为PCOS中医分型的参考依据,同时BMI可作为临床诊断及防治痰湿型PCOS的首要人体测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人体测量学指标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证型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娟 吴婉婷 +4 位作者 宋金龙 赖毛华 刘华 马红霞 夏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684-168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各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临床内分泌和糖脂代谢的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PCOS合并IR患者7...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各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临床内分泌和糖脂代谢的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PCOS合并IR患者78例并根据中医四诊分型,并选取同龄健康女性26例为对照,观察其一般情况及临床内分泌、代谢指标,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Cholesterol,CHOL)、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s,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 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卵泡刺激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泌乳素(Prolactin,PRL)、睾酮(Testosterone,T),比较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78例PCOS患者脾虚痰湿证52.56%,肾虚证23.08%,肝郁证24.36%。脾虚痰湿组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胰岛素稳态模型指数(Homeostasis Model of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LH、LH/FSH、T、CHOL、TG、HDL、LDL、APOA-1及APOB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郁气滞组WHR、HOMA-IR、LH、LH/FSH以及T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虚组HOMA-IR、LH、LH/FSH以及TG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虚组和肝郁气滞组的BMI和WHR,以及肝郁气滞组的TG均显著低于脾虚痰湿组(P<0.05)。结论:PCOS脾虚痰湿证IR发生率高于肝郁气滞证和肾虚证,且脾虚痰湿证具有更明显的肥胖、内分泌及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中医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附神曲汤联合达英-35及神阙穴隔盐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帆 杨磊 +6 位作者 杨鉴冰 郑雪绒 张建华 张瑾 田颖 张朝红 周小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27-130,共4页
目的 探究苍附神曲汤联合达英-35及神阙穴隔盐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影响。方法 研究合计纳入医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89例(2018年9月—2019年10月)进行研究,将其以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分别44例、45例,予... 目的 探究苍附神曲汤联合达英-35及神阙穴隔盐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影响。方法 研究合计纳入医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89例(2018年9月—2019年10月)进行研究,将其以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分别44例、45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克罗米芬、黄体酮胶囊等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苍附神曲汤联合达英-35及神阙穴隔盐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随访1年,观察患者妊娠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月经异常、婚后不孕、带下量多、形体肥胖等)积分变化、性激素水平变化、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及宫颈黏液评分变化等。结果 与对照组(82.22%,37/45)比较,观察组有效率(95.45%,42/44)更高,P<0.05;与对照组(55.56%,25/45)相比,观察组患者1年妊娠率(81.82%,36/44)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症状(月经异常、婚后不孕、带下量多、形体肥胖等)积分、性激素水平、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及宫颈黏液评分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月经异常、婚后不孕、带下量多、形体肥胖等)积分、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及宫颈黏液评分、性激素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月经异常、婚后不孕、带下量多、形体肥胖等中医症状积分、性激素水平与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及宫颈黏液评等指标均比对照组患者更佳,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采取苍附神曲汤及达英-35结合神阙穴隔盐灸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症状改善,1年妊娠率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 苍附神曲汤 神阙穴隔盐灸 达英-35 疗效 中医症状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经穴红外温度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轶蓉 王小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0-1042,I0006,共4页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红外热成像的特征,为中医辨证治疗PCOS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集PCOS患者88例根据中医辨证后分为肾虚型22例,痰湿型25例,肝郁组23例,血瘀组18例。用红外热成像仪采集热图后,用该仪器自...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红外热成像的特征,为中医辨证治疗PCOS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集PCOS患者88例根据中医辨证后分为肾虚型22例,痰湿型25例,肝郁组23例,血瘀组18例。用红外热成像仪采集热图后,用该仪器自带系统对进行测温,最后对各组受试者经穴红外温度及相对温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郁组及痰湿阻患者乳中穴红外温度左右两侧存在差异,且乳中及带脉穴相对温度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肾虚组患者肾俞及神阙穴的相对温度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痰湿阻患者中脘穴相对温度低于其他各组,足三里相对温度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红外热像技术能够辅助PCOS中医脏腑及经络辨证,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 红外热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的发病因素及与性激素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尹晓丹 何军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4-76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各中医证型的发病因素及与性激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50例PCO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就初潮年龄、身高、体重、生活习惯、家族遗传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为150名月经规律的年轻女性,以同样方式进行问卷调...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各中医证型的发病因素及与性激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50例PCO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就初潮年龄、身高、体重、生活习惯、家族遗传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为150名月经规律的年轻女性,以同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检测PCOS患者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激素(E2)、催乳素(PRL)、孕酮(P)。结果:(1)PCOS各中医证型发病的相关因素:肾虚证危险因素有:教育程度(OR=1.523,P=0.023)、睡眠状况(OR=1.345,P=0.036)、月经失调家族史(OR=1.316,P=0.009);痰湿证危险因素有:BMI(OR=6.447,P<0.001)、腰臀比WHR(OR=2.961,P=0.044)、青春期体型(OR=1.524,P=0.007)、糖尿病家族史(OR=1.598,P=0.034);肝经郁火证危险因素有:睡眠状况(OR=1.253,P=0.029)、月经失调家族史(OR=1.316,P=0.006)、与家人相处心情(OR=4.813,P=0.040)。(2)PCOS各中医证型与性激素的关系:T:肾虚证明显高于气滞血瘀证和肝经郁火证(P<0.01);E2:肾虚证明显低于其他各证(均P<0.01);P:肾虚证明显低于痰湿证和肝经郁火证(均P<0.01);LH:肝经郁火证明显高于其他各证(均P<0.05);FSH、PRL:各证无明显差异(P>0.0.5);LH/FSH:肝经郁火证明显高于其他各证(均P≤0.01)。结论:教育程度较高、睡眠状况较差、月经失调家族史是肾虚型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BMI较高、WHR较大、青春期体型较重、糖尿病家族史是痰湿型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睡眠状况较差、月经失调家族史、与家人相处心情较差是肝经郁火型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肾虚型PCOS的T高于气滞血瘀型和肝经郁火型、P低于痰湿型和肝经郁火型、E2低于其他各型,肝经郁火型PCOS的LH、LH/FSH均高于其他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中医 发病因素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及与内分泌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曾倩 黄晨曦 +4 位作者 李宛静 夏宛廷 周航 李文意 成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特征,以及PCOS主要证型与内分泌情况的相关性分析,为PCOS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病例组302例PCOS患者,对照组300例健康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内分泌功能评估,运用SAS ...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特征,以及PCOS主要证型与内分泌情况的相关性分析,为PCOS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病例组302例PCOS患者,对照组300例健康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内分泌功能评估,运用SAS 8.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分析PCOS患者的主要中医单一证型、复合证型分布特征,并将主要复合证型、单一证型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02例PCOS患者,最常见的中医复合证型依次为脾肾两虚肝郁痰湿阻滞证45例(14.90%)、肾虚肝郁证43例(14.24%)、脾肾两虚痰湿阻滞证36例(11.92%)。单一证型肾虚证出现频次最多,为286例(占94.7%),其次为肝郁证196例(占64.90%)、痰湿阻滞证181例(占59.93%)、脾虚证175例(占57.95%);胰岛素抵抗、甲状腺功能异常与PCOS发病有关(P<0.05),是PCOS的高危因素。且PCOS患者的单一证型肾虚、肝郁证与胰岛素抵抗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主要中医复合证型为脾肾两虚肝郁痰湿阻滞证,单证型以肾虚证为主;胰岛素抵抗、甲功异常是PCOS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 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 甲状腺功能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糖代谢及IGF-I、IGFBP-1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洁莉 徐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889-891,894,共4页
目的:拟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与糖代谢、炎性因子IGF-I、IGFBP-1的关系。方法:对120例PCO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同时检测患者BMI、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式评估及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球... 目的:拟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与糖代谢、炎性因子IGF-I、IGFBP-1的关系。方法:对120例PCO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同时检测患者BMI、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式评估及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球蛋白-1(IGFBP-1)水平。并探讨中医证型与糖代谢异常、IGF-I、IGFBP-1的关系。结果:临床辨证分为肾虚、脾虚痰湿、肝郁气滞,构成比分别为35%,33%,32%。各证型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组BMI、FINS、Homa-IR,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组IGFBP-I较肾虚、肝郁气滞组下降,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组IGF-I与肾虚、肝郁气滞组高比较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中医证型以肾虚、脾虚痰湿、肝郁气滞为主,脾虚痰湿证与胰岛素抵抗、IGFBP-I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肥胖型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姜文娜 刘畅 +2 位作者 孙艺玲 江玉敏 黄玉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80-84,共5页
目的 探讨非肥胖型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 纳入2020年12月1日—2021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妇科门诊306例PCOS患者,采用Excel2019建立数据库,采集患者年龄、学历、职业、... 目的 探讨非肥胖型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 纳入2020年12月1日—2021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妇科门诊306例PCOS患者,采用Excel2019建立数据库,采集患者年龄、学历、职业、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家族史、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心理状态)及中医症状等信息,根据BMI值分为非肥胖组(166例)和肥胖组(140例),研究两组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 (1)临床特征比较:非肥胖组中脑力劳动者比例高于肥胖组,肥胖组中WHR≥0.85者比例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肥胖组中饮食偏嗜辛辣、情绪不良及运动人群比例高于肥胖组,肥胖组饮食偏嗜油腻及甜食比例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学历、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型比较:306例PCOS患者中,非肥胖者166例(54.2%),其中肾虚肝郁证83例,所占比例最高,为50.0%;肥胖者140例(45.8%),脾虚痰湿证60例,所占比例最高,为42.9%。结论 非肥胖型PCOS患者脑力劳动、偏嗜辛辣及情绪不良者多,肾虚肝郁证是其主要证型;肥胖型PCOS患者WHR≥0.85、偏嗜油腻及甜食者多,脾虚痰湿证是其主要证型。据此可指导临床对非肥胖与肥胖型PCOS进行更具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非肥胖型 肥胖型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红阳 侯丽辉 李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2357-236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由临床科研一体化系统纳入的1059例PCO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比较各证型中PCOS患者临床特征异常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证型相关性。结果:①1059例PCOS患...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由临床科研一体化系统纳入的1059例PCO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比较各证型中PCOS患者临床特征异常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证型相关性。结果:①1059例PCOS患者分为脾虚痰湿证,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所占比例分别为41.45%,28.99%,10.29%和19.26%;②脾虚痰湿证和痰瘀互结证PCOS患者发病年龄主要以>30岁为主,临床特征以腰围、WHR、AND、FPG、FINS、HOMA-IR、TG、TC和LDL水平升高,黑棘皮发生率升高,SHBG和HDL水平下降等为主;肾虚肝郁证和肾虚血瘀证PCOS患者发病年龄主要以20~30岁为主,临床表现以LH/FSH比值升高为主;③脾虚痰湿证与黑棘皮、FPG、HOMA-IR、TC和LDL呈正相关,与多毛、痤疮和HDL呈负相关;肾虚肝郁证与TC和HDL呈正相关,与FPG、FINS、HOMA-IR和TG呈负相关;肾虚血瘀证与痤疮、黑棘皮和HOMA-IR呈正相关,与FINS和TC呈负相关;痰瘀互结证与腰围、多毛、T、FPG、FINS、HOMA-IR、TG、TC和LDL呈正相关,与LH、PRL和SHBG呈负相关。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PCOS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表现,且各证型与临床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地区多囊卵巢综合征证候分布、中药用药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聂文强 韦之富 +5 位作者 王浩钰 陈祉璇 邓德谦 黄展鹏 吴淑珍 韩小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364-3368,共5页
目的分析岭南地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证候分布、中药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维普、CBM、万方数据库1998至2018年关于岭南地区有关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辨证和(或)治疗的临床研究,总结其证候分布、中药用药规律。结果证候病... 目的分析岭南地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证候分布、中药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维普、CBM、万方数据库1998至2018年关于岭南地区有关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辨证和(或)治疗的临床研究,总结其证候分布、中药用药规律。结果证候病例数前5位依次为肾虚证、痰湿证、脾虚痰湿证、肾虚血瘀证、肾阳虚,出现频次前5位依次为肾虚证、痰湿证、肾虚血瘀证、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基本方用药前6位依次为茯苓、当归、香附、苍术、半夏、陈皮,药物类别前6位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化痰药、清热药,药物归经前5位依次为肝经、脾经、肾经、心经、肺经,药味归类前3位依次为辛、甘、苦,药性以温、平、寒为主。结论近20年来,岭南地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证候分布以肾虚证、痰湿证为主;病性以本虚标实为特点;用药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为主,理气药、利水渗湿药、化痰药为辅;用药大多归肝、脾、肾经,以辛、甘、苦等药味为主,药性大多为温、平、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岭南地区 分布规律 中药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证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19
作者 张雯 李娜 许朝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0-815,共6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青春期以及孕龄期的妇女常见的生殖功能障碍合并代谢障碍的内分泌失调类疾病,亦属常见难治性妇科疾病,在青春期及育龄妇女中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本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并从肾虚证、痰湿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青春期以及孕龄期的妇女常见的生殖功能障碍合并代谢障碍的内分泌失调类疾病,亦属常见难治性妇科疾病,在青春期及育龄妇女中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本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并从肾虚证、痰湿证、血瘀证、肝郁证等证及其兼证方面,对其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中医常用治法有中药内服、针灸中药结合等。以期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 病因病机 中医治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化痰方治疗肾虚血瘀痰阻证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俞瑾 吴阳 +1 位作者 朱静 俞超芹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2498-2503,2508,共7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化痰方(BHHD)治疗肾虚血瘀痰阻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妇科收治的肾虚血瘀痰阻证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及受试患者入组的...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化痰方(BHHD)治疗肾虚血瘀痰阻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妇科收治的肾虚血瘀痰阻证患者22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及受试患者入组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112)和观察组(n=113)。分别给予BHHD和达英-35药物治疗,连续3个月,并于治疗后随访3个月。统计2组患者的排卵率;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人体测量学指标、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血清性激素、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2组患者子宫内膜、卵巢体积、窦卵泡个数及基质血流的变化情况。结果:与达英-35药物比较,BHHD可明显改善患者月经不调、经行腹痛、经色紫黯、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胸闷泛恶中医证候;可显著升高患者血清雌二醇、促卵泡素水平,降低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可明显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子宫动脉最大流速、卵巢动脉流速;可显著提升患者的周期排卵率,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0.53%,显著高于达英35组(P<0.05)。结论:BHHD可有效改善肾虚血瘀痰阻证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其紊乱的内分泌水平,重塑子宫卵巢内环境,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肾虚血瘀痰阻 补肾活血化痰方 临床疗效 临床症状 中医 内分泌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