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5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田玄玄 阮祥燕 +3 位作者 赵越 金婧 柳顺玉 蒋玲玲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4-619,共6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肥胖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就诊的PCOS肥胖患者进行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0例。两组... 目的探讨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肥胖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就诊的PCOS肥胖患者进行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0例。两组均使用孕激素调理月经3个月,试验组进行个体化饮食、运动和行为综合生活方式干预,专人随访和体质量管理。对照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减重的常规诊疗宣教。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量表及简易健康状况检查(12-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12)量表评估参与者的性功能及生活质量。收集可能影响性功能的临床资料并测定性激素水平,包括人体测量指标、血清雌二醇、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总睾酮、生物活性睾酮和硫酸脱氢表雄酮。结果干预3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体质量指数、腰围、体脂率、胰岛素抵抗指数、总睾酮、生物活性睾酮和硫酸脱氢表雄酮显著降低(P<0.05),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01)。试验组SF-12心理健康领域得分以及FSFI总分、性欲、性高潮和性满意得分均显著增高(P<0.05),而SF-12生理健康领域得分及性唤起、阴道润滑和性交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更好改善PCOS肥胖患者的性功能及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生活方式干预 个体化 肥胖 性功能 性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析化痰药与祛湿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潜在靶点与机制
2
作者 丁杰 松迪 +1 位作者 俞瑾 俞超芹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8-1026,共9页
目的探究化痰药与祛湿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机制的异同并寻找关键活性成分。方法利用HERB数据库筛选化痰药及祛湿药成分及靶点,运用欧易云平台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8.0... 目的探究化痰药与祛湿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机制的异同并寻找关键活性成分。方法利用HERB数据库筛选化痰药及祛湿药成分及靶点,运用欧易云平台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通路网络图以显示通路差异。利用基因表达汇编数据库通过R 4.2.2软件筛选PCOS关键靶点,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关键活性成分与靶点的对接能力进行预测,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验证对接效能。结果化痰药与祛湿药共有活性成分52种,共有靶点81个;两者共有通路涉及脂质调控、胰岛素调节、激素调节、促进卵母细胞成熟等多个角度,与肥胖型PCOS病理机制相符。化痰药在调节激素及胰岛素方面作用更为突出,而祛湿药则在维生素代谢及抗炎角度效果更为优异。槲皮素、β-谷甾醇及豆甾醇确定为关键活性成分,其中豆甾醇与PCOS关键靶点丘奇尔结构域蛋白1(CHURC1)及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成员11(TNFSF11)结合最为优异,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证明了β-谷甾醇与TNFSF11结合的强稳定性。结论初步探析了化痰药与祛湿药治疗肥胖型PCOS的潜在靶点与机制,对寻找关键的活性成分及指导临床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肥胖 化痰药 祛湿药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120调控NLRP3炎症小体参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探究
3
作者 阳丽 吴湘 +3 位作者 李昂 吴菲 何薇薇 张珂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2,共7页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120(GPR120)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介导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45只野生型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UG-891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TUG-891...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120(GPR120)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介导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45只野生型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UG-891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TUG-891组皮下植入35 d睾酮(T)连续释放药丸诱导PCOS模型,对照组接受安慰剂药丸。TUG-891组小鼠在植入T 21 d后每天腹腔注射TUG-891治疗,模型组与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液。实验结束时(第35天)处死小鼠,收集血液样本和卵巢组织。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卵巢组织中GPR120、NLRP3蛋白表达,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卵巢纤维化,免疫印迹分析检测组织中纤维化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炎症因子NLRP3、Toll样受体4(TLR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从雌性小鼠中分离卵巢颗粒细胞(GCs),原代GCs接种在含10%胎牛血清和1%青霉素-链霉素溶液的DMEM-F12中培养。将细胞分为对照组、TUG-891组、T组和T+TUG-891组。分别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GCs活力和凋亡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UG-891组小鼠的体质量、卵巢重量、卵巢系数和排卵前卵泡数显著增加(P<0.05),以及性激素T、雌二醇(E 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和闭锁卵泡数量显著降低(P<0.05)。TUG-891组卵巢组织中天狼星红染色和α-SMA、MMP2、TGF-β1的相对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TUG-891组卵巢组织中GRP120表达显著增加(P<0.05)、NLRP3表达显著减弱(P<0.05)。体外实验中,与T组比较,T+TUG-891组GCs增殖明显增加(P<0.05),以及GCs凋亡和GCs中NLRP3、TLR4和TNF-α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GPR120激动剂TUG-891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性体的产生,减轻高雄激素血症诱导的PCOS小鼠慢性轻度炎症,进而保护小鼠的卵巢和卵泡的生长发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120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多囊卵巢综合征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祛浊汤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4
作者 王晓霞 李亚梅 姚婷婷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0-83,共4页
目的探究补肾祛浊汤辅助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疗效及对性激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经随机数法,将PCOS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共120例,各60例)。... 目的探究补肾祛浊汤辅助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疗效及对性激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经随机数法,将PCOS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共120例,各60例)。其中,前者治疗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后者治疗用补肾祛浊汤+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糖脂[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睾酮(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I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AUC)]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90.00%,54/60)较对照组(71.67%,43/60)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观察组FPG、HbA1c、TG、LDL-C、LH、T、HOMA-IR、IAUC、TNF-α、IL-6水平均更低(P<0.05)。但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67%,4/60)、对照组(5.00%,3/6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PCOS的基础上加用补肾祛浊汤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糖脂代谢,调节性激素水平,减轻IR,抑制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祛浊汤 屈螺酮炔雌醇片 多囊卵巢综合征 性激素 胰岛素抵抗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使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促排卵理想FSH启动剂量的预测模型
5
作者 孔慧娟 樊文倩 +2 位作者 叶田 杜霖青 郭艺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泡期长效长方案超促排卵理想FSH启动剂量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至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助孕的956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7∶... 目的: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泡期长效长方案超促排卵理想FSH启动剂量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至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助孕的956例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7∶3随机分配入训练集(668例)和验证集(288例)。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建立FSH启动剂量的预测模型,使用Bland-Altman对预测启动剂量和实际剂量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FSH启动剂量与患者年龄、BMI、抗苗勒管激素(AMH)和窦卵泡数(AFC)有关,β(95%CI)分别为1.163(1.041~1.284)、3.784(3.588~3.980)、-3.329(-3.629~-3.028)和-1.090(-1.291~-0.890)。FSH启动剂量预测模型为FSH(IU)=38.110+1.163×年龄+3.784×BMI-3.329×AMH-1.090×AFC,Bland-Altman检验提示模型预测的启动剂量和实际剂量一致性较高,差值(95%CI)为-1.79(-31.86~28.28)IU。结论:本研究建立的FSH启动剂量预测模型直观、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期长效长方案 多囊卵巢综合征 FSH启动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消癥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的前瞻性研究
6
作者 贾金英 刘明珠 郭晓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195,共4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化瘀消癥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的疗效。方法2022年10月—202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患者86例,随机纳入对照组(43例)与联合组(43例)。对照组予以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 目的前瞻性研究化瘀消癥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的疗效。方法2022年10月—202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患者86例,随机纳入对照组(43例)与联合组(43例)。对照组予以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联合组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Ⅱ)联合化瘀消癥汤治疗,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糖脂代谢、生殖激素、卵巢功能,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0.70%(39/43)相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09%(31/43)更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ASD)、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月经周期评分、卵巢内卵泡数量、卵巢体积,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睾酮(testosterone,T)、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雌激素(estrogen,E2)、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均降低,且组间比较联合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9.30%(4/43)vs 4.65%(2/43),P>0.05]。结论化瘀消癥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可调节生殖激素分泌,改善卵巢功能,控制糖脂代谢异常,提高疗效,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雄激素血症 化瘀消癥汤 生殖激素 卵巢功能 糖脂代谢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GAS5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陆玉兰 庞晓霞 +2 位作者 陈兴鸿 韦玉霞 刘纯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8-353,共6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物5(GAS5)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确诊的236例PCOS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性...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物5(GAS5)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确诊的236例PCOS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77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iMLD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方法检测GAS5基因rs145204276 I/D、rs55829688 C/T和rs6790 G/A位点基因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AS5基因多态性与PCOS的相关性。结果:GAS5基因rs145204276 I/D位点多态性在对照组和PCOS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I/I基因型相比,I/D和D/D基因型以及显性模型I/D+D/D具有较低的PCOS发病风险[I/D vs I/I:OR(95%CI)=0.61(0.42,0.88),P=0.009;D/D vs I/I:OR(95%CI)=0.44(0.23,0.84),P=0.013;I/D+D/D vs I/I:OR(95%CI)=0.57(0.40,0.81),P=0.002];与I等位基因相比,D等位基因显著降低PCOS的发病风险[D vs I:OR(95%CI)=0.62(0.47,0.82),P=0.001]。rs55829688 C/T和rs6790 G/A位点多态性在对照组和PCOS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型联合分析显示D-T-A单倍型在对照组和PCOS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0.61(0.45,0.84),P=0.002]。结论:GAS5基因rs145204276 I/D位点多态性可能与PCOS遗传易感性相关,即携带D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具有较低的PCOS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单核苷酸多态性 长链非编码RNA 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物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活化相关膜分子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胡英 周立花 +1 位作者 黄勇 郝佳渊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2-1196,共5页
目的:探讨T细胞活化相关膜分子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PCOS不孕症患者8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妇女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 目的:探讨T细胞活化相关膜分子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PCOS不孕症患者8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妇女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活化相关膜分子表达,按不同预后将PCOS不孕症患者分为妊娠组[66(82.5%)]和未妊娠组[14(17.5%)],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外周血炎症因子及T细胞活化相关膜分子表达,重点分析T细胞活化相关膜分子表达与PCOS不孕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绘制T细胞活化相关膜分子表达预测PCOS不孕症患者预后的ROC曲线和决策曲线,进一步分析其预测效能和净收益率,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T细胞活化相关膜分子表达与PCOS不孕症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CD45^(+)T细胞及CD4^(+)CD63^(+)T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未妊娠组患者外周血总睾酮(T)、TNF-α、IFN-γ、CD4^(+)CD45^(+)T及CD4^(+)CD63^(+)T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妊娠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CD45^(+)T及CD4^(+)CD63^(+)T细胞为影响PCOS不孕症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CD4^(+)CD45^(+)T细胞预测PCOS不孕症患者预后的AUC为0.756(0.721~0.826),最佳诊断截点为48.1%,CD4^(+)CD63^(+)T细胞的AUC为0.746(0.711~0.834),最佳诊断截点为31.2%,而CD4^(+)CD45^(+)T细胞、CD4^(+)CD63^(+)T细胞联合预测的AUC为0.948(0.897~0.986),决策曲线分析显示,CD4^(+)CD45^(+)T及CD4^(+)CD63^(+)T细胞联合预测的总体净收益率高于单一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PCOS不孕症患者外周血CD4^(+)CD45^(+)T和CD4^(+)CD63^(+)T细胞表达与T、TNF-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FN-γ、IL-2及IL-10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CD4^(+)CD45^(+)T及CD4^(+)CD63^(+)T细胞表达越高,PCOS不孕症患者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活化相关膜分子 多囊卵巢综合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作用机理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9
作者 梁瑞宁 王雅凡 刘城移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4,共8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全球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以高雄激素血症(hyperandrogenism,HA)、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肥胖、排卵障碍及不孕为主要临床特征,常伴有代谢综合征和慢性低度炎症状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全球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以高雄激素血症(hyperandrogenism,HA)、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肥胖、排卵障碍及不孕为主要临床特征,常伴有代谢综合征和慢性低度炎症状态,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该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病因不清,病机不明。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指人体内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统之间的失衡,研究发现OS与PCO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能够驱动其他病理机制共同促进PCOS的发展,如参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等。总结概括OS与PCOS主要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归纳中药单体、中药复方及中成药、针灸改善患者体内OS状态,改善PCOS患者临床症状的研究进展,以期扩大中医药治疗PCOS的应用范围,提供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氧化应激 代谢异常 生殖健康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对卵泡液激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建凤 吴培雅 +7 位作者 陈丽影 王燕婷 凌幼霞 陈晓燕 陈婉真 陶萍 黄荣富 李友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1,共8页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泡液(FF)中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与颗粒细胞中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mRNA表达水平,并初步阐释胰岛素水平与PTEN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不孕患者作为研...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泡液(FF)中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与颗粒细胞中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mRNA表达水平,并初步阐释胰岛素水平与PTEN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孕因素,分为PCOS组和对照组(输卵管阻塞或男方因素不孕),所有患者均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在取卵当天收集患者FF和卵巢颗粒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组患者卵巢组织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FF中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2组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和FF中睾酮(T)水平与FF中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基础性激素、促性腺激素(Gn)总剂量和促排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患者抗缪勒管激素(AMH)和窦卵泡计数(AFC)均明显升高(P<0.05)。RT-qPCR法,PCOS组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电化学发光法,PCOS组患者FF中T和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PCOS组患者FF中T水平和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与FF中胰岛素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577,P<0.001;r=0.616,P<0.001),而对照组患者FF中T水平和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与FF中胰岛素水平无相关性(r=0.266,P=0.123;r=-0.214,P=0.216)。结论:PCOS不孕患者颗粒细胞中高表达PTEN可能与卵巢内局部高胰岛素水平有关,PTEN参与PCOS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泡液 胰岛素 颗粒细胞 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子泄浊汤联合针刺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糖脂代谢及排卵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秋伟 孙杰 +1 位作者 崔绍彬 陈道芒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五子泄浊汤联合针刺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糖脂代谢及排卵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与达英-35及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研究组给与五子泄浊汤联合针刺腹部穴位治... 目的探讨五子泄浊汤联合针刺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糖脂代谢及排卵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与达英-35及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研究组给与五子泄浊汤联合针刺腹部穴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性激素水平、排卵情况上的变化。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水平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总胆固醇(total serum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G、LDL-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水平大于对照组,HDL-C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升高水平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孕酮(progesterone,P)、LH/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H、P、LH/FSH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水平大于对照组,FSH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升高水平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排卵率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升高水平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子泄浊汤联合针刺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助于改善紊乱的糖脂代谢,而且可进一步调节性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子泄浊汤 针刺 肥胖 多囊卵巢综合征 糖代谢 脂代谢 排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卵泡扩张的关系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轶博 杨历 +2 位作者 冯时光 孙洁 郝肖琼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7-146,共10页
卵泡扩张是卵泡生长发育为优势卵泡的重要环节,受多种分子及信号调控,主要包括卵泡腔形成、卵泡液积累及颗粒细胞增殖。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由卵泡扩张不足引... 卵泡扩张是卵泡生长发育为优势卵泡的重要环节,受多种分子及信号调控,主要包括卵泡腔形成、卵泡液积累及颗粒细胞增殖。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由卵泡扩张不足引起的窦前卵泡增多及卵巢多囊样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卵泡扩张生理过程、相关调控因子及机制的新进展,并阐述了PCOS患者卵泡扩张受限的可能因素,以期为卵泡扩张异常导致的卵泡发育不良、排卵障碍等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扩张 卵泡腔形成 卵泡液积累 颗粒细胞增殖 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胆汁酸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13
作者 吴静娜 蔡美丽 +6 位作者 王楠 秦开心 赵媛 朱亦堃 罗静 张曼娜 李晋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7,共11页
目的 探究超重/肥胖PCOS患者经限制热量饮食(calorie-restricted diet,CRD)或度拉糖肽联合CRD干预后胆汁酸变化,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联。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进行的随机、对照、... 目的 探究超重/肥胖PCOS患者经限制热量饮食(calorie-restricted diet,CRD)或度拉糖肽联合CRD干预后胆汁酸变化,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联。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进行的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研究中筛选的68例超重/肥胖PCOS患者,6个月内随机分为CRD组(33例)或度拉糖肽联合CRD组(35例)。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方法检测CRD或度拉糖肽联合CRD干预前后的血清胆汁酸谱,并探讨差异胆汁酸与PCOS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超重/肥胖PCOS患者经CRD干预后,总胆汁酸水平、初级胆汁酸及次级胆汁酸百分比无差异,血清中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LCA)和牛磺石胆酸(taurolithocholic acid,TLCA)显著升高。度拉糖肽与CRD联合治疗后,总胆汁酸水平无差异,原发性结合胆汁酸水平显著降低,血清中TLCA、胆酸(cholic acid,CA)、LCA水平均显著升高,然而血清去氧胆酸(glycochenodeoxycholic acid,GCDCA)水平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超重/肥胖PCOS患者治疗后胆汁酸的变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等临床特征的改善有关。结论 研究表明CRD或度拉糖肽联合CRD改变了超重/肥胖PCOS患者的机体胆汁酸代谢。机体胆汁酸代谢与PCOS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等临床特征的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心血管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 代谢组学 限制热量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健康管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14
作者 杨丛品 李爱民 +4 位作者 李静 王会霞 贾坤 王丽丽 杨爱敏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健康管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减重效果、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3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多学科健... 目的探讨多学科健康管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减重效果、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3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多学科健康管理,包括体质量管理、生活方式管理及心理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腰围、身体质量指数、焦虑抑郁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结果对照组160例、观察组164例完成研究。干预后,观察组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及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体外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及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学科健康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体质量、心理状态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延续护理 多学科团队 健康管理 焦虑 抑郁 累计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15
作者 王雪玲 钟佩伶 +12 位作者 赵志鹏 陈飞 刘鑫 刘思佳 袁烈 方路 姚千弋 杨雄 刘超 成嘉坤 蔡永青 李小丽 李维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204,共12页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S)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25只雌性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5):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PCOS组)、青蒿...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S)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25只雌性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5):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PCOS组)、青蒿琥酯低剂量组(AS15组)、青蒿琥酯高剂量组(AS30组)和二甲双胍组(metformin,Met组)。除Control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60 mg/kg)并给予高脂饲料21 d以构建PCOS模型,AS组腹腔分别注射15和30 mg/kg剂量的青蒿琥酯,Met组灌胃给予200 mg/kg剂量的二甲双胍,每日1次,持续6周。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水平(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并计算LH/FSH比值;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动情周期,以及卵巢、子宫组织病理形态改变;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卵巢组织中p-eIF2α、ATF4、CHOP蛋白表达情况。体外,使用100μmol/L DHEA诱导人颗粒细胞瘤样细胞系KGN细胞模拟PCOS的高雄激素环境,以5和10μg/mL浓度的AS分别处理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PCOS组小鼠动情周期紊乱,卵巢出现多囊样改变,血清T、LH/FSH比值显著升高(P<0.05);代谢方面,PCOS小鼠HOMA-IR、TC、TG水平明显升高(P<0.01);PCOS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和KGN细胞中p-eIF2α、ATF4、CHOP表达增加(P<0.05)。而与PCOS组相比,AS各剂量组小鼠卵巢和子宫病理形态改变显著改善,血清T、LH/FSH比值也明显降低(P<0.05);代谢方面,AS各剂量组小鼠HOMA-IR、TC、TG水平明显降低(P<0.05);AS各剂量组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和KGN细胞中p-eIF2α、ATF4、CHOP表达降低(P<0.05)。结论AS可显著改善PCOS小鼠的糖脂代谢异常和生殖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ERK/eIF2α/ATF4/CHOP通路缓解内质网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生殖功能 糖脂代谢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俐榕 司振民 +5 位作者 马呈呈 冀凡 张燕丽 吴效科 李娟(综述) 常惠(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2-386,共5页
肌醇是一种水溶性、侵蚀性的维生素,主要有肌肉肌醇(MI)和D-手性肌醇(DCI)两种形式。近年来肌醇被广泛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治疗中。综述近年关于肌醇和PCOS的相关文献,发现肌醇在调控PCOS糖脂代谢、调整月经周期、抗炎抗... 肌醇是一种水溶性、侵蚀性的维生素,主要有肌肉肌醇(MI)和D-手性肌醇(DCI)两种形式。近年来肌醇被广泛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治疗中。综述近年关于肌醇和PCOS的相关文献,发现肌醇在调控PCOS糖脂代谢、调整月经周期、抗炎抗氧化和改善生殖结局方面具有一定作用,而且与二甲双胍相比,具有较低的胃肠道反应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肌醇对PCOS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作用于胰岛素信号通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脂肪细胞分化改善脂代谢异常;调控生殖激素改善月经周期以及降低活性氧和丙二醛表达发挥抗炎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醇 多囊卵巢综合征 糖脂代谢 生殖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月见草油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主动脉内皮损伤的机制研究
17
作者 刘自钰 惠亮 +8 位作者 马文欣 刘畅 虎娜 赵帅 陈冬梅 杨丽 蒲静 穆胜 马会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341,共1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究月见草油(evening primrose oil,EPO)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损伤的改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EPO改善PCOS大鼠主动脉内皮损伤可能的靶点...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究月见草油(evening primrose oil,EPO)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损伤的改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EPO改善PCOS大鼠主动脉内皮损伤可能的靶点,并且通过实验对筛选出的核心靶点及通路进行验证。5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造模组(48只);空白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造模组给予高脂饮食8周,第6周联合来曲唑(1 mg/(kg·d))灌胃21 d进行PCOS模型制备,造模结束尾静脉取血,收集血清检测激素水平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6周。给药结束后收集大鼠血液、血管及卵巢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ELISA检测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促卵泡激素(FSH)、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分别检测核心靶点与RAS通路相关因子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EPO与PCOS交集靶点25个,KEGG结果显示EPO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通路(renin-angiotensin signaling,RAS)等多条通路改善PCOS大鼠血管损伤。与模型组相比,EPO低、高剂量组血清中TNF-α、FSH、LH以及T含量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EPO低、高剂量组主动脉AngⅠ、VEGF-B、AT_(2)R、ET-1和TNF-α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AngⅡ、CD31蛋白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EPO高剂量组eNOS蛋白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EPO可能通过抑制RAS信号通路ACE/AngⅡ/AT_1轴过度活化改善PCOS模型大鼠血管内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肾素-血管紧张素通路 主动脉内皮损伤 月见草油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单体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婉玉 刘理凤 +4 位作者 马呈呈 万天恩 韩延华 吴效科 常惠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0-353,共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其发病原因与糖脂代谢、肥胖、性激素紊乱、慢性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等因素密切相关,此病发生发展并非单一因素而起。中药单体可用于治疗PCOS,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改善糖...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其发病原因与糖脂代谢、肥胖、性激素紊乱、慢性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等因素密切相关,此病发生发展并非单一因素而起。中药单体可用于治疗PCOS,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改善糖代谢异常,肥胖及脂质代谢异常,内分泌生殖紊乱,慢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药单体 作用机制 胰岛素抵抗 糖代谢 脂质代谢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或联合奥利司他对超重/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恢复率及代谢指标比较
19
作者 蒋玲玲 阮祥燕 +6 位作者 李妍秋 张明珍 王泽铖 金婧 田玄玄 柳岸鸣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613,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屈螺酮炔雌醇片(ethinylestradiol/drospirenone,EE/DRSP)联合奥利司他与单用EE/DRSP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排卵恢复率及代谢指标比较。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根据200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屈螺酮炔雌醇片(ethinylestradiol/drospirenone,EE/DRSP)联合奥利司他与单用EE/DRSP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排卵恢复率及代谢指标比较。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根据2004年国际鹿特丹标准,于2020年10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招募了180例20~40岁的超重/肥胖PCOS患者,研究对象按1∶2的比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其中60例患者单独应用EE/DRSP治疗(EE 20μg,DRSP 3 mg),120例患者接受EE/DRSP联合奥利司他治疗(360 mg/d)。研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周测量患者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实验室检测项目包括: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雄激素指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总睾酮、游离睾酮。治疗12周后停药观察自然排卵情况。结果通过12周治疗后,EE/DRSP联合奥利司他组的排卵率达到70.8%,而单独使用EE/DRSP组的自然排卵率仅为35%,表明EE/DRSP联合奥利司他治疗后排卵率显著增加。治疗12周后两组均显示总睾酮、游离睾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显著下降(P均<0.05),EE/DRSP联合奥利司他组体质量指数、腰围、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幅度大于单用EE/DRSP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显示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浓度显著升高(P均<0.05),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无显著变化(P均>0.05)。结论12周治疗后,EE/DRSP联合奥利司他能显著提高PCOS患者的排卵率,并在降低雄激素水平、体质量、胰岛素抵抗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优于单用EE/DRSP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屈螺酮炔雌醇片 代谢 奥利司他 肥胖 排卵恢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线粒体自噬与铁死亡之间串联关系
20
作者 赵琦 陈萍 +1 位作者 杨丽萍(综述) 孙建华(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9-1154,共6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内分泌和生殖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明了,目前临床治疗多以对症处理为主。有研究揭示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形式,可能在PCO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此外,PCOS患...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内分泌和生殖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明了,目前临床治疗多以对症处理为主。有研究揭示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形式,可能在PCO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此外,PCOS患者中存在自噬/线粒体自噬的增加,这些变化可能与铁死亡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综述线粒体自噬、铁死亡在PCO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分析了颗粒细胞线粒体自噬与铁死亡之间的串联关系,以期为PCOS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线粒体自噬 铁死亡 串联机制 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