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 被引量:56
1
作者 于广锁 龚欣 +3 位作者 刘海峰 王亦飞 王辅臣 于遵宏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6-49,共4页
煤气化是实现煤炭洁净利用的关键。简要评述了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大型冷模研究、小型热模试验、雾化性能研究及合成气初步净化研究等,介绍了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的中试概况。阐述了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 煤气化是实现煤炭洁净利用的关键。简要评述了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大型冷模研究、小型热模试验、雾化性能研究及合成气初步净化研究等,介绍了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的中试概况。阐述了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工艺特点及其与引进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区别,并对该技术的工程应用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水煤浆 对置多喷嘴 气流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内颗粒物分布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杰 郭庆华 +1 位作者 周志杰 于广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59-65,12,共7页
颗粒物在气化炉内的分布对合成气成分、碳转化率和壁面熔渣的沉积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实验室规模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利用Malvern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镜/能谱仪表征了气化炉内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和组成,并结合碳含量分析了不同... 颗粒物在气化炉内的分布对合成气成分、碳转化率和壁面熔渣的沉积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实验室规模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利用Malvern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镜/能谱仪表征了气化炉内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和组成,并结合碳含量分析了不同氧碳比、气化炉不同轴向位置颗粒物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气化炉内存在两种不同微观形态的细颗粒物和粗颗粒物。随着氧碳比的增大,沿气化炉轴向向下,颗粒物的平均粒径和固定碳含量均减小,而细颗粒物的含量增加。水煤浆的热解过程主要发生在撞击火焰区,而焦炭的燃烧气化反应不仅发生在撞击火焰区,也发生在管流区,二者消耗的固定碳量之比约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喷嘴对置气化 水煤浆 氧碳比 颗粒物 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内气体浓度分布的常压热态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郭庆华 于广锁 +1 位作者 梁钦锋 周志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9-23,共5页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内气体浓度的变化与炉内流场分布以及气化反应过程密切相关。采用自行研制的水冷探针及气体预处理系统,对实验室小型四喷嘴气化炉炉膛中主要气体(CO2,CO,H2,O2,CH4和Ar)的体积浓度分布在常压下进行了热态测试...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内气体浓度的变化与炉内流场分布以及气化反应过程密切相关。采用自行研制的水冷探针及气体预处理系统,对实验室小型四喷嘴气化炉炉膛中主要气体(CO2,CO,H2,O2,CH4和Ar)的体积浓度分布在常压下进行了热态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操作条件下沿炉膛轴向和径向气体浓度差异明显,由炉壁至炉膛中心,CO2、O2浓度逐渐增加,CO、H2浓度逐渐降低;喷嘴平面上、下气体组成差别很大,沿气流方向越靠近炉膛出口,这种差异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喷嘴对置气化 气化 气体浓度分布 水煤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内固体颗粒微观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利军 龚岩 +1 位作者 郭庆华 于广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25-1032,共8页
气化炉内固体颗粒微观结构特性对气流床气化过程中熔渣、粗渣和细渣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实验,对典型工况(O/C原子比为1.0)下气化炉轴向不同位置的固体颗粒进行取样,利用氮气等温吸附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颗... 气化炉内固体颗粒微观结构特性对气流床气化过程中熔渣、粗渣和细渣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实验,对典型工况(O/C原子比为1.0)下气化炉轴向不同位置的固体颗粒进行取样,利用氮气等温吸附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颗粒孔隙结构和微观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化炉内固体颗粒典型形态为不规则多孔状和规则球状,喷嘴平面有少量致密性不规则颗粒和中空颗粒。从喷嘴平面沿气化炉轴向向下,随着气化反应的进行,颗粒表面愈加粗糙,孔隙结构愈加发达。颗粒吸附曲线属于II型等温线,迟滞回线属于H3型回线,表明颗粒具有大量裂缝形孔和较连续的完整孔系统。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均随着与喷嘴平面距离的增加而增大,而平均孔径逐渐减小,在喷嘴平面附近变化幅度较大。孔结构以孔径小于10 nm的孔为主,随着气化反应的进行颗粒中小于10 nm的孔逐渐增多,而大于10 nm的孔分布状态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喷嘴对置气化 固体颗粒 孔隙结构 微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内钠元素的释放与转化 被引量:2
5
作者 查杰 郭庆华 +1 位作者 龚岩 于广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基于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热态实验平台,开展气化炉内钠元素的释放与转化特性研究。对收集的气化炉内轴向不同位置处颗粒物样品进行分析,利用微波消解和化学分级洗对颗粒物进行预处理,借助原子火焰吸收光谱仪(FASS)定量测定颗粒物中... 基于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热态实验平台,开展气化炉内钠元素的释放与转化特性研究。对收集的气化炉内轴向不同位置处颗粒物样品进行分析,利用微波消解和化学分级洗对颗粒物进行预处理,借助原子火焰吸收光谱仪(FASS)定量测定颗粒物中钠元素含量,并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联用系统(SEM-EDS)表征颗粒物的表观形态及其表面元素组成。FAAS测定结果表明,钠元素释放率随距离喷嘴平面间距的增加呈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喷嘴平面附近为钠元素主要释放区域。随着炉内反应的进行,钠元素由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向酸溶态和残渣态转变。结合SEM-EDS结果可知,炉内反应过程中,矿物质熔融形成球形颗粒物,与气相中的钠反应生成硅酸盐和硅铝酸盐,且钠元素含量随球形颗粒物的增多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喷嘴对置气化 颗粒物 释放 赋存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装置的优化与运行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廷卫 朱敏 孙西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01-404,共4页
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装置于2005年7月23日一次化工投料成功,现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工艺指标先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操作控制手段先进灵活。本文介绍了在该气化装置上关于气化炉带压连投、预热口封堵砖、工艺烧... 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装置于2005年7月23日一次化工投料成功,现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工艺指标先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操作控制手段先进灵活。本文介绍了在该气化装置上关于气化炉带压连投、预热口封堵砖、工艺烧嘴头部的保护、振动筛换型、过滤机换型等方面所进行的优化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喷嘴对置气化 水煤浆气化 优化与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工业化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路文学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2-54,共3页
煤气化技术是实现煤炭洁净利用的关键。介绍了新型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流场、煤气化机理及其工业化应用概况。通过工业化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气化效率高,交叉流式洗涤冷却水分布器的水均布,气化炉运转平稳,负荷可调节范围大,洗涤... 煤气化技术是实现煤炭洁净利用的关键。介绍了新型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流场、煤气化机理及其工业化应用概况。通过工业化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气化效率高,交叉流式洗涤冷却水分布器的水均布,气化炉运转平稳,负荷可调节范围大,洗涤、冷却性能好,该技术打破了国外对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垄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喷嘴对置气化 气化 水煤浆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炉渣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宋瑞领 李静 +2 位作者 付亮亮 许义 蓝天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5期43-49,共7页
为实现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炉渣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利用,对兖矿集团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气化炉粗渣和细渣进行分析,研究气化渣的粒度分布、烧失量、化学组成、显微结构、残碳分布、表面形态等特性,并对其综合利用方向提... 为实现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炉渣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利用,对兖矿集团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气化炉粗渣和细渣进行分析,研究气化渣的粒度分布、烧失量、化学组成、显微结构、残碳分布、表面形态等特性,并对其综合利用方向提出建议。结果表明,气化细渣、粗渣烧失量均较高,粗渣为18.79%,细渣为30.57%,未燃碳是烧失量的主要成分,细渣未燃碳高于粗渣。未燃碳在粗、细渣中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细渣的碳含量随粒径增大而增加,粗渣碳主要分布在0.500~0.125 mm中等粒径。SEM结果表明,气化残渣中的物质由多孔不规则颗粒、黏结球形颗粒和孤立的大球形颗粒组成。其中,多孔不规则颗粒的主要成分为碳,球形颗粒主要成分为硅铝矿物。粗渣、细渣孔隙以4~10 nm介孔为主,细渣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优于粗渣。试验炉渣可作为循环流化床掺烧燃料、废水处理吸附材料、建材掺混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喷嘴对置气化 粗渣 细渣 未燃碳 炉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创新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
9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5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气化技术 水煤浆 对置 多喷嘴 自主创新 华东理工大学 自主知识产权 洁净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对置水煤浆气化技术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代正华 周志杰 +8 位作者 陈雪莉 刘海峰 于广锁 于遵宏 孙卓庆 朱敏 杨树青 刘强 祝庆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611-615,共5页
多喷嘴对置水煤浆气化技术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煤气化技术,工业装置已经在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和华鲁恒升化工有限公司建成并运行,成功实现了工程化放大.工程实践表明:多喷嘴对置水煤浆气化技术在气流床气化炉、合成气洗涤冷却、... 多喷嘴对置水煤浆气化技术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煤气化技术,工业装置已经在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和华鲁恒升化工有限公司建成并运行,成功实现了工程化放大.工程实践表明:多喷嘴对置水煤浆气化技术在气流床气化炉、合成气洗涤冷却、初步净化、含渣黑水热量回收等方面有创新性的技术方案,避免了目前Texaco技术在工业操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有利于气化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工艺指标先进,碳转化率、有效气含量、比氧耗和比煤耗等工艺指标优于采用同样煤种的Texaco气化装置.该技术的开发成功标志我国大型煤气化技术零的突破,大大减少了专利实施许可费,为推动我国化工企业的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 工艺指标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炉激冷室颗粒运动及碰撞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丽艳 石凯 +2 位作者 吴桐 谭蔚 汪洋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3-349,共7页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洁净煤技术,具有转化率高、有效气含量高等优点.气化炉是煤气化工艺的核心设备之一,其主体结构包括燃烧室与激冷室两部分.燃烧室反应生成的粗合成气夹带固体灰渣颗粒进入激冷室液池,在...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洁净煤技术,具有转化率高、有效气含量高等优点.气化炉是煤气化工艺的核心设备之一,其主体结构包括燃烧室与激冷室两部分.燃烧室反应生成的粗合成气夹带固体灰渣颗粒进入激冷室液池,在气液两相湍流作用下与炉体发生碰撞,造成冲蚀磨蚀等破坏,对气化炉安全和长周期稳定运行造成影响.本文以多喷嘴对置式气化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激冷室三维物理模型;利用VOF多相流模型和DPM离散相模型研究了气液固三相流场,得到连续流场和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状态;通过Fluent UDF对灰渣颗粒与炉体碰撞位置和碰撞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激冷室内碰撞多发区域及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气进入激冷室液池中形成负浮力射流,动量逐渐衰减,最终改变运动方向而向上反折流动;不同粒径的颗粒在激冷室流场中的分布不同,粒径较小的颗粒气相跟随性更为明显,分布范围更广;颗粒粒径影响其与激冷室壁面主要碰撞区域,粒径为0.05 mm和0.1 mm的小尺寸灰渣颗粒碰撞主要发生在下降管下端;0.5 mm的大尺寸灰渣颗粒碰撞主要发生在激冷室炉体下部,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分析碰撞角度发现各壁面碰撞破坏机理不同:下降管下端壁面主要是撞击磨损;激冷室炉体则是冲刷磨损和撞击磨损的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 激冷室 灰渣颗粒 磨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对置式新型水煤浆气化装置开发成功
12
作者 王洪记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多喷嘴对置 气化 水煤浆 开发成功 新型 兖矿鲁南化肥厂 华东理工大学 设计院 国家 化工
全文增补中
多喷嘴对置式气化炉中飞灰性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廖胡 郭庆华 +3 位作者 梁钦锋 张健 廖敏 于广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18-2923,共6页
On a laboratory scale opposed multi-burner gasifier(OMBG),the fly ashes at different sampling mouths a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SEM,EDS,XRF and Malvern mastersizer.Most fly ash particles produced in the gasificatio... On a laboratory scale opposed multi-burner gasifier(OMBG),the fly ashes at different sampling mouths a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SEM,EDS,XRF and Malvern mastersizer.Most fly ash particles produced in the gasification are irregular,aggregate or spherical.As for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articles,carbon is the main content,while S,Fe and Na get enriched.At the same time,the concentration of Al and Si in the fly ash particles i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riginal slag.From the nozzle plane to the exit of gasification chamber,the carbon content of particles decreases along the axes of gasifier.The carbon content of particles decreases rapidly from the nozzle plane to No.7 sampling mouth and declines slowly from No.7 sampling mouth to the chamber exit.The size of particles generated in the gasification appears a triple-humped-distribution with peaks at 0.1—0.2 μm,2 μm and 14 μm.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sampling places is different.Above the impact plane,more ultra-fine particles are found and coarse particles are larger in location near the impact plane.In symmetrical up and down locations of the impact plane,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are similar,but there are more coarse particles below the impact plane.The coarse particle size decreases and the proportion of fine particles increases below the impact plane,while the proportion of coarse particles increases at the chamber ex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喷嘴对置气化 水煤浆 飞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对置式气化炉内气固两相流动与炉壁的颗粒捕捉特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贤斌 郭庆华 +2 位作者 张杰 代正华 于广锁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7-964,共8页
对多喷嘴对置式气化炉内复杂的气固两相流动与炉壁的颗粒捕捉特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应用Euler-Lagrange模型模拟气固两相流动,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计算炉内气相湍流流场,颗粒轨迹跟踪采用随机轨道模型。模拟结果与冷模测试数... 对多喷嘴对置式气化炉内复杂的气固两相流动与炉壁的颗粒捕捉特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应用Euler-Lagrange模型模拟气固两相流动,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计算炉内气相湍流流场,颗粒轨迹跟踪采用随机轨道模型。模拟结果与冷模测试数据吻合,且流场与热模实验现象一致,壁面捕捉颗粒平均粒径与热态水煤浆气化实验数据吻合。工业规模模拟结果表明,壁面捕捉的颗粒平均粒径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存在两个极大值位置,分别在喷嘴平面下方0.2 m及上方2.8 m处,在喷嘴平面上方,壁面捕捉颗粒粒径随颗粒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颗粒沉积能基本覆盖整个炉膛内壁,颗粒在撞击流股作用下在喷嘴平面上方1.8 m及下方1.9 m处沉积量最大;缩短喷嘴上方直段高度将影响炉内流场,拱顶对撞击流股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其变短变宽,并且使拱顶捕捉颗粒粒径增加,颗粒沉积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喷嘴对置 气流床气化 颗粒运动规律 CFD 气固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对置式气流床气化炉内热态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郭庆华 卫俊涛 +2 位作者 龚岩 祝慧雯 于广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3-413,共11页
气流床气化具有原料适应性广、碳转化率高、单炉处理量大、环境污染小等显著优势,已成为当今煤气化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气流床气化过程涉及高温、高压下多相流动与复杂化学反应的相互作用,炉内反应机理尤为复杂。开展多喷嘴对置式气流... 气流床气化具有原料适应性广、碳转化率高、单炉处理量大、环境污染小等显著优势,已成为当今煤气化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气流床气化过程涉及高温、高压下多相流动与复杂化学反应的相互作用,炉内反应机理尤为复杂。开展多喷嘴对置式气流床气化炉内热态行为研究能为揭示气流床气化炉内反应机理、丰富和发展气流床煤气化理论体系以及为工业气化装置优化设计和长周期高效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依据。本文综述了气流床气化炉内温度场及撞击火焰结构、高温颗粒群动态特性(原位雾化、颗粒流动及演化行为)、火焰光谱辐射特性、煤灰熔融机理和流动特性、气化过程固体结构演变及其对气化反应机理的影响等多喷嘴对置式气流床气化热态行为关键科学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人员提出并验证了单视角重建气流床气化三维火焰结构及三维温度场的数学方法,揭示了气流床气化炉内热态颗粒形态、空间行为及壁面沉积过程统计学规律,基于火焰自由基分布特征揭示了撞击气化过程强化反应机理,获得了煤灰中不同矿物组分对煤灰熔融机理及流动特性的定性影响规律,系统考察了气化过程固体理化结构演变规律及其对气化反应的作用机制。展望了今后多喷嘴对置式气流床气化热态行为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床气化 多喷嘴对置 高温颗粒群动态特性 火焰光谱辐射 灰熔融和流动 固体结构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对置式粉煤气化炉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秋华 曹月丛 +2 位作者 夏梓洪 陈彩霞 高晋生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4-78,共5页
采用k-ε湍流模型对多喷嘴对置式粉煤气化中试装置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引入了多反应进程变量MSPV方法分别模拟了煤的脱挥发分、焦炭与氧气、焦炭与二氧化碳和焦炭与水蒸气的4个过程;用截断高斯分布的PDF函数表示湍流对化学反应的... 采用k-ε湍流模型对多喷嘴对置式粉煤气化中试装置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引入了多反应进程变量MSPV方法分别模拟了煤的脱挥发分、焦炭与氧气、焦炭与二氧化碳和焦炭与水蒸气的4个过程;用截断高斯分布的PDF函数表示湍流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常压下,火焰主体温度约2 500 K;除喷嘴区域外,煤中释放的气体在气化炉内分布均匀;焦炭与二氧化碳、焦炭与水蒸气的气化反应主要集中在折返流区。喷嘴高度上移0.2 m,撞击流股速度增加约50%,拱顶附近温度上升108 K。氧煤比/水蒸气煤比增大,撞击流对炉顶的冲刷力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嘴对粉煤气化 数值模拟 MSPV P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式四喷嘴气化炉生产甲醇工艺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敏 孙西英 +1 位作者 孙永奎 孙岩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8-51,共4页
对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煤处理能力1 000 t/d的对置式四喷嘴新型气化炉及配套工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甲醇合成工艺的经济效益。该工艺采用新型对置式四喷嘴气化炉加压气化、部分气量通过部分冷凝变换、聚乙二醇二甲醚脱硫、三塔精馏... 对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煤处理能力1 000 t/d的对置式四喷嘴新型气化炉及配套工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甲醇合成工艺的经济效益。该工艺采用新型对置式四喷嘴气化炉加压气化、部分气量通过部分冷凝变换、聚乙二醇二甲醚脱硫、三塔精馏等,能显著提高生产能力,缩短流程,节省投资,简化操作,已成功用于甲醇的生产,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对置喷嘴气化 合成 变换 脱硫 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内燃烧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8
作者 常庆明 洪守坤 张旭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92,共6页
以某煤处理量600 t/d对置式四喷嘴气化炉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均匀结构化网格,通过Fluent软件对其炉膛内水煤浆燃烧气化过程进行数值仿真。模拟计算了炉内温度场和气化产物浓度分布,并讨论了水煤浆浓度、喷射角度以及氧煤比等工艺参数对炉... 以某煤处理量600 t/d对置式四喷嘴气化炉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均匀结构化网格,通过Fluent软件对其炉膛内水煤浆燃烧气化过程进行数值仿真。模拟计算了炉内温度场和气化产物浓度分布,并讨论了水煤浆浓度、喷射角度以及氧煤比等工艺参数对炉内气化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喷射角度的增大和水煤浆浓度的升高,有效合成气含量有所增大;随氧煤比增大,有效合成气含量升高,并在氧煤比为1.3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气化 数值模拟 水煤浆浓度 氧煤比 喷射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喷嘴对置式气化炉停留时间分布的随机模型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寿泽 于广锁 +2 位作者 梁钦锋 牛苗任 于遵宏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5,共6页
运用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及矩阵相关理论,建立了停留时间分布随机模型。根据对四喷嘴对置式气化炉流场的测试,将气化炉划分为若干区域,并且对各个区域体积进行了估算,组成马尔可夫链状态转移图。模拟计算表明,当射流回流区和撞击流回流... 运用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及矩阵相关理论,建立了停留时间分布随机模型。根据对四喷嘴对置式气化炉流场的测试,将气化炉划分为若干区域,并且对各个区域体积进行了估算,组成马尔可夫链状态转移图。模拟计算表明,当射流回流区和撞击流回流区回流比为1,管流区为平推流模式,其他区域按全混流模式处理时,模拟值与实验值较接近。用优化的模型计算了不同条件的冷模气化炉的停留时间分布,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大,平均停留时间减小,无因次方差增大;随着炉体高度的增加,平均停留时间增大,无因次方差减小。对工业气化炉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预测,炉内流型总体上趋近于全混流,有利于炉内的气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留时间分布 随机模型 马尔可夫链 喷嘴对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应用获重大进展
20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4,共1页
11月28日,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和华东理工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日处理2000吨煤新型水煤浆气化技术”,在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装置已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72小时连续运行现场考核。考核结果表明,该... 11月28日,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和华东理工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日处理2000吨煤新型水煤浆气化技术”,在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装置已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72小时连续运行现场考核。考核结果表明,该装置满负荷运行情况下,气化性能达到并超过了考核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技术 对置 多喷嘴 国家863计划 应用 华东理工大学 现场考核 生产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