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写作素养的多向发展模式——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
被引量:
4
1
作者
陆丹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43,112,共7页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儿童语言发展是个体符号进化和社会化的同步过程,学习写作是儿童语义系统的概念性飞跃。以上述语言发展观为理论基础,本文从系统、功能的视角研究写作素养基本构成和发展规律,构架写作素养的"多向发展模式"...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儿童语言发展是个体符号进化和社会化的同步过程,学习写作是儿童语义系统的概念性飞跃。以上述语言发展观为理论基础,本文从系统、功能的视角研究写作素养基本构成和发展规律,构架写作素养的"多向发展模式",揭示8类写作素养在语言层次化维度和符号进化维度的多向发展关系,为写作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
发展
写作素养
多向发展
模式
儿童语言
发展
系统功能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向发展的元人小令借对
2
作者
萧自熙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50-54,共5页
借对的概念,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论近体诗对仗时说得很明确:“有时候字在句中的意义对起来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个意义却恰和并行句中相当的字成为颇工或极工的对仗。这就叫借对。”“另一种借对是借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
借对的概念,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论近体诗对仗时说得很明确:“有时候字在句中的意义对起来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个意义却恰和并行句中相当的字成为颇工或极工的对仗。这就叫借对。”“另一种借对是借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后来他在《诗词格律》中论近体诗对仗时又说:“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人
近体诗
小令
诗词格律
多向发展
诗律学
颜色对
对应词
颜色词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过程的多向——发展动力机制研究——基于X省D教师的个案考察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凯欣
毛菊
张斯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9-45,共7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是乡村教育、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主体。然而,当下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是影响其“去”与“留”的关键因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深入考察在乡村执教21年的骨干教师D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是乡村教育、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主体。然而,当下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是影响其“去”与“留”的关键因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深入考察在乡村执教21年的骨干教师D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内部过程,可以发现:D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过程经历了从生存型向生长型再到生命型的转变。在实现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过程中显现出两种力量的交织,一是家人支持、主动学习和使命感所组成的正向推动力,二是由教师文化和组织文化所形成的主要负向阻碍力。D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过程构建了多向—发展动力机制,这对于有效促进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启示是:情感沃土是乡村教师实现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保障;任务重塑能力是乡村教师实现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基石;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价值感是乡村教师实现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原点;良好的学校文化是乡村教师实现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文化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身份认同危机
多向
—
发展
动力机制
生存型教师
生长型教师
生命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周作人文化心态异同论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菊香
《鲁迅研究动态》
1988年第1期29-39,共11页
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是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战线上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文化上的交融碰撞,冲垮了封建中国闭关锁国的障壁,促进了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统一体的崩解,也正是在多种文化的撞击之中,一切中国的知识分子,由...
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是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战线上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文化上的交融碰撞,冲垮了封建中国闭关锁国的障壁,促进了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统一体的崩解,也正是在多种文化的撞击之中,一切中国的知识分子,由于他们的不同抉择,走上了各个相异的道路。因而,近现代中国的知识界便呈现出一种空前纷繁复杂、多向发展的新局面。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鲁迅、周作人兄弟,由于他们对中西文化态度的不同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文化心态
鲁迅
中西文化
中国思想文化
闭关锁国
多向发展
近现代中国
异同论
多种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魏晋南北朝的私学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建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71-76,共6页
由于时代条件的影响,魏晋南北朝的私学呈现出与两汉私学不同的特色.一是家族教育兴起,二是多向发展.由此而导致了教育重心由官学向私学的转移,从而促使了独尊儒术教育格局的改变.
关键词
家族教育
多向发展
教育重心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写作素养的多向发展模式——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
被引量:
4
1
作者
陆丹云
机构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43,112,共7页
基金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野下的写作教育研究"(编号:14BYY08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儿童语言发展是个体符号进化和社会化的同步过程,学习写作是儿童语义系统的概念性飞跃。以上述语言发展观为理论基础,本文从系统、功能的视角研究写作素养基本构成和发展规律,构架写作素养的"多向发展模式",揭示8类写作素养在语言层次化维度和符号进化维度的多向发展关系,为写作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
写作
发展
写作素养
多向发展
模式
儿童语言
发展
系统功能语言学
Keywords
Writing Development
writing literacy
Multi-Vectored Model
children's language development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向发展的元人小令借对
2
作者
萧自熙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50-54,共5页
文摘
借对的概念,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论近体诗对仗时说得很明确:“有时候字在句中的意义对起来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个意义却恰和并行句中相当的字成为颇工或极工的对仗。这就叫借对。”“另一种借对是借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后来他在《诗词格律》中论近体诗对仗时又说:“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
关键词
元人
近体诗
小令
诗词格律
多向发展
诗律学
颜色对
对应词
颜色词
汉语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过程的多向——发展动力机制研究——基于X省D教师的个案考察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凯欣
毛菊
张斯雷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9-45,共7页
基金
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自主创新基金项目“‘城市型’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与纾解”(项目编号:XJNUJKYA21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教师作为“新乡贤”是乡村教育、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主体。然而,当下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是影响其“去”与“留”的关键因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深入考察在乡村执教21年的骨干教师D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内部过程,可以发现:D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过程经历了从生存型向生长型再到生命型的转变。在实现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过程中显现出两种力量的交织,一是家人支持、主动学习和使命感所组成的正向推动力,二是由教师文化和组织文化所形成的主要负向阻碍力。D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过程构建了多向—发展动力机制,这对于有效促进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启示是:情感沃土是乡村教师实现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保障;任务重塑能力是乡村教师实现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基石;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价值感是乡村教师实现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原点;良好的学校文化是乡村教师实现身份认同危机转化的文化土壤。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身份认同危机
多向
—
发展
动力机制
生存型教师
生长型教师
生命型教师
Keywords
rural teacher
identity crisis
multi-directional development dynamic mechanism
survival teacher
growth teacher
life teacher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周作人文化心态异同论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菊香
出处
《鲁迅研究动态》
1988年第1期29-39,共11页
文摘
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是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战线上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文化上的交融碰撞,冲垮了封建中国闭关锁国的障壁,促进了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统一体的崩解,也正是在多种文化的撞击之中,一切中国的知识分子,由于他们的不同抉择,走上了各个相异的道路。因而,近现代中国的知识界便呈现出一种空前纷繁复杂、多向发展的新局面。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鲁迅、周作人兄弟,由于他们对中西文化态度的不同演变。
关键词
周作人
文化心态
鲁迅
中西文化
中国思想文化
闭关锁国
多向发展
近现代中国
异同论
多种文化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魏晋南北朝的私学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建军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71-76,共6页
文摘
由于时代条件的影响,魏晋南北朝的私学呈现出与两汉私学不同的特色.一是家族教育兴起,二是多向发展.由此而导致了教育重心由官学向私学的转移,从而促使了独尊儒术教育格局的改变.
关键词
家族教育
多向发展
教育重心转移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写作素养的多向发展模式——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
陆丹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向发展的元人小令借对
萧自熙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转化过程的多向——发展动力机制研究——基于X省D教师的个案考察
吴凯欣
毛菊
张斯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鲁迅、周作人文化心态异同论
张菊香
《鲁迅研究动态》
198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魏晋南北朝的私学
王建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